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成王败寇-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月初九在乾清宫,皇上口谕让吴帆徽在文渊阁当值,没有任何人教授,也没有任何的适应期,吴帆徽从进入文渊阁当值的第一天,就开始了忙碌,而且不到十天的时间,周延儒就要求其开始起草票拟的草稿。

    内心里面,周延儒也是想着让吴帆徽知难而退,若是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他就可以向皇上提出要求,让陈于泰再次进入文渊阁当值,至少能够与吴帆徽两人轮流当值。

    可是吴帆徽表现出来的能力,不仅仅让周延儒吃惊,也让包括温体仁在内的所有内阁大臣吃惊,其起草的票拟草稿,几乎不需要太多的修改,完全符合公文的要求,而且能够抓住重点,丝毫不显得啰嗦。

    好几次票拟的草稿,周延儒打算修改的,却感觉到无从下笔,该说的事情里面都说清楚了,该重点强调的地方也强调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吴帆徽起草票拟草稿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每次内阁大臣商议的诸多事情,他都能够在两天时间之内,拿出来所有票拟的草稿。

    这样的人才,就算是周延儒内心有偏见,也是绝对认可的,至于说让陈于泰到文渊阁当值的事宜,周延儒闭口不提了,好几次陈于廷说起此事,周延儒都含糊过去了。

    温体仁更是高兴,吴帆徽这个殿试状元,是他坚持下来的,现如今其展现出来非凡的才能,做事情如此的干脆利落,说明他温体仁是真正发现人才了。

    内阁其他的大臣,对吴帆徽也是赞不绝口的,这表现在他们态度的改变上面,每次来到文渊阁议事,都是会和吴帆徽打招呼点头的。

    吴帆徽却想不到这些,也关注不到这些,他关注的重点,还是三个方面,其一是辽东局势的变化,大凌河之中以后,辽东暂时稳定,没有什么重大的战事,这倒不是说后金鞑子已经开始安歇,而是后金皇太极将主要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蒙古草原,以及内部的整治和稳定方面,来不及想到辽东的事宜。

    其二是农民起义军的事宜,这恐怕是目前朝廷最为头疼的问题,三边总督杨鹤被削籍戍边之后,这个职位一直暂时空缺,内阁的意见,包括皇上的想法,是打算让延绥巡抚洪承畴出任这个职务的,也有人反对,认为延绥巡抚洪承畴,承担的是西北边防的重任,不能够随便抽调,不过争论最终还是以皇上的决定为准,五年正月,皇上下旨,洪承畴出任三边总督,兼任延绥巡抚,主要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

    其三就是登州兵变的事宜,这是吴帆徽最为关注的事宜。

    孔有德反叛之后,新上任的山东巡抚徐从治,以及登莱巡抚谢琏,以通州总兵改任山东总兵的杨御蕃等等,迅速赶赴莱州城,他们担心孔有德下一步就是进攻莱州府城。

    按照皇上和内阁的安排,山东巡抚徐从治是整体负责剿灭叛军事宜的,也就是协调山东、登莱等地,以及其他地方调遣的军队等等。

    莱州府城距离登州府城只有二百六十里地。

    徐从治和谢琏等人的分析没有错,孔有德很快开始进攻莱州府城,而登州到莱州沿线的城池,早就被其拿下。

    孔有德和耿仲明等人毕竟是在皮岛与后金鞑子厮杀过的,他们深知战机的重要,他们麾下的叛军,以最快的速度包围了莱州府城,而山东巡抚徐从治、登莱巡抚谢琏等等,全部被围困在莱州府城,无法撤离了。

    由此,山东巡抚徐从治全面协调指挥的事宜,也就不成立了。

    山东各地增援登莱的军队,没有了统一的指挥,踌躇不前,等同于观望,加之自信心膨胀的孔有德和耿仲明等人,根本不在乎山东境内卫所的军队,他们放心大胆的开始进攻莱州府城。

    一直到这个时候,朝中依旧是以招抚孔有德和耿仲明等人为主,提出彻底围剿孔有德叛军的声音,依旧是十分微弱的。

    吴帆徽都有些忍不住了,他不明白朝中的官员为何如此的短视,都到了这一步了,还是想着招抚,孔有德的狼子野心已经暴露无遗,哪里会被朝廷招抚。

    当然这里面的原因,还是登州这个辽东的后勤基地,有着太多的战略物资了,三千匹战马,十万两以上的白银,二十多门的红夷大炮,三百多门的弗朗机等火炮,粮草更是数不胜数,朝中主抚的官员,还是想着这些物资的。

    投鼠忌器的心理,在这一刻表露无遗。

    吴帆徽只能够感觉到悲哀,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反叛,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根本不可能平定,而接下来朝廷采取主抚的战略,损失会更大。

    吴帆徽暂时做不了什么,不过他也不会如此的干耗,他已经开始在思索了,自己能够在这个关键时刻做些什么,至少需要打下伏笔,在关键时刻才能够为自身出头奠定基础。

第二百章 奏折() 
二月二十日,内阁在文渊阁议事,再次做出决定,鉴于叛将孔有德、耿仲明和李九如等已经开始攻打莱州府城,且山东巡抚徐从治、登莱巡抚谢琏等悉数被围困在莱州府城,无法统筹协调山东各地增援的大军,故建议兵部右侍郎刘宇烈暂时署理山东军务,代替右副都御使、山东巡抚徐从治协调整体作战事宜,内阁还建议,调遣四川总部邓玘、密云副总兵牟文绶领兵支援莱州府城。

    票拟是吴帆徽亲自写出来的。

    写这份票拟的时候,吴帆徽的心在滴血。

    兵部右侍郎刘宇烈,之所以能够被内阁赋予重任,暂时署理山东军务,剿灭叛军,是因为其参加内阁议事的时候,提出了招抚与围剿并重的方针,得到了内阁的赞同。

    至于说内阁决定调遣的四川总兵邓玘,以及密云副总兵牟文绶,率领的悉数都是卫所的军队,战斗力不是很强,就算是前去增援莱州,也不一定能够打败孔有德。

    由此说明,朝廷的整体意见,还是招抚。

    吴帆徽也可以断定,刘宇烈暂时署理山东军务,抵达山东之后,所采取的策略依旧是招抚,这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皇上的圣旨很快下达,三月初一,兵部右侍郎刘宇烈,启程前往山东。

    四川总兵邓玘,密云副总兵牟文绶,领兵前往山东,接受刘宇烈的节制,准备增援莱州,与孔有德麾下的叛军作战。

    刘宇烈出发之后,吴帆徽终于忍不住了,他必须要有所作为了。

    或许是为了能够拉拢吴帆徽,又或者是赏识吴帆徽的才华,内阁首辅周延儒,与内阁次辅温体仁,都在皇上的面前赞誉了吴帆徽,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吴帆徽已经能够熟练的写出票拟的草稿,且不用经过太多的修改,就可以呈奏皇上,这样的能力,的确值得赞誉。

    当然,这个时候,周延儒与温体仁之间的矛盾已经开始暴露出来了。

    两人在朝中都有心腹,而且两人的交手早就开始,崇祯四年三月,周延儒的心腹、吏部尚书王永光,被温体仁弹劾罢官,温体仁的老乡右都御史闵洪学接任吏部尚书,周延儒当然不会善罢甘休,来了一手更大的,弹劾大学士钱象坤、兵部尚书梁廷栋,皇上将两人罢官,这对于温体仁来说是沉重的打击。

    表面上,周延儒和温体仁之间,还是笑呵呵的,可内心都在动刀子。

    按说内阁首辅的权力更大一些,可惜皇上对内阁近乎失望,在内阁议事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变革,那就是内阁首辅和内阁次辅两人都有票拟的权力。

    以前票拟的权力只有内阁首辅才有,内阁次辅也是要协助内阁首辅的。

    皇上这一手,让内阁首辅与内阁次辅出现了尖锐的对立,或许是帝王心术,皇上认为这样的局势很好,便于他掌控内阁,掌控朝政。

    在文渊阁近两个月的时间,吴帆徽早就发现这些端倪,他一直都是采取中立的态度,勤勤恳恳的做好自身份内的事宜,绝不会单独去拜访周延儒和温体仁等人。

    吴帆徽这样的态度,让他在文渊阁是无法立足的,不过他是皇上口谕进入文渊阁当值的,只要不出现重大的错误,那么就没有谁能够动摇他的地位,再说周延儒与温体仁两人的对立,让他这个暂时不起眼的文渊阁当值,也能够在空隙之中熬下去。

    不过,在平日里书写票拟的时候,吴帆徽是略微偏向于温体仁的,这里面的原因不用多说,温体仁也看出来了这一点。

    因为周延儒和温体仁等人的赞誉,吴帆徽已经引起了皇上的注意,不过皇上的态度还是很明确的,让其在文渊阁好好的锻炼。

    按照正常的路径发展,或许一年左右的时间,吴帆徽就有可能调到詹事府去,出任左右中允,正式成为皇上身边的秘书,这样发展的潜力就更加的巨大了。

    可惜吴帆徽不会走这样的道路。

    三月初十,顺德府任县知县陈世渠来到京城。

    陈世渠是到工部有事情的,也是受顺德府知府的委派,禀报顺德府水利相关事宜。

    这样的差事,应该是轮不到陈世渠的,可现如今谁不知道陈世渠的准女婿吴帆徽,已经是文渊阁当值,其得到了皇上、内阁首辅与内阁次辅的赞誉,十七岁的年纪,就能够得到皇上和内阁的高度重视,前途那是不用说的,所以说陈世渠能够跟着沾光。

    陈世渠到工部送去相关的奏折和文书之后,婉拒了吃饭的事宜,直接到府邸来了。

    吴帆徽尚未休沐,还在文渊阁,陈世渠也不着急吃饭,等候吴帆徽回来,这期间,他询问了陈代明和翠环,得知吴帆徽每日里异常的辛苦,几乎没有什么歇息的时间,就连初二到初四休沐的时间,都是要到文渊阁或者翰林院去的,很是满意的点头。

    在陈世渠看来,吴帆徽越是忙碌,意味着越是受到了重用,看来他在任县听到的一些传闻,一点都不假。

    有这样的女婿,谁不高兴,陈世渠已经打算,这次回到任县之后,马上给家里写信,同时也给米脂县写信,建议吴帆徽与陈怡彤的婚礼,在今年的腊月到来年的正月进行。

    吴帆徽拖着疲惫的身子进入府邸的时候,陈代明连忙上前禀报,说是老爷到府邸来了。

    吴帆徽愣了一下,还以为是自己的父亲来了,不过他很快明白,应该是未来的岳丈大人来了,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在文渊阁两个月的时间了,吴帆徽的能力在飞速的提升,这一点他自身都能够感觉到,而且他的头脑愈发的清晰,对于大明崇祯年间的很多事情,都是逐渐恢复了记忆,文渊阁就好比是一个熔炉,不断的铸造他吴帆徽。

    可吴帆徽有一个最为苦恼的事情,那就是他没有盟友,不管大大小小的事情,他没有谁可以商议,也听不到其他的意见建议。

    翰林院的那些同僚,是不用多说的,吴帆徽进入文渊阁当值之后,仅仅是休沐的时间到翰林院去看看,根本就见不到同僚,也就无从说起有同盟的事宜。

    一个好汉三个帮,吴帆徽就算是有着通天的能力,也需要得到帮助。

    “谦珏拜见岳父大人。”

    “谦珏,饿坏了吧,我也饿了,一直都在等着你吃饭,我们爷俩边吃边说。”

    陈世渠这个任县的知县,虽说是在北直隶,接到朝廷邸报的时间早一些,但对于朝廷之中的事宜,知道也是不多的,远远比不上吴帆徽。

    吃饭的时候,吴帆徽说了一些朝廷的事宜,都是邸报上面有的事情,不过吴帆徽说的时候,其中的一些细节也说出来了,这是陈世渠不可能知道的。

    陈世渠听的非常的仔细,对于吴帆徽提出的某些判断,是点头认可的。

    作为官场中人,陈世渠非常的清楚,陈氏家族与吴帆徽之间的关系,可谓是最为亲密的关系了,侄子陈明惠从国子监肄业之后,需要依靠吴帆徽,而陈氏家族在京城的力量,已经逐渐的弱化,帮不了陈明惠多少,吴帆徽就不一样了。

    所以陈世渠对吴帆徽是非常看重的,家里的老爷子也是这个态度,得知吴帆徽进入文渊阁当值之后,更是要求家里准备了一些钱粮,适当的时候带到京城,亲自交给吴帆徽,这些钱财吴帆徽一定用的着。

    吴帆徽终于说到了登州兵变的事宜,消息邸报上面都有,但是皇上和内阁为什么会做出那些决定,陈世渠是不可能知道的,而吴帆徽是非常清楚的。

    吴帆徽明确说了,依照他对登州兵变的看法,朝廷招抚的策略肯定会失败,孔有德已经有称王的野心,绝不会服从朝廷的招抚,按照目前的招抚策略,朝廷形成的损失会更大,所以他准备直接给皇上写去奏折,提出自身的看法。

    陈世渠大吃一惊,思索了足足一刻钟的时间,脸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