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备的日常-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绞俊G昂笞笥沂髌欤Γ鸸模美粗富幼髡剑勺成啤U脚锷辖ǘ媛ィ咭徽捎啵�2。5米),舵楼上有指挥台亦高丈余(2。5米)。两侧船身设有六轮,周围棚墙、女墙上皆有箭孔,用以攻击敌人。船尾高台上,还有士兵负责观察水面情形。

    前后甲板还排设数座三弓双矢连发床弩。所射木干铁翎箭,箭长如矛,威力极大。

1。60 接风洗尘() 
百里临乡,晚稻虽已尽数收割入仓。河风中依旧弥漫着浓郁的稻香。诸将和刘备一样,心怀舒畅。

    船入水砦,楼桑在望。

    白湖水榭,滨水长廊,人山人海。见少君侯矗立船头,顿时山呼海啸,欢声雷动。

    刘备微笑摆手,自有风仪。

    楼桑诸将拱卫左右,器宇轩昂。白檀大捷,早已遍传天下。楼桑岂能不知?少君侯夜袭王庭,血战七日,早有流传。如今凯旋,楼桑邑民与有荣焉。

    谁不敬英雄。

    一众家臣赶到迎接。两位家丞、数名城长,还有留守诸将,学坛士子皆在列。

    接风洗尘,复归家中。

    见过母亲、义母、义弟,公孙氏。刘备沐浴更衣,大宴群臣。

    五里长街,又摆下流水长席。与以往不同。这流水的席面,皆是邑民自行操办。长席摆到谁家门前,便由这家主人欢喜操办。楼桑富足,邑民自当尽心操持。数千精兵,皆是自家子弟。卸甲更衣,与好友兄弟一并入席,气氛热烈。此次兵发北进,刘备身先士卒。麾下皆是以一当十之虎贲。兵甲齐备,又是守城,故而并无过多折损。少数重伤亦妥善救治。如今正在医馆内养伤。

    夜袭归城时,西乌铁骑曾与鲜卑王骑相拼,稍有折损。刘备已命人重金抚恤,全家除税赋徭役,子女皆优待。

    丹阳白毦,名动天下。皆入酒垆,自有少君侯出资宴请。

    席间觥筹交错,推杯换盏。汉、蛮、胡,又有何不同。除了打听战事,所说最多便是封赏。此战杀敌两万三千七百六十一。即便有丹阳白毦以一当十。剩下战功亦足够分润。

    须知,许多邑民宅院,多是分期付款。如此美宅,少君侯只作价十万钱。可对一般邑民来说,仍是一笔巨款。不知此次军功,能赏多少钱。

    有功岂能不赏。少君侯自不会吝啬这些许的铜钱。

    楼桑上下,皆有喜气。

    人都杀了,何须忌酒。刘备与文臣武将,举杯痛饮。席间又令乐伎、舞姬,歌舞助兴,共享王侯之乐。

    年岁渐长,身体成熟。刘备深得恩师酒豪真传。竟将一众能臣悍将放翻。这便乘兴罢宴,命绣衣吏将家臣好生送回,又亲送义父黄忠回前院歇息。清水敷面,散了酒气。拜见母亲,便乘天梯直升三楼酣睡不提。

    翌日。

    刘备便在五楼书房,询问临乡政事。

    各项支出账目,两位家丞皆了然于胸。这便娓娓道来。

    今年少君侯封邑,共计稻作五十万亩。三百万亩水泽,辟出约六分之一。五十万亩水田,亩产六石有余,共获新谷三百万石!

    三十税一,督亢城仓屯入新粮十万石。

    这还只是六分之一田亩的产量,若督亢水泽皆被辟为良田。督亢城仓百万石的存量,不出数年便可满仓。

    刘备甚为欣慰。

    家丞之后,各城长亦纷纷上报。

    楼桑长乐隐来报,楼桑新晋诞生、因婚嫁娶、九族投奔,除去生老病死,新增邑民三千有余。百业兴盛,安居乐业。

    郦城长郭芝来报,郦城已建宅院六千余户。纳淮泗丹阳百姓,八万余众。郦城为农邑,每户有宅地九百方步(0。375亩)。郦城横竖五里(1里=415。8米),呈矩形。可建宅院一万七千三百零六座。除去街巷、晒场、治所、商肆等设施,足可建起万座宅院。也就是说,郦城能轻松容纳一万居户。

    汉律规定,万户以上县,称令,秩六百至千石(dan)。

    刘备这便笑言,若郦城民户过万,当荣升郭芝为郦城令。

    郭芝大喜拜谢。

    督亢城长管宁来报,督亢城已建干栏重楼五千座,纳山蛮百姓,六万余众。陆续还有大别山蛮、庐江蛮迁来。义舍内,常隔离千余口。确定没有伤寒瘟疫,便会乘车轮舟抵达督亢城。入住新居,划分田地。督亢城内街巷已铺设过半。干栏五层楼阁依次命名为:下楼、中楼、上楼、顶楼、天楼。最接地气的下楼,支撑重楼的桩柱皆已防腐包砖。四面墙体亦垒砌完善。城邑以四门营造法建造,每一座重楼便是一座攻守戒备的坞堡,南蛮又悍勇善射。若遇兵乱攻城,保管有来无回。

    督亢城仓长,大兄刘文来报,城仓已督造完成。本季入新谷十万石。又说,常有邑中官吏来问,下年赋税能否钱谷各半?

    如前所说,楼桑百业兴旺,繁华鼎盛。需要用钱的地方有很多。少君侯亦说,田赋只收谷不收钱。盖因赀库铜钱积压甚多。可与少君侯不同。邑中百姓需要花钱的地方却有很多。每户美田五十亩,每季可得新谷三百石。一家人食之不尽,且明年又可得谷三百石。如此反复。故想以谷价折成税赋。

    刘备笑道,有何不可?

    刘文大喜而去。

    临乡诸城上计,亦统计完成。

    陈逸为计掾,田骅为计吏,刘修为计佐,负责少君侯治下所有城邑的上计。

    楼桑,计两千三百七十八户,两万四千三百二十余口。

    西林,计六百零二户,五千四百三十余口。

    郦城,计六千四百一十八户,八万一千七百九十余口。

    督亢,计五千七百九十四户,六万九千八百八十余口。

    临乡共计:一万五千一百九十二戸,十八万一千四百二十余口。

    其中,约三成半为淮泗百姓。一成为丹阳百姓。四成为大别山蛮。半成为青冀流民。还有一成为临近乡民。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刘备治下,竟有十八万民众!

    楼桑更是从一个小小的村落,变成繁华的城邑。而刘备也从一个家道中落的童子,摇身一变,成了富甲一方的大汉临乡侯。

    人生际遇,当真神奇。

    有了这十八万百姓。再大兴圩田。不出数年,三百万亩的水泽,便会种满。那时,可产新谷一千八百万石!

    三十税一,少君侯年入田赋六十万石!

    能存粮百万石的督亢城仓,只需两年便能装满。

    到那时,方可称:兵精粮足。

    与三郡乌桓以粮互市。待边郡荒田皆种上苜蓿。乌桓、匈奴,变游牧为农牧,北疆可定。

1。61 论功封爵() 
午后,刘备又去学坛拜见恩师和几位大儒。皆问北上如何御敌。

    刘备有问必答。

    与三将表奏,并无差异。

    恩师听闻,畅快一笑。言道,檀石槐必死,大汉数十年无忧矣。

    三位大儒齐问:何以知之?

    恩师笑答,一月之内,必见分晓。

    刘备亦点头。大军开拔前,乌莲已将大阏氏平安送回高车部族。想必此时已见分晓。檀石槐的结局究竟如何,正如恩师所说,估计月内便有消息传来。

    年关将近,关外大雪纷飞。若再无消息,只能等明年开春。

    多亏少君侯将白檀城修缮一新,供三路汉军驻扎。通往卢龙塞的旧道亦可通车马。卢龙塞有乌桓突骑守备。汉军进可攻、退可守。恰逢鲜卑大败,草原无主。想必安全无虞。

    出学坛,刘备又转去医馆。看望负伤兵士,以安其心。以前只有刘氏宗族,十里之地。如今辖地百里,人口十数万。一举一动,皆要持重以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说的就是这个理。

    众目睽睽。三人成虎,五人成章。众口铄金,积销毁骨。

    即便是很小的一件坏事,被十数万人放大,便会成为一个洗不去的污迹。于是上行而下效,世风日下。

    为君,更要谨慎持重。不可轻率,放浪形骸。

    比如今日刘备赶往医馆看望伤兵。还没出医馆,消息便已传开。左右皆赞少君侯仁义,伤兵家眷亦倍感欣慰。

    五里长街流水长席要摆。伤兵忠烈亦不能忘。

    关于赏赐,刘备心中已有计较。

    大汉朝郡国并行。列候次减。

    刘备便想到了爵位。

    秦时,商鞅规定,秦国兵士只要斩获敌人一个‘甲士’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汉沿用秦二十等爵,另增设王爵。故而为二十一等爵。

    按《汉书·百官公卿表》:“爵: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自一级至四级都是士卒。自五级至九级位比大夫,都是军吏,平民之爵不得过公乘,超过的要回授给同族之人。自十级左庶长至十八级大庶长,位比九卿,都是军将。十九级、二十级均为列侯。其中七大夫以上为吏爵,可令食邑;七大夫以下为民爵,只及其身与户。

    武帝时,为筹措战费,令卖二十等爵(关内侯以下),致使二十等爵为人所轻。于是为将士立功者另设武功爵十一等:一级造士,二级闲舆卫,三级良士,四级元戎士,五级官首,六级秉铎,七级千夫,八级乐卿,九级执戎,十级政戾庶长,十一级军卫,后亦卖之。

    到本朝,除列侯、关内侯两级外,余下等爵,皆名存实亡。列侯以户数为差,大者不过万户,少者五六百户,汉初因功封列侯者有一百四十三人。列侯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设国相,有家丞、庶子等家臣。由于后世征辟、察举和任子等制度,基本垄断了官吏选拔权,虽二十等爵仍在,其作用已式微而益轻,除列侯、关内侯两级外,其余几乎名存实亡。

    却不知,诸侯能否自行封爵?

    刘备这便召集家臣商议。

    耿雍笑问,主公可知《推恩令》?

    原来。

    汉初,诸侯王的爵位、封地,皆由嫡长子独自继承。其余庶子,便是尺寸之地亦不可得。乃至于“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易为**;急则阻其强而合从,谋以逆京师”。诸侯国面积广大,自有军队,严重威胁汉庭集权。因此武帝纳主父偃之策,颁行“推恩令”。

    推恩令吸取景帝时,晁错颁《削藩令》引起七国之乱的教训。规定,诸侯王除了让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余下庶子需在原封国内,再行裂土封侯。新封侯国,不再受原王国管辖。直接由各郡来管理,地位仅相当于县。

    正如刘备先祖,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子刘贞,被封到涿县陆城一样。便是推恩令的结果。

    如此便导致封国越分越小。诸侯势力大为削弱。从此“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即使诸侯王胆敢拥兵自重,汉庭也能很快平叛。

    刘备这便了然:裂土分封,朝廷乐见其成?

    耿雍点头:然也。

    崔钧又道:圣上许主公‘便宜行事’之权。临乡百里辖地内,主公想把良宅、美田,分给谁,皆可自断。无需上报郡县。

    刘备欣然点头,那就好。

    于是,功爵封赏便被草拟出来。

    首先要确定‘甲士首级’中,‘甲士’的含义。顾名思义,便是指披甲之士。参考鲜卑大军。辅兵、骑奴、胡杂,皆不算。只有鲜卑精骑和鲜卑王骑,才算是‘甲士’。故而,‘甲士’,乃是指正规军。或者干脆算做‘士官’。五人一伍,十人一什。最小的士官是伍长。

    刘备规定:杀一名伍长,或杀五个士兵。可封一级爵位。

    以此计算军功。白毦精卒多为‘公士’。

    公士,乃大汉二十一等爵的第一级。即最低一级。有此爵之民,仍须服役,仅身份略优于无爵之人。“言有爵命,异于士卒,故称公士也”。可享有岁俸约五十石,另有田一顷(50市亩),宅一处,仆人一个。

    宅地的标准,以三十步见方的土地为一“宅”。公士享一宅半。

    邑中宅院,皆是九百方步。合计为三十宅。汉爵第九级,号为“大夫之尊”的五大夫,不过二十五宅。

    看似赏赐无用,实则不然。

    楼桑大建,皆是刘备垫付,分期赊卖给邑民。将宅院总价折成三十宅。成为公士后,便可扣除赏赐的一宅半,只需还余下二十八宅半便可。

    田一顷等于五十亩,也按此办。若无地可分,便折成米粮,与岁俸一同发放。

    仆人可自行去市中租聘。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