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10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距离张家口四百里,距离幽州八百里。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韩家得到这块封地,到如今也经营了差不多十年时间。

    这十年里,他们在这里从无到有修建起了一座城堡,用土夯制而成的土堡。

    动用家族财富,招募了不少移民,也前后买来许多奴隶,在这里建立了牧场。也建立了屠宰加工厂,皮革羊毛加工厂等。

    将公牛公羊等宰杀晒成肉干,制成肉松,把牛奶加工成奶油、奶皮子等,还加工牛羊皮,把牛羊毛加工纺织成地毯、毛毯、毛线、绳子等。

    他们的城堡里还开设了一些商铺,收购一些游牧民的牛羊皮毛药材等,也出售许多原的商品。

    十年间,从无到有,在这塞,倒也初具一些规模。

    韩家的城堡有支三百人的卫队,领地里也有了几千人的人口。每年的收益其实还可以,尤其是韩家这些年一直还在暗搞走私。

    向漠北的游牧部落出售一些敏感物资,如军械铁料等。他们这些买卖避开朝廷,完全是走私行为,并不纳税。

    今年张超代唐,长孙被拔起,韩瑗也从兵部侍郎职位下来。

    赋闲在家的韩瑗,在朝廷的税官开始向韩家征税的时候,韩家不但对税收账目做假账,偷逃税款,而且还找各种理由拒不缴税。

    在塞外呆了段时间,这韩瑗似乎还真的以为自己不归朝廷管辖了。

    其实韩家算如实纳税也并不多,毕竟朝廷只是收的税而已,还只是三分之一。韩家经营的封地,大头收入并不是靠税,而是靠他们经营牧场、贩卖皮毛、酥油肉干,以及贩卖原的商品所赚的利润,税相于他们直接经营所得的利润,不过两三成而已。

    这两三成,他们自己还拿了大头。

    可韩瑗是不想给。

    过去交给大唐朝廷的税,他也一直是各种偷漏,但朝廷对此也只是睁只眼闭只眼。

    而现在,朝廷却并不想纵容他。

    入冬的塞,早已经降过了霜。

    早起来,地白茫茫的一片。

    开始打霜后,草也开始枯黄。

    每年这个时候,宁边的牧场也开始大肆屠宰牛羊,以免得入冬后缺少草料掉膘。

    以前草原的牧民,到了冬天大肆屠宰牛羊,只留下一些母畜和小羔崽,可要是遇到大雪,依然会冻饿死大量牲畜,损失巨大。

    不过现在,宁边的牧场每年都会种草,收获的草料存储起来。也会有过冬的圈,能防寒挡雪。

    宁边的几千人口,本身则主要靠原购入的粮食生活,也会吃些牛羊奶等。韩家甚至如许多分封在漠南的诸侯一样,还从南面的原地区购入高粱、大豆等饲料。

    甚至会买原的一些商家的青储饲料。

    韩瑗看着奴隶们正将一头头肥壮的公牛公羊宰杀,满意的点头。

    这些该死的奴隶们做事还是挺努力的,不过是太贵了,买一个不便宜。

    今年的活牛羊价格又跌了,如今这个季节,来收牛羊的商人减少了许多,算收,价格也远不及从前。

    直接卖生牛羊给他们,还不如自己屠宰。

    这样还能更充分的利用,牛肉可以晒成肉干,加工肉松,也能做成肉罐头。连骨头都能卖,皮可以硝制出售,也可以再加工成皮靴或皮衣。牛毛能做绳子毯子,羊毛则能纺成毛线,卖的更贵。

    韩家养的马很少,主要是养牛羊。

    马如今不值钱,养起来却花费更高。原现在不缺马,往马养牛养羊太不划算。

    不过近年原的奶肉、皮毛等的需求却是越来越大,到了秋后天气凉爽的时候,也是每年草原各地大量向原贩卖牛羊的时候。

    那些经验丰富的牧人,能够一次赶几千万的牛羊沿路南下。直接把活的牛羊送到幽州,然后在那里运船,沿运河南下。或者运到津门,在那里坐海船运到沿海各地。

    虽然这样运输牛羊,死亡率不少。

    但这些折算在成本,还是能够接受的。毕竟活的牛羊运到原地区,还是更受欢迎的。

    但让韩瑗不太满意的是他们家的封地离幽州有八百里,这个距离不算远,但相于其它许多诸侯,这有些远了。

    距离每远一百里,牛羊的收购价格要跌许多。

    都是分封到塞外的诸侯太多了,这些鬼地方,每年降雨很少,干旱少雨,种植粮食是没前途的,只能是办牧场。

    可养牛养羊的人多了,什么都降价。

    如今一匹普通挽马的出场价,都不到五贯钱。一头壮牛,才卖两贯。算到了原,一头牛也不过五贯左右。

    过去许多人一辈子都吃不到牛肉,贵族之家也不敢说经常能吃到牛肉。

    可是现在,汉京的牛肉,一斤不过二十钱左右,这个价格低的贩夫走卒都能经常割个半斤一斤牛肉打打牙祭。

    光靠牧场,收益是有的,但不算多。

    韩家这些年赚钱,主要靠的是他们家的一个地下军工坊。走私铁料过来,然后加工成刀剑铁甲等,再秘密走私到漠北去贩卖,靠着这个,韩家这些年倒也确实还算赚的不少。

    “公爷,那位刘御史又来催税了。”

    一名管事过来禀报。

    听到御史二字,韩瑗一脸不快。二十出头的毛小子,乳臭未干,居然也敢天天来找他不痛快。

    本来韩瑗对于朝廷来的人,都是例常给他们点好处,然后大家都好。

    可是这次来的几个御史,一个个一个脾气臭。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

    那监军御史天天盯着他的三百卫队。

    三百个人,有什么好盯的?朝廷给他的兵额是三千,但他这封地总共不过几千个人,他要那么多兵做什么?兵不要钱养吗?

    这三百兵,他都是分成几班轮值,然后平时不当值时是他的牧民,要去放牧牛羊的。

    最讨厌的还是那监税御史。

    一来查账,他让人送去一袋子金币,足有百枚,结果被原样奉还。他咬牙又加了一百,结果还是被送还了。

    还让人带了句话,再送,他要交朝廷,并举报他行贿。

    韩瑗无奈,只好让人给他账本。

    本以为这账做的滴水不漏,可这王八蛋硬是天天在那里查,结果还真让他查到些问题。

    然后紧咬着不放了。

    韩瑗对这个刘御史的反击也很简单,他找各种理由拒不缴税。

    既然这人是监税御史,那他的任务是为朝廷征税,然后征不税,他自然是失职。

    他想迫这人低头妥协。

    只是他明显低估了这人。

    “姓刘的又有什么事?”

    刘御史是个举人,还是国子监里读书考的举人。一般来说,能在国子监里读书的,不是勋戚贵族官员子弟,也是地方士族豪强子弟,没点身份是进不去的。真有几个穷学生,那也基本都是那些贵族官员们的穷亲戚,并不是真正一点身份都没有的。

    刘御史有个舅舅是个五品官,靠着舅父的关系,品学兼优的他得以举荐进入了国子监深造。

    在国子监读书时,他参加了科举考试。

    虽然没能高进士,但起码也是个举人。

    二十多岁的他响应朝廷号召,先入仕为试吏,然后再一边从仕一边准备以后再考进士。

    在京城衙门里干了两年,如今成为了御史。

    监察御史为从八品职,但他们这种则是检校御史,相当于见习御史,只有从九品,算是实品里最低一级,仅流外的吏员们高一点。

    不过算是从九品,刘御史也是做的很认真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还是抓到了这位韩县公的不少问题,本来只是偷逃税,结果现在成了抗税。

    一本奏章送回御史台,现在这事已经捅破天了。

    刘御史心情是激动的。

    大华现在他这个级别的检校御史有近两万个,但要想回到御史台,得在两万个同僚拼过九成九的同僚们,才有机会回去。

第1436章 带刀御史() 
御史台牵头,联合大理寺、刑部搞了三法司专案组。。

    魏征和许敬宗两个也各自抽调人手,协同督查。总之,在复兴元年的年底,汉京突然刮起了一股寒风。

    御史台给韩瑗命令,让他到京接受御史台的质询。紧接着,议会贵族院也给他发来命令,让他入京到贵族院参加听证会。

    韩瑗一下子感觉事情不太对劲了。

    他真没有打算抗税什么的,不过是想要拖一拖,以此向那个刘刁毛施压而已。可是现在,性质变了。

    这个该死的刘刁毛,这是要弄他抄家啊。

    思虑了许久之后,韩瑗认定,姓刘的肯定没有这么大的胆子。这是个阴谋,从一开始是个阴谋。

    是张超,他要清洗了。

    清除异已,他是长孙家族的姻亲,现在长孙被放逐了,姓张的连他也不肯放过了。

    这一入京,只怕再回不来了。

    一个抗税之名,那是相当于谋反做乱,有去没回。

    万一到时再顺带查出他走私军械,那更完蛋。

    “姓刘的,你这是自己找死,你逼我的。”韩瑗咬牙切齿恨声喊道。

    “父亲?”

    “这里不有呆了。”韩瑗长叹一声。

    “赶紧收拾下东西,准备跑。”

    “跑?往哪跑,为什么要跑?”

    “张超要灭我们韩家,已经动手了。再不跑来不及了。”韩瑗咬牙,“我们去漠*******瑗的儿子震惊莫名。

    逃跑,去漠北,那岂不是要弃封地当叛臣?

    “爹,真到了这一步吗?”

    ········

    韩瑗让儿子去通知韩家的卫队,召集那三百人。

    宁边堡一处。

    监税御史正和监察御史、监军御史坐在一起,另外还有宁边堡的国相、将军、议长三人。

    宁边国只有几千人,一座城堡,因此朝廷的人只有这六个。

    “诸位,朝廷已经成立了三法司调查组,现在正式对韩瑗抗税一事朝廷调查,可我看韩瑗有铤而走险的打算,我们得防止他鱼死破。”

    宁远国相是个年人,过去他在汉京也只是一个老吏,这次调来这里做个国相,听着很高大,其实这国相还不如原的一个县丞。

    起码县丞做为县令的佐贰官,也是负责着一县之地。原一个县,怎么也得有数万人口甚至是十几万。

    几千人?那不过是原一个乡镇的人口而已。

    到了这边,还不被韩瑗信任,基本是坐冷板凳,还不如韩瑗一个管家权大。

    另外那两位也差不多,宁边将军,有一个将军名号,名义能统兵三千。但韩家只有三百卫兵,偏偏还分成三班倒,平时只有一百人。

    哪怕这一百人,他也只是名义统领,实际也是归韩瑗的家将管着。

    那位议长更不用说了,宁边城也有一个议会,但只有三十来个议员,基本都是韩瑗的人。

    “赵将军,万一韩瑗要狗急跳墙,咱们能不能控制局面?”

    赵将军也很无奈,“我来了这么久,跟卫队里的人也算认识,但熟的没几个。如果要叫人,最多能叫的动十来个人。”

    一个将军,才能调动的十来人。

    确实很无奈。

    刘御史道,“要我看,咱们得做好准备。”

    ·······

    韩瑗的儿子派人召集卫队,命令刚下,马有人悄悄来找赵将军。

    “世子刚下令召集所有卫队。”

    “三百人都召集了?”

    “嗯。”

    “知道召集卫队做什么吗?”

    “不太清楚,不过世子让大家收拾行李,带家眷。”

    赵将军眼露出惊讶之色。

    ········

    六人多方打听,终于感觉到了许多不寻常。

    “韩瑗这是要狗急跳墙了。”

    “他这是要北逃,咱们必须得阻止他们。”

    “怎么阻止?”

    “先下手为强。”

    老赵在卫队里其实还是有一些朋友的,他平时出手大方,经常请客喝酒吃肉什么的,倒结交了几个人。

    此时事关重大,连忙暗联络这些人过来。

    屋里,十来个汉子围坐一起。

    “诸位,估计你们也得到了韩瑗的命令,只怕你们此时还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吧?告诉你们,韩瑗抗税、走私军火,现在朝廷要查他,这个人屁股底下全是屎,根本不敢进京,现在正准备逃。”

    “他想要你们护送他逃到北边去,可是你们想想,北边是谁?是回纥人,回纥人现在也是朝廷的藩属,他们能逃的掉吗?逃的了初一也逃不过十五。”

    十来个汉子一下子紧张起来。

    摊大事了。

    “韩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