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本纪-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往来安全怎么办?”朱由检想,“用自己的护卫会不会太招摇了?算了,就用护卫吧,叫他们换上便装不要张扬就行了。现阶段自己还不宜训练其他卫队,影响不好。自己这个信王可以拥有100人的贴身卫队,足够用了。”

    钱庄计划即将启动,肥料工厂也要开始筹备了。

    朱由检趁和魏公公关系好,直接从东厂把楚天行5个兄弟要了过来。肥料工厂就由楚天行他们去安排。

    作为东厂的成员,楚天行兄弟对京城的三教九流还是比较了解的。他们很容易的就找到夜香郎的帮派所在地。

    楚天行感觉到现在自己的头还是晕的,他搞不清楚信王殿下到底要干什么?自己5个兄弟对调到信王府的事,还是十分高兴的。就任信王府的侍卫还是大有钱途的,这点他们很肯定。这个世道有钱拿,大家就很满足了。

    可让楚天行没想到的是,到了王府,信王殿下给的第一个任务,竟然是要自己5人,去把京城倒夜香的行业掌握起来。

    “这么腌臜的行业,怎么掌握?掌握起来干嘛?想不明白,实在想不明白。”楚天行摇摇自己的脑袋,这可能是信王殿下对我们初来的考验吧?

    夜香郎的帮派驻地就在永定门外,是荒地里的一个破破烂烂的大院。夜香郎的首领叫李三,是个连大号都没有的混子,年纪大约有30多岁。

    在楚天行看来,夜香郎们连帮派都算不上。他们就是一群小混子自发聚在一起而已,既没有武力,也没有章程,更没有严密的组织。

    楚天行兄弟特意在周围详细打听了一下,发现李三他们倒是没什么劣迹。他们基本上都是夜香郎的子弟,有的出去混过几天,没能混出头,无奈之下又回到这里,继续干倒夜香的活。他们只是学着城里的行会,抱团把持了京城倒夜香的活路。因为这个活又脏又臭,也没什么油水,倒是没什么帮派打他们的主意。

    楚天行强忍着心中的厌烦,按照信王要求,叫李三把夜香郎们召集起来,集中查点一下。夜香郎这些人数量到不少,大概有500多人。大多都是老弱病残,青壮只有寥寥10几个人。

    看着这群毫无战斗力的人群,楚天行感觉自己兄弟5个就能把他们全部斩杀。掌握他们能做什么?楚天行是实在是摸不清信王殿下到底想干什么?只是出于好心在做善事吗?

    想不明白,楚天行干脆抛开思绪,不在去试图摸清信王的想法,一切就按照信王交代的做吧。

    楚天行把夜香郎们聚到一起,简单的交代:“从现在起,你们就算是化肥工坊的雇工,每人每月有60文的工钱。”

    “轰”的一下,夜香郎们发出一片嘈杂的声音,每个人脸上都是不敢相信的表情,(他们是社会的最底层,一般一个月也就能得30多文钱。)他们每个人都在互相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场面上乱成一片。

    楚天行看着混乱的人群,烦躁的大喝一声:“都他妈闭嘴,听我说。”

    楚天行的4个弟兄也在旁边大声的呵斥,人群才慢慢平静下来。

    楚天行继续说道:“从今天起,你们每人每月最少都能拿到60文。你们要做的就是听从我们的吩咐。你们干的活将由我们化肥工坊统一安排。好了,你们可以回去商量一下。想干的,明天还来这里,过来签字画押就行。”他不再管乱哄哄的人群,招呼李三一起离开。按照信王安排,楚天行还要去看看夜香郎们处理粪便、垃圾的地方。

    在一个离城15、 6里的山谷里,楚天行捂着鼻子,忍着刺鼻的臭味,勉强把附近的地形环境观察记牢,才带着李三又回到永定门。

    楚天行告诉李三,从今天起,李三就算化肥工坊的管事,每月有2钱银子的工钱。他那帮里的青壮也都算工坊的雇工,每人1钱银子。如果他们愿意,明天签字画押。不愿意,那就赶快去找别的活吧。

    李三没等楚天行说完,就兴奋的连声答应。2钱银子,这么好的条件,傻瓜才不答应呢。

第二十六章:化肥工坊成立(跪求一切)() 
第二天一早,楚天行兄弟带着两个文吏,来到永定门外李三的这个大院。

    夜香郎们一大早就等在这里,他们生怕失去这个机会。他们从没想过,就他们这群老弱病残,还会有人来雇佣他们。

    夜香郎们一直做着给人清理粪便、垃圾的工作,从没有固定的收入。每天完全依靠别人的打赏,和贩卖少量的垃圾过活。

    现在竟然有人愿意固定每月60文钱雇佣他们。这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老天开眼,天上掉下馒头来了。

    夜香郎中的不少人一夜都没敢合眼。他们生怕一旦睡着了,再醒来时,发现自己只是做了一场好梦而已。

    文吏让李三找来一张桌子,把怀里抱着的文书放到桌上。文吏也很不理解,夜香郎需要文书吗?他们有认字的吗?

    没办法,信王殿下明确要求每个人都必须要有一份文书。为此还专门印刷了一批用工文书。信王的命令,文吏只能听从。

    看到桌子摆开,夜香郎们围了过来。楚天行兄弟维持着基本的秩序。

    夜香郎们都不识字,没有人看,也没有人去问文书的内容。他们只是依次在文吏面前报名,并在文吏填好名字的文书上按上自己的手印。

    不时有夜香郎抱着属于他的那张文书,嚎啕大哭。终于在这残酷的生活中看到一线希望了。周围的夜香郎也都满含眼泪,嘴角却忍不住带起笑纹。

    等到包括李三在内,所有人全部按完手印,文吏就带着文书走了。楚天行开始详细安排他们的工作。

    按照信王殿下的安排,夜香郎们暂时还是维持原先的工作。不过夜香郎们都被严厉要求,所有的粪便和其他垃圾必须分开,绝不允许混杂。

    李三要做的任务,就是带领青壮们去那个处理垃圾的山谷,专门开辟存放粪便的池子。

    夜香郎们送去的粪便,不在随便丢弃填埋。它们会被分别倒入池中,和别处送去的碎草充分混合。

    充分混合后的混合物,会再添加少量石灰,搅拌后再捞出堆到向阳的坡地上。

    一层粪便一层秸秆的堆成粪堆,外面再用泥土覆盖,半个月后就可以作为肥料使用。要是田里一时半会用不到,还可以把粪堆添加泥土压实,据说可以长期保持肥效。

    夜香郎们的工作安排完,楚天行兄弟中,韩冲留下来负责工坊管理。

    短时间内韩冲是没法回城和家人团聚了。他必须要到附近的村庄去雇佣闲汉,收购秸秆、青草等必须物资,小心维持整个工坊的运转。

    楚天行兄弟们相互叮嘱几句,双方道别离开。韩冲去管理化肥工坊,楚天行和其他几个兄弟赶回信王邸复命去了。

    朱由检听完楚天行的汇报,心中暗暗记下韩冲这个名字。

    “嗯,能不怕脏,不怕臭,自愿主持化肥作坊的好员工,咱不能亏待了他。”朱由检打心底这么想。他需要建立自己的班底,人才那自然是越多越好。

    人才是什么?什么人才叫人才?如何选出人才?这是古往今来的一大难题。

    “只要有成绩,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咱就优先提拔试用。”朱由检下定决心,就按这个标准选拔人才。

    “化肥工坊这算建起来了。下一步肥料出来后,可以先拿到皇庄试用一下,让那里的佃户看看肥料效果。如果效果不错,那就可以开始推广销售了。肥料也算暴利了。”朱由检思路很快转到化肥工坊上面。

    楚天行看到信王殿下露出微笑,心中暗自为韩冲高兴。自己的这个老兄弟,性格老实、干活实在、武艺精熟。唯一的缺点就是不好言语,所以总不得上官欢心。

    这次自己兄弟几人初次为信王办事,能得个开门红最好。

    化肥工坊这个活,又脏又臭,也就韩冲能行。以韩冲的性格,他肯定能任劳任怨的把事做好。

    事做好了,信王一定能记住他的名字,这不光对他自己大有好处,对自己兄弟几人以后在王府的地位,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楚天行正在暗自思量小心事,就听信王在叫他的名字。

    朱由检郑重的说道:“楚大,你去查一下,看看有没有《天工开物》和《农政全书》这两本书的消息。书的作者好像是徐光启和宋应星。你一定要给孤找到这两个人的消息。”

    朱由检又递给楚天行几张图画。这几张图是朱由检找李永贞画的。都是朱由检专门挑选出来的,最像他记忆中的地瓜、玉米、土豆的画像。

    朱由检盯着楚天行非常严肃的说道:“楚天行,你安排个最得力的人选,去南方给孤把图上的几种新作物找来。花多少钱都没关系,但一定要把种子找来。”

    楚天行第一次见信王殿下如此郑重,心中不由紧张起来,他凝重的回答:“遵命,信王殿下。卑职会安排最稳妥的兄弟前去。”

    楚天行看信王殿下没有其他的吩咐,就取过图画转身退出。当他快要退出房门时,听到朱由检又叮嘱了一句。

    “楚大,去账房取1000两银子,50两给韩冲送去。你留50两查事。剩下的都让去南方的人带着。告诉他,如果银子不是问题。只要有种子,一定及时来信告知。多少钱,本王都会安排。”朱由检斩钉截铁的说道。

    楚天行这下更清楚寻找种子在信王心中的分量了。他高兴的应了一声,退了出去。

    朱由检看着楚天行离开的方向,心中轻轻念叨:“楚大,只要你能诚心为我做事,我将来会给你一场天大的富贵。要是三心二意,那就,呵呵。”

    半个月后,随着完成培训的人员就位。京城中,在不同的地段,10家叫做大众钱庄的铺子,不声不响的低调开业了。

    这个钱庄和别的铺子不一样,屋子中央是个十分厚重的,长长的柜台,连同上面直通到屋顶的铁栅栏,把屋子分成两半。

    柜台前摆放有板凳,可供客人就坐。整个铺子显得十分干净、整洁。

    两个伙计和账房都在柜台里面,掌柜的反而在柜台外面。店中四个人员都是统一的灰色服装,只在袖口绣上不同的花纹,表示职位不同。

    按朱由检的要求,钱庄员工接待客户,见面首先就要微笑。

第二十七章:超级大牛徐光启(跪求推荐票)() 
大众钱庄主营的业务就是拉储蓄。

    不过,钱庄不是只经营面对有钱人的银子保管业务,而是面向所有的普通人。

    钱庄宣称,不管你是什么身份,要储存多少钱都行。数额低于1000两一下不会收取任何保管费。

    钱庄最吸引人的是,客户取钱的时候,还可以任选铜钱或银子,钱庄会按存入银钱的标准折色,进行银钱兑换,折色标准挂在墙上,不会另行收费。

    大众钱庄没有过多的宣传,消息自行传开。不少普通百姓贪图这里可以随意兑换银钱,抱着试一下的心情,到大众钱庄存上稍许银钱。大多从最少的一文到几钱银子不等。

    鉴于钱庄当日不能提钱的规定,就是这些小心谨慎的试探,也让大众钱庄第一天就收到存银500多两,平均每个铺子达到50多两。

    大众钱庄的业务就这样不温不火的慢慢展开。随着口碑的传递,10几天后钱庄的存款竟然迅速超过了10万两。

    大众钱庄开张大吉。

    为了排除德兴钱庄的干扰,朱由检专门邀请卫国公邓云岚,在珍木堂聊了一次天。虽然两人年龄差距巨大,可相谈甚欢。

    朱由检和卫国公就多种玩乐的项目,深入的交换了意见。最后,朱由检还特意赠送卫国公一把工坊新出的吊椅,请他品鉴试用,两人兴尽而散。

    这次接触,朱由检发现这位卫国公邓云岚就是一位纨绔老爷。吃喝玩乐无所不精,完全没有一点勋贵武臣的样子,就是一个混吃等死的典型人物。

    朱由检又往深处想了想,倒也不觉得奇怪。一个从出生就注定袭爵的孩子,从小娇生惯养,他还有什么前进的动力。卫国公不过是标准纨绔而已。

    环境决定人,恐怕在位的勋贵们大多是这个样子。自己想在勋贵中寻找人才,也只能到那些不能袭爵的从子和庶出旁支中寻觅了。

    “德兴钱庄的后援搞定,没有官面上的支持,他们只能动用商业手段了。”朱由检思索着,“一切还是小心为妙。”

    朱由检一回到府中就下达指示,所有大众钱庄的铺面,时刻做好应对挤兑风潮的准备。

    可奇怪的是,朱由检预想中的挤兑风潮迟迟没有出现。

    楚天行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核对,终于给朱由检送来了消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