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梨镇原本是有一支百人左右的护镇乡兵,这些乡兵招募的是周围乡村子弟。可是,朝廷下令坚壁清野,当官的都跑了,乡兵自然也就解散。
没了乡兵,许多人便开始避难,躲开战争。一开始,人们迁移还有些犹豫。可是,一些山贼得知花梨镇没了乡兵,便开始打起了小镇的主意。
几次抢劫下来,原本还想着忍耐过日子的居民,也不得不决定离乡——不离乡,不饿死也会被山贼杀死,离乡还有机会活。在许多年轻乡民的心里面,到了繁华的地方,就算官府不会救济他们,他们也能凭着一把力气,争一丝地活路。
吴俊杰听了老人的讲诉,又叹了一口气。不过,他不可能负担花梨镇老弱的温饱。一是,他们还不是帝国的子民;二是兴华军没有抢他们,已经是不扰民不伤民,纪律严明的军队。
“传令兵!立即把花梨镇的情况,向上级回报。”吴俊杰命令传令兵向大部队汇报花梨镇的情况。
对于吴俊杰而言,花梨镇没有居民,已经失去了应有价值,不应该逗留。
大约十分钟,传令兵回来,传达司令的命令。
“里昂将军命令吴俊杰部归队。”传令兵清楚传达命令。
吴俊杰听令,辞别花梨镇的居民,率领部队回归。
兴华军主力部队,里昂一边看着地图,一边认真地思考了兴华军的境遇。夏军坚壁清野的决心,比他想象的还要大多了。兴华军的行军地图上,许多小镇与乡村,恐怕都没有了价值。
兴华军沿着官道继续行军,他们还要经过两个小镇,里昂直接放弃它们,不作考虑。
花梨镇的事情,让里昂相信夏军的坚壁清野战略恐怕是极其严厉,兴华军的补给站就不能选择一些村镇了。这样没有什么防御的小镇,兴华军就算是占领,也没什么用处。不仅如此,还要分出一些兵力把守。
里昂理想中的临时补给基地,以及理想中的战前指挥部,必须是一个有防守价值的地方。
距离壶关最近的泰安县,是最符合里昂的要求。泰安县有大量人口聚集,是一个座县城,帝国可以在泰安县实行统治,争取民心。
泰安县还有完善的城墙,城墙高过三米,适合防御。
兴华军攻下泰安县,建补给站,还能缩短补给线,提高兴华军进攻效率。(未完待续。)
第七百九十五章 赤河大营()
按照蓝水星的两地距离计算方法,泰安城相距壶关,大约有两百公里的距离。这个距离,其实并不算太远,如果骑上快马,大概也就不过大半天的时间就可以从一地抵达另一地,也就是说,如果有必要,其实当天就可以做到在两地连夜来回。
而里昂之所以选中泰安城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泰安县城距离这江州阳城,大约也只有一百多公里。
这就成为里昂等兴华军官看上泰安县城的重要原因。
距离两地都不远,选择泰安县城来作为兴华军的作战据点,正可谓是进可攻退可守了,占尽了作战优势。
进驻泰安城后,兴华军就完全可以依托泰安城的城防条件,暂时扎根在泰安城,并且建立有利于兴华军的牢固的防守阵地,临时军事基地和作战指挥中心。
只要完成这些,兴华军就可以就近出击,攻击阳城,进而席卷江州。
根据兴华情报局的情报,里昂掌握了关于泰安县城的其中一个情况——整个泰安县城总共有大约三百名兵丁,以及乡勇五百。
这个数据所显示的当地势力,其实并不算强悍,所以这个情况对于兴华军而言,算是比较容易能够控制的了。只是,里昂暂时还不能确定一个相对比较重要的因素——他还无法确定泰安县的官府,会不会有可能因为泰安距离壶关较为临近,而且两国战事即将爆发,而有可能放弃泰安城。
如果夏国当地官府已经预早撤离,情况比较好处理,只要大军进驻,并掌控住泰安城中民众的情绪即可;如果官府还没有撤离,那兴华军官们就还需要额外考虑应付这个因素。
但是,不管是哪种情况,里昂其实已经把泰安城,当作兴华军长期驻扎的指挥部,只差在具体落实而已。
里昂的这个战略布局,在后来的战局发展当中,被证实了其效用。事实上,魏长海之前试图率军攻打江州而失利,当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魏长海并没有看到泰安城的重要战略位置,以至于,由始至终,魏长海都没有想过,应该像里昂此时所做的那样,先攻下泰安城,作为兴华军继续行军的重要中转据点。而且,当时,在魏长海看来,泰安城的城墙低矮,不利于防守,看起来很容易攻陷,尤其是,恐怕这不起眼的泰安城,甚至还不能抵御住兴华军迫击炮营的一次轰炸。所以,魏长海最终并没有着眼在泰安城,反倒是绕过了泰安城。
相对应地,泰安城在上一次的战斗中,侥幸逃过一劫,没有成为魏长海的目标。正因为魏长海的“放了一马”,如今,里昂部队则要面对没有受到折损的泰安县夏军。只不过,这在里昂看来,也不是重蹈魏长海覆辙的因素,就算泰安县的夏军士兵再多一些,里昂也还是会选择先攻破泰安县城,建立据点之后,再攻击阳城。
“联系情报人员,我想要泰安城的现状报告。”里昂对自己的副官说道。为了稳妥起见,里昂尽可能全面并且详细地了解泰安城的全部情况。
“是,司令。”副官跑步,找来随军情报人员。
不一会儿,随军情报人员,送来了一份简单但全面的调查报告。
这份报告,就是一张纸,纸面上包含了四个关键信息:
一是关于泰安县的县令,包括对他的全部个人信息的调查,比如名字,岁数,以及性格评价等等,同时还有县令率领的县兵,主要包括兵丁与乡兵的数目,共八百人,而那些县兵的主要武器种类,则是长矛与弓箭;
二是泰安县的主要兵力,在泰安县中,除了县令所率领的县兵之外,还有一支三千士兵的夏军步兵与弓兵,驻扎在泰安县;
三是泰安县的民众数量情况。因为战事的消息已经走漏,而且附近的一些夏国地区和城区已经受到了战事的波及,导致夏国难民的数量突飞猛涨,附近的难民更是就近求生,挤进了泰安县,冲击了泰安县本地民生的生活。一时间,整个泰安县陷入了民心混乱的状态;
四是泰安县周围夏军的大略情况。泰安县周围有三支夏军,其中一支骑军,两支步军。他们都是泰安县的支援力量。这些支援的夏军,其实还是夏国为了应对兴华军的攻击,而在近期调派过来泰安县周围地区的。
这些情报信息,里昂都特别看重。尤其是最后一项,关于夏军在泰安县周围驻扎的兵力的调查情况,帝国情报局的分析认为,这些夏军士兵,就是针对兴华军的进击部队而来的,也就是说,里昂部一旦进攻泰安县,这些夏军就会袭扰兴华军,趁机杀伤兴华军,消耗兴华军的战力。
显然,夏军是想要故技重施。上一次,魏长海部的仓促出击,给了夏军钻空子的机会,让夏军的袭扰军事行动得到了胜利,尝到了甜头,因此,夏军认为兴华军都是不堪一击,只要他们重施故技,再度如法炮制一番,就可以击退里昂部。
里昂不同于魏长海,考虑问题,部署战术等等,都会更加稳重和周全,自然不会轻率行事,更不会让兴华军有机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仔细看完这份调查报告之后,里昂马上召集部队里的各级军官,根据调查报告,一同商讨进攻泰安县城的事情。
经过半个小时的商讨,里昂决定充分发挥兴华军的优势。
兴华军的主要优势是什么?那就是武器,全副武装,全军枪械化。在敌军没有出现专业兵种的时候,一个连百余人,就足以对抗上千名夏军步卒,而且还是能够以碾压式的状态击败夏军。
因此,里昂的办法就是根据兴华军的优势,使用分兵进攻的战术。
里昂决定,兴华军仅用五千士兵,以及炮营,主要负责进攻泰安县城。而其余的兴华部队,则去负责扫荡泰安县城周围的夏军。
吴俊杰的部队归队之后,里昂的命令下达,全军继续前进。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眼下,所有布局已经安排好,兵力也已经分配好,只要兴华军出击泰安县,稳打稳扎,必定能够攻下泰安县。
里昂胸有成竹,并且已经忍不住想要在泰安县城内好好休息。
“全体士兵,继续前进。”
里昂部的决策,通过电波,也传达给魏英才。两支部队,一正一奇,互相协助,本就是作战计划的一部分。
虽然里昂不会询问魏英才部的动向,但是里昂会将汇报给主力部队的所有内容,保证也一并传达给魏英才部,才能确保魏英才部在行动当中,能够随时和里昂部紧密配合。所以,里昂所需要做的,其实是向全体兴华军通报他们的重要动向。而相对应来说,作为偏师,魏英才则只要每天定时通报他们仍然在活动的消息即可。
此时,魏英才部正位于江州北部丘陵地区,距离壶关三百公里,距离阳城两百多公里。也就是说,魏英才部很接近凉州。
当然,魏英才之所以率部走这么远,并不是因为他想要去凉州,而是魏英才根据情报,以及地图上的地形地貌进行判断,得出的结论。
根据情报局的调查报告,夏军在失去壶关的控制权之后,在其统帅白奇的安排下,夏军剩余成建制的军队,仍然有不下二十万的兵力。
从数字上看,夏军军力很强。可实际上,夏军失去了壶关粮仓,又遭遇惨败,不仅粮仓不足,而且士气大降。再加上兴华军的武器,足以让夏军统帅明白,军队不是聚集在一起比数量,谁多谁就能胜利的道理。
因此,在魏英才看来,这是绝佳的出击时机。
根据兴华帝国情报局的信息,阳城的守军就五万而已,包括阳城周围的守军,估计约有五万。至少还有十万的夏军不知所踪,而且这十万还是个非常保守的数字。魏英才的任务,就是找出夏军隐藏的部队,消灭他们。
“这个地方,这个,还有这个……都要派遣侦察骑兵,仔细搜查这些地方。我给侦察骑兵最大的自主权,在规定范围内,任何你们怀疑的地方,都可以搜索。对一下时间,每隔一个小时,开启对讲机十分钟,小队之间要互通消息,向我们报告最新的信息。”魏英才许多向侦察骑兵的队长下达了搜索的命令。
魏英才部队侦骑四处,寻找敌人。
经过大半天的搜索,才终于有消息传回来。
“长官,我们发现了敌人的一个大营,两个敌军重兵防守的据点。”负责通讯的士兵向魏英才报告。
魏英才拿出地图,让士兵标注。
江州与凉州之间,有一条大河,名叫赤河。夏军的大营,就在赤河以南的一座小山坡上。距离魏英才部,约有二十公里。
根据侦察骑兵的调查结果,那里是夏军的一个粮仓。粮仓附近,则是夏军的军营。根据军营内的帐篷,估算夏军人马不下五万。很有可能,这支夏军是夏国埋伏在此地,用做伏兵。这是魏英才的猜测。魏英才把这个夏军大营命名为“赤河大营”。
无论如何,魏英才算是盯上这个赤河大营。
“敌人的装备如何?是否对我们的人有所察觉?”魏英才问道。
“报告长官,敌人披甲,有不少弓箭手,马匹也不少,阵营整齐,士兵动作干练,应该是受过严格训练的士兵。正面野战我们有优势,混战的话,我们恐怕优势不大。”一名参谋军管分析战情说道。
“袭营,或者诱导夏军与我们正面决战。”另一名参谋官说道。
魏英才认真思考参谋官的意见,他认为:目前的里昂部,不需要他的策应。既然如此,魏英才何不率军,前往赤河,袭击敌营。
众位参谋官也认同了魏英才的决策,并且一致认为魏英才这么做是有好处的。消灭赤河大营,那就等于是稳定了江州的北部地区,少了一个方向的敌人。
魏英才率军,按照自己的计划,尽量不动声色地,稍微放缓部队速度,前往赤河。
夏国坚壁清野,对兴华军也有一些好处,那就是兴华军无论做些什么,没几个人能够发现。
因为放缓了行军的步伐,再加上谨慎避开敌人的斥候,所以兴华军行军二十公里足足花了两个小时,在距离赤河大营约一千米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废弃的山村。
这个山村不大,大约也就十几间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