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北大唐帝国-第2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形容了。

    不过今天还是挺庆幸的,居然碰到了两个遣唐使,由其是那个大使守大石,问之无所不说,简直让李煜高兴坏了。从而让李煜也能睁眼看下大唐海东这个几乎被海洋隔绝的群岛国如今的发展状况了。

    历史上大名鼎鼎,后世被小日本大吹特吹,同时也被一些自卑崇洋媚外的国人大吹特吹的大化革新原来以经开始二十年之久了。

    刚从那个叫什么坂合部石积的副使嘴里说出来的,李煜这个倭国历史小白脑袋都差点轰了下,历史教科书上不是说倭国在唐代派遣大量遣唐使带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大唐先进的文化、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典章。这些留学生学成归国后推动倭国的大化革新出谋化策吗?怎么二十年前倭国就开始了大化革新?那不还是贞观时期吗?自己了解到贞观时倭国就派了一次遣唐使,即使自己父皇登基这十几年有三次遣唐使。但他们都有一个特点,人数非常少,并没有发现有留学生似的人物跟随,更像是倭国对于大唐这个国家的拜访,而且资态还和大唐摆在同等地位上,这第五次他们的资态就明显低得多了,摆出了大唐属国的资态。

    由于自己的无知李煜几乎又要在心里骂后世那些无良历史学者了。不过好在抱着及其疑惑的追问下才了解到,倭国的大化革新虽是在二十年前就开始了,但确实是在留华倭国学者学成归国后担任倭国中央高官并协助倭王开始大化革新。

    比如圣德太子派到中国留学30多年的高向玄理、留学僧僧旻、南渊请安归国,这三货在前隋时就来我中华了。他们带回隋唐的封建统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并传授给王室贵族。他们开设学塾传受中华文化,他们的学生中著名的有中大兄王子和中臣镰足,并最后参与革新派谋划诛杀倭国权臣守旧派苏我虾夷、入鹿父子,是为乙巳之变。

    政变后,皇极倭王退位,革新派拥立孝德倭王,以中大兄为王太子,中臣镰足为内臣,僧旻和高向玄理为国博士(顾问),建元大化,迁都难波(今大阪)。新政府以唐代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

    大化二年元月新政权以诏书形式颁布了《改新之诏》,并全力向全国贯彻。改新的主要内容:废止私有土地、部民,实行公地公民制,皇室贵族、地方贵族的部民和屯仓、田庄,均收归国有,但保留朝廷的手工业部民,国家赐大夫以上的高官以食封(按级别所赐封户的赋课)。确定中央、地方的行政区划和组织,中央分京师和畿内(京都周围地带),地方分国、郡、里。整备军事、交通制度。官吏由国家任免,废除世袭制。编制户籍、计帐,行班田收授之法,统定班给人民土地和应负租赋的数额。废旧贡纳制,实行租庸调的新税法及向皇室献纳仕丁、采女的制度。

第398章 李煜求赏() 
    ps:上一章写的太烂,故重发

    去年末至本年初,国无大事,早朝只是例行常朝,待一众朝臣有事禀奏完毕后即散朝,众臣各回本部门办理公务。

    退朝后李治在太液池中的蓬莱山上宫殿中举行家宴,一家老小悉数到场。

    以满八岁活泼可爱,长得像个瓷娃娃的李令月见到李煜走来,哇的一声跑上去拉住李煜的手撒娇道:“四哥你过年时未回,小妹过的一点年味都没有。”

    “四哥现在回来了,年味自然也给小妹带来了。”

    李煜捏了下令月的小琼鼻笑道。

    “那年味呢?”

    令月伸出了小手讨要,李煜诺是拿不出东西,估计春光灿烂的小脸立马就晴转阴。

    李煜献宝似的从袖中掏出一颗在阳光照射下闪烁着黄色光芒足有鸽子蛋大小的黄钻放在令月的手心里。

    李令月当即惊叫出声,几步窜到李治、武后身前惊呼:“大父、娘亲你们快看四哥送我的宝石”

    李煜很想纠正下小妹,这叫黄钻,可比宝石名贵多了。一想到唐代宝石与钻石并不区分,李煜打消了这个念头,实际上没有现代检测设备光凭肉眼也很难区分。

    这颗黄钻是寻金卫去年在莱州探寻金矿时采到的,色泽鲜艳毫无瑕滋,再加上黄钻在自然界中极为稀有,如此大颗的哪怕放在后世也罕见之极,名贵无比。

    经过府中能工巧匠精心雕琢后,阳光照射下反光效果更佳,极招惹女性喜爱。

    用来送给小妹做迟到的新年礼物再好不过了。

    武后看了眼爱女手心处的大钻石,按了爱女额头下嗔怪道:“你这么小就成了小财迷,长大后还得了。”

    李治与五个儿子不禁讶然失笑。

    见得多了金银珠宝的武后自然知道这颗黄钻的名贵之处,皇宫府库至今,她是未见过比这哪怕小一号的黄钻。

    可小小的李令月是不懂财帛几何的,她只知道这颗钻石放在阳光下亮晶的很漂亮,也许把它做成吊坠挂在脖子上更好看。

    “大父、娘亲”

    李煜以儿子见父母之礼长楫。

    “到娘亲身边来,一年未见,四郞你可比去年黑壮了不少。”武后拉起李煜坐到身边笑着打量道。

    “征战沙场能锻炼人的体魄,四郞自幼身子骨结实强壮极少生病,在边疆几年与军将为伍,屡次率军出征为国平叛,实有大将身姿了。”

    李治看着身强体壮、英武不凡的四子李煜,甚是欣慰。

    “大父、娘亲,你们夸得孩儿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孩儿这小胳膊小腿离大将还差得远呢。率军征战时,孩儿都居后方,听取诸将建议进兵,与敌接战取胜皆是李尚旦、薛讷等将士忠勇有加、奋勇杀敌的方才取胜。”

    李煜颇有些不好意思的自谦道。

    自安市和石门之战后,李煜再没亲自领兵杀过敌。自此每逢战阵,必居后方指挥而不轻易再涉险。

    正在李煜与众兄弟聊的高兴时,李贤钦佩的说道:“四弟你知道吗?当你领军征讨新罗的消息传来时,可是吓了我们一跳。捷报传回,我们更是难以置信。想朝廷当初为攻灭高句丽前后调兵数十万,数十员名将费时十数年之功才达成。新罗虽实力不及高句丽,但作为能硬抗高句丽、百济夹攻而幸存的王国自有其强悍之处。四弟竟只用半年的时间,屡败敌军横扫新罗,斩杀奸逆,扶正新罗纲常,令为兄实在配服,都想向四弟一样穿上甲胄纵横疆场扬我国威。”

    做为兄弟五人中唯一在性格、体格、气质等诸多方面与李煜意气相投的李贤,那是相当羡慕在边疆纵横捭阖、无拘无束的李煜,而不是整日待在两京浑浑噩噩。

    年仅十一岁的李旭轮更是手拿鸡腿叫嚷着:“四哥你带吾去安东征讨东夷吧,在两京皇宫里待着腻没劲”

    “整天打打杀杀的多不好玩啊”

    李显嘟囔道。

    作为长兄的李弘对四弟近年为国做出的功绩也是一番赞赏有加,对四弟那一身不受病魔纠缠的强壮身躯有些羡慕。

    李弘表面与众兄弟强颜欢笑宴饮,内心对自己的病根隐忧甚重,身中病疾起自七八岁,多少年了不见根治,随着年龄增长渐有严重趋势。

    李治急于为李弘成婚,除了李弘年长了外,就李弘的病越来越严重,就想到用新婚来冲喜消病灾。

    “诸位兄长谬赞也。”

    李煜啄饮一标酒谦虚谈起他对新罗之战能功成身退之根源:“非弟善战,实乃新罗轻视我军,吾便采用部将黑齿常之的建议故意示弱诱敌深入,进而歼之。以新罗降兵降将诈城突破新罗北方防线,海军袭扰新罗南海岸予以牵制”

    “哈哈哈”

    李治抚须笑道:“四郞你这是在炫耀自己机智善于用人,指挥有方啊。”

    “大父,你可冤枉孩儿了,吾只是沾了麾下将士们的功绩,可无炫耀资本。”

    “罢了罢了。”

    李治摆摆手,说道:“你平定新罗金法敏之乱,扶立恭顺的新罗女王,为国解东部边患。如此大功,为父尚未赏你,四郞你想要什么赏赐?”

    武后抱着依偎在怀中的爱女见李煜为赏赐搅动脑汁,善意的提醒道:“四郞你的实封以达两千户,位列诸王之首,在实封上,依朝廷制度以不可能再给你增加的。”

    “娘亲,孩儿知道。”

    李煜心中对实封不屑一顾,每年收那么点田产租税才几个大铜板?还不如来笔赏钱更实在,在安东事务及移民实边上给予更多惠利。

    思滤良久,李煜请道:“大父、娘亲,赏赐上可否准允孩儿于安东铸钱之权?还有,能否下令各地官府收捕社会中闲散无业的浪荡子、流民、逃户、官奴,各地各灾之灾民交予孩儿的安东开拓团迁往海外各新拓之地实边?”

    李治、武后想过四郞可能会要大笔的赏钱,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去年在征讨新罗的战争和移民海外一事上粮响花费巨大,让四郞财政有些紧张,肯定需要大笔赏钱还缓缓急。

    夫妻二人没想到李煜竟要铸钱的权利,还要朝廷帮他收罗移民。

第399章 铸币之权() 
    铸币之权历来为朝廷所有,禁止地方私铸钱币。

    初唐因税收充足并没有像以往的朝代那样实行盐铁官营,盐铁便为地方豪强所掌握。

    铸币之权事关国家税收安全,不像盐铁在税源充足下可以放任不管。

    李煜之所以提出要铸币之权,就在于李煜麾下的寻金卫经过一年的努力,以在登、莱二州和台湾采到了八万两之多的黄金,又在攻占新罗期间缴获了不少金银铜。诺是拥有了铸币权,李煜就可以有效利用手中的这笔金银造出足值的货币,不仅从中取得巨利,还可发挥安东在金融领域对大唐的影响。

    当李煜提出朝廷准许安东拥有铸币之权,李治、武后都沉默了。

    李弘、李贤更是对李煜的要求有点匪夷所思,铸币之权带来的影响可不一般啊。诺安东拥有了,等于以后李煜就可以自己铸造钱币给安东文武诸将发俸禄,犒赏三军了,长此以往,那朝廷的地位在安东文武心中,恐怕越来越低了。

    何况铸造钱币可带来巨利,是任何赚钱的行业所不能比拟的。

    李治、武后尚未做出决定时。

    原本只是看起来身体虚弱,面色有些病态的李弘突然止不住的咳嗽起来,将一家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李治看着长子瘦弱的身体,不由长叹一声,心中忧郁:“大郞虽类我,可身子骨太弱,常年为病魔缠身。在吾百年之后,他真的能承接的下大唐的帝位?保不成病疾之下无法理政,要大权旁落已。自古皇帝英年早逝,无后或幼主登位,必大权旁落于权臣、外戚之手,时间一长就要改朝换代。”

    “哪怕不改朝换代,随之而起的必然是权利尽落于太后之手,来一个临朝称制。”

    李治不由想起了西汉的吕后和北魏的冯太后,这两个女人皆是权利欲极强的一代女权后。仗着夫先逝,以太后之身压继帝位的儿子,尽夺儿子的权利,成为权势滔天的权后。

    李治心中一惊,诺自己缤天,大郞继位,掌控朝中诸多大权的妻子成为太后,情形和西汉初年汉高祖驾崩,惠帝继位,吕后掌权时何其相似。汉惠帝与大郞在性情上更为相似,两人皆有仁孝之名,身娇体弱。

    当下情形与西汉初年吕后掌权前相似之处竟如此众多。李治心中忧惧,看向此时温柔贤淑的武后,心里是五味陈杂,哀叹:“能有今日吾之皇权旁落于妻,使妻掌控朝中诸多大权,像极西汉初年。全因吾风疾作祟,发病时头痛欲裂不能目视理政,才不得不委权于妻。以致妻恋权不放,吾亦有心无力才有今日局面。难道西汉吕后之事亦要发生在吾大唐乎?”

    武后似有所感的回望李治,虽见夫君关切的看向了大郞,但凭直觉,武后查觉到刚才夫君看向自己时情绪产生极大波动,内心处对她的忌惮还有深深的无奈。

    武后心中冷笑,对于夫君心里对她是什么想法再清楚不过了,夫君因风疾早以于国无心力管之,不得以委权于她这个妇道人家,十数年来治理朝政,大唐早已离不开她了。

    李治的目光来回在二郞李贤与四郞李煜两人间打量,二子才学着著聪惠过人,身高挺拔容貌俊秀,皆有人君之像。区别在于李贤更博学多才,举止端庄;李煜虽精文学却更好武行军用兵之道,多奇思怪想,让人有点琢磨不透。

    想起这三年来,四郞为大唐立下的功勋,将安东治理的井井有条,李治此刻犹豫:“诺大郞病体实难继承大统,文武双全的四郞是否比未经战阵,易未施政地方的二郞更合适?”

    对于身患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