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备的日常-第5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甚好。”正事谈罢,匈奴王遂命人备筵。宴请董卓一行。

    席间觥筹交错,宾主尽欢。董卓来者不拒,酩酊大醉。被扶入偏殿歇息。

    罢筵后,南匈奴左右贤王,入宫来见。

    “拜见单于。”右贤王羌渠自知口误,急忙改口:“拜见王上。”

    “免礼。”匈奴王笑道:“座。”

    “谢王上。”

    待二人落座,匈奴王遂将借兵之事,娓娓道来。

    “三万精骑,乃国中大半兵力。”二人面面相觑:“敢问王上,因何要借与他人?”

    “无它,依计行事耳。”心腹重臣当面,匈奴王这才道破谜底:“月前,右丞密函,提及此事。让孤依计行事。”

    “董卓未至,右丞岂知?”左贤王须卜骨都侯,惊问。

    右贤王羌渠叹曰:“右丞算无遗策,真乃神人也。”

    匈奴王言道:“右丞书中还言,董卓阴藏狼子野心,必不能久居人下。若大权在握,必如王莽故事。”

    “既如此,我等为何还要助纣为孽。”左贤王再问。

    “孤亦有此问。”匈奴王字字珠玑:“右丞答曰:无有大乱,何来大治。”

    右贤王羌渠心中一动:“右丞欲再造新莽乎!”

1。136 天下共主() 
“孤亦深以为然。”匈奴王郑重顿首:“今汉亲疏有别。先帝崩于沙丘,临终传位合肥侯。今合肥侯已继帝位,不过将将及冠。策立太子,亦不过十余岁。如此幼齿,如何能拨乱反正,坐稳江山。为天下苍生计,为我等‘北人’计,天下共主,唯蓟王刘备。”

    “蓟王麒麟降世。乃天命所归。”右贤王羌渠言道:“只是,右丞此谋,料想蓟王并不知晓。万一降雷霆之怒,我等必引火烧身。”

    “若果真如此,当由孤一肩承担。”匈奴王指天为誓。

    “王上既如此,我二人又岂敢置身事外。”左右二贤王,亦指天为誓。与匈奴王同进退。

    一夜无话。

    日上三竿。董卓这才酒醒。匈奴王殷勤款待,三日后依依惜别。马不停蹄,沿奢延水,入十四部鲜卑属国。

    沿途所见,亦如南匈奴王庭一般。

    自蓟王年少时领兵北上,与檀石槐血战白檀。鲜卑大单于盛年而薨,鲜卑就此分裂。鲜卑十四部,南下投靠汉庭。时为临乡侯的蓟王刘备代‘鲜卑十四部’上疏,请立‘上郡奢延属国’。得以休养生息。

    时光匆匆,已过数年。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十四部鲜卑,亦纷纷改为汉姓。鲜卑婢风靡蓟国,经久不衰。嫁入蓟国者,更是屡见不鲜。以前,生男儿全家欢庆。如今,生女儿举族同庆。将女儿好生养大,嫁入蓟国。一家人跟着沾光延福。

    家中青壮,可得亲家作保。入蓟国或从军,或客庸,或入学坛、军校,不一而足。效仿西域都护府,及陇右大震关,鲜卑属国与南匈奴王庭,皆与蓟国互设大使馆,处理相关事宜。

    数年来。鲜卑十四部,吸纳漠北南下零散部落,及北匈奴回迁部族。日渐强盛。十四部,各众万余落。计十余万部民。此,还不包括久居蓟国的族中子弟。

    先前。公孙瓒为属国都尉时,募兵三千。三千鲜卑突骑,随公孙瓒转战南北,屡立战功。今又转入辽东,震慑乌桓与岛夷。得大汉军籍,再立战功,家眷得以迁入蓟国安居。

    或有人问。诸如公孙瓒、公孙康,皆枭雄也。如何肯甘居人下。久必自立,割据称雄。

    天下豪杰,本就如此。然,后世石勒一席话,或可为诸君解惑:“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也;脱遇光武,当并驱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今时今日之蓟王刘备。天下豪杰,扪心自问。还有何人敢称与蓟王“并驱中原”。

    刘备横空出世,大大拔升了争霸的上限。争霸的门槛,亦水涨船高。非常人所及也。

    得知并州牧董卓,轻骑来见。鲜卑十四部大人,不敢怠慢。出城十里相迎。

    奢延属国,乃奢延县原址重筑。横竖五里,气势丝毫不亚于南匈奴王庭。城内一切亦雷同。

    唯一区别,内城并无王宫。取而代之,十四部联盟大殿。属国大事及涉外事务,皆由十四部大人,协商定计。董卓此来,亦是借兵。

    本以为需合二家之力,方能凑足数千兵马。岂料单单南匈奴,便出兵三万。抱着多多益善的心思,董卓按既定谋划,赶来鲜卑属国一试。

    十四部大人,将礼单传看一遍。便有大人抱拳言道:“为朝效力,理所应当。且不知使君欲借兵多少?”

    董卓本欲再伸三根手指。却又临时起意:“不知诸位大人,能凑足多少兵马。”

    十四部大人用鲜卑语低声商议后,仍由那位大人言道:“我等可出精骑一万。自备三月粮草。”

    董卓喜上眉梢:“如此甚好。”得四万胡骑,再加麾下五千卢水义从。此战易耳!

    商定好出兵日期,又六百里加急密信洛阳。董卓志得意满,返回州治晋阳不提。

    洛阳西邸,万金堂。

    迁居西园,为先帝守丧的灵思皇后,与大将军何进、河南尹何苗垂帘相见。

    “禀皇后,并州牧董卓,已从南匈奴、鲜卑属国,借来精骑四万。并麾下五千卢水义从胡,及州县郡兵。麾下已有五万精兵。”大将军何进喜道。

    “可与‘白波’一战乎。”何后问道。

    “当摧枯拉朽,一战而胜。”何进豪气自生:“胡骑勇健,远非贼寇能敌。”

    “约定何时起兵。”何后又问。

    “来年开春,雪化路开。”大将军又答。

    “董卓此人,粗鄙无谋。竟有如此大能。倒是我小觑了。”何后言道。

    “董卓出身西凉,善与胡虏交通。入并州为牧,正当适宜。”何进答曰。

    “董卓此人,秉性如何?”何后再问。

    “卓有武艺,力大无双。且为人豪爽,堪称豪杰。”何进再答。

    “天下能称豪杰者,唯蓟王一人耳。”何后索性明言:“此人手握重兵,还能甘为大将军驱策否。”

    “董卓再强,亦无法与蓟王比肩。”何进言道:“若无我家庇护,只需一道诏命,便可将其手中一切,顷刻间化为乌有。试想,以董卓之能,敢忤逆否。”

    “大将军言下之意。正因有蓟王虎踞在侧,董卓才不敢不从。”何后心领神会:“强敌环伺,唯抱团取暖。董卓不靠我等,只能去投蓟王。然,蓟王天降麒麟,明以照奸。又岂能容董卓之狼子野心。”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说到底,董卓与蓟王,天生便不是一路人。

    “皇后……所言极是。”何进亦不遮掩。何氏一门,先前不过南阳一屠户。今位极人臣,不正是贱买高卖,利益交换,一步步走到今天。

    “蓟王欲表凉州刺史阎忠为凉州牧。大将军以为如何?”何后又问。

    “凉州乃大乱之地。弃不足惜。然废史立牧,乃大势所趋。蓟王此举,乃顺势而为。”何进言道。

    “换言之。蓟王此举,乃释善意。欲与大将军相向而行。”何后果然聪慧。

    “臣,亦如此想。”何进面色如常。话说蓟王披丧送亲,虽杀尽府中死士,却终归未伤何氏一人。新帝继位,清洗在即,当以大局为重。

    须知,新帝亦有外戚。

    “新帝为合肥侯时,可曾与人定亲?”何后忽问。

    “乃前司徒袁隗之女。”何进答曰。

    “四世三公,汝南袁氏。”何后眸中戾芒,一闪而逝。

    汝南袁氏,袁安,章帝时为司徒,子袁敞为司空,孙袁汤为太尉,曾孙袁逢为司空,袁隗为太傅,四世居三公位,人称“四世三公”。

1。137 各自圈地() 
历史上的合肥侯夫人,究竟何人,已不可知。

    然自刘备麒麟降世,册封为王。陛下提前数年,耗尽阳寿,崩于沙丘台上。历史的车轮已悄然偏转。奔向了未知的时空。

    合肥侯年初及冠。董太后便遣宗室说媒,与汝南袁氏结亲。

    时,袁隗任司徒。及二月,先帝便借“正月大疫”、“二月南宫火灾”,将位居三公的袁隗罢免。先前曾掷钱五百万买官的崔烈,重为司徒。

    其中,陛下是否嫌忌汝南袁氏与合肥侯结亲,而刻意为之。除去董太后母子,外人皆不得而知。

    然,因祸得福。今合肥侯登基为帝。汝南袁氏,必然显贵。且袁隗少历显官,妻马伦,乃名儒马融之女。试想,若袁隗小女,入宫为后又诞下嫡子。却不能为帝,袁氏岂能甘心。

    正因如此,何后才心生忌惮。

    论出身,论名望。论方方面面,何氏皆差袁氏远矣。

    “辩儿之事,可有消息。”心念至此,何后忽问。

    “临晋侯遣人回话,言,丧不论婚。”何进答曰。

    “杨彪乃永乐宫官。又逢老司空辞世。假言拒绝,亦无可指摘。”何后一声冷哼:“然若论家世,能与汝南袁氏相媲美者,唯弘农杨氏。人云:‘自(杨)震至(杨)赐,三世太尉,德业相继,与袁氏俱为东京名族。’杨彪今已是中二千石官。不出数年,当位列三公。或‘四世太尉’亦未可知。辩儿这门亲事,大将军定要放在心上。”

    “臣,敢不从命。”大将军辩解道:“守丧以三年为期。三年后,辩儿亦不足十五。那时,临晋侯当再难推脱。”

    “临晋侯,亦不可久为永乐宫官。大将军当寻机进言,举为九卿。远避永乐宫,方才便于行事。”何后又道。

    “臣,遵命。”大将军再拜。

    “陛下欲将甘陵国相刘虞升任宗正,刘焉迁为太常。还有一众汉室宗亲,或入朝为郎,或外派为刺史、郡守。”何后虽避入西邸,然对朝中大事,却悉数知晓:“任人唯亲之心,比先帝不逞多让。”

    “正是蓟王力排众议,改‘父死子继’为‘兄终弟及’,将陛下扶上大位。有此美誉在前,新帝自当重用汉室宗亲。”何进亦不意外。与前汉相比,今汉自桓灵以来,最大的威胁,始终是外戚。

    “大将军,亦需结好刘焉等人,切莫让宗室心向永乐。”

    “臣,遵命。”大将军三拜。

    大事言毕。何后这才看向一直静默的二兄何苗。

    “荆州刺史王叡,上疏劾奏南阳太守秦颉,贪墨军粮,中饱私囊。陛下震怒,欲遣人往南阳一行。二兄可愿往。”何后笑问。

    “南阳乃陪都,繁华鼎盛不输洛阳。臣,愿往。”何苗大喜下拜。

    “此去若奏劾属实,南阳太守一职,非二兄莫属。”何后谆谆善诱。

    “皇后……何意?”何苗仍未领悟。

    何后这便言道:“南阳郡,三十七城,户五十二万八千五百五十一,口二百四十三万九千六百一十八。黄巾乱后,或仍有百万之众。二兄以此为基,引为助力。所得钱货,足可供辩儿登基所需。”

    何苗这便醒悟,惊问道:“皇后欲迁我为外官乎!”

    “二兄须知,此一时,彼一时也。”何后道出心声:“今帝不比先帝。与我家并无半分干系,又何来半分情意。二兄外放离京,乃外出避祸也。”

    大将军何进亦劝道:“京中一切有我,二弟只管放心。此去,当以大局为重。”

    何后亦劝:“南阳本就是我家世代所居,此去自有亲朋故交相帮。须知,若非事急从权,南阳太守,如何能轮到南阳人氏。”

    “臣……领命便是。”一想着调离浮华若梦的洛阳京畿,何苗满心沮丧。

    “此去,还需何人作伴?”何后好意提醒。

    何苗终不负所望:“求与长水校尉袁术同行。”

    “甚好。”何后自帘后欣然一笑。

    洛阳西郭,函陵。

    骠骑将军别馆。

    车骑将军曹操,如约来见。

    “拜见董骠骑。”

    “孟德免礼。”董重自得万余西州精兵,权势日盛。万余西州强兵驻扎北军大营,骁将张绣,勇冠三军。北军五校再无人敢心向大将军何进。

    宾主落座,董重遂看向长史孔融。

    孔融心领神会,起身笑问:“曹车骑,可知今日之时局乎?”

    “愿闻其详。”曹操肃容相问。

    “新帝继位,将娶袁氏妻。何后与大将军,坐卧不安,此其一也。宫中以黄门少令为首,中黄门、小黄门多委以重用,十常侍皆不得宠,亦愤愤不平。今宫中内外,势如水火矣。”孔融言道。

    曹操试问:“既如此,我辈该当如何?”

    孔融笑答:“何不远而辟祸。”

    不等曹操答话。董重这便言道:“今有东郡太守一职空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