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第2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卡佳刚才直接跟自己说她办报刊是这个目的,李宪是没理由拒绝的。

    要怪……

    只能怪卡佳神神秘秘的没明说。

    不过现在,看到了面前的卢静,他倒是下定了决心,得赞助一把了。

    为啥呢?

    对于自己大学时代的选修课老师,李宪可太知道了。

    虽然在四十岁之后,这货将自己全部的精力放在了培养大学生撩妹撩汉技能培养上面,可是在四十岁之前,这家伙曾经在龙江商报供职了七八年的时间。

    妥妥的龙江财经报刊里一支笔杆子啊!

第470章:庆祝(为旺汪顺盟主加更2)() 
看着坐在自己对面仍然在生气的卡佳,李宪无奈的摇了摇头。

    “你也是,想帮忙的话就直说嘛。我还以为……”

    “你还以为什么?你还以为我就是个吃干饭的,就会蛀虫一样花你钱的傻女人?混蛋!我是喜欢你,可我也是有人格的!”

    女人的眼泪就跟自来水一样,说来就来。

    看着卡佳眼泪刷一下就淌了出来,李宪麻了爪:“哎?你骂人就骂人,怎么还哭啊!”

    卡佳一把打开他的伸过来的手,别过了头去,眼泪倒是更加汹涌澎湃。

    听着眼泪噼里啪啦掉在地上的声音,李宪觉得头都大了。

    他不得不摊了牌。

    “卡佳,我跟你说实话,我有喜欢的人了。”

    “徐都跟我说了,可那能说明什么问题?”

    李宪没说完,却被卡佳抢了白:“李宪,你有你爱的权利,我也有爱的权利——这是连上帝也不能剥夺的权利。”

    面对这般炙热如火焰的言论,李宪无话可说。

    “我只是觉得……”想了半天,他才讷讷道:“你还小,可能不太懂得爱情是什么东西。你看哈、咱们两个其实……情感上的基础是很薄弱的。不信你算算、一共咱们两个也没在一起呆过多久,对吧?”

    “那需要时间去验证。”卡佳也不知道听没听进去,“我承认,你说的有一些道理。不过李,你要知道,我从来没要求你为我做过什么。我也不要求你什么,你可以不喜欢我,但是至少别让我觉得,在这个国家我真的是一个人!”

    哭诉之中,李宪再次没了言语。

    按照他和徐茂和原本的计划,是想着在俄罗斯政局稳定之后,再将卡佳的爹妈都接过来。

    不过现在事情有些难办。

    在盖达尔倒台之后,大量的国人外逃,带走了相当一部分的财富和社会资源。去年的十月份,俄方已经出台了杜绝人口净流失的法案。按照规定,卡佳的父亲老黄倒是可以凭借中国移民的身份回国,不过卡佳的母亲却不行。

    现在北面的局势已经进入了最糟糕的时期,随着禁枪令的解禁和经济的持续低迷,不论是莫斯科还是赤塔,街头上的无业青年成群,治安乱到了子苏联时代起的谷底。

    老黄两口子目前在程六爷的批发大市场里工作,起码还能互相照应着,相对安全的生活下去。可如果老黄自己回来,留下卡佳她妈独自生活,一个独居的妇女在那样的环境之中,估计会相当艰难。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卡佳在中国,还真就是孤家寡人。

    只有徐茂和和李宪二人,能称为是相识。

    想了想,李宪败下了阵来,“对不起,之前我没考虑过这些事情。”

    见卡佳不说话,他揉了揉发涨的额头。

    观念的不同,让很多道理根本没法说清楚。

    他只好顾左右而言他:“咱们说说你的那个报社吧。既然你想做,那就去做。我刚才想了一下,既然都是做报纸,那么不如更进一步。前一段时间我们集团内部也正在研究做一个报刊,不过现在集团的人手和精力都有限,最近这一段时间,公关部那面还被飞龙的官司缠住。这样的而话,不如这一块也一并交给你们报社。我一会儿让财会把钱送过来,如果你们有时间,就利用年前这些日子策划编稿组版,争取在年后把报纸刊印出一期来。具体稿件方面,回头你们和公关部那面接触。”

    听到李宪说起了正事,卡佳擦干了眼泪,“这个你不用担心。我们学校就有传媒学院,具体的事情,卢静她们会做好的。”

    李宪点了点头,“好、”

    见卡佳眼圈哭得通红,想了想,他从办公桌里掏出了包面巾纸递了过去。

    “过年的话……你在哪里过?”

    说起这个,卡佳更加幽怨、

    “我信奉东正教,我们的圣诞节……就是昨天啊。”

    李宪一拍脑袋。

    他以为俄罗斯人也是过年的了。

    东正教的圣诞节跟欧洲的不太一样,是延后两个星期的。而俄罗斯人在东正圣诞节之外,同时也过元旦新年,从一月初直到1月19日的耶稣受洗节,都是严格意义上的俄罗斯年。

    “那你怎么过的?”

    “就是那样啊……”卡佳将垂在脸上的眼泪揩了一下,道:“昨晚上跟爸爸妈妈通了电话……我跟他们说徐和你陪我一起过的。”

    李宪老脸一红。

    徐茂和这两天的腰好了,夜夜笙箫……哪里能想起来卡佳的节日?

    设身处地的想了想,那种异乡异客,明明是自己的节日却谁也不知道的感觉,还真是凄凉。

    “今天给你补上。”

    李宪犹豫了一下,说到。

    “过了就是过了,还怎么补?”卡佳瞪了他一眼,“难道你还能让时间退回到昨天?”

    没理卡佳的抬杠,李宪想了想,忽然有了灵感:“那倒是不能,不过有个地方,你肯定会喜欢。”

    “啊?哪里?”

    卡佳歪了歪脑袋。

    看了看时间,也差不多到了点儿,李宪微微一笑,“去跟你的同学们说一声,今晚我做东。一来,是为了庆祝我们卡佳同学的节日。二来,也算是给这个这个……你们那个报纸起好了名字没?”

    “当然!”说到报纸,卡佳满脸的得色,“就叫北方青年!”

    “好!”李宪一拍巴掌,“那二来,就算是庆祝北方青年报成刊!”

    看着李宪笑的傻兮兮,卡佳白了他一眼,“我倒是想知道,你说的地方是哪里?”

    “这个嘛……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

    景耀街22号。

    房子的翻修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不过按照李宪的交代,王清河的那班工人并没有像正常装修那样大动干戈,而是将整个主楼连同侧楼的所有房间打扫一通之后,重整了电路,对主楼墙体的一些微小裂缝,地板以及壁炉等建筑部分进行修补。

    当李宪买了电锅和酒菜,带着卡佳一行四人来到宅子里时,那灯壁辉煌的古老俄式巴洛克建筑,立刻就引来了三个女生的尖叫。

    “我的天,好大!”

    “李、李宪大哥,这房子是要干啥呀?”

    面对卢静和李丽丽的询问,李宪呵呵一笑,“住。”

    ”不是吧?这么大的房子,你一个人住?“李丽丽惊呆了,她们家是山东的。家里五口人挤在一个面积不足六十平米的筒子楼里,实在没办法想象,面前这个怕不是有上千平米的房子一个人住会是什么情况。

    这。。。。。。

    会迷路的!

    李丽丽的心中在呐喊。

    一旁,斜着眼睛的么鹏冷哼了一声:“万恶的资本家。”

    从刚才见面开始,这家伙就跟自己劲劲儿的,李宪不爱理他。

    卡佳已经听不到外界的声音了。

    见到墙壁上历任铁路司令和高尔察克的画像,再见到天花板上那东正教壁画,一种来自家乡的亲切感钻进了她的心里。

    哪怕是屋里没升壁炉很冷,但是她的心里却是异常的温暖。

    如同小鹿一样兴奋的跑到了二楼,将那落地的二五线格窗打开,任凭凌冽的寒风吹进屋子,卡佳深深的吸了口气。

    “上帝啊、我喜欢这里!”回过身,她笑颜如花的说到,“李宪,我想住在这里!”

    额……

    李宪摸了摸鼻子,没吭气儿。

    一旁,李丽丽拍了拍么鹏的肩膀。

    就在刚才,她好像听到了某个男同学心碎了一地的声音。

第471章:心愿() 
虽然主楼还在翻修当中,不过侧楼部分因为保存相对完整的关系,王清河已经让人收拾出来,并将之前主楼的家具搬了进去,住人倒是不耽误了。

    老式的房子并没有李宪想象中的那么难伺候,虽然一冬天没有起火,不过在地下室里点了壁炉,能有半个多小时的功夫,屋子里的气温就升了上来。闷得快的原理就像是东北大炕一样,烧起来热气在屋子里边儿来回窜。

    这一点上,可比后来的地热暖气强多了。若是暖气一冬天没烧,估计暖气管里都得冻实诚。

    虽然几经易主,不过景耀街22号里面的那些老家具倒是留下来不少。各个年代的都有,1920年的红木餐桌,建国后的办公椅子,显得有点儿杂乱,却别有一番历史的厚重。

    当然,这个历史的厚重,主要是在李宪看来。

    三个女孩子在厨房准备开饭,一层的客厅之中就剩下了李宪和么鹏二人。

    么鹏看看这,瞅瞅那,反正是各种不顺眼,叨叨着这不行那不好。

    虽然李宪的心理年龄也就是二十出头,偶尔也会孩子气,不过自打回来之后接触的社会层面多了,阅历倒是增长了不少。

    他很能理解么鹏的那种刻薄。

    大致的心理活动,就跟一个小孩子看到了另一个小孩子手中拿了一个很好玩的玩具,然后故意诋毁一样。

    那是源自于人有我无情况下的一种自我尊严维护。

    面对对方的这种刻薄,他笑而不语。

    “开饭了!”

    正在这时,卡佳和三个女孩子在厨房里招呼了一声。

    李宪是不会做饭的,景耀街这边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厨具,虽然是以为卡佳补过圣诞节和庆祝北方青年成刊的名目召开的聚会,但是在晚餐内容上,却是最简单的火锅。

    侧楼的餐厅的规格不低,长长的俄式餐桌,以及餐桌上面摆着的铜制烛台,跟火锅不是很配套。

    “嚯、好家伙,咱们这也算是够独特啦。在吃西餐的地方吃火锅,很有情调嘛!”

    李丽丽没心没肺,将湿淋淋的手在裤子上揩了揩,笑道。

    “哪有啥的?”李宪摆了摆手,“现在也就是天冷,等到夏天的时候天热,咱在外面院子里弄个烧烤架撸串。”

    虽然之前对李宪恶搞卡佳很是不满,但是一晚上接触下来,卢静倒是发现李宪这个千万富翁在行事上跟自己同龄人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想一想,倒是还有些不同于商人的跳脱。

    见李宪插科打诨,卢静抿嘴一笑,拿起了桌子上的塑料桶和新买的搪瓷缸子,给众人倒上了酒。

    啤酒在东北是最先流行起来的,中国最早的啤酒就是青岛和哈尔滨啤酒。不过因为酿造技术和销售渠道的关系,这时候的啤酒还没有普遍的瓶装。

    瓶装的啤酒倒是有了,不过大众平时喝的还是散装生啤。

    保质期八天的那种。

    “卡佳,你倒是说两句啊!”李丽丽将啤酒递到了卡佳面前,起哄道:“我们今天可是借了你的光才混上这顿饭的,你提杯酒吧!”

    虽然平时里在学校听活泼的,不过真到了场合,卡佳反倒是不好意思了起来:“我说什么啊、”

    李宪笑道,“你们过年都说什么,恭喜发财,大吉大利之类的?”

    “才不是。”卡佳翻了翻白眼,“在北面,过节是很热闹的。今天是圣诞节的第二天,家里人或者是邻居们都是聚在一起。唱歌跳舞,然后祷告新年。姑娘们聚在一起,把自己的首饰放在一个大汤碗里,倒入水用手巾盖着,然后在轮流在里面摸,摸出谁的,谁就要唱歌。”

    “唱歌?”李丽丽第一次听到外国人的新年习俗,“唱啥呀?”

    卡佳的眼睛里浮起了一丝惆怅,“说来你们可能不信,我们会歌唱面包……。面包象征着丰收、富裕、幸福。在俄罗斯,把面包扔在地上是一种很大的禁忌,小孩子要是不小心把面包掉在了地上,会挨骂的。”

    听到这李宪一咧嘴,“就跟我们中国人吃饭不允许把筷子插到饭碗上一样?”

    卡佳莞尔一笑,“差不多吧。好了,不说这些了。”她想了想,端起搪瓷茶缸,站起了身:“虽然圣诞节已经过去了,不过还是许个愿望吧!”

    一听卡佳要许愿,么鹏把脑袋抬了起来:“哎!这个好,卡佳你说说,有什么愿望?”

    “嗯……”略一沉吟,卡佳微微笑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