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644-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鸿飞的见解虽然超前,但很多原理,都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比如这雷汞,李鸿飞知道有这种东西,但却不知道它乃是水银(汞)化合物,更加不知道,它就是子弹的底火。

    “宋大人这话见外了,您乃学识渊博的大贤,您能出言指点是小子的荣幸。”李鸿飞谦虚道。

    “学无先后,达者为师,李大人的学识同样渊博,而且老朽早已辞官,若大人不嫌弃,老朽便厚着脸皮,在大人麾下讨份差事,好养家糊口。”宋应星说道。

    宋应星这可不是拍马屁,方才他可是站在一旁听了许久,已经对在场两人的学识做出了肯定,否则以他的脾气与涵养,是绝对不会随意打断别人聊天的。

    古代人办事效率还是很高的,很多有才华之人,大多都喜欢毛遂自荐,同时古代人也是很高傲的,若是心里不认可你,哪怕你是天王老子,也很难请得动对方。

    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一味强求,就算是迫于淫威屈服,最终也得不到对方的真心辅佐,尤其是这种科学家,随便整点你不知道的套路,就能玩死你。

    宋应星从最初的被迫,到之后的好奇,在到现在的主动投靠,完全是因为他在李鸿飞身上,看到了大明崛起的希望。

    “宋先生不嫌弃小子这庙小,小子岂敢推辞?即日起,宋先生便与毕先生待遇一样,同为从六品教授,苏州重工研究部主任,相信大明军工有你们二位加入,定能再创辉煌!”李鸿飞赶紧将事情定下来。

    “老宋,你刚刚所说的水银熔炼物,真能制成火器的底火?”毕懋康问道。

    刚刚李鸿飞在与宋应星寒暄,一旁的毕懋康却是一直在思索水银熔炼物,这会儿等两人条件谈拢,便迫不及待地询问起来。

    “其实老朽很早之前,就一直对水银的研究颇感兴趣,偶然从一位阿拉伯炼金术士处,得到了一种提取硝石酸(硝酸)的方法,之后老朽将水银与硝石酸多次融合,发现混入蒸馏提纯的白酒(酒精、乙醇)之后,便能得到一种褐色粉末,而这种粉末对震动、撞击和摩擦极为敏感,轻则起火,重则爆炸,其效果与李大人方才所说的底火,十分相似。只是这种火药极难运输与储存,制作时稍有不慎便会殉爆,本想着找到改良方法后,再将其写入《天工开物》之中,没想到西洋人竟然也掌握了此种火药。”宋应星解释道。

    这尼玛简直就是妖兽啊!

    雷汞可是1779年的英国人发现的,没想到宋应星早就已经发现,并合成出了成品,这可比英国人,早了一百五十多年啊!

    不过这并不稀奇,自古华夏并不缺乏大才,四大发明可比西方国家早了好几百年,明朝的火器火药技术,甚至都领先了西方世界上百年,若不是满清闭关锁国,打压民间科学家,令华夏火器技术倒退百多年,华夏的科技水平,绝对不会是后世那般落后。

    最简单的两个例子,其一便是,明朝已经出现了燧发枪,可两百年后的清军,与英国殖民者对战,使用的却是极为落后的火绳枪。

    几百年时间,武器非但没有任何进展,反而还在倒退,难道真是华夏没有人才么?

    第二个例子,则更为触目惊心,因为就连《天工开物》这样的旷世奇书,也被满清列为禁书焚毁。

    《天工开物》一书在崇祯十年初版发行后,很快就引起了学术界和刻书界的注意。

    明末方以智《物理小识》较早地引用了《天工开物》的有关论述,还在明代末年,就有人刻了第二版,准备刊行。

    由于朝代更替,《天工开物》在清代因为政治原因,并没有得到发行,并很快在中国消逝。

    一直到300多年后的民国初年,有人去查《云南通志》发现里面关于冶炼铜矿的叙述,引用到一本名叫《天工开物》的书,于是此人想看到这本书的全貌,便去北京的各个大图书馆搜寻这本书,结果一本都没有找到,又去询问各个藏书家,也没有一个人知道这本书,也就是说在经过满清将近三百年的统治之后,这本书已经几乎在中国绝迹,连知道这本书的人几乎都没有!

    后来这个人偶然在一个日本朋友家发现这本书的日文版,于是他到日本的图书馆去查,这一查不要紧,发现这本书居然英国,俄国,德国,日本,法国都有翻译本,而且法国的还有全译本,后来他在法国的国家图书馆里,找到《天工开物》明朝时期最初的原刻本,而这个原刻本是所有版本中印制最精美的。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讽刺,明朝科学家撰写的书籍,在几百年后,成为了各国科学家,真相学习的范本,而在当时的华夏,却连手抄本都找不到。

    清朝,可谓是华夏后世,几百年屈辱史的罪魁祸首。

    李鸿飞既然来到了明朝,既然同时找到了这两位伟大的科学家,那么他就要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个时代,不要让另一个空间的屈辱历史,在这个时空再次发生!

    而宋应星的著作,在几百年后,成为了各国科学家学习的范本,那足以证明他的能力。

    若说搞个原子弹,TNT这类的,可能有些惊世骇俗了,但一个小小的雷汞,还真算不得什么妖兽,人家确实有这个本事。

    而且宋应星也说了,他是发现这种火药极其不稳定,属于半成品,很难应用到军事之中,故而才没有发表在《天工开物》一书中。

    这才让一百五十年后的英国人,捡了个大便宜。

    如今有了李鸿飞这种思维超前之人,加上毕懋康这类火器应用专家,再配合宋应星这种化学天才,想研究个领先世界一两百年的军用产品,需要的只是时间问题。

    于是原本苏州重工第一支燧发枪庆功宴,变成了三人的学术讨论会。

    李鸿飞也算是人精,他并不参与具体的技术问题讨论,只是提出对各种新事物的看法,以及对火器的发展前景展望,等于是给今后的武器发展方向,画了一个大致轮廓,比如线膛枪,比如金属弹壳,比如锥形弹头,比如步兵群杀利器手榴弹、地雷、炸药包等等。。。。。。。。。。。

    至于如何将这些设想,变成实物,那就是眼前这两位科学家的事情了。

    后膛枪底火的事情有了眉目,但具体完善,以及实践操作,并非一朝一夕,所以燧发枪还是得照常生产,甚至为了应对随时有可能发生的战争,燧发枪的生产速度还得加快。

    为此,李鸿飞将招募过来的匠人,分成了三队,实行二十四小时三班制,并将流水作业引入军器局,让每一名匠人,专门负责一个部件的制造打磨。

    这样一来匠人们熟能生巧,不仅能快速制造燧发枪,更是大大提高了每个零部件的合格率,有效降低了材料的损耗情况。

    如此有效的工作方法,令周福仁直呼奇妙,甚至直接让家族的各大企业作坊,纷纷效仿李鸿飞的流水作业。。。。。。。

第三十八章苏州改革(一)() 
原本参加完第一支燧发枪庆功宴后,李鸿飞就要返回苏州城的,然而因为宋应星的到来,他再次停留了三天,直到第十日,才乘船返回苏州。

    “吴浩,这几人苏州城内,可有什么事情发生?”李鸿飞回到衙门,第一件事便是了解最近苏州的情况。

    “回大人,苏州城内一切正常,不过最近苏州城来了不少文人士子,这些人在各大酒楼,说书的茶馆,公然抨击大人,说大人上任之初,便派兵强行霸占了各大商行的产业,还利用衙门的威望,插手民间商务,官商勾结,与民争利,这些言论虽然没事么实际依据,而且下官也组织了几大官办企业的东家,出面辟谣,老百姓大多都还是相信衙门的,但苏州人流颇多,经济也大多依靠外来商人,这些外来商人并不清楚真实情况,若长此以往,怕是会影响苏州的经济发展。”吴浩有些担心。

    “该来的,始终会来。既然那些读书人,喜欢传播谣言,那咱们就用事实说话,打舆论战,本官还不怕这些读书人!”李鸿飞冷冷说道。

    “何为舆论战?”吴浩不解。

    “舆论既为民意,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那些文人士子此举,不过是想让我们失去民心,可他们也不想想,整个大明数量最多的,并不是那些读书人,而是最底层的老百姓,只要我们能得到大多数老百姓认同,区区几个文人,任他们说得天花乱坠,也没人会信他们。”李鸿飞冷笑道。

    “可。。。。。。。老百姓大多都目不识丁,如何让他们明白朝廷的苦心?”吴浩不解。

    “很简单,利益,若是这些老百姓,能获得实质的好处,根本不需要我们解释什么,他们自然会站在朝廷这边。”李鸿飞说道。

    吴浩一直很遵从商人逐利这一套,对于笼络民心,反而不怎么在意,说白了,就是利益至上,为了利益什么都能做,结果反而忘了,民心所向,才是最大的利益。

    如今经过李鸿飞的提点,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大人的意思是,将那份改革措施,张贴出去?”

    “没错,是时候进行改革了,否则圣旨的热度消散,谁还记得我这苏州王!”李鸿飞笑着说道:“记得,让各地文官,耐心将改革的内容,解释给下面老百姓听,本官会派人下去抽查,若是哪个知县,敢搪塞了事,轻则罢官,重则入狱!”

    酝酿了许久的改革,怎么可能只动一动苏州商人便算了,地主阶级,才是阻碍明朝发展的最大障碍。

    以前李鸿飞不敢动地主,那是因为根基不稳,如今他已在苏州站稳脚跟,又获得了部分商人支持,手上有了资本,与地主对抗,只要不触及农民的根本利益,相信整个苏州,没有人能抵挡得住李鸿飞。

    次日,一份苏州改革公文,被快马加鞭,送达至苏州各地县衙。

    “为鼓励苏州商人置业,即日起但凡在苏州经商的合法商人,除正常商业税外,其余一应苛捐杂税,尽数免除。”一名文人,一边看告示,一边向身边的人解释道:“这其中的苛捐杂税,还包括了过路费,也就是说,咱们苏州的商人,从此在苏州境内经商,不需要上缴过路费了!”

    古代的过路费,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正应了那句话: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一石大米,从老百姓手中收购时,成本或许只要二钱银子,可经过各个县衙收费口,这一石大米的成本,估计得涨到五钱银子,在算上运输费用,等到最终销售之时,怕是卖一两银子,商人们也赚不到一钱利润。

    这还是在本省境内运输,若是运送到外省,大规模运送的情况下,走水路需要的成本还在可控范围,如果是走陆路,二钱银子的粮食,跨越几个省,最终卖个三两银子,也仅仅是保本而已。

    这也是为何,沿江水路畅通的省份,即使遇到旱灾,收成不好的情况下,也没有多少人饿死,而内陆没有河道的省份,一旦发生旱情,便会出现大规模饥荒的根本原因。

    除非是各地官府组织救灾,免除所有过路费,否则走陆路的运输成本太高,即使运过去,老百姓也根本买不起粮食。

    如今李鸿飞在苏州境内实施免过路税,等于是间接降低了商人的成本,一旦商人成本降低,物价自然也会降低,老百姓与商人,都能从中得到实惠。

    至于朝廷,虽然没了过路费这项收入,但商人们最终还是得缴商业税,只要商业发达,百姓购买力增加,商税自然增多,就算亏,也亏不了多少。

    更何况李鸿飞只说免除本地商人的过路费,没说免掉外地商人的过路费,如此一来,不但赚了外来商人的钱财,还能让本地商人,利用价格优势,与外地商人进行商业竞争,等于是一种变相的地方保护政策。

    而李鸿飞之所以弄这个地方保护政策,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明朝对于商税征收,有一个奇葩的规定,各地商人缴税,都是在自家所居住的城市上缴。

    也就是说外来的商人,他们在苏州赚取的钱财,最终缴税,却是上缴给这些商人所居住的城市,跟苏州可没一毛钱关系,李鸿飞不打压他们,打压谁去?

    “这告示那么长,不可能只有这么一点吧,后面还说了些什么?”有老百姓搞清楚第一条规定后,继续询问下一条。

    这些老百姓,大多都是普通农民,商税这方面根本就不是他们所关心的,免除过路费,最多以后进城赶集,不再需要交钱而已,这些人有的一年也进不了几次城,算不得什么大实惠。

    “第二个还是关于商业的,但凡给各大作坊工作的匠人以及长工,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