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末玩淘宝-第4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突然提到了这桩陈年往事,久不说话的周皇后突然问道,“慈烜是梦到过世的母后,吓出病来,吓死的啊!”

    方原望着周皇后,缓缓的道,“时间点刚刚是在向勋贵逼捐之后,是不是太巧了?为什么不是宫里太监、宫女假扮太后,吓死小皇子?”

    崇祯、周皇后互望了一眼,当时确实是因为小皇子梦见了刘太后,劝告不要对勋贵逼之过甚后,小皇子才吓死了。小皇子死后,崇祯立刻停止了逼捐。

    宫里的太监、宫女连小皇子都敢害,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周皇后痛失爱子,咬牙切齿的道,“陛下,我赞同驸马的说法,内廷是该整顿了。”

    崇祯也想到之前欠发饷银,宫里太监、宫女将后宫的宫殿拆了去卖钱的旧账,也是感同身受,既然方原愿牵头去清理太监,就清理吧!

    他点了点头道,“驸马,去办吧!”

    崇祯这么一开口,正在侍奉的太监、宫女吓得是脸色苍白,他们即将大祸临头了!

第693章 内廷逼捐() 
太监是一个最特殊的群体。

    正常男人的爱好,无非是权、钱、色、名四个字上。

    太监们不是正常的男人,没了小jj,在色方面基本没什么作为;而且只要入宫当了太监,基本就和清白名声无缘,历史上能被歌颂的太监是凤毛麟角。

    没了色、名的牵绊,太监对权力和钱财的欲望必然远在寻常官员之上。要他们捐出包里的银子,基本等于在要他们的命。

    最要紧的是,太监的身份虽然很低,名声也很差,但工作职责却很特殊,掌管着宫里皇帝、后妃的衣食住行。换句话说,皇帝、后妃们的性命也掌握在太监的手里。

    官员若要谋害皇帝,不仅要考虑后果,而且从实施方法上来讲,就行不通。

    但换成了太监的话,拼得一身剐,是真的有可能将皇帝拉下马。单就明朝来讲,天启皇帝不明不白的没了,泰昌皇帝登基没一个月就没了。甚至嘉靖一朝,还有十几个宫女集体谋杀皇帝的事。可见太监这个群体,只要侵犯了他们的利益,他们的阴狠和不择手段。

    所以对宫里的一、两千太监,还是不能逼之太急。除非仿效袁绍,曹操一伙,将太监全部彻底清理,不留后患。否则,得罪太监之前,还是要三思而后行。

    方原的摄政王宫里,太监、宫女都是从江南带来的,王承恩、梁嬷嬷等全是公主的心腹,忠诚度,安全性还算有保障。乾清宫内的那些太监、宫女,就难以预料了。兔子逼急了,冲上去咬崇祯、周皇后一口,也并非全无可能。

    方原这一次抄没晋商,官员的财产,已抄没了一千三百万两银子,加上土地、房产折算成银子的话,也超过了二千万两银子。足以度过这次因连连征战爆发的财政赤字危机。甚至还有五百万两银子的盈余,可以用作备战辽东的经费。

    但,若是方原只抄没朝堂官员、晋商,不抄没太监,对舆论就无法交代。他如今是堂堂的摄政王,不再是阉党的一员,行事必须要公正,否则还不被铺天盖地的骂声给吞没了?!

    尤其是史可法、黄道周两个专门挑刺的老头,上次捐银大会二人铩羽而归。但据锦衣卫的情报,二人这些日子可没消停,府前是门庭若市,被方原强行逼着捐了款的官员们一个个积怒在心头,随时准备着再来和方原来一次抬棺进谏。

    对这两个官员、文人的领袖,方原是真的头疼。

    想与他们和解,封个高官厚禄给他们吧!两人油盐不进,摆明了是要直臣的清名,不要权、财的主儿。

    想找个茬,仿效穿越前给两人办个嫖娼罪吧!这两人私德无懈可击,锦衣卫也找不出什么太大的黑料。总不能受贿个几千两银子,几百亩地,就大张旗鼓的灭了二人吧!这不明摆着打击报复?何况从私人感情来讲,方原还是十分钦佩这两个能为大明,为信仰而殉国的老头儿。

    将他们捉拿,吓一吓吧!若他们坚决不服软,被动的只能是方原,杀又不能杀,放又不能放,自己给自己挖坑。

    方原也算能体会到满清,甚至穿越前对这些文人公知的无奈了。站在岸边,当然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全砍了清净。真落在自个儿的手里,还真是不能杀。

    方原思来想去,只能找来刚刚赶到京城的曹化淳,由熟知太监事务的他出面去要银子,总胜过方原去和宫里的太监硬碰硬。

    他将曹化淳请到了寿宁宫,直接告知了史可法、黄道周揭露曹化淳贪污受贿三十五万两银子,密谋杀害宫里敌人的黑料。还有方正化已当众被杖责一百,罚没银子二十万两,以儆效尤的消息。

    曹化淳是听话听音,咳嗽着道,“方原啊!你是想杖责阿翁,罚没银子,给外人一个交代,是吧!”

    之前方正化挨了一百杖责,虽没受内战,却还躺在床榻上休息着。以曹化淳这把老骨头,估计锦衣卫再怎么省力打,也起不来了。

    方原哪里会让曹化淳去受罚,忙道,“阿翁,我宁可替阿翁受罚,也不能杖责阿翁啊!我是想令阿翁将功折罪,免于惩处,我对外也算有个交代。”

    这句话倒是出乎曹化淳的预料,愕然问道,“方原,阿翁这把老骨头,还能帮你什么?”

    两人终于说到了正题,方原面现为难之色,“阿翁,我向官员逼捐了六、七百万两银子,却未从宫里太监那里讨来一两、二两银子。史可法、黄道周这帮文官又在窜联,准备再来弹劾。”

    曹化淳一下就听懂了方原的言外之意,就是要他这个司礼大太监带头去向太监募捐,省得朝堂之上有人说闲话。若曹化淳能在内廷讨来银子,也可以名正言顺的赦免了他的罪过。

    曹化淳叹声道,“从宫里太监那里要银子,无异于虎口夺食。方原,你想要在宫里募捐多少啊?!”

    方原沉吟着道,“从官员那里募捐了七百万两,从现任、离任的十三监大太监处,至少要罚没四百万两银子,这也是用作出征辽东的军费。”

    曹化淳见他这次是真的要从内廷十三监下手了,再叹了口气道,“方原,我只能尽力而为,我先自交二十万两罚没银子吧!接下来,我再召集十三监大太监,商量商量怎么讨银子吧!”

    方原知道从太监手中讨银子的艰难,问道,“阿翁准备怎么讨银子?!”

    曹化淳冷冷的道,“阿翁我当了司礼监太监多年,如今十三监的大太监,下面的管事太监,谁有多少黑料,杀了多少人才爬到那个位子,我心里明镜似的。本以为这些黑料一辈子用不上了,未曾想还是藏不住了。”

    “方原,若不是看在你对阿翁孝顺,我也不会拿出来。还请你不要赶尽杀绝,只要捐了银子,还是令他们在宫里安度晚年吧!我们这些太监,只有在皇宫活得才能像个人,离了宫,光是周围人的口水也会喷死我们了。”

    方原感激的道,“阿翁请宽心,只要配合这次的捐银,我每年会向皇宫加拨二十万两银子,加上之前的一百万两,一年拨付一百二十万两。”

    方原话里话外的含义就是,每年通过补贴返还给皇宫二十万两,一是以忠心孝顺的名义向崇祯、周皇后做了人情;一是按年返还这些大太监一些银两。方原出身阉党,这已算是对宫里太监最大的让步,算是皆大欢喜的局面。

    方原又道,“我再加派一千锦衣卫,归阿翁指派,配合处置捐银事宜!”

    曹化淳点了点头,这一下是要黑料有黑料,要刀子有刀子,哪里由得那些大太监不就范?!

第694章 山西投降() 
一个月后,春暖花开

    曹化淳带着锦衣卫,半威胁半强迫的在内廷里向十三监的大太监逼捐,无论是离任,还是在任的。一共逼捐了银子、房产、土地,折合银子五百五十万两。

    方原这两三个月的逼捐,一共募集了银子一千六百万两,土地一百万亩,房产五千间,成果已远远大于与崇祯约定的二千万两的赌约。

    崇祯见了方原逼捐的结果,还能有什么话说?事实证明,由方原掌管天下,远比他高效、廉洁得多。他输得是心服口服。再反抗下去,才是真正的惹人耻笑,叹声道,“驸马,朕真的输了,朕立刻颁布退位诏书,立朱慈焕为大明皇帝。”

    方原正容道,“陛下,监国亲王到了京城,他有话要向陛下面呈。”

    方原在京城逼捐的同时,之前留在江南的朱慈焕,小苑,陈圆圆一行人也到了京城。

    因满清、蒙古还未平定,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方原仍然会留在京城,筹划北疆的战事,不会再回凤阳皇宫,便将在凤阳皇宫的诸人全接了过来。

    崇祯已有八、九年没见过朱慈焕,立刻令朱慈焕入内。

    父子相见,先是畅抒了离别之情,朱慈焕又恭恭敬敬的道,“有父皇在,儿臣绝不敢窃据帝位,儿臣愿仍为太子,侍奉父皇。”

    方原、朱慈焕二人早在暗地里商议过,朱慈焕执意不愿逼迫崇祯退位,坐上皇帝之位,再三的推辞。既然朱慈焕千般不愿,方原也不可能强迫着他去逼迫崇祯退位。况且崇祯自煤山回宫之后,也安居后宫,并未插手军政大事。但凡方原送去的军政奏折,一律朱批,和方原全无冲突。

    再加上坤兴公主也在一味的周旋,请求保留崇祯的帝位,毕竟崇祯也是方原的老丈人,不能逼之过甚。

    再者,如今朝堂是暗流涌动。他之前逼捐将京城的官场全得罪了,若再逼迫崇祯退位,这个动静搞得实在太大,估计不好收场。

    无论于公于私,方原也不可能再强行要求崇祯退位,此事只能暂行作罢。

    崇祯皇帝心知肚明,无论是他在位,还是朱慈焕在位,也都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傀儡皇帝。至少方原在这些日子,对他还是相当尊重。虽然缩减内廷太监、宫女的人数,但却没有克扣内廷之前每年一百万两银子的费用,甚至还向内廷每年加拨了二十万两银子,作为供养。

    而且方原、公主每日都会前来乾清宫拜见崇祯、周皇后,偶尔还会留下一同用膳,可以说是礼数十足。比之前朱慈烺那个混账更加的谦恭、孝顺。驻守在皇宫的玄甲军士也得了方原的严令,必须如对方原一样,对待崇祯,但有怠慢,按照宫规论处。

    这么一来,除了没有军政实权,皇帝该有待遇,崇祯全都拥有,他还能有什么话说?对方原的怨气也就渐渐的散了。

    朱慈焕这次回到京城,崇祯便将他安排在了靠近西六宫的北五所,大明皇子专门的住所。

    京城的形势稳定后,山西方向也传来了好消息,山西投降了!

    因方原进入京城之后,不仅依足了礼数供奉崇祯皇帝,也没有周遇吉预料中的改朝换代,仍是尊奉大明正统。

    接到方原送来的劝降书信后,周遇吉与山西巡抚蔡懋德、大同总兵姜镶连夜商议之后,愿放弃抵抗,率山西军民向方原投降。山西的晋军,宣府、大同的卫所兵愿接受方原的改编。

    大同总兵姜镶唯一的条件,就是保留一支两千人的亲兵。姜镶世代都是大同将门,麾下的这支亲兵,其实也以姜家的族人居多,也就是族兵。在方原看来,姜镶保留这支族兵的要求还算合情合理,况且这种族兵,换个人来统领也是棘手。两千人,对方原也构不成任何的威胁。

    方原从大局角度出发,便应允了姜镶的投降条件。

    如斗败公鸡一样的朱慈烺被押回了京城,暂时关在周皇后的坤宁宫,等待下达最后的惩处。

    乾清宫内,朱慈烺战战栗栗的跪拜在地,等候着最后的宣判。参与这次宣判的,有崇祯、周皇后、方原三人出席。

    公主并未在乾清宫露面,因朱慈烺对她超越了兄妹的感情,令她是不能不避嫌,不再见朱慈烺。反正方原已应承过了她,保住朱慈烺一命,她又何必再惹方原不快?

    崇祯直直的盯着跪拜在殿上的朱慈烺,是既可气,又可恼。若不是朱慈烺胡乱折腾了几年,有他出面和方原周旋,京城朝廷也不会败得这么快,这么惨。

    朱慈烺几可说是罪魁祸首!

    但崇祯气归气,有些话却不能当着方原的面来说,只能冷冷的道,“朕,并无意见,按照大明律论处吧!”

    按照大明律,朱慈烺篡权的行为,族灭三族都够了。

    朱慈烺吓得瑟瑟发抖,跪着上前拉着崇祯的龙袍道,“父皇,饶命!饶命啊!”

    崇祯冷然的望着这个求饶的儿子,打心眼里已原谅了他。但他却不能开口应承,因如何惩处朱慈烺的决定权,其实掌握在方原的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