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备的日常-第2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诏令公卿举奏刺史、郡守贪残害民者之本意,便是为了收拢官位,另行贩卖。此其二也。

    奏边远小郡为官清正,颇政绩者二十六人。换句话说,陛下一次性收缴上来二十六个肥缺。

    有人会问。都是边远小郡,能有多少油水。

    但别忘了,所有“油水”皆取之于民。

    “为官清正,颇政绩”。这便意味着治下民生富足,百业兴旺。所谓藏富于民。绝对是油水颇多之地。类似郡县,才能卖出高价。

    反观是那些被卖过一次。贪官上任后,刮地三尺,天高一丈。民生凋敝。穷的叮当烂响。绝无油水可捞,便卖不出高价。

    此时又该如何?

    简单。再派一员清官干吏,牧守一任。待休养生息,民生恢复。再把清官调离。此地便可另行售卖。

    调往哪去?

    自然是朝廷中枢。明升暗降,拜一个闲散官员。或入朝为议郎。或入东观为博士。存以备用。

    待某个富足郡县,又被搜刮一空时。再派去牧守一方。

    如此反复。

    便是陛下的卖官之道。

    事实也是如此。

    待百姓诣阙诉冤。时任司徒陈耽、议郎曹操上疏,劾奏许彧等人时。陛下就坡下驴。斥责许彧,并将所蒙冤被举者,拜为议郎。

    二十六个富得流油的官位。到手。攻略完美达成。

    再看当事人各自命运。亦可窥得一二。

    太尉许彧、司空张济,虽被陛下斥责,却仍在其位。

    恰逢二月大疫。三月,司徒陈耽免。

    劾奏许彧等人的司徒陈耽,首先被免。

    陛下心中的,爱恨情仇。也就可见一斑了吧。

    “呼——”

    想到这里,刘备不由长长出了口气。

    恩师。若得知这一切,心中还有希许吗?

    陛下富有四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普天之下的王土上的万千百姓。便是一茬一茬,种在地里,等待被收割的庄稼。

    清官一任,贪官一任。

    到头来,百姓却总改不了被收割的命运。

    这便是陛下的,经商之道。

    “主人?”见刘备披衣独坐,背影透着一丝萧瑟。又在梦中跟人痛痛快快打了一架的亚马逊女王。亦起身坐起。

    浑身香汗淋漓。更显玉色琉璃。

    薄纱易透。姹紫嫣红。

    刘备挑灯回望。果然秀色可餐。

    虽说马无夜草不肥。

    却也不可嘬的太饱。

    刘备欣然一笑。

    吹灯,睡,觉。

1。3 摔杯居首() 
安排好诸事,刘备这便沿弱水南下。前往武威姑臧。

    赶去与即将卸任的凉州刺史周洪相见。

    前次托他代西域都护府招募人才。周洪却忙于政务交接,无暇他顾。如今离任在即,又知刘备班师回朝。这便相邀一聚。

    并欲与刘备结伴回京。

    刘备轻车简从。速度虽不快,却也颇为可观。走走停停。半月后方才抵达。

    新任刺史,尚未至任。仍由周洪,暂代凉州政务。得知刘备车驾抵达,这便出城十里相迎。话说,周洪之所以能得善终,多亏刘备相帮。

    鲜卑逆乱河西,堂堂一州刺史。却称病逃回长安,闭门不见。朝廷本欲降罪责罚,岂料危机关头,搭上了刘备这个强援。与长安虎牙大营西进,行诱敌深入,引蛇出洞之策。于是计发连环。北地郡羌人十万家小被尽数掠走。至今神鬼无踪。

    雍凉大地,谣言四起。

    皆说是一代杀神段太尉显圣。天降神兵,将十万羌人尽数掠走。从此做牛做马,永世为奴。

    羌人心中惊惧。户户立段太尉神位,四时祭祀,再不敢轻易言反。

    凉州刺史府。刘备以都护西域辅汉大将军,假节,仪同三司,独坐主位。

    麾下文武,与凉州刺史府属吏,相对而坐。

    刘备虽身居高位,却平易近人。加之,年纪又轻。潇洒利落,颇多侠气。颇为西凉官吏所喜。

    但有相敬,必有所应。三杯酒下肚,气氛一时热烈无比。

    便有一中年文士,从末席举杯上前:“汉阳长史,盖勋。恭祝大将军凯旋。”

    “请。”刘备见此人举止大方,颇有豪气。心中甚喜,这便举杯满饮。

    “大将军连平北境西域,为国讨逆。劳苦功高。只恨勋与大将军擦肩,未能学戏掾史毛遂自荐,为国效犬马之劳!”

    刘备见他言语,颇为动情。且在大庭广众之下,能说的如此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便知乃是真性情。

    见堂上众人,表情各异。多感慨,少轻鄙。便知其人,虽不讨同僚所喜,为人处世却受人所敬。

    这便心中了然。

    “我欲请长史,同归京畿。安汉兴刘,诛贼讨逆。不知长史意下如何?”

    “敢不从命!”盖勋摔杯在地,肃容整衣,伏地行认主大礼。

    堂上宾客,无不动容。

    盖勋其人,大公无私,铁面无情。虽不可为友,却深明大义。乃治世良才。

    刘备乘酒兴笑道:“长史可入我府,再为长史也!”

    此话一出。满堂惊呼。

    汉阳长史,不过是太守属官。秩六百石。大将军长史却仅次于府丞,为掾属之长,秩千石。

    皆知大将军将封郡国,为一方诸侯。再食双俸,已成定局也!

    身价水涨船高。又何须刘备开口。凉州刺史周洪这便命人重设席位。位列将军府文武之首。府丞贾诩不在。席间为他官位最高。自当排在首席。

    从忝居末席之郡吏,摇身一变。高居大将军府首席。

    人生境遇。可谓云泥之别。

    席间之事,必成典故。

    典何所出?

    “摔杯为首”!

    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刘备与盖勋秉烛夜谈。果有大才。有恨见君晚之感。

    刘备虽知盖勋有大才。却不是其人更有大勇。

    历史上董卓废立新君,权倾朝野。满朝文武,人人自危。独盖勋去信董卓,称其为跳梁小丑:“昔伊尹、霍光,权以立功,犹可寒心,足下小丑,何以终此?贺者在门,吊者在庐,可不慎哉!”

    这封《与董卓书》,翻译过来就是说:历史上如伊尹、霍光这样的权臣,都难得善终。你不过是一个跳梁小丑,祝贺的人还没进门,吊唁的人却已挤满房屋。还不知道害怕吗?

    真乃我大汉栋梁。

    得盖勋,刘备不虚此行。翌日,凉州刺史周洪封印而去。携家眷与刘备同行。

    刘备此行还要转往金城。本欲让周洪稍待数日。岂料业已去官的周洪,如坐针毡,一刻也不愿多待。刘备这便与他同往金城。

    目的嘛,便是为解阎行相思之苦。

    阎行青梅竹马的恋人,便是韩遂之女。

    韩遂时下还未从贼。仍唤本名韩约,乃是金城当地豪强。

    大将军车驾还未入城,金城已万民空巷。人的名,树的影。大将军名震天下。谁人不知,何人不晓。

    麾下英豪,亦天下之名。见队前掌旗之人,鲜衣怒马,姿容俊美。面相却颇为熟悉。

    便有一酒家好妇,脱口而出:“可是阎君当面?”

    阎行笑答:“正是阎行。”

    “哦——”人群皆欢呼出声。果是我金城儿郎。金城父老,奔走相告。

    刘备特命阎行,衣锦还乡。停车老宅,亲入堂前,问候阎行老母。又奉上众多贺礼。

    老母喜极而泣。抚儿背言道:我死瞑目也。

    阎行少年任侠。与浪荡子整日为伍。常与人争斗,邻里皆恶其名。老母少不得招人非议。又心系他安危,整日以泪洗面。

    如今衣锦还乡。如何能不喜极而泣。

    刘备言道,洛阳遥远,阎行此去断难照顾老母周全。不如与我同去洛阳。迁居临乡,颐养天年。

    阎母自当满口答应。

    金城太守陈懿,宴请刘备。

    席间,刘备令阎行舞剑助兴。剑耀八方,银光如练。金城官吏各个目眩神驰,长须短叹。果然一时俊杰。

    刘备细说阎行之功,又令其袒衣露出火疮。堂上宾客,这才信以为真。

    刘备又问金城太守陈懿:“阎行与金城韩氏之女,互相倾慕。由来日久。不知太守可否做媒?”

    金城太守陈懿这便起身相问:“可是韩文约之女?”

    “正是。”刘备笑问:“不知韩约何在?”

    陈懿笑道:“前年韩文约因故去职,正赋闲在家。下官多次征辟,皆不可得。却也与韩文约有数面之缘。料想,下官此番不去拜官,而去做媒。必不会被韩文约拒之门外也!”

    宾客大笑。

    刘备一问方知。光和元年,九月,原金城太守殷华任上辞世。韩约因是殷华故吏,便与江英等人,护送殷华遗体到遐邱。并刊石纪念其功勋。返乡后一直赋闲在家。

    因其名著西州,金城太守陈懿屡次征辟。韩约皆称病不出。

    故而,席上金城太守陈懿才如此打趣。

    到底是割据西凉三十余载的汉末群雄之一。

    傲气也是对的。

    事不宜迟。择吉日。金城太守陈懿这便上门做媒。

1。4 安汉兴刘() 
由金城太守陈懿做媒,辅汉大将军做保,阎行又屡立战功,今非昔比。且自家女儿早已芳心暗许,韩约还有何话说。

    婚事自当水到渠成。

    定下婚期。刘备特许阎行成婚后,再举家前往洛阳。这便先行出发。出发前又与韩约见面。刘备亦是豪杰,席间气氛热烈。奈何韩约思乡,不肯远离。见他无意去洛阳为官,刘备只能作罢。遂取腰间玉佩赠送,充作来日相见之信物。

    韩约双手接过,自当感激不尽。

    安排好阎行诸事,刘备择日引军启程,奔赴长安,赶去与京兆尹刘陶相会。

    诸事皆了,再无烦扰。一路驰行。所遇州县,皆绕城而过。不做停留。

    直抵长安。

    长安乃前汉都城。气象自与一般城池不同。

    亚马逊生动的表情已说明一切。大汉朝凌驾于整个时代的雄浑风貌。远不止仅在遥远绿洲时的所见所闻。

    作为一名即将封国的诸侯王。刘备的一切起居,均要记录在案。

    目的嘛,很简单。只为寻本溯源。

    比如说。但凡是大王临幸过的女子,一旦有孕,便可与起居簿相对应。

    簿上若无临幸记载,却又怀孕。腹中子的出处,便做存疑处理。

    王上若能自证确幸过此女,疑点便会厘清。

    还有一种情况是。大王日理万机,一时情趣所致,幸了某女。事后却不记得。

    这个时候,拥有一件大王随身之物。便是被幸女子自证清白的重要凭证。

    窥一斑而知全豹。

    时下吃穿用度。一切都要与等级相挂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诸侯王的配饰,寻常人等,自然不可得,亦不可配。

    所以。被幸女子,事后往往求一信物,以备来日相认。

    而一时兴趣所致的诸侯王,事后亦会主动留下信物。用来提醒日理万机的自己。

    类似规程。在时下,乃是人尽皆知的常理。

    随身携带的玉佩,往往就充当着类似的作用。

    所以说,君子佩玉。也不仅仅只起到装饰作用。它的实用性,十分的广泛。

    侍寝和临幸,是两个概念。

    别说三百亚马逊,便是侍寝最多的女王,白绫既未遗红,身上亦未有孕。

    足见君侯恪守礼法,未有失仪之举。

    虽不明白,为何每次侍寝,身下皆要垫上一条白绫。亚马逊们却一丝不苟的照做。

    其实。想达成先祖的壮举,有这三百亚马逊应是足够了。

    入城之日,人山人海。长安父老,扶老携幼,夹道迎王师入城。

    刘备含笑抱拳。一年军旅生涯磨砺。风采犹胜先前。

    即将封王的消息,此时人尽皆知。

    非刘不王。

    非功不侯。

    四百年前,高祖杀白马盟誓。白驹过际,白云苍狗。四百年岁月已逝。前人早已作古。然那些丰功伟绩,却永世流传。

    已成传说。

    当传说也开始随风逝去时。总有后辈直追先人,成就新的传说。

    于是世人才信以为真。将新老传说,口口相传。后辈再传后辈。

    积成历史。

    时隔一年,刘备再入长安大营。与长安大捷后,留守此地的麴氏先登会师一处。

    虎牙营官亦赶来拜见。口呼:大将军。

    京兆尹刘陶深知刘备豪爽性情。便没有打扰。待其与一众虎贲畅饮三日后,这才遣人相请。到京兆尹府中相聚。

    七位小姐姐,齐力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