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第4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的一点也必须要予以重视。”

    “哦?”岳之峰见他说的郑重,也来了兴趣:“说说!”

    李宪应了一声,道:“除了周老说的之外,我认为目前的上市配额制度存在着公平性的缺失。配额都给了国企,必然那些符合上市的企业,经营效益好的民营企业就没有了机会,这是人为的劣币驱逐良币嘛。”

    听到李宪说这个,岳之峰抿嘴一笑,摇起了头。

    这猴崽子似的,时时刻刻不忘给自己谋好处啊?

    “怎么,你们新北也有上市的想法?”虎起脸,岳之峰问到。

    “不不不。”李宪赶忙摆手,“新北的未来我规划的非常清楚,在十年之内,新北绝对不会上市。十年之后,新北一定会上市。但不会在国内,我们要敲的,是纳斯达克的钟!”

    本来,对李宪只能算是印象还行的周叔连,听到这话精神一震。

    “好小子!有志气!”

    这话是真心诚意。

    接触了这么多的民营企业家,特别是做实业性质的企业家,对上市有清晰规划的,凤毛麟角。而就算是那些有规划的,顶天也就是将目光放在了港股市场上。

    国内当下的经济环境之下,敢放言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周叔连还是第一次听到!

    没有注意到周叔连内心的波澜,李宪将话题拉回了正题。

    “虽然我们新北没有上市的打算,不过我认为刚才周老说的,对国企股权的交易限制,不可取。”

    “怎么说?”岳之峰也有些被李宪的豪情所感染,见他提出了异议,饶有兴趣的问到。

    “归根结底,还是目前的股市弊病。现在政府把我们的股票市场当做是解决国有企业困难的一种办法,而不是当做使有限的资源流向有效率,有能力的企业。这种为了扶贫而发展股票市场的思路就已经很不健康了,现在再因噎废食,为了避免漏洞制造更大的漏洞,去限制资本市场本应该具有的流通性,那对整个资本市场环境,特别是我们龙江省内这些上市企业危害肯定更大呀。你们想,一些企业目前已经将融资来的资金花的差不多了,手里的股票如果再不能流通,让其产生价值,那不就白上市,白浪费指标了?”

    岳之峰不太懂这里面的道道,将目光投向了周叔连。见后者沉思一番之后,轻轻点头,说了句“有道理”,便用手点了点李宪,“李宪,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有个不成熟的建议。

    见预热的差不多了,李宪深吸了一口气,伸出了手指,说到。”

    “不要卖关子,有话你就讲!留着过年嘛?”

    李宪一个造型没凹完,岳之峰一句呵斥便劈头盖脸的砸了过来。

    被下了一哆嗦,李宪赶紧收了手指,“啊、是这样的岳书记,周老。过去十年间的国企改革已经充分证明了,直接对国企进行资金输血而不去改变其根本制度,是没办法进行有效搞活的。所以我认为啊,想要真正的盘活,应该采用一种新的模式。我将其称为嗯,就叫间接解困好了!”

第649章:我愿意第一个吃螃蟹!() 
“间接解困?什么意思?”

    方才一直在观察着李宪的夏光远突然发问,隐约之中他觉得李宪这个家伙,似乎又在算计这什么。

    而今天先是被岳之峰请到这里来,又恰好在这里看到了李宪,让他内心之中有一种预感。

    自己,似乎又要和这个小子扯上什么关系。

    很明显的是,夏光远关注的问题,也同样是岳之峰和周叔连所在意的。

    面对房间之中三双齐齐聚在自己身上的目光,李宪微微一笑“其实很简单。所谓的间接解困,其实就是再以直接对国营企业注入资金的方式令其存续。至于具体的操作方式嘛”

    扫了一眼那三个已经被全然吊起了胃口的,李宪笑呵呵一摊手,给出了最终的,仿佛是荆轲在千年之前提交给秦始皇的地图卷轴中一点寒芒的答案“让那些好的,有潜力的,具备上市条件的私营企业,非国有企业上市。然后用筹集到的资金,反过头来收购国有企业。”

    “笑话!你这么说,还不如直接说给你们新北一个上市指标,然后圈钱回头收购其他国营企业得了!”夏光远投去了鄙视的目光,呵斥了一句。

    眼见着岳之峰也眉头皱了起来想要呵斥,李宪伸出手掌,止住二人发话,“先别急,让我说完。如果感觉这样的方式操作可行度低,也可以用一种折中的方案。比如,放开上市国营企业的股本不动原则,令其进入二级股市流通市场。供民间资本介入收购,重新分配企业的股份配比,以存续企业,但是重组董事会嗯,这种温和的方式进行改造。我认为,可行性还是很高的。”

    李宪出的这个主意,现在还没有出现。

    按照原本的历史进程,类似周叔连之前提出来的国营企业原始股份不流通,这种被称为“股份分制”的,相当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制度大行其道。

    在那个时候,所有的上市国有公司都存在非流通股(国有股份)与流通股两类股份。

    两种股份的权利相同,但是持股的成本则有巨大差异,这造成了两类股东之间的严重不公,也对日后的庄家经济提供了天然的操作空间。这个股份分制制度到了05年左右才通过国有股减持结束。

    但是在那之前,严重滞后的流通性和股权不公,已经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后果;国营上市企业早在千禧年之前,就已经完全暴露出企业机制和财务方面的问题,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壳公司。

    而在九六年到九七年之间,第一批第二批上市的国营企业百分之八十都扑街的时候,李宪现在提出的这个观点,其实就被国内的诸多经济学家广泛的提了出来。

    其中就包括人民日报的观察员凌志军,经济学家张维迎,以及港城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主席梁定邦等经济学领域的“少壮派”。

    而在紧随其后的“抓大放小,国进民退”,国营企业大改造这个席卷了千万人的下岗潮的主要诱因事件中,这种模式除了粗暴的破产重组之外,也被部分运用到了民间资本针对上市企业的并购之中。

    只不过那个时候,企图通过资本市场并购国企的民间资本运气实在是不咋地。

    九七年索罗斯大魔王席卷亚洲,企图在资本市场搞事情的,基本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欢欢喜喜入市,想要用股市的资本来完成对国企的并购,可出最后只能在祖国江山不管你什么道理就一片绿之下,溜溜光光连底裤都不剩的离开。

    命运多牟的中国股市,并没有给这种具有一定可行性的改造方案以机会。

    或者说这种本应该可以的模式,没有在正确的时间,被一个正确的人,提出来。

    现在,李宪说了。

    “嘶!”

    听李宪说完,岳之峰和夏光远陷入到了沉默之中。就像是夏光远之前所说的,中国经济方面的而事情,从来就不单纯的是经济领域的事情,更是需要站在更高的政治层面去考虑。

    可是周叔连,却双眼一亮,直接吸了口冷气!

    李宪的方法,说实话并不复杂。

    其性质,就如同是一道“证明a=b”代数题目,在标准的“因为a等于c,b等于c,所以a=b”的解答过程之内,加入一给条件,变成了“因为a+b等于2c,又因2a=2c,2b=2c,所以2a=2b,所以a=b”一样——拐了个玩儿,换了种算法而已!

    可是就是因为变换了角度,周叔连却忽然发现,所有的问题,似乎都可以通过这个方式,得到解决!

    怎么说?

    民间资本通过股票二级市场进入,完成对国企收购整合,直接的作用不仅是注入新的资本,更重要的是将民企制度介入,达到盘活国企的目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这种方式行得通,在具体实施之中可以达到理论上的目标,那么无疑对于现在充斥着滥竽充数的,完全不符合上市条件,也没有能力将资本有效利用的国企的股票市场,是一记强心剂。

    可以说,不论是对于国营企业来讲还是对于股市大环境来讲,这种操作方式,都具有相当积极一面。

    而从另一方面思考,有能力,有资本,但是却没有资格拿不到指标配额从而进入国内资本市场民营企业,也有了一个弄潮的渠道!

    一扇全新的大门,在周叔连的面前,悄然打开。

    另一边,看着神色各异,身份和思维角度完全不同的三人,李宪暗暗的攥紧了拳头,从沙发上站了起来。

    深吸了一口气,不再遮掩自己本身的意图。

    “岳书记,夏主任。我知道今天你们叫我过来,是为了省内那二十几家造纸厂的事情。既然现在咱们说到了这里,我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把这个方式运用到这一次的产业改革之中!运用我们新北改造企业的软实力,上游资源和资金相结合的硬实力,以及资本市场的助力,为咱们龙江省内的包装造纸产业,注入新的血液和生机!”

    雄心壮志伴随着李宪难得严肃和沉稳的声音,在会客室之中,回荡起来!

第650章:你能不能成熟一点() 
其实按照李宪原本的打算,说服岳之峰拿下那些造纸厂的方法,其实另有一套。

    现在省内轻工改革项目已经立下,但是迟迟无法进入到关键阶段的问题在于计委这头。因为对企业改革之后的所有权问题有所顾虑,所以针对各个企业的审核程序和资产清算特别严格。

    岳之峰的态度李宪不确定,可是目前包装纸板的门路已经打开,时间是不等人的。

    从这两方面考虑,李宪本打算先用租类似当初北林纸厂代工的“租赁”方式,把这些个企业率先整合起来。不管怎么样,最后能不能拿到这些厂子,先将这些闲置产能利用起来再说、

    在他看来,只要纸板这门生意能够行得通,让这些个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的厂子看到利益,把效益创造出来,到那个时候再拿着成绩去说服岳之峰和夏光远。阻力肯定能更小一点儿。

    可是现在通过周叔连的启发,他膨胀了!

    资本市场他之前从来没有考虑过,但是现在看来,如果想迅速扩大自己的事业规模,94年虽然漏洞多多,但是却因为92年认购证和头股热潮被刺激的热得一塌糊涂的股市,还真是个不错的道道儿。

    对于他的“主动请缨”,岳之峰陷入了沉默。

    思考良久之后,才将支在下巴上的手移开,问道:“这件事情,你有多大的把握?”

    “岳书记,这个我可不敢保证。不过在我看来,现在不论是客观条件还是主观条件,都非常成熟。只要省里能给我们新北一些支持,成功的几率还是非常大的!”

    见李宪信心满满,岳之峰点了点头,可是也没再多说什么。

    看到岳之峰这般态度,李宪心中一喜。见到岳之峰的态度,他就知道自己这临时想出来的道道,有了五分胜算!

    就在他准备再进一步,将事情敲定下来的时候,一旁的夏光远却发了难:“李宪,不是我针对你们新北。但是你现在说的这些,操作的核心是要利用股市资本市场。按照你的说法,需要收购上市公司股份,然后将其整合再对其他企业并购。你们新北要说改造一个地方企业,我不怀疑你们有这个实力。可是现在你想做的,是改造一个上市企业,令其股价升值融资,然后才能谈其他的操作。据我所知,新北集团可从来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你说的这些,我不同意。”

    “”

    你大爷!

    李宪原本准备好的说辞,一下子被夏光远给打乱了。

    看着夏光远眼睛里边儿的揶揄和丝毫没有隐藏意味的刁难,李宪恨的是牙根儿直痒痒。

    心说当初那两拳头现在看来揍得轻了。

    应该再特么补两脚来着!

    “小夏,这个事情其实你完全不用担心。”就在李宪心思急转寻找对策的时候,沉默了好一会儿,已经将李宪刚才所说的那些完全消化理顺了的周叔连,开口了。

    从沙发上站起身来,周叔连走到了李宪身边儿,用带着鼓励的目光对他点了点头,转而对夏光远道:“小李说的这些,我认为非常具有可操作性!这一次到龙江来,我为的就是实地看一看龙江省的上市企业现状和轻工改革这个项目。如果省里和计委能够给予这个计划支持,让这个计划成行,我愿意尽我的一点儿微薄之力!”

    说着,周叔连笑呵呵的拍了拍李宪的肩膀:“小李啊,我这个老头子,给你当个顾问,可还行?”

    “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