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6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稽郡建安郡和蜀地的南中近似,这个时代属于蛮荒之地,吴国虽然在那儿设有郡县,但那些地方,却是山越人的地盘,崇山峻岭,地势险要。

    比起江东富庶之地来,会稽建安的条件肯定是要艰苦的多,但其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如果东吴朝廷逃遁于此的话,刘胤就算最终可以将其覆灭,所耗费的时间也是极长的,人力物力也是极大的,这个结果,显然是刘胤最不希望看到的。

    刘胤思虑良久,令人将被俘的陆机陆云带上来。

    陆机陆云以为他们必死,对视而叹,那知见到了刘胤之后,刘胤亲自给他们松绑,以礼相待,陆机陆云感其诚,乃降,用为参赞军事。

    刘胤说出了自己的担忧之处,陆云轻笑一声,道:“雍王多虑了,某料定朝中虽有此议,但决然不可成行。”

    “为何?”

    陆云道:“江东多世阀豪门,他们过惯了安逸奢华的日子,如何肯跟随朝廷迁往穷山僻壤蛮荒烟瘴之地受苦,就算朝中有人提议迁都,也必然会遭到世家豪族的一致反对。别人家不敢保证,我陆家定然会全力阻止南迁的,如果雍王需要,某可以致书三兄,让他在朝中尽力斡旋,力阻南迁。”

    刘胤微微颔首,当年蜀汉南迁之时,不是也遭到了以谯周为首的益州本土势力的竭力反对吗,只不过当时刘胤采用强硬手段,一举端掉了益州势力,才促成了蜀汉朝廷的南迁。

    和益州本土势力相比,吴国的江东势力才真正称得上实力雄厚,他们基本上把持着吴国的朝政,如果他们站出来了阻挠南迁的话,一万个吴国朝廷它也走不了。

    陆云当然有这一份自信,现在江东四大家族之中,便是以他们陆家为首,陆家三代为相,家族子弟代代为官,门生故吏遍布江南,势力盘根错节,无人可以撼得动,虽然说陆晏陆景已然身亡,陆机陆云被俘囚禁,但朝中还有陆玄担任侍中,余威尚存,一言九鼎,说话比皇帝还管用。

    “如此,有劳了。”陆云有此提议,正合刘胤的心意。

    陆机又提议派降将薛莹为使,前往建业,劝降于吴主孙壾,刘胤当即准允,派薛莹为使者,前往建业。

    ┄┄┄┄┄┄┄┄┄┄┄┄┄┄┄┄┄┄┄┄┄┄┄┄┄┄┄┄┄┄┄

    柴桑失守的消息传到了建业,本来躁动的建业却异常寻常地平静了下去,在朝堂上,吴国朝臣们一个个耷拉着脑袋,沉默不言。

    不是他们不想说,而是如今的形势,已经让他们再也说不出什么了,如果周处没死,如果陆机陆云没被俘,如果武昌柴桑还在,那么吴国至少还有一战之力,可现在,除了坐以待毙之外,没有人再能够拿得出什么招儿了。

    孙壾脸色苍白,环视着众臣,心里着实有些绝望,他刚刚坐上皇位,就连屁股还没有坐热就该挪窝了,孙壾心里可是一万个不甘。

    可不甘又能怎样,吴国的败亡之势已经是不可挽回了,现在孙壾的身边,已经再没有可以领兵拒敌之将,而建业城中,残存的军队,根本就不可能是如狼似虎的汉军的对手,吴国的这一片大好河山基业,已经不可能再姓孙了。

    “你们这么多人,就没有一个人能给朕拿出一个退敌之策吗?”孙壾重重地一拍龙案,气怵怵地道。

    众臣还是耷拉着脑袋,没人回答。

    孙壾有些恼怒,正欲一个个点名去问,阶下一人忽道:“陛下,臣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

    孙壾视之,不是旁人,正是镇南大将军陶濬,陶濬者,交州牧陶潢之弟也,刘胤侵入交州之际,孙壾就曾有意派陶濬前往交州助战,只是尚未成行,就传来交广二州失守的消息,陶潢败亡的消息,才罢休了这个念头。当下孙壾大喜,道:“陶爱卿有何妙策,快快讲来。”

    陶濬沉声奏道:“陛下,如今蜀兵兵威大盛,我军力不能敌,倘若固守建业,乃自取灭亡也。臣以为,陛下可效当年蜀汉刘禅避曹魏之祸,迁都南中,卧薪尝胆,养精蓄锐,后终克服中原。我朝会稽南安诸地,山峻地险,比之南中,更胜一筹,陛下若迁都于南安,可避亡国之祸也,待天时有变,可东山再起,收复江东半壁之河山。”

    陶濬之言,如一石击起千层浪,朝堂之上的诸臣也不再沉默,个个窃窃私语,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迁都之事,孙壾也不是没有考虑过,但迁都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那绝对是一个系统浩繁的工程,孙壾想想也头疼,何况当初局势尚没有现在这么不堪,吴国还有退敌的希望,孙壾虽然是灵光一现,但也很快地弃之于脑后,现在陶濬提出来,倒让孙壾不得不认真地思索一番。

    就在此时,阶下另一个声音朗声地道:“陛下,臣以为,迁都之议,万万不可行,望陛下三思之!”

第1346章 雍王来使() 
孙壾视之,乃是中书令胡冲,便道:“胡爱卿何出此言?”

    胡冲道:“南安郡乃山越族聚集之地,大帝之时,山越人便屡次叛乱,大帝多次派兵征剿,亦未能完全平定,时至今日,山越人依然有不少部落潜居深山,不纳王租,不受辖制,今若迁都南安,就算蜀汉兵马不至,光是山越一族,就恐为大祸矣。”

    胡冲提到的山越族,恐怕是吴国立国以来最为头疼的一件事了。山越族分布之广,几乎遍及扬州的所有郡县,而以丹阳郡为中心,这里山险林密,民风彪悍,名满天下的丹阳兵,其实就是山越族。

    为了对付不尊王化,不纳王租的山越人,孙权可没有少费力气,先后派吕范、黄盖、朱然、陆逊、诸葛恪率兵进剿山越,屠杀征抚的手段并用,直到孙权统治的末期,才将山越人的主体给瓦解掉了。

    但山越族活动在深山密林之中,地域之广,星罗棋布,想要完全剿灭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孙权几次用兵,也是集中在靠近建业的丹阳郡,而对于远在会稽南安的山越人,则是鞭长莫及,望山兴叹。

    所以山越族在屡受打击之后,除了一部分归顺东吴搬迁到平地之外,大部分的山越族选择了南迁,以逃避东吴朝廷的打击。

    双方几十年来结下的血海深仇,几乎是很难化解的,如果东吴朝廷落魄南迁到南安之后,很容易遭到山越人的报复,也就是胡冲所说的,不等汉军追杀而来,光是山越人,他们就很难对付得了。

    一听胡冲如此说,孙壾原本有些动摇的心思这个时候又变得犹豫了起来,南迁的风险可是不可预估的,本来那儿地处荒蛮,迁都过去会吃尽苦头,如果再遭到山越人报复袭击,那后果可是非常严重的,听说许多山越部落原始野蛮,有吃人的风俗,如果真要落到他们的手中,那简直就是生不如死。

    孙壾看向陆玄,道:“陆爱聊以为如何?”孙壾因陆家的扶持而登的皇位,自然对陆家是倚重有加,尽管陆家的陆晏陆景阵亡,陆机陆云被俘,陆家的势力大损,但在朝中,还有陆玄在,孙壾为难之时,还是首先想到要陆玄为他出主意。

    其实陆玄早就接到了四弟陆机的书信,要他力阻吴国朝廷南迁的,胡冲首先提出反对意见,也是正中陆玄的下怀,其实对于江东的各大世家豪族而言,他们的基业都在吴中一带,要他们舍弃家业随驾南迁,那是一万个不情愿。

    众人的目光都看向陆玄,都希望陆玄能够阻止南迁,陆玄上前道:“陛下,臣以为,胡中书所言极是,南迁南安,祸福难测,以陛下万金之躯,岂可轻身涉险,如有不测,臣等万死难辞其咎。”

    孙壾道:“那以卿之见,该当如何?”

    “臣以为如今蜀汉之一统天下之势已不可挡,陛下宜顺意天时而不可违背天意,如果能保全孙氏宗庙及陛下安然,何不降之?”陆玄到是挺直接,率直地说出了自己想法。

    孙壾叹了一口气,道:“朕之性命不足惜,若能使孙氏宗祠香火不断,降之亦可,却不知刘胤及蜀汉朝廷是何态度。”

    其实陆机的书信之中,对吴国的投降待遇已经有所提及,只是陆玄不方便提出,难免有里通外国之嫌疑,陆玄道:“此有何难,陛下只需派一使臣,前往牛渚,与刘胤请降,便可知之。刘胤若闻陛下欲降,必然会喜出望外,条件也定然优厚,真如是兵临城下,不但城中百姓遭殃,条件也定然会苛刻许多,所以臣以为请降之事,宜早不宜迟。”

    孙壾正欲挑选使臣人选,就听殿外有人禀报道:“启禀陛下,蜀国雍王刘胤派使者前来谒见。”

    这说曹操,曹操便到,孙壾当即道:“宣。”

    使者在黄门侍郎的引领之下,上得殿来,众人一看,这分明就是大熟人,吴国的武昌左部督薛莹,如今他摇身一变,竟然成了季汉的使者,着实让吴国朝臣们是吃惊不已。

    陶濬愤怒不已,喝道:“叛国逆臣,你还有何面目前来面圣?陛下,臣斗胆请旨诛杀薛莹,以绝贰臣之心。”

    孙壾瞧得薛莹也是愤怒不已,毕竟象周处、陆晏、陆景这些人都为国捐躯了,薛莹贪生怕死投降了也就算了,如果却要到皇宫之中显摆,还是做为汉国的使者,如何令人不怒。

    薛莹也是一脸的苦闷,他当然也不想来,可是刘胤点了名让他来当使者,他又不敢不来,面对旧日的同僚和故主,薛莹也是有苦难言。

    陆玄上前奏道:“薛莹虽然是罪不容赦,但现在以他的身份,可是代表了蜀汉雍王,陛下杀他容易,只恐失了刘胤的颜面,再想议和,便是难也。”

    孙壾自然也明白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意思,如今他们想要投降,巴结刘胤还来不及,如果真的触怒于他,只怕想投降人家还未必答应,所以,虽然叛臣就在眼前,孙壾也得咽下这口气来。

    薛莹主动上前致礼,阐明来意。

    其实刘胤给出的投降条件,是相当地优厚,只要孙壾肯降城投降,季汉朝廷定然会赐予孙壾不低于公爵之位,同时,但凡吴国的孙氏宗族,皆可封为列侯,至于东吴的官员,一律原职留用。

    听到这些条件,孙壾不禁是颇为心动,现在吴国已经是大势已去,南迁南安最多也是能保全性命而已,而且南迁的风险可是极大的,一不留神,就连性命都可以枉送掉。

    现在刘胤提出的条件封公,宗族为列侯,世代皆可享受这些待遇,就恐怕已经是好的不能再好了,孙壾完全没有拒绝的理由。

    众臣一听,更是欢欣鼓舞,面露喜色,他们更关心的,是他们的爵位官位,如果一旦都不受损失的话,那么身在吴国为官还是身在汉国为官,又有什么区别呢?

第1347章 一片降幡出石头() 
唯有陶濬面带不忿之色,奏道:“陛下,昔日讨逆壮年,以一校尉创下江东基业,何其不易,今日举江南而弃之,如何面对孙氏列祖之灵?”

    孙壾面露凄色,他登位之时,本也是踌躇满志,欲有一番作为的,但时势如此,奈之若何。

    陆玄看到孙壾还有一丝的犹豫之色,乃进一步谏道:“陛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如今大势所趋,陛下理应顺从民意,若听信小人谗言,怠误良机,只怕是江南之地,生灵涂炭,孙氏宗祠,亦难保全。”

    众臣也是纷纷附议,吴国朝堂之上,降声一片。

    孙壾幽叹一声,遂下令陆玄胡冲为议和大臣,随同薛莹前往牛渚,与汉军详谈投降事宜。

    陆玄胡冲领旨,孙壾一挥袍袖,近侍高声喊道:“退朝!”诸臣各自散去。

    陶濬出得大殿,仰天而叹:“昔日陆伯言、陆幼节乃国之栋梁中流砥柱,而今其子孙却是苟且偷生,卖国求荣,可悲可叹乎!”

    有听到陶濬这番言语的大臣密报于陆玄,陆玄闻听之后,深恨之,遂单独面见孙壾,奏道:“陛下,陶濬力主迁都,乃私心作崇,其弟陶潢死于刘胤之手,其欲借陛下之手为其弟报仇也。臣听闻陶濬出宫之后,颇有怨言,暗讽陛下乃误国之君,有负先祖之德。”

    孙壾勃然大怒,道:“匹夫尔敢如此!”遂下令将陶濬一家收狱,半夜在狱中鸠杀之,满朝文武,再无人敢提迁都之事。

    ┄┄┄┄┄┄┄┄┄┄┄┄┄┄┄┄┄┄┄┄┄┄┄┄┄┄┄┄┄┄┄┄

    刘胤的大军已经是进抵牛渚,不过刘胤并没有急于进军,他已经派出了薛莹为使,前往建业,劝降孙壾,如果孙壾识时务的话,肯定会认清形势,主动投降的,如果他负隅顽抗,刘胤倒也不会再给他什么机会了,直接攻破石头城,用武力彻底地来征服吴国。

    至于孙壾是否会南迁,刘胤现在也不用太担心了,有陆家等一干子江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