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意志涅槃-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航母上,德国海军的优势更加巨大。尽管此时布吕歇尔号仍然在苏联北方军港摩尔曼斯克维修,但英国海军也在9月下旬被击沉了暴怒号。即便英国将光荣号从地中海调回,真正可堪驱驰的快速航母也就只有光荣和皇家方舟2艘。而德国海军仍旧保持着4艘航母的阵容,经过两月检修维护的她们都可以再度走上战场。至于双方在航母性能、和舰载机数量及质量上的差距,则更是不必提了。雷德尔只希望英国航母能够积极参战,如此便能让己方舰载机获得一举歼敌的机会。

    英国海军唯一占据优势的是他们的辅助舰艇数量。不过由于英国要兼顾保卫北大西洋航运,这些船只中实际能用于对付德国舰队的机动兵力,显然还要大打折扣。除此以外,英国在远东和地中海也要留舰队驻守,这更加分散了他们原本就在斯卡帕湾之役中遭受重挫的辅助军舰阵容。目前英国海军还剩下26艘一线巡洋舰和大约100艘各型驱逐舰,以雷德尔的估计,英国人最多能将这其中的50%集结在本土。

    而德国海军能够远赴大洋的轻型军舰数量,却是较开战之初有了明显增加。随着北海南部雷区的布设完毕,负责在水雷场附近看场子的3艘K级重巡和8艘Z型超驱已经从浅海区域中解放出来,除去正在维修和保养的船只,为主力舰凑齐20个小弟依然不在话下。这些轻型军舰的护卫,使得英国海军击沉德国主力战舰的难度成几何倍数上升。除了潜艇在理论上拥有撞大运的几率,这支阵容均衡、年龄新锐的远洋舰队已经不是当前这支英国海军所能阻止!

    然而,雷德尔却并非是一名纯粹的军人。在德国当局最高层混迹了十几年的他,已然练成了统筹全局的战略眼光。此时此刻,有一个更重要的目标值得海军去对付,那就是位于北欧西部、国土狭窄细长的临海国家挪威。

    德国海军对北欧小国挪威的觊觎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上场大战时期,德国就深深苦于英国建立的海上封锁:英国大舰队像一条看门狗似的,死死盯住了从苏格兰到挪威西海岸的450公里宽的北海出海口,德国的所有战舰和商船几乎都被困于北海之内,只有潜艇能够偷偷摸出。

    由于法国是根无法啃下的硬骨头,因此德国突破海上封锁的希望,就只能落在了北方的挪威身上。这个国家拥有2000公里长的海岸线,英国再怎么神通广大也不可能处处兼顾。如果德国能够占领挪威、并把她的港口作为前进基地,那么英国海军就只能寄希望于在法罗水道和丹麦海峡堵住德舰,而如此一来的难度至少是封锁北海的3~4倍!

    随着一战的失败,德国海军对挪威的野心不得不完全埋藏,然而这种情况也只持续了20年。1939年3月14日,希特勒吞并了残存的捷克斯洛伐克,英德关系骤然变得剑拔弩张;在英国被正式列为德国假想敌的情况下,雷德尔又从尘封的记忆里把进攻挪威的想法给翻了出来。一旦英德之间爆发战争,德国就需要抢先占领挪威,这样才能将德国的先天地理劣势扳回一部分,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同英国海军展开交战。

    尽管在这场战争伊始,德国海军就通过一次斯卡帕湾奇袭取得了令自己都始料未及的辉煌大胜利,将关住自己的牢门一脚踢飞了七八根栅栏;然而德国本身的地理劣势仍在,挪威的港口对德国海军来说依旧具备相当重要的意义。别的不说,光是从挪威中南部的特隆赫姆港出发,就比舰队从德国本土启航进入大西洋要近1300公里。这条捷径雷德尔显然不会视而不见。奇袭斯卡帕湾之后不久,雷德尔就开始认真考虑通过一场跨海远征攻占挪威的可行性。

    如果只是这几个缘由,雷德尔还不足以下定侵犯挪威中立、在北方新开辟一条战线的决心,然而随着苏联对芬兰发起的进攻,一切就都彻底改变了。

    苏芬战争的爆发,使得自19世纪初就一直与世无争的北欧,被陡然推到了当今这个动荡世界的浪尖风口。几乎整个西方世界都将同情的目光投向了宁死抗争的芬兰,也同样关注到了芬兰西面的两个国度挪威和瑞典。因为,如果西方要对芬兰实施援助的话,那么这两个北欧国家就是绕不过去的地头蛇:大宗物资只能先从海路运到挪威卸货,之后再借道瑞典进入芬兰国土。然而,在这条看似无关紧要的援助道路上,却潜藏着对德国而言至关重要的命脉枢纽。

    1919年6月28日,法国通过《凡尔赛和约》重新获得了对阿尔萨斯…洛林两省的主权。德国失去的不仅是8280平方公里的领土,更有产自这片土地上的巨额铁矿。此后,德国每年的钢铁冶炼原料都不得不大量依靠进口,其中尤以向瑞典进口的铁矿最为庞多。目前,德国每年都要向瑞典进口超过1100万吨铁矿砂,几乎是全部1500万吨年进口总量的75%。而通过这些瑞典矿砂炼出的粗钢数目,则占到德国全年钢铁总产量的40%以上。可以说,没有瑞典的铁矿,就没有今天德国军事工业的盛况。

    在正常的温暖时节,这些矿物的运输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它们从瑞典北部装船,然后经波的尼亚湾越过波罗的海运到德国。由于整个波罗的海已经被有效地封锁起来,英国的潜艇和舰只无从进入,确保了运输航线的高枕无忧。然而此时已臻临冬季,地处北方的波的尼亚湾早已结起了厚厚的冰层,这使得瑞典的铁矿砂只能改由铁道运到附近的挪威港口纳尔维克,然后再用船沿挪威海岸运到德国。这登时就成为了德国当前潜在的一个命门。

    如果英法打着“抗苏援芬,保卫自由”的旗号,派遣军队在挪威北部登陆的话,德国的冬季铁矿供应就会立即被截断。而如果英法更进一步,将军队开进瑞典领土,那么整个瑞典北部矿区都会置于英法的控制之下,德国连温暖季节的铁矿来源都没有了。虽然雷德尔没有看过三十六计,但这种假途伐虢的招数却仍然可以清晰感受的出。无论是从德国整体的战略出发,还是从海军舰队的作战需求考虑,雷德尔都决不能接受挪威土地上出现英法的部队。(。)

第287章 罗森堡() 
雷德尔对英法可能派兵进入北欧的警惕显然不是空穴来风。

    自开战以来,虽然德国海军全力出击,将英国的舰队和商船打得折损巨大、猛烈撼动了这个老牌殖民帝国的传统海权,但由于西线陆地战场完全没有动静,英法承受的压力仍然远没有达到自顾不暇的境地。事实情况是,当芬兰挫败苏军第一****规模进攻的消息传遍欧洲之时,法国国内就呈现出了一边倒的全面援助芬兰的舆论浪潮。义愤填膺的法国军民已经无视了此刻就在莱茵河东岸与他们对峙的德国夙敌,转而纷纷要求赶赴到数千公里外的北欧去打击苏联。

    这个看似荒诞不经的臆想,在军事上竟似还颇能站得住脚。反正西线大家都是蹲,整个法国就没有谁想过要用人命去填德国的西壁防线;既然如此,那还不如抽调一些部队到北欧,去消灭那些与资本家势不两立的布尔什维克恶魔。此外,芬兰军队的胜利,也从侧面极大鼓舞了法国人的信心。连芬兰这种不入流的渣渣小国,都能让几十万苏军撞得头破血流,这要是“世界第一”的法国陆军去了前线,那还不得摧枯拉朽、轻而易举的就报了当年拿破仑兵败俄国的一箭之仇?

    这个念头一旦在法国高层心中浮现,顺道拔除德国在瑞典北部的铁矿石来源的事情,也就自然从阴影之中走到了台前。毕竟,像这样一箭双雕的买卖向来都是可遇不可求。而即便是被德国海军搞得焦头烂额的英国,也对跨海登陆挪威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对于英国而言,通过这手掐断德国最重要的铁矿来源尚在其次,最关键的是英国可以利用挪威的地理位置建立起一扇封锁德国的东大门,将德国海军重新关进北海牢笼。倘若德国舰艇再想出入北海,部署在挪威的轰炸机、鱼雷艇、潜艇分分钟就能拦截住这些偷渡者,并用炸弹和鱼雷教他们如何做人!

    12月8日,雷德尔在觐见希特勒时毫不迟疑的指出了这一威胁,并且直率地提出意见:“必须占领挪威”。希特勒也意识到今天的北欧已经被搅进了大国搏杀的漩涡,除了被轴心或是盟国武力控制之外,再无第三条路可走。在决定自身命运的战争环境下,希特勒毫不犹豫地抛弃了那原本就极其缺乏的道义准则。

    希特勒不仅认可了雷德尔的建议,更提出将日德兰半岛上的小国丹麦也纳入到先发制人的名单当中。这个国家正好卡在德国与挪威之间,如果放任其中立,对德国接下来的行动将会产生诸多不便。再者,希特勒也是打算和丹麦好好算一算总账了。20年前德国战败时,身为中立国的丹麦居然胆敢将德国的北石勒苏益格州趁机据为己有,在立志要建立大德意志的希特勒的心中,必须要让丹麦人受到足够的惩罚!

    走出希特勒的办公室,雷德尔胸中意气风发。这不仅因为希特勒认可了他所提出的这个重要战略提议,更在于德国海军将在这场挪威战役中占据主导者的地位,将陆军登陆部队也纳入到海军的指挥体系之内。毕竟,攻占挪威首先需要具备的条件就是跨海登陆,而无论是运送兵员、补给,还是为登陆部队提供空中和舰炮支援,海军都将是决定陆地胜败的最关键因素。

    尽管这并不能改变目前德国国防军陆强海弱的基本势力格局,但能够在陆军面前颐指气使一回,就足够让雷德尔为之扬眉吐气,并切实感受到自己这个元帅军衔的权威所在了。

    “尊敬的元帅阁下,听说您向元首建议要尽快攻取挪威?”当日下午,柏林海军总部内忽然来了一名不速之客。雷德尔目光微凝,仔细打量着这名贸然出现在自己办公室的中年男子:他身材高大,明朗的五官中带着几分沉厚和儒雅,即便是雷德尔所熟知的基尔大学那些教授,也极少有人能具备像他一般的气质。

    “的确是这样。只是罗森堡先生,您今天怎么会突然想要与我见面?”雷德尔的迎客礼仪表现得无可挑剔,不过言语当中却流露着淡淡的疏远之意。

    面前之人名叫阿尔弗雷德…罗森堡,是当前国社党内资历最深的元老:他的入党时间甚至比希特勒还要早将近10个月,目前活跃在政坛上的赫斯、戈培尔等人全都是他的小弟后辈。更为难得的是,罗森堡还是最为正规的天才科班生,其在24岁那年就获得了莫斯科大学的博士学位。遍观整个国社党高层,也就只有戈培尔、莱伊、以及方彦的便宜叔叔******3人能有罗森堡的文凭水平。

    按理说,罗森堡这种精英元老早就应该随着希特勒的掌权而从龙飞天,目前至少都会掌握一个核心国家部门的威重实权;然而他本人却一直醉心于纳粹理论的哲学研究,并因此而与现实的权力政治产生了相当严重的冲突。正因如此,当戈培尔、******,甚至是年轻辈的法郎克和希姆莱都被委以重任时,罗森堡却连个挂虚衔的不管部长都没有混上,比起不负责具体部门运转的副元首赫斯的地位还要尴尬。

    然而罗森堡并不在意自己在权力游戏当中的弱势。他更像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其核心愿想便是将希特勒的纳粹理论加以不断深化和完善,并修筑成一幢如同牛顿定律般严整宏伟的庄严大厦。

    作为传统的军人,雷德尔对希特勒那套种族优劣论本来就十分不感冒,因此对罗森堡这个纯理论派的态度也就可想而知了。过去六年多里,雷德尔与罗森堡都只是点头之交,彼此间几乎没有进行过任何接触。此番罗森堡主动找上门来,实在是大出雷德尔的意料:这么一个御用文人想要做什么,又能够做什么?

    罗森堡似是看出了雷德尔的疑虑,随即单刀直入主题:“我认识一名叫维德孔…吉斯林的挪威人,他或许能在之后的挪威战役中为您提供重要的帮助。”(。)

第288章 带路党() 
两杯温热的咖啡被警卫亲兵端上茶几,房间内顿时充满了馥郁的浓香。

    罗森堡礼节性的抿了一口面前的饮品,随即向雷德尔介绍说道:“这个吉斯林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早年曾是挪威总参谋部的精英少壮军官;20年代初从军队离职,转而到苏联去帮助英国人代管他们遗留在那里的资产。由于功绩卓越,吉斯林获得英国政府授予的帝国勋章。大萧条爆发后,吉斯林返回挪威投身政治。凭借着过人的履历、以及作为南森的衣钵继承人的政治庇荫,吉斯林在1931年5月得以出任权力显赫的挪威国防大臣,直至两年后的任期终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