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镛慕侠传-第2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有幸,真若说动了常四闯,以后,这里将是一处可观的力量。

    “请诸位后堂叙话!”常四闯毕恭毕敬朝着李存义和张占魁深施一礼,说道。

第223章 秉笔直书() 
江湖中人,往往视“水泊梁山”上的各路英豪为翘楚。

    对于被逼无奈而上山为贼为寇的人而言,能够到了“占山为王”的程度,显然便已经到了极致。

    如果已经已经到了极致,还能够把自己的“分赃聚义厅”装点的更体面些,那就如同到了另一个极致。

    常四闯为了达到这另一个层次,抵达另一个“极致”,显然是煞费苦心。

    他带这李存义、张占魁和尚云祥、韩金镛抵达后堂后,随即分宾主落座。

    “没想到,常山主不仅好武,还喜文!”张占魁见了这后堂的布置,不自禁的说道。

    “哪里哪里,沽名钓誉尔!”常四闯为显谦虚,故意说道。

    但这后堂的景致,却骗不得人。

    韩金镛四下望之,后堂墙上悬挂着的这一幅画,吸引了他最多的目光。

    画上的,是一匹下山虎。这虎,虎目圆睁,虎尾倒竖,一身斑斓的虎皮,正跃跃欲试。

    画中表现出的,是一匹虎,没表现出的,却是这虎下山的意图。

    但看这虎的姿态,观者却必然能够端详出一二。显然,这虎是下山捕猎,否则不会有如此矍铄的精神。

    更让韩金镛感到惊奇的,是这“下山虎”两侧的一副对联。

    上联书:“猛山主走南走北镇东镇西”。

    下联书:“好英雄闯天闯地盖阴盖阳”。

    横批书:“天下无敌”。

    这副对联,单论对仗,算得上工整,虽然有些大俗,但在这山贼的窝子里,有这程度已经算得上是大雅。

    但若论这对联的字体,却算得上是好字。

    “噫!好字!”韩金镛看着这书法,已至目不转睛的程度。

    “哦?少侠客,难不成你懂得书法?”常四闯问道,“你看对联、看着书法这如何?”

    “嗯,对联的对仗工整,但令人赞叹的程度,却远不及这书写对联之人!”韩金镛说罢此话,目光投向了常四闯。

    常四闯听了韩金镛的话,却显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

    “如果我说错了,还望山主海涵!”韩金镛又说。

    “哪里哪里,少侠客说的句句在理!”常四闯说道,“这后堂的对联,往往有‘明志’的意味。毕竟,来投奔我的穷苦人家,几乎全都是大字不识几个的,所以,我把这对联构思的直白一些,甚至白话一些,他们才能明白其中含义。”

    “哦,那么说,这对联是您自己对的?”韩金镛问道,“走南走北镇东镇西,闯天闯地盖阴盖阳,这上下联中的隐身含义,恰恰暗合了您‘四闯’之名啊!”

    “少侠客果然厉害,但实不相瞒,是先有的这对联,后有的我‘四闯’之名,我本不叫‘常四闯’,但因为这对联,山上的兄弟笑谈,这才叫我‘常四闯’,他们这么叫我,无非也是要震一震‘抱犊崮’的声威!”常四闯说道,“我不藏着掖着,跟你们交个实底,我本名不叫‘常四闯’,而叫‘常思德’,是南直隶凤阳府人!”

    “南直隶凤阳府常氏人家?”韩金镛听了这话,来了精神,他向自己的师父、师伯和师哥笑了笑,又问道,“这么说,常山主,我且得问您一句了,您祖上……”

    “没错!少侠客你猜对了!”常四闯说道,“我族谱上写的清楚明白,我的祖先常伯仁,号燕衡,行伍之中有个名儿,是‘常遇春’,前朝的开国元勋!到我这一辈子,已经接近第八十代了,但我是旁亲!”

    “即便如此,山主是忠良之后,忠良之后啊!”李存义听了这话,抱拳拱手示意。

    “谈不上忠良,只能说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而已。我家原本就在南直隶,可是自从大清定鼎以来,因为我祖上的这些渊源,便被地方上好生欺压。”常四闯说道,“以至于到我这儿,好容易十年寒窗苦读,考取了些功名,却因祖上的关系得不到录用,只能赋闲在家。空有报国志,手无寸战功,家境越来越差,再加上地主富户的欺压,我也是不得已才上山的。”

    “这么说,山主是习文而非习武的?”韩金镛问。

    “俗话说,‘穷文富武’,家徒四壁谈何习武,无非是凿壁偷光、悬梁刺股读书的一文人尔!”常四闯说道,“但祖上留下的功夫,不敢荒废,幼儿之时家境稍好,有一老佣传授给我几手‘钟馗剑法’,我没学到真谛,只学了几手皮毛,还是多多少少会一些粗浅的拳脚的!”

    “文武兼备,这么说来,山主也是全才了!”张占魁点点头,他之所言,却有故意抬高常四闯之嫌。

    “不敢不敢,这‘文武兼备’四个字,我是着实不敢当。”常四闯摆双手,说道,“论文,我不过是个落魄的读书人,学不以致用,报国又无门;论武,既无安邦定国之能,又无杀敌建功之策,时常练习,却只为了强身健体罢了!”

    “常山主着实的过谦了!”张占魁同样摆双手,说道,“单论您这一副对联写的,和您刚刚开山门和我们亮阵时的气势,便都已经不言自明了!”

    “哪里哪里,舞文弄墨,不过是文人墨客的雕虫小技,不足以治国;开兵亮阵重在气势,却无破敌之能,实在是惭愧!”常四闯已经没了在分赃聚义厅上的气势,这阵子格外的客气,他只是说道,“实不相瞒,各位,如果我果真是文武全才,便不会格外看重有韬略的人,更不会不加取舍,破格重用强于国术之人。正因为此,我才用了所谓的‘军师’李小水!”

    “哦?在您眼中,李小水能担当这‘文武兼备’四字?”尚云祥听了这话,微微皱了皱眉。

    “矬子里拔将军而已。山上人数众多,若是听我的将令,个个拿起家伙来都能拼命,但若论计策、若论计谋,在这山上却少有人能与李小水相比!”常四闯说道,“也正是因此,我才一阶一级破格提拔了他,倒最后让他位居于我之下而在千把弟兄之上。但李小水有了这身份,却有‘喧宾夺主’之意,发号施令邀买人心,处处行在我的前面。到时下,这‘抱犊崮’名义上我是山主,实际上说话算数的却是他。他之所为,所行出的不义之事,我略有些耳闻,但是时我已经没有了话语权,只能睁一眼闭一眼,暂且退居幕后,静待时变。毕竟,我不由着他来,他便能发起哗变,随时把我取而代之!”

    “这么说,现在山上的人,都是和李小水是一条心的?”听了常四闯这话,李存义倒吸了一口凉气,心念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只怕现在即便这常四闯释然,李小水的旧部也不会善罢甘休。

    “这倒也不是,我手下有两百多人,是我最初上山时带来的旧部,这些人还是忠于我的。剩下的兄弟,绝大多数是李小水拉起的队伍,这些人因李小水尝到甜头,心里还是向着他多一些。”常四闯说道,“这些人,现在还这不足为虑,即便是李小水的队伍,上山的初衷也是为了讨太平日子。谁能给他们太平日子,谁能把他们的肚子填饱,谁便是他们的大哥。”

    “既然如此,常山主,事已至此,您看咱该怎么了结此事呢?”李存义问道。

    “您能顾及江湖上的规矩,前来给我送信儿,已经是高看了我一眼了。说实话,我纵然知道李小水有些不守规矩,也决计没猜到,李小水行出了如此离经叛道、胆大妄为的事情来,到了这个程度,他已经是忤逆了!”常四闯说道,“纵然是你们不抓他,朝廷拿他没办法,我若知道在你们前面,也要亲手把他绑缚,带到衙门,请官府治罪!在我这里,我不但不怪罪您,反而要谢谢您!”

    “那得了,您这话既然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咱一天的乌云可就算散开了!”李存义说道,“我们虽是这次奉了朝廷的命令缉盗补贼,但绝对谈不上仗势欺人,更不会借着朝廷的势力在江湖中立威。借此机会,我们就算交个朋友,往后说不定我们还有见面之时。”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常四闯话说到这里,却流露出一丝犹豫的神色。

    “啊,常山主,却不知您为何事吞吞吐吐啊?”韩金镛现在的眼力越来越好,他一眼就看出了常四闯还有心事,于是问道,“江湖讲究的是‘快意恩仇’,讲究的是有话直说,您这有心事却憋在心里,这我们看在眼里,心里可不舒服啊!”

    “少侠客绝非常人,常某人我佩服,我佩服至极!”常四闯点点头,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实不相瞒,我心里还确实有个疙瘩,但这疙瘩不在您这边,却在我自己这里。”

    “常山主,您但讲无妨!”韩金镛说。

    “经营这座‘抱犊崮’,千把个兄弟不可能是一条心,大家心里都有个算盘,都算计着自己的小九九,之所以这里还能聚下这么多人,无非是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这里太平,二是因为这里有饱饭吃!”常四闯说道,“之前能聚下这么多人,大抵上因为李小水肆意妄为,欺压附近百姓,但他也维系了这山上的运转;可往后,我又要回到前台了,一切又要听我的命令了,我又该怎么维系这千把兄弟的日常呢?换言之,此一次李小水之事已出,我们就算在朝廷上标明挂号了,往后,和朝廷、衙门、官军少不了打交道,交道打得好,我们或许仍有这一片栖身之所,这交道打得不好,我们就要再度品味流离失所的苦果了。”

    “诶欸,哪里话啊,常山主!”韩金镛摇摇头,说道,“小子我年幼,大道理不懂,但人间百态、世态炎凉,多多少少还是见过一些的。您能先于山上的众兄弟,想到这山上往后的发展,已经证明了您有当家的才干,这些兄弟跟着您,断然不会再有苦日子过。我闻听人言,说当年您上山之后,不危害山下百姓,与穷苦乡亲秋毫无犯,只靠这山上的出产,便拉起了大旗。小子我觉得,这杆大旗您还能再立起来,还能越立越高!”

    “那即便内忧解了,还有外患呢!”常四闯又问道。

    “有我们在,断然不会让地方、衙门、朝廷迁怒于‘抱犊崮’。”李存义说道,“实不相瞒,这次我们上山的另一个意图,就是来看一看这‘抱犊崮’,如果这里是土匪窝子,肯定早晚是要剿的,即便我们不剿,朝廷有了闲暇的功夫也要剿;但如果这里是个好地方,是穷百姓的‘桃花源’,那为何不让这‘桃花源’继续留存于世呢?”

    “可是官府未必有您几位这样的胸襟啊!”常四闯说道。

    “来来来!”韩金镛微微扶了扶常四闯的胳膊,带着常四闯,在后堂的书案前驻足,“您喜文,我也好读书,书里有学问,更有大义。您是博闻强识之人,定然明白我这几个字的道理!”

    常四闯不再赘言,只俯视而观之、

    书案上的砚里还有些余墨,韩金镛抄起一支狼毫,蘸饱了墨汁,在书案的宣纸上秉笔直书,五言四句一共二十个字,写的格外苍劲,“常山主,小子我在您面前班门弄斧了,大道理我不懂,但我觉得以钱粮聚人,聚来的更多是酒囊饭袋;以大义聚人,聚来的却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该来的人,必然会来,该走的人,强留也留不住。不求宾客盈门,但求气义相投。”

    “少侠客年纪轻轻,没想到有这样的见识、眼界和心胸,常某人空读了十几年书,到头来还要靠少年点破迷津。”常四闯说道,“真是受教了,受教了!”

    李存义和张占魁二人,见了韩金镛这字,也是欣慰微笑点头。

    若问,韩金镛写的是什么呢?

    他写的是:

    “穷兵不黩武,仗势不欺人。

    救亡先图存,碧血鉴丹心。”

    遵循着这二十个字,常四闯在接下来的十多年时间里,果真把“抱犊崮”越做越大,越做越强,成为让百姓提及,无不伸大拇指赞叹的义军。

    直至后来,常四闯身故,新山主执掌“抱犊崮”,才摘下了韩金镛这幅字,重操旧业。而此后,这伙人仗着胆大,果然妄为,出了让中外震惊的大案,“抱犊崮”山上的义军,再次被视为土匪,终究逃离不了被平山灭寨的命运,不免惹人唏嘘。

    这是另一个故事,在此,也就不再赘言。

第224章 尘嚣归位() 
且说李存义、张占魁、尚云祥和韩金镛四人,在“抱犊崮”了却了“温凉玉”一案最后的玄机,以义理服人,说服常四闯,这就决定下山。

    再下山的时候,却是另外一层境况了。

    一来,为临城县父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