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愕然问道,“什么司法中心?!”
方原继续道,“就是大明司法总督府所在地。如今的信访制度在边远地区推广并不顺利,当地官府非常的排斥。朝廷也不可能每个州府都安排锦衣卫前去处置当地的冤案,就是有十万锦衣卫,估计也不够用。何况,锦衣卫设在当地州府,久而久之也会和当地官府沆瀣一气,完全成为摆设。”
“臣的想法是撤销之前在州府设置的信访处,在凤阳设置一个大明的信访总局,专门负责全国各地前来伸冤告状的百姓。这么一来,由司法总督府统一派人处理相关信访案件,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信访处的锦衣卫与当地官府勾结的可能,还可以节约行政成本。”
“凤阳位于中原腹地,紧邻大运河,交通便利。无论是西北的陕西,东南的福建,还是西南的四川,前往凤阳告状都非常便利,是司法总督府最适合不过的地点。若百姓对司法总督府的审理意见不满,再来京城告御状也是不迟。”
崇祯望了望他,反问道,“驸马,这个司法总督府每年的行政度支是多少?”
方原想了想道,“司法总督府需安排审案的司法官吏一百人,执法、调查的锦衣卫两千人,再加上各种办案经费,估计需要五十万两银子以上。不过,这笔银子可以从败诉的一方收取,臣在将来实行的信访政策,锦衣卫是不会亏本,反而还是一个肥缺。”
崇祯之前也知道方原在江南搞什么信访信箱,还以为是他短时间内收买人心之举,和武则天的铜匦上书一样,没多久就会取缔。但如今方原早已控制了大局,根本不需再收买人心,却还在坚持这个信访制度,那就真的是在替百姓做主。
崇祯淡淡的道,“自大明开国以来,甚至历朝历代,也没有长时间设过这种信访总局,驸马何必辛苦去折腾,反而吃力不讨好。”
方原正容道,“陛下,要想大明的长治久安,必须打通两个通道。其一,下层进入上层社会的通道,就是通过科举和现代学堂选拔寒门庶子;其二,是底层百姓伸冤的通道。民间的冤情、怒火,必须有宣泄的通道,才能将事态消灭在萌芽状态。否则等李自成、张献忠之流起来用刀枪来宣泄冤情、怒火的时候,已悔之晚矣!陛下,若大明之前能做到下情上达,及时了解民间的动向、舆论,何至于流寇会一发不可收拾?!”
崇祯听了是默然不语,论军政能力,方原早已远胜他,他还有什么可说的?
方原继续说道,“臣还有一个安排,就是令大明太子,摄政王府的世子在十五岁之后,必须分别前往南京的税务总局,中京凤阳的司法总督府磨练两年,必须熟悉基层的司法、经济机构的运作,回到京城进行考试。若考试不过关,必须重去磨砺。
“臣这么做,也是要令未来执掌天下权柄的皇帝、摄政王真正了解军政、司法、经济的运作情况,才不至于被下面的官员欺上瞒下的忽悠!”
在崇祯听来,方原的话里话外都是在讽刺他刚上位时,被东林党忽悠,解决了魏忠贤;被袁崇焕忽悠,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但崇祯不得不承认方原构想的周全,若他当年能有去司法总督府,税务总局磨练的机会,哪里会被东林党,袁崇焕当成傻子一样的忽悠?!方原的法子是在最大限度上杜绝继承者出现昏君的可能。
方原的设想已如此周到,更不单单是培养摄政王的继承人,连大明皇室的继承人也一同培养,可见并无私心,崇祯焉有不应允之理,“好,驸马,你的三个中心设想非常周全。尤其是继承人前去其他两个中心磨砺这一条,今后必须写入祖制,严格执行!”
第697章 又过一年()
春去冬来
紫禁城的冬季,白雪皑皑,瑞雪兆丰年。
方原独自立在皇极门的宫墙上,远眺着紫禁城的雪景,思绪万千,屈指数来,他进驻北京城已有一年的时间。
行政方面
在这一年里,方原将江南的内阁、六部官吏全搬来了京城,作为内阁的基础班子。之前京城的内阁、六部官员,愿意留下做官的,降级一至三级任用;不愿做官的,可以允许辞官回家。
在方原的估计里,京城的官员被逼捐了银子后,大半都会辞官回家。未曾想,内阁、六部的官员,宁可接受降级的待遇,还是愿意留在京城官场。而且对方原是毕恭毕敬,上朝之时一口一个摄政王喊得亲热万分,似乎浑然之前被逼捐银子之事。
方原是暗暗好笑,看来官大爷的名头,谁也舍不得轻易的弃了。何况方原为政远比崇祯更为温和,既不打骂,也不滥杀。而且方原也并未完全禁止官员们的灰色收入,只要在老百姓容忍的范围之内,没有来摄政王府告状,通常也是听之任之。
这些官员虽然比之前崇祯在位时黑吃黑拿的少了一大笔收入,方原对官员行政效率的要求,也远胜崇祯。但总归还是万般皆下品,唯有当官高,大不了比之前手脚勤快一些,受贿时胃口小一些,判案时公正一些,能照顾、安抚老百姓的情绪。在方原手下当官,也不是难以忍受之事。
其实,方原对这些官员的要求,也就两个字,‘和谐’!官场要和谐,不许党争内讧,各司其职;社会更要和谐,方原统治下的社会,必须要是一个老百姓能安居乐业的社会,这也是唯一的底线。
军事方面
四川方向
据四川传来的可靠消息,李自成并未去四川,与刘宗敏、高泽民等人汇合。如今的四川是张献忠,刘宗敏各占了四府,对峙的局面。因有方原这个强大的外敌在,两股流寇并没有在互相厮杀。张献忠靠着往长江下游贩卖蜀锦,四川的矿产赚钱,刘宗敏则靠着收这些商品过境的保护费,维持军队的生计。
方原并未限制辖内各州府与四川的生意往来,既是为了招降这两股流寇,也是看在四川百姓的份上。若断绝了生意往来,这些流寇没了生计,首先倒霉的就是四川的百姓。
他一面令甘辉在湖广招兵买马,向这两股流寇招降;一面令邢氏、高元爵所部向四川境内派出奸细,对这些流寇麾下的将领进行劝降渗透。这两方面的工作,暂时还在进行之中,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张献忠就是之前一副老赖的嘴脸,既不拒绝,也不应允,就拿谈判当拖延时间的借口。
方原也要花一两年时间休养生息,整顿内务,也没功夫去和张献忠、刘宗敏计较。只要他们不出川,先暂时拖着吧!
广西、贵州方向
在秦展、高元爵、徐诚三方强大的军事威慑之下,广西、贵州各地的土司纷纷送来降书,愿意投降方原。方原给这些土司开出的条件就是,各土司所在的州县,必须采用州县制,各州县的一把手知府、县令必须由朝廷指派人员前来担任,其余的县丞、主簿、县尉可以由本地人担任。
方原还加了四个特殊的条件,其一,土司领地任命的县丞、主簿、县尉,必须会说汉话,写汉字,任命之前,先到闽广总督府进行考核。
其二,这些州县的公文传递,必须有汉字、当地文字两种语言,以汉字为主,当地文字只能作为翻译性的文字。其三,在当地开办汉学学堂,鼓励本地人进行汉语学习。其四,各土司的世子,必须送继承人前去江南大学堂,或是京城的学堂进行深造,学习先进的文化礼仪。
方原加的这四个条件,就是要逐步同化广西、贵州的少数民族,令他们渐渐的融入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来。当然,方原绝不会实行什么优待土司,还有少民的政策,无论什么民族,全都一视同仁。
方原的政策虽然剥夺了广西、贵州土司的某些权力,由之前的土皇帝变成了半个土皇帝。但,在南部军区、西部军区两地的军事震慑之下,这些土司还是选择了妥协。能在本地当半个土皇帝,也比像杨应龙一样被灭了族来得好。
西南方向唯一还没有动静的,是云南的沐王府。
这个沐王府在云南半割据了两三百年,当地的人事任命,军政大权,全都是沐王府做主,早已是当地的土皇帝。若方原愿意尊重沐王府的利益,沐王府当然会乖乖的投降。
但方原的条件是要派驻官员担任当地的一把手,摆明了是要剥夺沐王府在云南统治权,在云南拥兵十万的沐王府岂能答应这种类似于削藩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云南的地盘在最西南,与方原势力隔着广西、贵州、四川三个省,并未接壤。而且,云南与缅甸相邻,危急之时,还可以向缅甸王借兵。方原要来征讨,必须经过这三个省的地盘。其中四川有张献忠、刘宗敏两股流寇,广西、贵州的土司也不会轻易令方原的军队进入领地。
天高皇帝远的,兵力强大的沐王府也没打算这么快向方原屈服。还公然向摄政王府回了书信,打起了忠臣的幌子声讨方原欺君罔上的罪行,沐王府世世代代乃大明忠臣,誓要与方原决一死战,澄清大明的朗朗乾坤,摄政王府尽管派兵来战!
面对沐王府这种公然的挑衅,方原只能下令秦展的南部军区、甘辉的西部军区,两个军区协同作战。粮草由鱼米之乡的湖广提供,银子由拥有市舶税收税权的闽广提供,出兵日期由秦展、甘辉二人商议之后,上报京城批准之后,便可实行。
西南地区的战事一时半会还在胶着僵持,辽东方向,多尔衮战败而回后,立刻惩处了战败逃回的特尔祜,还将两红旗的数十万人丁编进了两白旗,只给特尔祜,还有两红旗的贵族保留了两红旗的爵位。
多尔衮经此大败,嫡系势力非但没有削减,反而壮大了不少,通过兼并两红旗的势力彻底稳固了皇帝之位。
在对大明的战略上,多尔衮非但没有战略收缩,反而还将阿济格留在了辽西的广宁城。将辽西的汉八旗、蒙八旗全划拨在阿济格的麾下,满、汉、蒙八旗加在一起,共有两百个牛录由阿济格统率。多尔衮给予阿济格如此庞大的兵力,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死守广宁这个辽西最重要的军事据点。
第698章 广宁的战略地位()
广宁,辽西重镇。
天启二年,明清之间爆发广宁之战。
明军大败,王化贞、熊廷弼二人不和,不战而失广宁,尽失辽西土地。后,熊廷弼以失陷广宁罪,被处死弃世。
努尔哈赤占据辽西之后,将辽西的汉民驱赶到了辽东,在辽西的广宁区域造了一个无人区。
在方原看来,广宁是比宁远、锦州更重要的军事重镇。广宁在,辽西在,广宁陷,辽西没。
宁锦防线,不过是保护了山海关以北四百里的领土。满清还是可以从长城任何一个关卡入关侵袭。
而广宁城,军事意义显然十分的重大。
其一,占据了广宁,才算真正的收复了辽西广大区域。满清不攻破广宁城,绝不敢南下侵扰长城防线,这才是真正的御敌于国门之外。否则长城一、两千里,任何一点都可能被满清打穿,再重蹈壬辰之变的覆辙。
其二,占据了广宁,就是拦腰一刀,切断满清与蒙古科尔沁草原诸部落的咽喉。再拔除广宁这个钉子前,满清也不敢将手伸进蒙古科尔沁草原以西的地界。
蒙古降服满清,不过是军事压迫,政治联姻的权宜之计。只要能分化满蒙一体的北疆局面,就能切割满蒙的联系,分而治之。满清的势力范围被压缩在辽东一隅,无论从经济,还是军事,都不可能与经过方原洗礼重生的大明王朝相比。
其三,占据了广宁,就是拥有了向辽东进击的桥头堡,再加上皮岛、朝鲜国三线出兵,足以令满清顾此失彼,要了满清的老命。
广宁对于辽西的重要性,无论满清、明朝,都是心知肚明。
在之前的战争中,无论是孙承宗,还是袁崇焕,祖大寿,无论在辽西的锦州、宁远修了多少的军堡,却从来不敢越过大凌河,逼近满清弃守的广宁。就更不用说去重新占领广宁,重修广宁城。
无论明朝怎么修宁锦防线,满清并没有来强行争夺宁锦区域。因为长城入关的关口,远远不止山海关,满清铁骑可以绕过宁锦防线,从任何一个关口入关。甚至直接从宁锦城下大摇大摆的经过,明军也不敢狙击。
换而言之,孙承宗、袁崇焕在辽西修建的大大小小几十个军堡,建立的宁锦防线,其实从没有跨过大凌河一线,并未触及到满清的核心利益所在。所以随便怎么折腾,满清也听之任之,没有搭理。
身为蓟辽督师的袁崇焕,其实是心里门儿清,与满清是达成了相当的默契。看似在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