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备的日常-第5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将走数步,忽觉身后有异。猛回头,只见胸口热血长流的慧妃,竟挣扎起身。

    想也不想,一剑追身。

    仍从创口刺入。又转腕将心腔绞碎。

    任凭胸前热血喷涌,慧妃竟无动于衷:“我等一介女流,与贵教并无仇怨。与仙姑素未蒙面。为何置我等于死地。”

    声调、语气,轻慢、缓急。皆与先前一般无二。

    女道毛骨悚然,却又急忙屏气凝神:“逼不得已,造化弄人!”

    反手拔出,又一剑刺穿慧妃咽喉。

    “我等一介女流,与贵教并无仇怨。与仙姑素未蒙面。为何置我等于死地。”

    “刺破喉咙,竟还能出声。”女道咬牙稳住心神,飞身后撤。

    两眼一花。慧妃一张似笑非笑,惨白无血的绝色娇颜,竟近在咫尺。鼻尖险碰鼻尖。

    情急之下,女道再退。

    长袖善舞,寒芒四射!

    袖中暗器打的慧妃浑身血崩,却仍无动于衷,平静发问:“我等一介女流,与贵教并无仇怨。与仙姑素未蒙面。为何置我等于死地。”

    疾风拂面,两眼一花。娇颜对娇颜,鼻尖碰鼻尖。

    所谓同道中人。

    此时此刻,女道焉能不知:“何方神圣,何不报上名来。”

    慧妃嫣然一笑,却令女道寒毛直立:“西释比,翟姜。”

    “西释比……”女道幡然醒悟:“麦积山!”

    慧妃张口喷出一股血雾。女道不急躲闪,浑身血染。

    一时头昏脑涨,手足无力。数息之后,竟浑身绵软,摇摇欲坠。

    睡意袭来,难以抗拒。

    女道想咬破舌尖,不料脸颊竟被人一把捏紧:“不在山中好好修炼,早死托生。偏要装神弄鬼,祸害人间。天师道,传至尔等之辈,果然大不如前。”

    女道难以抗拒。一声悲鸣,意识彻底陷入黑暗。

    须臾,待血雾散尽。织室重开。慧妃与素昔二美人,相伴而出。难不成,先前三人皆是幻觉。

    “慧妃莫惊,刺客已昏迷,若无解药,断难清醒。”黑暗中有人言道。

    “翟师可知,此是何人?”慧妃问道。

    翟师这便娓娓道来:“张玉兰者,天师道,张陵之孙,嗣师张衡之女。”幼而洁素,不茹荤血。十七岁那年,梦见红光天降,光中有金字篆文,缭绕几十尺,随红光入口。玉兰自觉不安,竟有身孕。母亲责问,却始终未曾说破,唯贴身婢女知晓。

    一日,对婢女说:“我不能忍辱而活,死后剖腹,以明我心。”晚上,玉兰无病而死。婢女遂如实告知其母。张母不忍违背女儿遗愿,也希望洗清心中疑问。却不知该如何下手。便在此时,忽见莲花自玉兰腹中钻出。花瓣次第开放,得白绢金字《本际经》十卷,白绢长二丈余,宽六七寸,其文鲜丽优美,不似人工所写。玉兰死后旬月,肉身不腐,常有异香。于是门徒争相抄录经文,安葬玉兰。百余日,大风雷雨,天昏地暗,《本际经》忽不见,玉兰坟茔自开,棺盖飞悬树上。人们近前一观,只剩空棺。或曰,玉兰尸解成仙。

    此事在天师道徒中,广为流传,神乎其神。

    只是想不到,本该成仙的张玉兰,竟好端端活在人间。

    不知过了多久,女道悠悠转醒。

    挣扎欲起,却发现身穿钢丝囚衣,锁在地牢之内。

    须臾,牢门开启。慧妃等人,鱼贯入内。

    “醒否?”慧妃随口一问。

    “醒了。”背后人随口一答。

    女道毛骨悚然,竟不知身后竟还潜伏一人。

    “如何?”慧妃熟视无睹。

    “确曾剖腹产经。”身后旁若无人。

    慧妃轻轻颔首:“经从何来?”

    “雕虫小技。”身后人笑道:“鱼腹藏书,篝火狐鸣。陈胜、吴广皆会,何况天师道。不过是将《本际经》白绢,先行吞入腹中,再剖腹取出罢了。”

    “原来如此。”命狱中云霞卫,搬动机关,将女道吊起。慧妃平视发问:“何人命你行刺。”

    “五斗米师,张(修)。”

    “夫君在时,张修百般奉承,不敢忤逆。今夫君东归,便欲行不轨。”慧妃笑问:“前恭后倨,又是何故?”

    “牵一发而动全身。”女道如实作答:“汉庭命荡寇将军周慎,引兵入汉中。生死之际,存亡关头,张修欲乱陇右而自保。”

    “果然如此。”一切皆不出慧妃所料:“五斗米道,虽脱出天师道,却是张修另立门户。不知与仙姑何干?”

    “逼不得已,造化弄人。”女道依旧不愿提及。

    慧妃轻轻颔首:“仙姑既不愿说,亦不强求。既是天师道高人,生死便由不得我做主。”

    “慧妃意欲何为?”女道忽心生惊惧。

    

1。181 歪门邪道() 
“你既说是张玉兰,乃灵真天师之女。想必定识卢。”慧妃言道。

    “乃我母也。”女道答曰。

    “你可知,卢今在蓟王后宫,深受宠爱,已为夫君诞下一子,得封美人位。”慧妃又道。

    “实不知也。”女道表情已说明一切。母亲竟改嫁蓟王,为何无人提及。

    “若知母另嫁,还行刺否?”慧妃笑问。

    “逼不得已,造化弄人。”女道一如先前,守口如瓶。

    “既如此。待见你母,一切当自有分晓。”慧妃言尽于此。遂命槛车快马,送女道往蓟国。

    深春三月。

    四海群仙,如约而至。自太平道,绝迹蓟国后,刘备还从未见过如此多的江湖方士齐聚。对彼此门派,烂熟于心。便是初见,三言两语,亦可轻易续上交情。待坐而论道,不出三日,遂成同道好友。果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下修仙,皆一家。

    话说少年时,太平道,越演越烈。天下追随者云集,扶老携幼,障塞于道。然蓟王刘备,却力排众议,乾纲独断。首当其冲,将太平道列为旁门左道。凡国中有信教者,若不洗心革面,痛改前非,皆夷三族。

    蓟王雷厉风行,说一不二。麾下豪杰齐聚,生死无改。

    不等利刃加颈,歪门邪道,望风逃窜。如何还敢明目张胆,招摇过市!

    还闲死的不够快。

    亦如前言:“统治不够,宗教来凑”。对如刘备这般,有道明君而言,宗教非但全然无用,反是累赘。断不可轻易沾染。

    女道还在快马送来。六百里加急书信,已先行抵达。

    过目之后,遂命宫人去唤。许师钟瑷、冥蝶骆、幽姬卢,春睡迟迟,美人倦怠。一夜承欢,险错过午餐。

    本想养精蓄锐,再待挑灯夜战。岂料事发突然,急忙梳妆来见。

    各自艰难落座,将慧妃手书,当面细观。冥蝶骆、幽姬卢,四目相对,不由心生感叹。

    卢柔然下拜:“启禀夫君,此乃我教隐秘,又是陈年旧事。故未曾告知,请夫君恕罪。”

    “无妨。”刘备宽慰道:“若事不相干,无需勉强。”蓟王言下之意。若无关联,即便现在不愿说,也不打紧。

    “先前不说,今时今日,又岂还不说。”卢知无不言,遂将天师道中隐秘,娓娓道来。

    原来。此事需从多年前,天师道尚未分裂时说起。

    时二代目天师,“嗣师”张衡坐下有三大门徒:骆、张角、张修。学成下山,奉师命,分往各地传播教义,招募信徒。此事,史上亦有记载。

    “熹平中(172…177年),妖贼大起,三辅有骆。光和中(178…183年),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骆教民缅匿法,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

    又说:“时巫人张修疗病,愈者雇以五斗米,号为五斗米师。”

    二代天师,嗣师张衡,子承父业,羽化飞升前,于汉永寿二年(156年)袭教,光和二年(179年)正月,以“祖传印剑”付子(张)鲁,与妻卢氏得道于阳平山。嘱子(张)鲁曰:“汝祖以天地为心,生灵为念,诚敬忠孝为本,周行天下除妖孽之害。嗣吾教者,非诚无以得道,非敬无以立德,非忠无以事国,非孝无以事亲。”

    也即是说。按照二代目的遗愿,天师大位,当传与张鲁。奈何天不遂人愿,二代天师“飞升”后,天师道分崩离析,大师兄骆,率先离教。先行前往三辅,联络信徒,准备举事。后因行事不密,案发被杀。

    朝廷海捕同党。天师道剩下教徒,被迫无奈,唯改头换面,另立旗号。稍后,张角自回冀州,亲传太平道,张修也在汉中,暗播五斗米道。

    一言蔽之。嗣师张衡,非妖言惑众,暗行不轨之徒。

    “骆、张角、张修三人,本性纯良,天资聪慧。各有专攻。待道法初成,嗣师命其各自下山,遍访民间疾苦,尝遍人世百味,以修炼道心,筑羽化飞升之基。然而……”卢欲言又止。

    剩下的事,刘备已能想到:

    少年英才,本性纯良。初出茅庐,涉世未深。心怀济世之心,骤然下山,不料饿殍遍地,易子而食。天灾**,满眼末世之景。于是悲上心来,怒从心起。奋然造反,欲另造清平盛世。

    其中细节,诸如,三人究竟是后天黑化,还是先天不轨。时过境迁,已无从知晓。然听卢所言,可以肯定的是:二代天师张衡,本不愿如此。奈何天师道,一分成三。张修本奉命护总教,不料亦违背师命,夺篡大位后改称五斗米教。终率众谋反。

    “嗣师自知时日无多,见张修野心毕露,欲行不轨。恐身后家人性命不保,遂心生一计。”卢又道。

    “令女玉兰,腹生莲花,自产天书。”刘备言道:“以为震慑。”

    “正是如此。”卢再拜:“如此,方保住全家性命。”

    合情合理,前后终是呼应。

    刘备又问道:“张角后称‘大贤良师’,与天师分庭抗礼。美人可知,其,何时与‘神上宗师’相遇。”

    “乃下山之后。”被夫君唤了声美人,卢当即收拾心情。自登大震关,被大秦圣祭黑暗驱魔,重塑心神。此卢已非彼卢。记忆犹新,物是人非。先前种种,不过是一段尘封许久,无关痛痒的记忆而已。

    “张角何年下山?”刘备再问。

    “约于灵帝建宁(168-172年)初,下山传道。”略作沉思,卢遂言道。

    “十年传道,一朝举事;播乱八州,荼毒天下。”刘备一声叹息:“一夕毙命,身首异处;遗臭万年,何苦来哉。”

    至于神上宗师身份,先前早已问过,卢等人并不知晓。而张玉兰自“假死归真”后,潜心修炼,不问世事。尚不知家人下落。

    然却为何被张修所诱。先前,腹生莲花,自产天书,不就是为震慑,欲夺大位的张修么?

    “待玉兰送达,美人自当细问,前后诸情。”一切待张玉兰送达,再说吧。

    “贱妾,敢不从命。”卢垂泪下拜。总归是母女连心。

    “往后无需过谦。为夫当面,当省‘贱’字,称‘妾’即可。”刘备言道。

    “妾,谨遵夫命。”夫君情义,在场美人亦感同身受。

    刘备隐隐有一种预感。

    久悬未决的“神上宗师”之真身,此次“群仙会”时,或当露出马脚。

    

1。182 群仙聚会() 
赤诚少年,无辜黑化。

    最令人揪心扼腕。

    刘备一路走来,能初心不改。当真得来不易。少年时,先制果冻,再造寝垫。终得一夜暴富。亢奋难眠,欲比崔氏田庄,大兴祖宅。母亲虽未驳一言。然却旁敲侧击,举前朝樊重之事,循循善诱。告诉刘备,宗亲亦要顾及。待刘备将楼桑村造成楼桑邑,引四方流民来投,终复祖爵,再收少时好友为家臣。广纳天下仁人义士,终如愿封国。如此亦步亦趋,积少成多。得千里疆土,九百万国民。

    先前年少,不知韬光养晦。如今再看,方知母亲良苦用心。

    刘备扪心自问。并非比“天师三少”幸运多少。无非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先易后难,面面俱到,人生规划的好。

    一步一个台阶。二十年如一日,勤勉种田,未有一日懈怠。待直起身,方知已临绝顶,览众山之小。

    确实少走了很多弯路。

    先贤有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此话乃乱世立足之本。然太平盛世,又当作何变通。

    藏富于民,众皆乐乐。

    试想,若楼桑皆茅庐陋室,唯刘备家深宅大院,重楼高阁。何其醒目。即便贪官污吏不眼红,亦难免不被贼人惦记。然楼桑举村建楼,日防夜防,铁壁铜墙。刘备家即便楼高些许,淹没在丛丛楼宇深处,又何来醒目。大路通天,来去自由。赀库亦建在家外。再纳南北工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