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镛慕侠传-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丶氖牵饫锎τ谌群由胶9馗浇奈迨铮群幼源笄蹇岳矗褪侵匾恼铰砸兀⒒蛐砜梢匀萑陶饫镉猩倭康牟怀善虻南炻恚坏┱庑┫炻碜龃笞銮浚砩匣嵋垂倬噬逼缴矫鹫

    更不用提,张占彪本身就是清军的将军,是刀伤过八旗子弟,被拉到刑场准备开刀问斩的,若不是有真正知心换命的朋友,豁出自己的性命劫刑场砸牢反狱,这张占彪已经死了许多年。

    这一桩桩的机缘巧合摆在眼前,张占彪深知,自己在热河地面已经没有多长时间的戏能唱了。

    恰巧在这个节骨眼,有江湖道的朋友,同为响马的景云峰程墨,要把自己的邻山景玉峰拱手相送。单单听这名字,“景玉峰”,风景秀玉的山峰,就让张占彪心驰神往。更何况,两家响马位居一处,进可攻,退可守,双方互为掎角之势,有了更好的战略纵深。

    这大当家的程墨又是个忠良之后,本身就与大清不共戴天,他为人又忠厚义气,浑是长相凶恶了一些,但人心却是善良,这让张占彪不再担心“一山不容二虎”的威胁。

    一件件事情机缘巧合的凑在一起,张占彪在决定和程墨结拜为把兄弟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自己的未来在蓟州渔阳了。

    大家对于这一段美事,当然是认可的很。对于喽啰兵、镖师、趟子手而言,见证这一门结拜,还有额外的赏银能拿。

    这宴席从午后开始摆下,通宵达旦,一直到转天晨曦微露的时候才结束。

    再转过天来,李飞云携带着镖银先行北归奉天,临走的时候,给程墨、张占彪送上一份大礼。

    “程大当家的、张将军,此次我返回奉天后,会把这趟买卖退给那辞官的师爷。他自是不会知道我这些日子以来的经历,我只告诉他官道上有响马,我无力通过。让他或是再找镖局,或是自己找安保,抄近路绕行。这日子短则十五天,长则一个月。到时候,还会有另一个镖队带着这三千两黄金经过蓟州渔阳。”李飞云说道,“到时候,你们只管取镖,算是我给你们兄弟俩的一份大礼。但如果可能的话,切莫再伤人命。”

    “李镖主,您这厚礼我们无言以谢。尤其是对我而言!”张占彪深施一礼,“但我和您的顺发镖局,自还有一层血债,尽管我送上些许的抚恤金,但仍有冤仇。如果您的兄弟们有冤仇,让他们只管来找我,一人做事一人当,我张占彪自会给他们一个说法。”

    “冤家宜解不宜结,更何况,在这趟买卖上,我也是有错误的。如果不是我失察,也不会保这贪官污吏的赃银。”李飞云说道,“此事从我这里,就此做结。张将军,您给我那些已经枉死兄弟的抚恤金,确实是不少。但我回归奉天,在您的基础上,再给出双份的抚恤,为他们的父母养老送终,保他们的孩子走正途,乐意习文的,我给他们请先生,乐意习武的,继续来镖局子里习武,如果是女儿,出嫁前再给他们一份厚厚的嫁妆。这事儿,我自会了解。”

    好马出在腿上、好汉出在嘴上,这次话别,让李飞云与程墨、张占彪从一般的“道”上的朋友,发展成为真正可以交心换命的交情。以至于后来,尽管是乱世,但李飞云的镖行买卖越干越大,一直干到民国时期,都再没有一次差池。

    “李飞云义结双匪”的故事,也成为当年江湖中的一段美谈。

    搁下李飞云咱不再提,却说这程墨、张占彪兄弟俩,也到了要暂时分离的时候。毕竟,山寨不能一日无主,程墨要返回景云峰,继续自己的经营。张占彪也要收拾行装、整理行囊,带着自己的一班兄弟,去投奔程墨,正式入主景玉峰。

    他俩约定,五日之后,在景云峰下相会。

    此后的几年时间里,这兄弟俩互相扶持,相互帮衬,兄弟和美,再加上李飞云之后送来的“大礼”,在之后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这支队伍兵合一处将打一家,匡扶乡里,救济穷人,杀富济贫,干的都是让穷苦老百姓称道的事情,景云峰、景玉峰双峰,竟然拉起了一支几千人的队伍。这一支队伍,在接下来还发挥了大作用,咱当下暂且不表。

    顺发镖局与张占彪和解、程墨张占彪结拜的信笺,陆续送达王义顺这边,王义顺颇感欣慰。但他手下,却着着实实还有些烦心事儿。

    毕竟,这“王氏文武学堂”的经营,一日不如一日。

    王义顺为了维持这学堂的经营,已经身心俱疲。

    有实力周济学堂日常的赵家,对此也并不上心。之前二戏钟先生后,王义顺曾经对学堂内的每个孩子施加体罚,孩子们的屁股陆续长好了,便好了伤疤忘了疼。顽劣的赵德辉,还三日一捣蛋、五日一调皮,时不时的惹出些小祸,让王义顺和钟先生挠头。

    唯独让王义顺和钟先生感到欣慰的,就是韩金镛。

    这小孩儿确实是好。

    一方面,他每日凌晨早起,伺候王义顺起居,然后与王义顺一老一小携手揽腕到村口榆树林的空地里习学“宫廷谭腿”;另一方面,韩金镛痴心学文,每日里在学堂内用功,是所有孩子里成绩最好的,他时不时发问,也让钟先生颇感惊讶,纳闷这孩子年方十一岁,怎么能够问出这么忧国忧民、深奥的问题。

    此外,在钟先生的女儿钟芸眼里,韩金镛还有一颗好心肠。

    为了降低开销,维持学堂的吃穿用度,钟先生授课不再收费,他和钟芸祖孙二人住进了学堂的厢房,学堂孩子们的午饭也由钟芸烹饪。韩金镛上完课,便绑着钟芸下厨。经常有好事的孩子,嘲笑韩金镛做儿女姿态,不好习武却好下厨。韩金镛对此一笑而过。

    事实上,王义顺和韩长恩翁婿,也曾经就此询问过韩金镛。他的母亲韩王氏,还曾经有去学堂帮着钟芸做饭的想法。但韩金镛却以“将来做大事者,当下不拘小节!”回应。

    在韩金镛的心里,和外公练武、听钟先生教书、陪钟芸做饭,都是一等一的美事。

    但时光荏苒,这一段时间里,自觉不自觉的,韩金镛身上的能耐已经有了惊人的长进。

    关于这一点,韩金镛自己心里没底,但王义顺已经看在眼中,喜在心中。

    可有人对于韩金镛的成长,心有不甘。

    这人是谁?这人是赵德辉。

    赵德辉凭着自己年长韩金镛两岁、个子比韩金镛高、气力比韩金镛大、家境比韩金镛好,更何况还有他赵家和韩家、赵家和王义顺过往的纠纷,赵德辉总想找个机会,好好打压一下韩金镛,以来自己显出能耐,二来也给赵家长长脸,在小一辈的孩子们树立更大的威信。

    可这事儿究竟该怎么办呢?该怎么找这个茬呢?要想让小孩儿韩金镛的颜面扫地,他该怎么做呢?

    秋分的节气就快到了,赵德辉想起了自己与韩金镛的“秋分之约”。

    看过前几回书的人应该记得,韩金镛刚刚开始习武的时候,曾经和赵德辉定下个约会,两人要在秋分当天比试比试能耐。

    孩童的话多半是玩笑,韩金镛自是没往心里去,赵德辉也是。但他一肚子坏主意,在找借口的时候,想起了这个由头。

    对于赵德辉而言,当时这次无心的约会,恰巧是个天赐良机。

    这一日午后,吃罢了午饭,孩子们都在学堂院子里的阴凉地乘凉。韩金镛在屋子里绑着钟芸刷碗筷。赵德辉却神不知鬼不觉的,蹑手蹑脚的走到了屋里。

    我得说,这是在之后的几十年人生里,以及在之前的十几年人生里,韩金镛唯一一次,被人以全身的力气,一脚蹬在后心。

    好在踹他的人不是什么武学大家,而是没什么破坏力的赵德辉。

    “你要干什么?”韩金镛反手摸了摸自己有些酸痛的后背,问道,“没招你没惹你,干什么一脚踹过来?”

    “小子,忘了么?”赵德辉嘿嘿笑出了声,“咱俩的约会到时见了,再过三天,就是秋分啦!咱俩定下的约会,就该到日子啦!”

    “什么约会?”韩金镛微微有些恼怒,问道,“即便有约会,犯得上这么没有任何原因的偷袭我?”

    “偷袭你,又怎么样?只怪你经师不到学艺不精,话说教咱武功的还是你姥爷呢!”赵德辉问道,“你姥爷就没有交给你,应该怎么避免被人偷袭么?”

    “你……”韩金镛有些要发作,但他脑子里此刻完全是师傅“大刀张老爷”张源和外公王义顺的嘱托,他知道,即便与全世界为敌,赵德辉永远是他最后的敌人,“你要怎么着?”

    “比武啊!”赵德辉笑了,“我们舅姥爷去世之后,咱俩曾经定下约会,相约秋分日当天,要比试比试相互的所学。现在日子就在眼前,你不会不认账、忘了吧?”

    “当然不会,只是咱都是师兄弟,这样分出个高下、强弱,真的有必要么?”韩金镛问道,“要知道,咱俩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你的舅姥爷是我的师傅,算起来咱俩也算是表亲,真的要分出来谁强谁弱么?”

    “要分出的不是孰强孰弱,而是要分出来谁学到了真能耐,要知道咱都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赵德辉说道,“你要是真有能耐,就用出来,你赢了我,我再发愤图强。如果你赢不了我,你自己就要发奋图强。总没有比试,大家总是自己心里暗自的美,这样怎么能进步呢?”

    赵德辉一边说,一边挺直了腰板。韩金镛发育的慢,这年华比赵德辉要矮一头,更要瘦弱不少。赵德辉平日里习惯驼背,此刻站直了身子,不但比韩金镛高,更比韩金镛壮上不少。

    “可是你为兄、我为弟,你学艺早,我学艺晚,本身就不是对等的,即便要比武,也要等我的技艺纯熟!”韩金镛小脑袋摇了起来。

    天天习武却不比武,韩金镛只以为自己的能耐距离赵德辉还要差得远,却不知道他现在的能耐,四五个赵德辉也是白饶一样。

    “嘿嘿!我说,小孩儿,咱们的师承一样,但咱的血缘不一样。我虽然比你大几岁,但是我的父辈、祖辈都是读书人、生意人、当官的人。”赵德辉知道自己在心理、体力和发育程度上,都占了不少的便宜,他有些催促的说道,“你虽然比我小了两岁,但无论是你外公、你父亲,除了练家子就是农户,不仅有把式,还有力气,怎么算,也是比我强。如果等你真的长大成人了,咱俩再比试,你反倒是占便宜了。”

    赵德辉如是说道,却实际上戳中了韩金镛最自卑的地方。

    清末,虽然传统观念上,仍然是“万般皆下品,唯有度数高”的年景,虽然是仍然按照“士农工商”的顺序,把人们从事的行业分为三六九等,但真正说话算数的,已经是手里的铜子儿和银票。

    赵德辉把自己最得意的家族出身摆在前面,就是要埋汰韩金镛,埋汰他自幼就生活在农民的家里,没甚见识、没甚生活、没甚眼光。

    韩金镛显然是被赵德辉短暂的挑衅激怒了。

    “你说什么?”小孩儿韩金镛蚕眉倒竖,瞪起了一双小虎目,向赵德辉问道,“你敢不敢再说一遍?”

    “怎么了?小孩儿?”赵德辉问道,“你这就生气上脸儿啦?要知道,咱俩再怎么闹,无非是当乡本土的乡亲,往前捯三辈、五辈的,备不住还有表亲。表兄弟之间开开玩笑,说些玩笑话,比比能耐,有什么犯歹哒?有什么让你生气哒?”

    赵德辉虽然一肚子坏水儿,可是却知道如何说场面话,用面子给自己找场子,他这番话,还真让韩金镛说不出什么别的来。让韩金镛即便想发脾气,都无从发泄。

    “好吧!”韩金镛吃了个哑巴亏,点点头,“赞这就去请教师傅,请教我外公和钟先生,如果怹们两位老人家同意比试,我自会跟你有一番较量!”

    “别!别!别!”赵德辉大脑袋摇晃的和拨浪鼓一样。

    “你可千万别!”赵德辉说道,“要知道,咱师傅你外公,拿你当掌上明珠,咱钟先生,更是把你当成了未来的孙女婿。跟他们说了,他们万一舍不得,怕我一个不留神,伤了你,伤了他们的掌上明珠、伤了他们未来的乘龙快婿,咱俩这比试,可就瞎啦!”

    赵德辉这番挖苦,让韩金镛脸上一阵发红、一阵发紫。

    “赵德辉,你说什么呢?”

    韩金镛尚未质问,在旁边侧耳倾听已久的钟芸,已经听不下去。

    “看见了没有?小孩儿?”赵德辉看到钟芸发问,更来了精神,“还没找你外公,还没找钟先生,你未来的媳妇儿,已经听不下去了,要给自己的小爷们儿讨公道!”

    “哈哈哈哈!”赵德辉身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