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慕容鲜卑?刘胤眼神之中闪过一抹的凌厉之色,此事有些出乎意料,不过也在情理之中。五胡如今刘胤已经灭掉了四胡,当年在易水河畔,刘胤灭掉了刘渊之后,本来就有心思继续向北进军,消除掉最后的这一个祸根,但晋国突然难,挑起了蜀晋之间的大战,刘胤不得不将重心转移到与晋国的战争之中来,平定鲜卑之事也只能是暂缓押后了。
没想到自己来不及出战对付鲜卑人,他们反倒是大举来袭了,看来再解决掉吴国完成江山一统之前,还先得解决掉莫容鲜卑这个祸害。
这已经不是汉军和慕容鲜卑第一次交手了,当年刘渊败亡之际,就曾乞求慕容鲜卑出兵相助,慕容鲜卑的大领慕容涉归于是派其弟慕容耐率领七万骑兵南下增援刘渊,慕容耐骄兵轻进,被刘胤捉住机会打了伏击,全军覆灭,慕容耐也身死泥潭。
这一仗之后,汉军自然和慕容鲜卑是结下了梁子,慕容涉归或许当时就想着兴兵南下报仇,但苦于尚未征服幽州,无法抽调出足够的兵力来,所以双方的这一战,一拖便是三年之久。
此次汉军征南,几乎调动了全部的主力,在黄河以北,除了各州郡的郡兵之外,只保留了两个野战军:邓忠的陇西军和马融的关中军。陇西军驻防并州,关中军驻防冀州,如此广阔的地域,只有两个机动军驻防,力量确实是显得单薄了一些。
此次慕容鲜卑尽起大军二十万,兵分三路,一路由慕容涉归亲率,进攻河间,一路由其子慕容吐谷浑率领,进攻中山,一路由其子慕容廆率领,进攻渤海,三路齐出,兵势浩大,马融无法抵御,只能是节节败退,固守信都,慕容鲜卑连取四郡,势如破竹,尘嚣甚上。
对于刘谌和尚书台的诸大臣决议压下此军情的事,刘胤表示赞同,现在季汉朝廷初入洛阳,中原刚刚平定,一旦将冀州失陷的消息公诉于众的话,那在洛阳引起的震动绝对不亚于一次八级的大地震。
现在前晋的势力刚刚臣服,这种臣服是屈从于武力的,并不是他们由内而外真正的心服口服,一旦局势变幻,很难保证这些已经臣服的势力不再反叛。如今东吴未平,北患已起,前晋势力如果再蠢蠢而动的话,那么形势无异是雪上加霜。
还好这个时代的通信极为地落后,冀州生战乱,除了朝廷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信息之外,民间的消息传播则要慢上很多,如果朝廷再加以封锁的话,短时间内,京师洛阳一带是很难得到冀州的消息的。
“陛下只需派一使臣通知微臣便是,又何须屈尊枉驾,亲自到荥阳来,折杀微臣了。”刘胤拜道。
刘谌拉着刘胤的手道:“文宣,这里没有外人,你我兄弟又何须执君臣之礼。此次朕亲临荥阳,一来也算是为你大胜凯旋贺功,二来也是方便议事,你也知道,鲜卑人来势凶猛,如果不出兵抵挡的话,恐怕整个冀州都将沦陷了。”
刘胤点点头,从地理位置上来讲,荥阳正处于北上途中,从荥阳北渡黄河,完全不用走弯路,如果刘胤回到洛阳,再从洛阳出的话,至少得多走三四天的路程,在冀州军情十万火急的情况下,这三四天确实是耽搁不起。
刘胤道:“陛下放心吧,慕容鲜卑本来就在微臣准备收拾的行列之中,既然他们此次敢进犯我大汉天威,那么冀州就是他们的葬身之地。”
这个时候,刘谌的脸上才微微地露出一丝的笑容,他欣慰地道:“有文宣在,朕自然放心。”
这次刘谌不辞辛苦地赶到荥阳,等的就是刘胤的这句话,冀州军情急报至洛阳,满朝文武俱惊,刘谌也是束手无策,所以他才想到了急召刘胤回京,在刘谌的眼中,刘胤就是季汉王朝的定海神针,只要有他在,再大的危机也可以化于无形,如果说天底下谁是最让他信赖的人,也只有刘胤了。8
第1210章 三年伐吴大计()
第1210章 三年伐吴大计
当夜,刘谌和刘胤是秉烛夜谈,一夜无眠。 。 。
谈论的最多的,却并不是冀州的军务,对于行军打仗,刘谌并不在行,虽然他当年以监军的身份跟随刘胤出征北伐,但更多的时候,他是做为后勤部长这个角色来辅佐刘胤的。
此番冀州的军务,刘谌自然是全权交给刘胤来处置的,他插不上,也无须插手,交给刘胤去办,他一百二十个放心。
他们一君一臣,讨论最多的,是南线讨吴的事宜。
刘胤在淮北,立下了三年伐吴的大计,这个计划压根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刘谌急召他回师的圣旨就到了,刘胤只能是放下手头的事,仓促北行。
现在刘胤又即将北征鲜卑,而这一去,又不知道得需要多长的时间,如果刘胤不把伐吴的准备事宜做好的话,那么三年伐吴,到头来,只会是一句空话。
所以,刘胤和刘谌讨论最多,便是这件事。
此次北征,刘胤计划动用中军团和右军团的全部兵力和左军团的无当飞军、阳安军以及本来就在冀州的关中军,以及蒋斌军团的一部分兵力,而蒋斌也将担任新的左军都督一职,王舍为左军副都督。
而先前担任左军都督的骠骑将军傅佥此番将不再担任这一职务,而转任平南大都督,全面负责伐吴的准备及南线防御的事务。
对此刘谌没有任何的异议,刘胤北征之后,南线也确实需要一位重量级的将领来坐镇,傅佥无疑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尽管现在吴国大都督陆抗病故,吴国将星殒落,人才是青黄不接,但吴国再怎么说也是拥有着二十多万常备军的国家,军事实力不容小觑,如果南线没有一位重量级的大将坐镇的话,是很难压得住吴人蠢蠢欲动的心思。
不过刘胤将傅佥留在南线,更重要的不是镇守,而是筹划伐吴的大计,想要伐吴,汉军就必须得拥有一支可以和吴国相匹敌的水军力量,而现在,汉军的水上力量,几乎还是一个空白,三年之内打造一支规模可观的水军,对傅佥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不过刘胤却给傅佥找了一个好帮手。
“王濬?”刘谌听到这么一个陌生的名字,不禁是一头雾水。
尽管王濬刚刚升任汝南太守,也算是跻身二千石官员的行列了,但天底下的太守多如牛毛,刘谌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太守名字都记下来,所以听到刘胤举荐此人,刘谌感到极是陌生。
“王濬,字士治,司隶弘农人,初举孝廉,任河东从事,后转任征南将军参军,得到过羊祜的赏识,晋亡之时,担任车骑将军从事中郎一职,日前出任汝南太守。”刘胤简短地将王濬的履历说给了刘谌。
“王濬为人严正清峻,晓畅典籍,恢宏有志,臣在汝南之时,与之有过接触,他所提出的伐吴方略,深得我心,臣拟荐王濬担任益州刺史一职,并授龙骧将军封号,令其在益州打造战船,筹建水军。”
“益州刺史?”刘谌的眉头不禁微微一皱,益州不同于别的州,乃是季汉的起家之地,几十年来,季汉朝廷只拥有一个州,那就益州,而担任益州牧益州刺史的,皆是如诸葛亮蒋琬这样的首辅,如今让一个前晋的降臣去担任益州刺史,刘谌表示有些担忧,如果换作是其他的州,刘谌倒是不会这么考虑的。
刘胤呵呵一笑,在蜀人的心目之中,益州自然是最大的,但现在蜀人得了天下,所占据的地盘已岂是益州一州之地,现在迁都于洛阳,益州的重要性已经是下降了很多。
刘胤拟让王濬出任益州刺史,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益州处于长江的上游,历史上西晋灭吴,虽然出动了六路大军,但真正起到关键作用的,却是益州刺史王濬的水军,他兵出三峡,一路势如破竹,沿江而下,直抵建业,逼着东吴投降。唐代诗人刘禹锡还曾专门赋诗一首:“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起用王濬,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考虑,现在汉军在治理水军方面,确实存在短板,就算是傅佥罗宪这样的名将,精通陆战,对水战却是一无所知,让傅佥但任平南大都督,也纯粹是来主持大局的,具体筹建水军打造战船的事宜,由他来做,显然并不合适。
而王濬却是精于此道,他主持打造的楼船,比号称天下第一水军的吴国一点也不逊色,所以才能在伐吴之战,势如破竹,横行无敌。
“陛下,益州如今地位等同于豫州荆州,皆为大汉之土,王濬亦为大汉臣子,臣认为,于国有利者,谁来当这个益州刺史亦无不可,王濬善造船治水军,臣用其为益州刺史,即便令其有调动物资,便宜行事之权,三年之后,若水军成,伐吴大计可行也。”
刘胤坚持任用王濬,刘谌也就释然了,正如刘胤所言的,现在天下的格局早变,益州已早不再是当年的益州,如今的益州,和荆州豫州等诸州并无多大的区别,如果一定要说不一样的话,也仅仅是蜀人的情结罢了。
随后,刘胤又推荐孙秀担任王濬的副职,授其为虎翼将军之职,协助王濬治理水军。
这位出身于江东的孙氏宗室将领,降汉之后,一直闲赋。而刘胤知道,孙秀可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水军将领,经验丰富,在汉军水军将领缺乏之时,孙秀无疑是一个比较合适的人选。
刘胤的用人原则就是不拘一格,王濬、孙秀有能力,他就会毫不犹豫予以提拨,而从没有担心过他们是否忠诚,是否能放心。现在他们投降季汉,就已经是季汉朝廷的一份子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是刘胤的用人原则,既然选定了他们,自然会赋予他们权力,尽可能地发挥出他们的水平来。
第1211章 渡河北进()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带着与阮籍一样狂放不羁的心态,刘胤登上了广武山。满目苍翠的广武山笼罩在一片寒烟之中,鬼斧天成一般的鸿沟涧就横亘在眼前,纵然是数十万的大军,在一道宏伟的沟壑面前,也一样变得异常的渺小,汉军沿着山间蜿蜒曲折的小路逶迤而进,向着广武渡口奔去。
在广武渡口,刘谌已经淮备好了无数的渡船,静候着刘胤大军的到来。
很显然,刘谌对此次的鲜卑进犯还是相当重视的,除了专程地从洛阳赶到荥阳迎候刘胤之外,在后勤保障方面,刘谌也是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优先地供应刘胤的大军。
无数的渡船,都被调集了过来,齐齐整整地排在广武渡的渡口之上,此时的黄河正值秋汛,水势滔天,不过这很难阻挡汉军北渡的决心,冀州战场上军情十万火急,容不得耽搁半分。
在荥阳结束了与刘谌的彻夜长谈,刘胤立刻是拨营起寨,向着广武开去。
此次北征,刘胤依然是动用了三个军团,中军团、左军团和右军团。
右军团的编制没动,依然是保持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麒麟五个军。中军团则是除了虎骑军、虎步军、永安军之外,将原来属于左军团辖下的无当飞军和阳安军,也划归到了中军团的战斗序列之中。虎骑军和虎步军在抽调给虎卫军各一营之后,此次也重建了这两个营,达到了满编的数额。
变化最大的是左军团,除了左军正副都督换了人之外,整个左军团也全部换血。蒋斌出任左军都督,王舍出任左军副都督,左军团下设五个军,分别以蜀地的五个郡来命名,分别是广汉军、梓潼军、健为军、汉嘉军、建宁军。和其他的军编制一样,每个军下设三个营,每营五千兵,合计一万五千人,整个左军团的编制为七万五千人。
傅佥则是出任平南大都督,麾下除了白帝军是其旧部之外,其他的各军则是由原来姜维和钟会的部属重组而成,基本上保持在十万人的规模。
另外,王濬被任命为益州刺史龙骧将军之后,也将要在益州组建一支编制为五万人的水军,汉军在整个南线,还是保持着足够的威慑力。
从刘谌的行营出来之后,刘胤和傅佥有过小半个时辰的交谈,傅佥离开刘胤的中军帐时,脸色十分的凝重。
傅佥很清楚,刘胤搁给他的这份担子,看似轻松,实则却是沉重无比。现在的刘胤,已经不是当初只知道征战厮杀的刘胤了,他不仅要考虑北征鲜卑,而且还要考虑南面的吴国以及中原的局势,所以“左傅右罗”的组合被拆开,罗宪随同刘胤继续出征,而傅佥留下来主持南线大局。
这份重任,刘胤只能选择他最为信任的人来担任,傅佥无疑是最佳的人选,无论是他们之间的翁婿关系,还是多年来结下的相孺以沫的袍泽之情,还是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