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一声军令就传达到大军任何一处地方,这就是识字率高的好处,坏处就是尽量要保存自己的实力,燕王这么漠视生命的人,都不敢把这些兵马当成临时拉过来的壮丁,他们太珍贵了。
晋军对面的联军当中,甚至还有赤膊上阵的兵马,健硕的上半身裸露在外面,但是这一幕在晋军将校的眼中,和自负勇武是毫无关系,只能说蠢。上行下效,燕王就喜欢这种一头撞进来用勇武弥补装备的白痴,所以作为燕王的部下,他们都太知道这种对手的好处了,既然你不怕死,那你就去死。
“嗯?古典重骑兵么?”有赖于望远镜的加成,司马季的视力是非常不错的,从对方阵营当中找到了一直不太一样的兵马,这支兵马规模近千人。很像是西亚传统的重骑兵配置,西亚是有重骑兵传统的,这个传统都可以追寻到春秋时代,甚至在古波斯之前。更更更早期的雅利安人时代,铁器就已经广泛的出现在了西亚。
毕竟人家文明比东亚早,是斯泰基、米底都有重骑兵的配置。马镫并非是重骑兵必然的选择,对经常接触战马的部族而言,有没有这个东西其实都无所谓。但是马镫是农耕民族保证骑兵成材率的捷径。
身上被铁器所覆盖,厚厚的护甲遮掩著身体的每一个部分,不过这种古典重骑兵在萨珊王朝的时代应该处于衰亡状态,类似唐吉坷德的时代,游侠骑士的命运。萨珊王朝现在的重骑兵,应该不是这种形态了。
“注意敌阵左翼的骑兵队伍!”司马季放下望远镜大声传令,提醒自己的部下注意这一点,不过倒也没有多少担心。这种古典重骑兵要是真的全是优点的话,在重骑兵盛行的西亚是不会淘汰的,不要说对方不足千人的规模,就算是波斯帝国把长生军拉出来,他也不怕,根本不是一个时代的东西。
燕王对这支重骑兵也就是多看了两眼,因为他本身现在就套了全身板甲。光辉灿烂的程度比对方夺人眼球多了,为了自己的安全,司马季真的带了好几套全身板甲出来,除了面罩可能会阻碍视线之外,一应俱全,自然对对面的武备不怎么上心。
弓箭射的比你远,防护比你高,还有什么战略,奔袭包围?正面冲锋就行了,最把握。龙雀、晋卫迅速变阵,甚至有专门的马夫,驾驭着战马后退,让龙雀营的兵马下马。一万龙雀营缓缓向前,绑在上身的红色长袍,盖住了身上套着的半身甲,但手中的盾牌一样能够令人明白,他们并非是等闲之辈。
左右两边各是一个女真八旗的万人队,身上锁子甲套着皮甲,身背重弓,狼牙棒在手,默然的看着前方,似乎对对面十万大军视而不见。
至于河中联军的阵营,身上的着装就五花八门了,很多人直接就穿了一层兽皮,还有简陋的皮甲,这当然比还有的人赤膊上阵强得多。不过同样符合司马季对控弦之士的定义,部分兵马手中的武器,让司马季暗叹狼牙棒果然通行欧亚大陆。
在晋军变阵的同时,河中联军并没有趁着这个时候进攻,毕竟从卖相上来看,晋军的严整程度比他们这群大杂烩强多了,这些河中各部的兵马,心中想的是对方进攻而自己放手,找到机会一战击溃,这简直让燕王警戒的布置全白费。亏他还觉得变阵的时候可能会被突袭,也真是白操心了。
可变阵完毕的晋军直接就停了下来,一样等着联军进攻,燕王什么都可以迁就对方,但有一点他从来都是不服输的,司马氏的传人,从来都不着急,等待时变这一点没人可以和他相提并论,要么就一直站着大眼瞪小眼,等着本王进攻,不可能。
“龙雀营列阵全军阵前,燕王的意思很明白,谁敢后退一步全部斩首。”唐强一袭黑色的披风随风而动,分出了左右两部三千晋卫,自己则仍然居中护卫司马季的安全。
终于还是联军首先按捺不住,粟特人率先开始进攻了。两翼的月氏人和阿兰人也开始跟进了。他们大声呐喊着,挥舞着手里武器,象滚滚潮水一般向前涌动。
周荣对身边的传令官大声说道,“不要慌,身后有弓箭手覆盖,我们的军阵坚如磐石。到了本阵攻击的范围之内,我们再动。”
“中间龙雀营顶住是很容易的,左右女真万人队给我包抄对方。”司马季不慌不忙的做出布置,“干掉了对方的两翼,给我抓住粟特人往死里打,本王不仇恨任何一个部族,但挡路的算他们倒霉。”
随着军令传达,两翼的女真万人队拍马而出,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不多时已经接近攻击范围之内,漫天的箭簇从双方的阵营当中飞出。
不过出乎一些将领的预料,在北面阿兰人一侧的左翼,阿兰骑兵只是刚进入攻击范围就拨转马头,向后退,在后退的时候还在不断的放箭,起到阻碍的作用。
“安息回首箭?阿兰人倒是学会了这种打法。”司马季瞳孔一缩认出了这种打法,这种战术的精髓在于一从远距离攻击敌人,二持续不断的攻击敌人,三不给敌人还手的机会。
骑兵弓箭手会假装害怕并撤退。敌人会追击他们的马。他们通常不会注意到敌人正在小心翼翼地撤退。安息人要等到敌人完全专注于追逐,全速奔跑,紧紧抓住他们的马。毫无防备的。在向前全速疾驰之时,他们突然转身就是犀利的一箭!敌人成功的被欺骗了,以为他们在追赶一个惊恐的撤退的军队。
如果这种对方面对的敌人,只要一直追不上自己,或者防护水准不够,早晚会被磨干净,蒙古西征的时候确实也让欧洲人见识到了,这种鸡贼的打法。不过有一点不同的是,当时的欧洲板甲还没出现,欧洲骑兵的防护力不如从金国抢到花剌子模的蒙古骑兵。
但是现在碰到女真万人队,想要用这种战术取胜完全是想多了,女真重弓可以很短时间就一统天下,把蒙古弓和中原弓都取代了。
果然前冲的女真万人队,刚开始被阿兰人的拨马回首放箭的举动弄了一个措手不及,出现了一定的损失,但是很快双层护甲的优势就起到了作用。阿兰人手中的弓箭,并非是蒙古人的复合弓,更不是在复合弓基础上追求威力的重弓,马弓本身射程就不如步弓,拉出来的一点距离,不是女真人够不到的程度。
加长的重箭不断从女真万人队的手中射出,比阿兰人手中的马弓射程小不了多少,威力却是一个天一个地,巨大的箭头只要碰到人,直接就能将人射穿。安息回首箭需要很高超的马术和射术支撑,但一旦正面追击的骑兵在这两点不落下风,安息回首箭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
在河中地区无往不利的安息回首箭,这一次算是真正的遇到了对手。不断有阿兰人惨叫着坠马,女真的重弓威力确实是太大了。碰见他们这些缺乏防护的阿兰人简直就是屠杀。控弦之士嘛,防护能高到哪去?
而居中的粟特人并没有注意到阿兰人的处境,阿兰人的打法他们是知道的,所以接近忽然后退没有在粟特人的兵马当中引起恐慌。很多粟特人认为这不过是阿兰人一贯的战术,很快就会把消耗殆尽的敌人收拾掉,在进入战场。
然而粟特人有自己的困难,完全体会到了什么叫撞墙,中原弓和女真弓互相之间各有优劣,但在这些善于经商的族群面前,只有射程远和射程更远的区别,
很快前冲在前面的粟特军倒下一大片。至于月氏人的右翼,则在司马季的布置之下重点照顾,燕王对印度文化圈的族群一直都发自内心的尊重,除了在战场上。唐强分出来的侧翼晋卫重骑,被司马季命令跟随在女真万人队的身后,直接投入战场。
事实证明燕王对被三哥影响到的族群判断上,从来就没有失误过。只是刚刚接触,月氏人的兵马就出现了慌乱,几轮箭雨之后,硕大的狼牙棒就纷纷降临。只看到月氏人就像收割的麦田,一片接着一片的倒下去。
就这种战斗力,难怪贵霜帝国现在已经名存实亡,成了一个个附属势力。右翼面对月氏人的女真万人队几乎瞬间就达到了目的,切掉了粟特中军的侧翼,至于阿兰人那边,因为战术的问题别想有什么配合。
可实际上现在开战也并没有多少时间,看着已经孤军化的粟特中军,司马季打了一个响指,“全军冲锋,干掉他们,留下一万骑做追击用,顺势攻占撒马尔罕。”
第六百六十二章 燕王抡大锤()
“特别注意那支千人规模的骑兵,用三倍兵力给本王围困,本王用兵向来是要把握,干了多次牛刀杀鸡的事情,这次也不例外。”
别管是什么时代,重骑兵都是稀少的兵种,就算是西亚有使用重骑兵的传统。萨珊波斯的数量应该也不过万人,应该不会超过长生军的编制。单独以粟特人而言,能够到处搜刮出来近千人的骑兵已经很不错了,这还要考虑到代替遗留问题,河中阿富汗这里毕竟不是重点经营的地方,遗留下来古典骑兵的环境也属于正常,但终归会慢慢消亡。
能够拉扯起来数万重骑兵的势力,似乎东亚这边也只有抢了金国和花剌子模的蒙古人做到过,十五万蒙古骑兵的重骑轻骑比例是多少,司马季并不知道,但轻骑在常理上肯定要比重骑多。
大旗随风而动,燕王又是惯常的套路,留下身边的晋卫解决基本安全问题,就全军压上,飞扬的马刀开始收割联军的生命了。月氏人在遭到这种打击下,最先脱离战场,他们要逃离这个可怕的地狱。粟特人还在拼命的抵抗,毕竟这里是他们的家园。
但是这种抵抗在晋军面前充其量算是勇气可嘉,震天的呼号伴随着大龙雀刀惯有的铁环声,一万龙雀营拉开了阵势,赤红色的战袍下,银白色的胸甲已经沾满了血迹。
中军的粟特人在接阵后,可能是保家卫国的信念,也可能是被战场的形势所感染,有着浓厚经商文化的他们,竟然没有退缩,但是勇敢的心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纪律在战场上比个人勇武还有什么血性重要得多,司马季的兵马就是这个时代最有纪律的,任何农业时代的帝国都不可能胜过他们。
对龙雀营而言,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列于全军阵前冲杀,在数年前面对邺城大军的时候,就是他们在短短时间杀溃邺城前军,才给那次大战建立了胜利的基础。
金色的沙子、绿色的草原,鲜红色的血液则成为了这片天地的点缀。和上次大战相比,龙雀营的数量已经从五千变成了一万,个人战力没有减少,数量则翻倍增加。
而在司马季眼中,此时面前的场景有些英国大龙虾对着帝俄哥萨克的既视感,他不敢说自己的兵马能够和十九世纪的英国大龙虾相提并论,但粟特人肯定比帝俄哥萨克差得远。伴宿推进向前砍杀的龙雀营,也在证明着这一点。
在月氏人彻底崩溃之后,这场战斗也彻底没有了悬念,而那支早就被司马季发现的古典重骑兵,粟特人眼中可以扭转一切的力量,瞬间就被好几倍于己的骑兵包围,轰隆隆的马蹄声响彻了原野,似乎整个大地都颤动了起来。双方骑兵快速的接近,可其中一支骑兵明显规模要大得多,大得多的那支骑兵自然属于擅长以多打少的司马季。
喊杀声,兵器碰撞的声音,还有惨叫声都混合在马蹄声中,向远处传去。既让人热血沸腾,也让人心惊肉跳,“两个冲锋交接,就让他们成为历史。”唐强高声下达着军令,“以雷霆万钧之势,发动致命一击!”
能把燕王抡大锤解释的这么清丽脱俗,这个新的晋卫重骑统领也算是一个人才。
两个时辰之后,已经安静如鸡的战场,晋军将士正在寻找看看,有没有值钱的东西可以交火,毕竟都是穷苦出身,幽州向来提倡节俭,并不忌讳从敌人的尸体上寻找战利品。还有部分兵马正在追击还没有回来,至于俘虏么。
司马季一副听天书的样子,对着一个义愤填膺满脸血迹的幸运儿指着自己叫嚷,歪着头对身边同样穿着甲胄的译者询问道,“他说什么?”
“燕王赎罪,他说你这个恶魔是会下火狱的。”译者先告了一声罪才小心翼翼的开口。
“原来袄教是这么诅咒人啊,本王还以为只是传闻。”司马季并不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只不过上一次还是在书上看到的。至于这本书大大有名,在中国叫一千零一夜,在其他地方翻译叫阿拉伯之夜。
阿拉伯之夜当中有很多以和平教和拜火教的故事在其中,只不过中国人一般接触到的是没有浓厚宗教背景的故事。至于涉及到宗教问题的故事,真有不少关于诅咒报应的段落,他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