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午,白鹿车骑府陆续来了许多府兵。多是上次受召出征返乡的,如今前来领赏。

    府兵出征,也不是一次性整个军府的兵都征召出战,而是与番上、镇守一样,也是分批次的。

    老爹上次受召出征了十个多月将近一年时间,按大唐规定,出征超过十个月,那么回来后十个月内免除番上。

    原来白鹿车骑府是五月一番,一百六十人一组,每组轮流番上一月。十月就得轮两次,现在出征近一年回来,接下来的两轮番上共两月番上宿卫的任务算免除了。

    今年出征中原,对洛阳是围城战,对窦建德的虎牢之战也不算持久,战事不算激烈,因此白鹿车骑府出征的府兵基本上都回来了。

    府兵是没有粮饷薪水的,但是训练、镇守、番上以及出征,都有补贴。尤其是征召出征作战,都有补贴,立功了还有赏赐,战事结果若好,也还有赏赐。

    张超扛着老爹的铁枪站在车骑府的校场上,发现这哪有半点军营的样子,倒像是乡下赶集。

    热闹,喧嚣。

    车骑府八百人,一百六十人正在京番上宿卫,一百六是在军府里训练值守,剩下的三班,两班在家种田,最后一班一百六则是老爹他们这一班,出征回来,今天又都赶到军府里来领赏赐补贴。

    值守的那一班人今天也不训练了,全都在操场上围着归来的同袍,或者说是乡亲们。白鹿车骑府的八百府兵,不是乡邻就是亲戚。

    大唐的府兵制其实是沿袭自北周,经隋到唐,以均田制为基础。

    五户为保,百户为里,五里为乡。

    大唐三年检选一次府兵,基本上是每保征两丁。按照的是每保五户,每户两丁这样计算。更具体点,则是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

    一旦选中,就有了军名,便是终身服役,从二十一岁到六十一岁。

    白鹿车骑府的府兵,基本上都来自于白鹿乡及周边几个乡,因此大家都是十里八乡的熟人。

    老爹他们这一班人出征,去时一百六,回来的时候还有一百五十多个,只死了不到十个,受伤的有十多个,但都不太严重,这也算是非常不错的结果了。

    两班府兵凑在一起,就跟乡下做酒席时的老农们聚会一样。

    三个一群,五个一伙,随便找块地蹲一起聊天。

    当说到哪团哪旅的那个战死了时,大家一起叹气,还有人说,他还是我三姑父大哥的儿子的妻子的三哥呢,可惜了,还这么年轻。

    大家一起谈论着战死者的过往事情,说起战场上当时的情形,也有说到他留下的孤儿寡母的可怜的。

    但说来说去,大家并没有去过多抱怨战争,抱怨朝廷。当兵服役打仗,这在大家看来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就跟种地交皇粮一样正常。

    到了将近午时,大家聊的也差不多了,这个时候车骑将军出来了。

    还有车骑府的一众司功司仓等军官们,以及校尉、旅帅、队正等各级军官。

    老爹他们打完战一路回来的路上,关于中原战事的战功记录也早报到了长安,这段时间已经赶着验过了。现在,上面已经把军功验证过,开始向凯旋的府兵们发放军功赏赐以及出征的钱粮补贴。

    车骑将军是个五十余岁的男子,长的很壮实,头发花白。他的几个手下校尉等看着还很有将领气势,但再往下的那些旅帅队正等,就跟普通的农夫没太大区别了。

    校场上,除了三百多个府兵外,还有不少围观的百姓,既有张超这样的府军家属跟着来的,也有乡上的一些居民。

    今天军营这么热闹,甚至还有一些聪明的乡人,甚至都已经在营门口摆起了货摊,或者架起了锅灶,开始烙饼煮面,准备趁机做几笔买卖。

    车骑将军对这些进入军营的百姓平民,也没有阻拦也没驱赶,任由大家或站或蹲看热闹。

    出征的钱粮补贴并不多,没有军功的话,赏赐很少,尤其是钱。

    大唐新铸的开元通宝,明澄澄黄灿灿,可很多府兵都只领到了三四百枚。

    这个数量让张超大为意外,出征打了十个月战,居然就给了三百多文钱补贴?三百多文可不是三百多贯啊。平均下来,一个月才三四十文,一天一文钱补贴?

    这也太抠门了吧,一文钱能干什么?

    可他看那些关中汉子们,每个听到名字上前领钱时都异常的开心,笑的满口牙都露出来了,三四百文钱,在他们眼里,似乎是一大笔钱。

    打仗十个月,就换两三斤铜钱?张超想不通。

    发完铜钱补贴后,又开始发粮。发的粮食是小米,这个倒是多些,基本上每个人都有一石左右。这个石是十斗,一斗十升,是个容积单位。米麦谷等同样容积下重量却是不一样的,但张超估摸了一下,一石小米,也就是一百一二十市斤的样子,好在是去了壳的,要不然,张超真的会不敢相信大唐如此抠门。

    钱粮补贴发完后,才是军功赏赐。

    军功赏赐,既有个人军功,也有集体军功。

    每人功绩多少,都已经有朝廷专人审核过了,因此现在车骑府也只是按着上面的功绩分发对应的赏赐。

    有人军功多些,赏赐也多些,有人少些,则赏赐也少,还有人则没有。

    军功赏赐既有赏勋名,也有赏钱粮,还有赏布匹绢帛,还有赏黄金和白银的。当然也有赏勋官和晋职的。

    老爹在一众受功者里算是比较抢眼的,他果然得赏一转武骑尉视七从品。因为这次出征的一个队副战死,最后还把让老爹补了这个队副职。

第七章 子凭父贵() 
看着老爹上前领赏,张超咧嘴笑了。

    老爹的赏钱不少,刚才拿了五百个开元通宝新铜钱,两石粟米,还有两匹绢的补贴。现在又授勋晋职,视从七品的一转勋官武骑尉,还刚升了从九品的车骑府队副实职。

    因为老爹在出征中原之战表现良好,还获得了一个先锋功。先锋功可是唐军个人战功里仅次于跳荡功的,十分难得。虽比不上一次大战最多只定十个跳荡功那么难得,可先锋功也极难得的。

    据说虎牢关一战时,老爹跟随在秦王李世民的玄甲骑兵后面,一杆铁枪纵横如龙,带头冲入窦建德的夏军阵中,阵斩数敌。

    若不是老爹只是个普通的府兵,如果他是一名玄甲骑兵的话,肯定能评个跳荡功。

    不过先锋功的赏赐也很丰富,老爹一个伙子晋升为了从九品队副,还授了视从七品的武骑尉。钱粮赏赐也不少,白银五两,开元通宝十千,另绢布各两匹,粟米十石。

    “柯五叔,这些赏赐值多少钱?”张超看着车骑将军笑呵呵的从兵曹参军手里接过一个托盘,郑重的交到老爹手上。

    托盘里有银有铜,一边地上还有绢布和粟米。

    “很值钱。”黑脸大汉柯五一脸艳羡的看着那个托盘。见张超发问,他便仔细的介绍了下这些赏赐的价值。

    大唐的货币是钱帛兼行,而金银则并非流通货币。

    武德四年,朝廷铸造发行了大唐的铜钱,开元通宝,每个重一钱,十文重一两,一贯千文正好重六斤四两。发行新钱同时,废除隋朝五铢钱,取代民间的五诛旧钱。

    开元通宝的成色很足,是好钱。但是,一贯铜钱现在却买不到多少东西,因为天下大乱,大唐也还没平定天下,连年征战,使得农获减少,物品不足,导致物价极高。

    今年唐军围洛阳,初时洛阳的米价达到斗米三千,而等到后来,更达到了斗米九千的天价。当然,那只能算是非常情况,但关中的粮价也一样非常之高。本来关中地区就是地少人多,正常年头都无法自足,粮食还得靠关东地区输入补充。

    如今的战时,大量关中青壮出征,粮食产出更少,粮价也自然居高不下。

    斗米值绢一匹。

    绢就是蚕丝制品,不过绢比不上绫罗绸这些高级丝织品,因为绢比较素没什么花纹,因此是丝织品中比较普通和便宜,也比较好计算价值的。又因绢的产量大,需求高,因此在南北朝起,就开始兼做货币,以弥补铜钱的货币量不足问题。

    在如今,甚至绢实际上成了民间交易中最广的货币,数量还超过铜钱。

    如今,一匹绢,折成开元通宝,大致是匹绢值钱五百左右的样子。

    匹绢五百文,这也意味着现在关中的大米价格是斗米五百文,一石米就是五贯铜钱。一斗米十升,唐朝的一斗米,约等于后世十市斤不到的样子。这等于是一斤五十文钱,这个价格绝对是不便宜。

    一匹绢多大?

    一匹绢是四丈长,宽一尺八寸,十二两重。

    能裁减几件衣服。

    “两石粟能值一石二斗大米。”柯五又说了一个换算关系。

    军中发赏发的是粟米,粟米就是小米,是关中地区的主要作物之一,也叫谷子。关中还有比较常见的粮食则是黄米、麦子和高粱米。

    黄米也叫糜子,有软硬之分,硬的适合做饼,软的则适合做糕,麦子磨粉做面,高粱适合酿酒。

    黄黄的粟米适合煮粥,跟粟米差不多但要大点的糜子则适合做饼,糜子和粟米一样都是比米麦便宜许多,也是关中百姓主要的粮食了。

    这么一算,大米现在一斗值五百文,而粟米一斗才值三百文,要便宜许多。

    老爹前后得了十二石粟米,换成铜钱能值三十六贯钱,足足三万六千个铜钱,有两百多斤重呢。

    另还有一万五千铜钱赏赐,五两重的白银条。

    “一两银直钱一千六。”柯五告诉了张超银铜比价,并不是一两银子值一千文钱,而是值一千六百文。金银不是货币,但朝廷会用来赏赐官员和将士,可以拿去兑换,金银稀少,固价值较高。

    五两银子值八千铜钱,这样钱赏就相当于两万三千钱。

    绢布还各赏了两匹,绢一匹值钱五百,两匹就是一千钱。

    布和绢的价钱差不了多少,一匹布长五丈也是宽一尺八,之间的比价是绢布五比四,一匹布相当于一匹绢价八成。两匹布则相当八百钱。

    张超还是比较习惯用钱来做单位统计,知道了各种兑换比例后,他很快就在心里计算出了结果。

    粟米赏赐折钱三万六千,银铜赏赐折钱两万三,绢布折钱一千八。

    这么一算,老爹出征近一年,还立了个非常了得的先锋战功,得到的钱粮绢布粟米赏赐等合计折开元通宝六万零八百钱。

    六十来贯铜钱,若是全换成粟米,能换两千斤。

    这个时代小米比大米便宜,而在后世小米却反而比大米贵,起码五块一斤。两千斤小米,那就是一万软妹币了。

    这么一算,张超突然又觉得这赏赐好少啊。

    出征这么久,立了这么大功,结果才得一万块钱赏赐?

    “这些赏赐总共能折钱六万零八百文,可折粟米二十石?真的?”柯五大为震惊。

    “没错,很好算的。”张超很自然的道,这只是个简单的计算。

    但柯五明显很震惊,也没见张超拿算筹,就那么心算,居然片刻就把这些算清了,也太厉害了。

    “没想到,你还会算账,我看比一般官府和大户人家里的账房还厉害呢。”

    边上几个张家沟的府兵,则一面惊叹张超的计算能力,一面感叹着老爹的赏赐。

    两千斤粟米,在张超眼里真不值什么,可在那些关中汉子们眼里,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了。尤其是在这个战乱和饥荒不断的年代,二十石粮食,都够食用三年了。

    按大唐军中规定,一名禁军卫士,一年的军粮是十二石粟,战马则是三十六石粟。这个标准是对元从禁军来说的,而且是有些富余的。而普通的关中百姓家里,是不可能顿顿吃干饭的,也不会一天三顿。

    因此,节约一点,二十石粮食,肯定能够三年食用,再省点,说不定还能够一家人吃上两年。

    这年头,最值钱的不是金和银,也不是铜钱和绢帛,而是粮食。

    “老铁枪还得了一百多亩地咧。”

    “是啊,老哥哥真的是老来得福了,刚捡了个儿子,这边就又升官发财,三郎,你可真是个福星啊。”

    张老爹得授武骑尉勋官,便也得到了六十亩勋田。而老爹现在又升了车骑府从九品的队副,他便又能得到八十亩职田。

    这八十亩职田,就是他的禄田了。大唐对于京官以外的官员,是不给俸禄的,而是直接拔田。各级官员按品级分有职田,然后田租收入就是他们的俸禄了。从九品和正九品的队正队副,都是八十亩职田。

    甚至各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