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他不能再说下去了,说一个理由就可以了。
而赵沐说完之后,包拯今天似乎专门为了配合赵沐,接着道:“立法虽好,但却不能够立马见效,所以还必须加大对这种事情的监督和处罚,律法只是理论,具体还要看怎么实施。”
两人这样搭配着说完之后,旁边一些正义的大臣也纷纷跟着附和,而其他人因为受香君传的影响,也纷纷表示支持。
赵祯身为帝王,自然也不想自己治理下的大宋这类事情频发,为此也就立马同意下来,并且让赵沐和包拯两人合力负责此事。
--------------------------------------
群臣散去之后,赵治立马就坐进马车向自己的府邸赶去。
他觉得自己真是太失败了,明明已经知道香君传是赵沐在捣鬼,可却一直不曾对此起疑,反而以为赵沐是玩物丧志,可玩物丧志能说出今天那样一番话吗?
很明显,赵沐所做的这一切都是有目的的,而他的目的就是打击拐卖女子入青楼的事情,他赵沐不关心这类事情,他也不清楚赵沐为何会突然对这样的事情感兴趣,但他却不能接受自己在这件事情上的失误。
回到府上之后,他立马把今天的事情跟白公盛说了一遍,白公盛听完之后,眉头顿时一凝,道:“这赵沐当真好手段,此举若是成功,只怕他赵沐在京城的名声将大显啊。”
白公盛只说了这么一句,但赵治已是立马明白过来,最近香君传在京城闹的沸沸扬扬,很多百姓都看不惯那个拐卖柳香君卖进青楼的人,为此对那样的人是恨之入骨的。
只是他们虽对这样的人恨之入骨,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面对这样的人却无可奈何。
如今赵沐突然提出负责此类事情,那他立马就会赢得京城百姓的认可,而如果赵沐把事情给办成了,那么得一个为民请命的名声是跑不了的,得到那些被卖入青楼女子的青睐更是少不了。
正当赵治这样想的时候,白公盛又道:“更绝的是,赵沐此次是与包拯一同办理此事,包拯素来有青天之名,在民间极其有威望,在百官之中与他交好的人不在少数,那三司使文彦博与他更是好友亲家,赵沐若是趁此机会与包拯有了联系,只怕胜过公子在吏部拉拢的那许多人啊。”
白公盛说完,忍不住一声长叹,而赵治却是眉头凝的更深了,包拯的分量他太清楚了,得一包拯,只怕胜得过得到整个吏部,如果赵沐得到了包拯的支持,那他的势力必将因此而空前强大。
“绝对不能让赵沐成功。”
赵治恶狠狠的说出了这么一句话,虽然赵沐做的这件事情对朝廷来说是有益的,但为了自己的利益,他可顾不得这些了。
而对于赵治的这话,白公盛也没有提出任何反对意见,人生世间,本就为利来为利往,家国大义什么的此时还不适合他们。
而为了大业牺牲掉大义,又有什么呢?
“公子放心便是,属下会安排好的,而且魏国公那边,怕也不会袖手旁观。”
第45章 魏国公的办法()
魏国公赵渊的确不会袖手旁观。
从皇宫离开之后,魏国公赵渊便被庞吉给请到了府上。
今天在御花园庞吉可谓是栽了跟头的,赵沐那般跟他说话,令他很是不爽,所以不管是为赵渊大业还是为他自己,他都不可能放过赵沐。
庞吉身为太师宰相,又是国丈,其府邸是很大的,赵渊进得庞府,看着到处亭台楼榭的繁华,嘴角忍不住就露出了一丝冷笑。
现如今的他的确需要庞吉的帮助,但若有一天他得掌大位,庞吉的这些所作所为对他的大宋是不利的,早晚有一天,他会让庞吉付出代价的。
这般想着,赵渊已是来到客厅,而庞吉已经在等着了,双方见面行礼之后,赵渊道:“庞太师请本皇子来所为何事?”
庞吉笑了笑:“魏国公,这赵沐今日之行为,怕是要威胁到您以后的地位了啊。”
庞吉在朝中掌权多年,最是能够揣摩人心,他很清楚,想要得到赵渊的帮助,只有让赵渊察觉到自己的威胁,而身为皇子最大的危险是什么,就是与皇位无缘。
果不其然,庞吉这么说完之后,赵渊立马就凝紧了双眉,道:“庞太师此言何解?”
“今天赵沐要替天下那些受苦的女子出头,您说这事他要是办成了,他的名声会不会突然高涨起来,进而威胁到二皇子的地位呢?”
庞吉话罢,又淡然一笑:“老夫可听说如今京城之中因为香君传的缘故,很多百姓对于贩卖人口的行为很是不耻呢,赵沐得到那些受苦女子的歌颂还没什么,毕竟我京城之中,那里有许多被卖进青楼的女子?可要是得到这些同情那些女子的百姓的支持,那可就不一样了,我汴京百姓百万之众呢。”
庞吉这样一番话说完,赵渊已是明白了庞吉的意思,而且也已经深深感到事情对自己的不妙,本来他虽有一种被骗的感觉,可想到事情不大,对赵沐也并没有放在心上,他赵沐想帮那些人就帮,只要对他没什么关系就行了。
可如今看来,赵沐做的这些行为虽说是在帮那些被逼卖进青楼的女子,可也间接的帮他赢得了汴京百姓的歌颂和支持啊。
这怎么能行?
若赵沐贤名在外,在皇上选太子的时候,就不得不考虑他赵沐了。
思绪来回翻转之后,赵渊心中已是下了决定,道:“多谢庞太师提醒,本皇子知道怎么做的。”
虽说庞吉是庞贵妃的父亲,但赵渊却不会真的把庞吉当成爷爷辈来看待的,皇室宗亲,在一官员跟前岂能失了身份,更何况赵渊现在还是皇子。
而庞吉自然也明白这点,所以赵渊的语气虽然不够尊敬,他也没有怎么在意,只在赵渊说完那句话之后,稍微提醒了一句:“魏国公是聪明人,很多事情自然不用老夫代劳,但有些事情魏国公知道了没有坏处,在京城之地开青楼可不容易啊。”
庞吉的话有些没头没尾,含蓄的很,但赵渊听完之后已是明白过来,京城居,大不易,更别说是在京城做生意亦或者开青楼了。
所以能够在京城开一家青楼的人,背后多少都有些势力。
赵沐和包拯两人想杜绝逼良为g的行为,也就直接影响到了这些人的利益,有利益冲突,赵沐和包拯的事情自然也就不好办了。
“多谢庞太师提醒,本皇子明白的。”
---------------------------------------------
从皇宫离开之后,赵沐有些兴奋。
他没有想到包拯会突然站出来支持打击逼良为g的行为,包拯的地位非同一般,有他在事情势必会事半功倍。
而就在赵沐兴奋离开皇宫后正准备回府把这个消息告诉花小紫的时候,一名开封府衙役突然追上了他:“三皇子,我家大人请您到开封府一趟。”
听闻此言,赵沐也只好跟着去一趟开封府。
开封府在京城繁华之地,面积很大,赵沐前世曾经去玩过,里面还是很奢华的,可当他进得这个时代的开封府后,却发现事情完全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样。
此时的开封府面积大是大,但却显得简单,破陋,带着时光的痕迹。
赵沐有些惊愕,心想虽说当今圣上仁慈节俭,可当今圣上并没有不让官员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啊,而且他听说那些士大夫的生活是很奢侈的,这开封府掌管京畿之地,不应该这般破败才是啊?
正想间,衙役已是领赵沐到了客厅,不多时,包拯领着一身材瘦高,一身儒雅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包拯进来之后,向赵沐行了一礼,赵沐连忙回礼,而后,包拯才向赵沐介绍他身后的人。
“此乃开封府主簿公孙策,与臣相交莫逆,臣向来谈事都不避讳他的,不知三皇子可允?”
赵沐听得那儒雅男子就是被称为包拯左膀右臂武展昭文公孙的公孙策,不由得吃了一惊,他知道这公孙策虽是开封府主簿,但更为确切的说应该是包拯的幕僚,好友,而他并无进士功名,能够达到今天这种地位,可以说是奇迹,一个人可以被人称为奇迹,也就可知他的本事了。
心里这般想着,赵沐嘴上连忙笑道:“本皇子也早仰慕公孙先生,怎会有所介意?”
包拯浅笑,而后才在赵沐一旁坐下,公孙策微行礼后,就站在了包拯身后。
这时,赵沐开口道:“今日包大人能为那些被拐卖的女子站出来,实在是我大宋之福啊。”
赵沐最先说出这么一句话,包拯眼珠子突然就滴溜溜转了起来,而他身后的公孙策则露出了一丝浅笑,不过虽是如此,公孙策并未多言,反倒是包拯,连忙应道:“三皇子说那里话,身为朝廷官员,当为民做主,开封府遇到这类事情也不少,本就有心整治,若非今天恰巧遇上,老夫也是要找个时机上奏皇上的。”
听得包拯此言,赵沐心中暗想包拯还真是个老狐狸。
第46章 事不易乎()
包拯是个老狐狸,赵沐之前以为包拯以耿直出名,说话应该不会绕弯子的,可今天跟他说了这么几句话后,他就发现自己错了。
其实包拯比他想象中的聪明,而且更懂得朝堂之上的为臣之道。
刚才包拯那话,听起来好像是说他今天站出来跟香君传没有一点关系,其实他早就想这么做了,好像他早有心为名请命,好像他在抢功劳。
可若仔细一想,却也说不得其他,这事虽是赵沐促使的,可他并没有表明此事,而且他也不想很多人知道这事就是他促使的。
包拯这话听起来好像不知道这事是赵沐促使的,可又好像是知道。
如此虚虚实实,反倒令人捉摸不透,也就令人拿捏不准了。
而赵沐在听完这些话后,神色却并无一点异样,好像对包拯那话并没有什么感触,只道:“包大人真乃我大宋忠良是也。”
包拯说完那话后本就想看赵沐反应,不曾想却听到这么一句,心头不由得泛起了嘀咕,于是也就不再跟赵沐多绕弯子,把事情直接扯到了重点上。
“三皇子,虽说圣上命你我二人彻办此事,但此事并不容易,不知道三皇子有没有什么好的提议办法?”
赵沐想了想,道:“逼良为g的事情之所以发生,无非是有利益在驱使罢了,若是斩断他们的利益,这事也就成功了一半,本皇子的办法很简单,彻查监督京城各家青楼,若是一经发现有青楼买了被人拐卖的女子,立马封楼,如此干净利索,可根治矣。”
赵沐说完,嘴角露出一丝浅笑,包拯和公孙策两人听完这话,不由得又是一惊,但很快,包拯就摇摇头:“三皇子的办法的确有些雷厉风行,但要知凡事过刚易折的道理,这般决绝,势必引起京城恐慌,而且青楼一向是朝廷税收的一向很大来源,若是封了青楼,怕是影响太大。”
说到这里,包拯微微一顿,又道:“毕竟这种事情可不只发生在一两家青楼啊。”
包拯说完就望向了赵沐,赵沐并没有生气,反倒笑了笑,其实他也知道用自己刚才的那个办法虽然能够很大力度的根治拐卖女子入青楼的事情发生,但如此一来会触碰到很多人的利益,到那时反对的声音可就要出来了。
而包拯明知有一个原因,可他并没有说出来,那就是他们虽说一个是皇子一个是开封府尹,可到底实力不够,这般雷厉风行,容易为他们招惹麻烦,如果赵沐是皇上的话,这样做还可以,可惜他现在不是。
赵沐的提议被包拯拒绝,但他并未生气,反倒笑问道:“那包大人有何提议呢?”
包拯笑了笑,道:“老夫的办法有些麻烦,但比较温和,三皇子想从青楼入手,而老夫则是想从拐卖者入手,虽说双方都是得利者,但相比较下,拐卖者更为容易控制。”
“如此可就难免有漏网之鱼了。”赵沐笑了笑,虽没有说包拯的办法不行,但也并没有说特别赞成。
包拯也不急,道:“漏网之鱼肯定是有的,不过若是再结合一下三皇子的办法,想来就会好很多。”
赵沐不语,他知道包拯虽说是结合自己的办法,但肯定不会完全照搬。
“封楼之过太重,那不如就改为罚钱好了,发现青楼买入一名被拐卖的女子,那就罚青楼一千贯钱,然后送与那名女子让其归家,如此一来,青楼买这类女子可就有些得不偿失了,那他们还会做这样的赔本买卖吗?”
包拯这般说完,赵沐心里笑了笑,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