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界霸主有时候也真是不好当,真是操碎了心,不但要保护自己的利益,还需要保护自己的掠夺对象,当真是不好操作。几年前,英法联军一边进兵北亰,一边还要在上海帮助清军防备太平军,这种奇葩的事情,英国人也不想在做一次了。
这次事件虽然是因为法国天主堂而起,法国又是教皇授命的保教国,整个东方,都是法国的保教区,所以法国人表现的极为强硬,他们的军舰第一时间就跟英国组成联合舰队,进逼天津用战争威胁,显然他们并不认为他们没有力量,法国人此时骄傲到了极点,根本就没把可能跟普鲁士的战争放在眼里。
美国人一向都希望能够取巧,也不会采用强硬手段,俄国人在欧洲的印象往往比较野蛮,在欧洲给人一种善于使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印象,但是在东方,从上次鴉片战争开始,他们反而表现出一种狐狸的性格,可这次他们自己人也有被杀的,显然不太容易保持中立。
面对如此复杂纷乱的局面,英国人向来喜欢寻找盟友,联合甚至依赖别人的力量解决问题,但此时他们发现,在东方,他们能借用的,就只有大明国的力量。除了这个势力之外,其他国家此时竟然都因为某种原因,无力干涉。
所以威妥玛再次向大明发照会,希望能够在天津教案上保持一致。
大英帝国的邀请,在这个时代是一种地位的象征,甲午战争钱英国跟日本签订了平等的通商条约,英国人对日本人说,这份条约对日本的意义,远胜过战胜大清国的軍队。
可问题那是要对谁,换做一个油滑的政府,此时也会非常乐意接受英国的要求,给英国人打工,从而借助英国的力量,博取自己的利益,然后借助英国在世界体系中的霸权,维护自己得到的利益,简单来说,就是给英国打工,然后分享一点辛苦钱,后来的日本就是这么干的。
但朱敬伦不是日本人,他没有日本人身上那种取巧的性格,没有给人做苦力的觉悟,他有中国老一辈人身上那种以我为主的自主意识,在这次事件中,他更想大明来主导。
所以面对这次危机,大明有自己的动作。
就在英国人找上大明的时候,大明却找上了其他人,先是跟美国公使、俄国公使磋商,希望两国能保持克制,从维护东亚稳定的大局出发,尽量保持克制。对于天津发生的教案,大明表示遗憾,并且愿意出面从中调停,给各国一个公平合理的交代。
显然大明想在这次事件中扮演更大的角色,而不是甘于做大英帝国世界体系的维护者,不愿意充当英国人的马前卒和爪牙。
俄国人的农奴制改革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问题依然很多,由于在农奴制改革中,让农奴承担了太大的成本,过于保护贵族地主的利益,导致各地暴动不断,而贵族地主作为既得利益者,很多也对改革不太满意,加上中国实在是过于遥远,所以俄国人也没有力量,没有兴趣真正介入东方的危机。
历史上,最后是李鸿章出面平息了这次事件,他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就是说服了俄国人答应不杀人,最后只是赔钱了事,几个杀人的中国暴徒,反而被清政府给轻判了。
因此这次俄国人也很乐意接受大明的调停。
美国人向来不热衷于使用武力解决问题,在中国两次鴉片战争中,他们都保持了克制,他们的外交政策,向来是以利益为主,希望跟其他国家保持友好来维持利益,在外交上,他们之前喜欢跟随英法这样的强国。
这次大明出面,并且向他们保证维护他们利益的态度后,美国人表示支持大明这个东方国家,在教案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至于法国人,他们的政府都即将在普鲁士的打击下倒台,之后是巴黎公社运动,他们自己把自己的事情搞清楚就得几年后来,现在法国看起来强硬,那不过是一只还没发现自己早就老迈的牙齿脱落的野狗最后的狂吠。
但大明还是跟法国人接触了,告诉法国,大明一贯的政策是维护贸易自由和地区和平,大明愿意保证法国的利益,对法国外交官和宗教人员的遇害表示遗憾,但是希望大家能在和平的前提下处理此次事件。
法国人对此表现了不耐烦,但他们也得顾忌大明的态度,朱敬伦称作铁甲舰去了法国一趟,不是没有收获的,除了让法国接受了一份平等的关系,比如他们放弃了之前要求跟英国一样的治外法权,另外也让法国人明白了大明是东方一个强大的国家,至少拥有强大的军事工业,尽管这是一个假象,但是在表面上就是这样,很长一段时间是不会被戳破的,就好像甲午战争之前的北洋舰队,当时全世界都以为大清是东方第一海上强国。
法国人对大明的回应是,法国愿意保持和平,但是清廷必须给法兰西帝国一个满意的交代,清廷必须为伤害法兰西帝国公民和神职人员付出代价。
他们提出了要处死负责的官员,惩办相关的官员,派专使去法国道歉,并给与经济赔偿。并且保证此类事件永远不再发生,还要求保证天主教在满清内地的传教自由。
法国人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还自以为给了大明莫大的面子,却根本就没考虑过这次事件中,法国人自己是不是也有责任,这跟西方此时惯常的思维方式有关,他们天然的认定自己是唯一的文明人,如果跟其他国家的人产生了冲突,一定是因为对方野蛮所致,所以他们直接就提出了解决的方式,与其说是尊重大明,愿意让大明调停,不如说是让大明将他们的裁决结果通知满清。
但他们似乎没有考虑过:“我们是不是应该先调查一下事情的原因呢?”
大明的使者向法国人提出这个本应该最基本的建议,法国公使颇为不耐烦的同意,他感觉这完全是走过场,事情的原因肯定是野蛮的中国人刻意伤害文明的法国人。
而且他们提出由法国人进行独立调查,大明不同意之后,他们又要求组成以法国人为主的国际调查团,大明依然不同意。
大明给出的建议是,大明将派出完全中立的调查团,任用富有道德和正义感的绅士,负责调查此事。
结果法国人还是不同意,更不同意大明提出的调查人选,而大明坚持派这个人去,因为此人是大明的皇帝选定的。
最后跟法国人没有谈拢,大明宣布将独自对此事进行调查,照会各国,在大明完成调查之前,希望各国都保持克制,否则视为对大明的不尊重行为,大明也必将不再配合各国在东亚维持自己利益视乎的行动。
大明的强势态度,让各国产生一种这个新兴的国家,试图在这个地区主导地区局势,就好像美国人在美洲所做的一样,他们尽管很不舒服,但是却不觉得奇怪,因为以他们的观点来看,这是任何国家都会做的,这是维护本国利益的合理行为。
只是各国都对大明要派出的调查人员表示了不理解的态度。
因为这个很有争议性的人物是曾国藩,这几年一直在大明推动兴复儒道的曾国藩。
没人认为这个极力维持中国传统宗教的大儒,能在调查天主教教案的过程中保持客观。
第五百四十七节 登高必跌重()
别说西方人了,就是中国人,包括大明的读书人和满清的读书人,都不这么认为。
但是他们不认为曾国藩不能保持客观,而是认为曾国藩一定能证明洋教的邪恶。
广大读书人,除非真正了解西方宗教,甚至是信教的中国人,很少对洋教有好印象,这是目前的普遍现象,可以解释为一种文化团体对外来文化入侵的一种应激性心理反应。
历史上,当天津教案爆发之后,清廷同样是让曾国藩出面解决。曾国藩是一个把诚作为信仰的人,这是他的修养,所以他去调查的时候,追求的是客观事实,调查的结果并没有让广大读书人如愿,他经过调查认定,教堂里并没有人们谣传的洋人挖人心肝之类的情况,传闻中放小孩眼睛的陶罐里,放的不过是洋人泡的蒜头而已。
曾国藩的调查结果是事实,但是却不符合中国人的认知,结果天下人反曾,曾国藩在天下人的咒骂中,第二年悻悻离世。
研究外交史,就不可能绕过西方宗教在中国的传播史,不能绕开因为教案引发的相关历史事件。
朱敬伦太清楚曾国藩因为调查教案一事,名誉扫地,至少在当时被读书人咒骂。
明明知道曾国藩去调查这件事没有好结果,朱敬伦还是要去做,原因很简单,因为曾国藩是罪和斯的人。
历史上清廷之所以选择曾国藩去处理,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曾国藩是当时天下第一大儒,平定太平天国保卫中华礼仪人伦的巨大光环套在曾国藩头上,让曾国藩成为一个最接近圣人的人。
国家出现圣人不是坏事,可问题是这个圣人如果是一个活人的话,就会让人尴尬了,尤其是对皇权,面对这种活的圣人,你用他吧,无法控制他,不用他吧,又交代不过去,总之这样的人在任何时代出现,都会给皇权造成非常大的现实困扰。
所以满清让曾国藩去做这件事,因为这种事非常麻烦,牵扯到了群体性的不理智,谁都清楚沾上这种事就不可能全身而退,哪怕是曾国藩沾上,也得惹一身腥,一个毫无污点的曾国藩清廷不敢用又不能不用,但如果有了污点的曾国藩,那就可以放心用了,因为这样的曾国藩就不在是圣人,只是一个能力很强的人才。
朱敬伦其实也遇到了跟慈禧和奕欣一样的问题,曾国藩的威望太高了,高到了让朱敬伦不能忽视的地步。他不是一个嫉贤妒能的人,他并不担心国家出现精神感召力超越他的人,尽管那样会带来麻烦。
他之所以觉得曾国藩是一个麻烦,不是因为曾国藩的号召力太强,关键是曾国藩的号召力跟他的想法不一致,曾国藩用他的号召力挡了朱敬伦的路。
这个历史上,曾国藩的威望比之原本的历史有过之而无不及,原本的历史上,曾国藩主要的功绩是保卫了儒教,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这个历史上,保卫名教这份功劳只有一半,但是曾国藩却通过在大明推广儒教,在各地广建孔庙,让他在士大夫心中的地位比原来应有的威望一点不差,三年来,曾国藩在大明境内已经假设了五万所孔庙,每个孔庙中都设有一座大小不一的学堂,有一个老夫子教授学生礼义廉耻,现在曾国藩的信徒已经不计其数,他们已经公然喊出了要让人人“懂礼仪知廉耻做君子”的口号了。
曾国藩将隐藏在大明传统社会基层的那种传统儒教力量给彻底激发了出来,已经形成了一股难以扑灭的熊熊烈焰,如果仅仅是办学,哪怕因此曾国藩的威望升上了天,哪怕读书人把他当成一个当世孔子,朱敬伦也不在乎,可问题是,曾国藩发起建立的学堂,已经完全脱离了朱敬伦的设想,最让他难以接受的,就是这些学校不教授数学,他们是自己办的私塾,他们不接受官府派来的数学教师。
而此时在乡间的办学热情最为高涨,关键是最保守的士大夫在曾国藩这面旗帜下,抱成了一团的情况下,政府再想强行推广数学教育,恐怕会造成动荡的。
所以朱敬伦才选择了跟满清权贵一样的做法,他觉得在这个时候,打击一下曾国藩的个人威望,是很有必要的,有必要就要去做,这就是政治,至于对于曾国藩本人,那就只有抱歉了,既然曾国藩闯入了朱敬伦他们这种人的政治猎场,就要随时做好被猎杀的准备,或者拿起枪来也选择做一个猎手。
曾国藩历史上就没有选择做猎手,他选择了解散湘军,他没有造反,他想做圣贤,他不想做君王,结果他只能是一个猎物,在猎手们认为有必要的情况,随时会拿他开刀。
朱敬伦挑中曾国藩的原因,当然不止这一点,如果仅仅是打击一下曾国藩的威望的话,方法多得很,他只要还是想利用一下曾国藩的威望,既然曾国藩的威望已经阻挡了他的路,迟早都要打击的话,那么在最有利的时刻,让曾国藩的威望发挥一下效用也好。
换做任何一个人去调查这件事,最后得出的结果都可能没有公信力,但是曾国藩已经获得了儒家系统中所能获得的极限,他是全天下读书人中的楷模,是大家的模范,他调查的结果其实是让人信服的,之所以后来大家那么憎恨曾国藩,就是因为他们信服曾国藩,可正因为这种信服,让他们格外的憎恨,因为曾国藩揭露了真相,让他们难以接受的真相,换做一个人,他们不信服的情况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