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终穿越-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电子管和示波器,刘卫平扫描了其中的几个零件就已经分辨出这些都是属于他第一次到全苏无线电研究所所看到的设备一部分。

    刘卫平急切的想再次看到全苏无线电研究所中泽尔多维奇所试用的设备,当他的主机中断运行半年后,重新找到这些零件的时候,刘卫平显得并不那么急切了。朵码机器人已经离开集装箱又开始处理源源不断运进远东堆场得电子垃圾,留下来了刘卫平一个人。

    刘卫平小心得将集装箱里所有得电子垃圾摊在了地上,他稍微摆弄了几个电子管、继电器,他尝试着将这些设备组合起来,试验了几个钟头后,刘卫平彻底放弃了,这些电子管要么残破不全,要么就是遗失了关键部件。

    但是刘卫平摆弄了一阵后找到了新得办法,他一接一个的将集装箱里面的垃圾器材扫描进了他体内的量子计算机,不到半天的时间,他的主机已经给数十万个残缺的部件都编号建立了档案。

    接下来,刘卫平就像是石化了一般,在他的主机内尝试着将数以万计的电子部件重新组合排列测试。只有他自己能够看到,一台上个世纪的老式计算机正在他的主机内用虚拟电路的方式建立起来。

    好像集装箱里的电子垃圾并不是这架老式计算机的全部,一定少了什么东西,也许是在变异北极熊攻击全苏无线电研究所的收毁坏了,刘卫平还保留着这段记忆,他没有多花时间区寻找丢失的电子部件,他根据计算电路的知识储备很快补上了残缺的部分。

    刘卫平的构建速度越来越快,庞大的电子计算机慢慢的成型了,刘卫平渐渐看出了门道,他一阵后悔当初在全苏无线电研究所没有看出门道来,泽尔多维奇试用的正是模拟计算电路。刘卫平没一会儿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并不是他第一次去全苏无线电研究所的计算能力有多低下,这一切都要因为是在北加尔湖底所看到的那台奇怪的机器,正是在那台机器内看到了电子管模拟线路,刘卫平现在才能马上看出泽尔多维奇的设计。

    电子管模拟计算机,脑波,通古斯大爆炸,神秘合金。刘卫平将这些元素紧张的放在一起组合排列,尝试着各种可能性。突然,他想到了在贝加尔湖底记录到了那段电波,他不敢再计算后面的可能,刘卫平中断了所有的推测,他要做一件事情,马上就能验证他提出的一个大胆的假设了。

    刘卫平开通了模拟器,他在自己主机中虚拟出来的电子管模拟计算机开始工作了,一个控制输入系统的电子管一明一暗,刘卫平知道他在提示自己置入输入端信号。刘卫平不再犹豫,他将自己采集到的贝加尔湖底的那段电磁波输入进了虚拟出来的电子管模拟计算机。

    尽管是虚拟出来的电子管模拟计算机,可里面的工作程序还和真的一样,就见大大小小的电子管接二连三的亮了起来,从终端纸带上面一个接一个的数字被打印出来,不过并没有真正的纸带,这一切都是刘卫平量子计算机大脑的虚拟结果。

    Xn=X(n),n=0,1,2…

    身为人工智能语音识别的鼻祖,刘卫平当然知道这一串方程的意义,这正是统计专家马尔科夫所写出的方程链,正是马克尔夫方程链,机器学会了和人类对话,开启了数元时代。

    一瞬间,刘卫平几乎死机了,他对全苏无线电研究所的电子管模拟计算机已经计算到了一定的可能性,现在到达远东堆场只不过是要验证他的怀疑罢了,但是对于贝加尔湖底所采集到的电波信号用模拟计算机破解后尽然是马尔科夫方程链,这大大的超出了刘卫平的计算能力,他已经不知道如何建立计算模型将自己的思考继续下去了。

第一百九十二章 不同的算法结果() 
数元20年的冬天,随着太空电站的发射升空,地球两极越来越冷了,共青城外的苍茫大地都被白雪冰封,数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仿佛进入了冰川时代,北极的严寒一路南下,白令海峡已经被冰川化为平地,将亚美两个大陆紧紧的连接在一起,冰沟阡陌纵横,曾经茂密的森林变为一座座巨大的冰棱,高山上的瀑布倒悬在空中,整个大地死气沉沉,仿佛时间已经静止。

    小小的共青城还温暖如春,地热系统和外界不断交换着热量,将等离子碉堡下的辐射处理的热量持续排放出去,为共青城内的人类维持着合适的温度。

    共青城的指挥中心内却是一片炎热的气氛,刘卫平的突然失踪已经不是共青城优先级的问题了,摆在众人面前的是韩冰斌带来的一个可怕的消息,维多利亚的盖塔金矿区已经被改造成为全球的能源中心,成片的托卡马克装置已经并网发电,源源不断的为无线能源信息网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电力,秦盛荣掌握的十一座太空电站正慢慢切换为备份系统,共青陈叫板和全世界叫板的资格马上就失去了。

    知悉盖塔金矿动向的只是共青城少数几个人,“怎么办?”赵勇刚开始征询韩冰斌和马克西姆的意见,“不如我们分别建立模型计算最优应对策略吧?”赵勇刚抛出了他已经想好的办法。

    “好吧,我们是否要邀请人类一起决策?毕竟我们和他们已经连为一体了?”韩冰斌试探着问道。

    “人类?人类只有恐惧、懦弱、怀疑,他们自私,怎么可能作出理性的决策!”马克西姆马上就反驳了韩冰斌的提议,他把贝加尔湖盆地上最后牺牲的那个士兵乞求的画面共享给了大家,“看,这就是我们共青城内人类士兵的样子,我们能靠他们为我们作出正确的判断吗?”

    韩冰斌不说话了。“那就按照我说的办吧,我们分头计算!”赵勇刚见韩冰斌和马克西姆都同意了,便开始分配任务,他将共青城所有闲散的联网主机编为三个组,一组分配给了马克西姆,一组给了韩冰斌,自己留了一个组。

    马克西姆意识到了情势危急,自从他变为智人以来,从来都是依靠自己的主机完成学习决策,近半年来还是头一次见到赵勇刚为了这么一个命题调动起了全城的计算机来分析。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韩冰斌是最先出来结果的,“我的结果应该是讲和。”

    马克西姆还在紧张的计算中,他虽然还没有出结果,但是显然对韩冰斌的结果不满意,“在我的记忆中从来没有讲和这样的说法!我看你还是继续了人类的软弱吧!”

    韩冰斌十分无奈,“我们智人到现在没有完全学会人类的情感,只是我们所有的思考都来自客观世界的参数,我承认我是一个低智商智人,我的计算模型没有办法设定什么主观参数。”

    马克西姆静默了,过了一会儿,他的结果也出来了,“我们应该先发制人,太空电站危在旦夕,很可能十二座电站全部同归于尽,我们必须抢在对方行动前攻占格罗兹尼制氢厂建立重水工厂生产氢的同位素,为我们获取能量供应。”

    “可是我们怎么才能夺取格罗兹尼制氢厂?你的计算方法也太简单了吧。”韩冰斌毫不客气的反驳,“一旦我们的军事力量离开等离子碉堡的保护,人工智能敌对势力可以分秒之间将整个共青城从地球上抹去。”

    “总司令,你有什么好办****到马克西姆和韩冰斌询问赵勇刚了。

    “我?我算不下去了。”赵勇刚的回答出乎马克西姆和韩冰斌的预料。

    赵勇刚补充道,“我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如果教授还在共青城就好了,他才是智人中真正的算法大师,有他在一定能找到最优算法。”

    “临阵脱逃,共青城没有这种智人更好!”马克西姆本来就不赞同赵勇刚给刘卫平最高权限待遇,现在赵勇刚重提刘卫平,马克西姆马上亮出了他真正的态度。

    “这个刘教授重新激活后对共青城漠不关心,一心去摆弄什么电子管垃圾,我分析他一定有什么东西隐瞒我们,而且我敢肯定一定和他在贝加尔湖的经历有关。”韩冰斌将他追踪刘卫平的信号记录展现出来,“他最后出现在远东堆场,随后就从共青城消失了,我搜遍了城域网都没有他的代码痕迹。”

    韩冰斌模拟出了共青城域网的密密麻麻的节点,刘卫平被一个蓝色记号标记出来,就见他在远东堆场闪了一阵便成了碎片消失在整个城域网中。

    “我们共青城唯一和外界网络相连的就是直通太空电站的换流站。”马克西姆并不低能,他断定了关键所在,“他一定通过太空电站离开共青城的,说不定投敌了也有可能。”

    “不像,我看教授一定是有其他的原因。”赵勇刚马上否定了马克西姆的判断。

    “逃兵有什么好谈论的!”马克西姆对刘卫平的不辞而别十分不悦,他甚至想如果当初没有发现他的残骸更好,“总司令,现在说他没有什么用,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也许只有按照你的办法了,我们必须夺下格罗兹尼制氢厂才能谋取下一步的成功。”赵勇刚的计算结果还没有出来,他敢肯定自己的算法已经让过程陷入了死循环,是不可能出结果了。

    “那么我们现在集中力量制定夺取格罗兹尼制氢厂的计划。”赵勇刚取消了联网计算机的编组,共青城所有闲散的计算机都被调动起来,他们要在不可能中找到一条必胜的道路。

第一百九十三章 复活的S1000机器人() 
就在共青城内所有的量子计算机为了未来紧张的计算时候,贝加尔湖刚刚发生激战的地方也在一场殊死的搏斗,不过这场搏斗的主角只有一个人,应该说看到的只是一个零件。

    就见覆盖着一层薄冰的花岗石界碑后面,一个S1000机器人士兵的残骸倒在地上,它的双腿已经不知道摔到了什么地方,一只手臂也不见了踪影,另外一只手臂关节反转压在了身下,在它的旁边,到处散布着各式各样的零件,不少已经烧得变了形。

    不远处还有好几个一眼就能看出是S1000机器人士兵身上得部件,再远一点是半个黑色三角形飞行器的外壳,上面燃烧的火焰早已熄灭,黑幽幽的身体被严寒冻的坚硬无比,冷冷的注视着已经恢复宁静的战场。

    没有人烟的贝加尔湖平原死一般的宁静,仿佛来到了外星世界。一切都被冰冻静止,但在其中有一个不安分的部件在闪闪发光,那是S1000机器人士兵的双眼,S1000机器人士兵的半只脑袋埋在冰冻下面,一只眼镜在黑色的玻璃后一闪一闪,在耀眼的阳光下几乎难以察觉。

    随着S1000机器人士兵不断点亮双眼的激光发射器,它的半个残破不全的身躯温度开始慢慢上升,腐败着身体的冰层慢慢的融化,一滴接着一滴的水从它的脑袋上面开始滑落到冰面,渐渐的汇聚成了一条小溪,慢慢的流向了河床,还没有到达河床的时候又重新冰成了静止的波浪。

    但这一滴滴水珠打破了大地的死气沉沉,也打破了时间静止,随着冰层逐渐融化,半个身躯的S1000机器人挪动了一下身子,但是它的一只手臂明显平衡不了自己的身体,刚刚挪动一下,它一下子翻了过去,双眼埋在冰中什么也看不到了。

    S1000机器人似乎有着惊人的求生本能,就见它费力的蜷起变形的手臂,机械关节一阵咯咯响声后,上半个身体被手臂重冰冻的大地上支了起来。S1000机器人士兵体内的计算机从来没有计算过这样状态下的身体平衡,还没等支起的状态维持半秒,上半身又重重的砸向了地面。

    不过S1000机器人士兵找到了前进的方法,以为它的身体已经位移了二十公分。S1000机器人士兵迅速的重复前面的过程,随着它的一只手臂不断的收缩、伸直,它的身体在冰面上开始起伏前进。

    不一会儿残缺的身体找到了另外一条折断的手臂,它滚着身子扭转过去,将手臂折断处摆在了一起,这时候它那还能三百六十度旋转的圆脑袋发挥了作用,随着一阵焊花之后,S1000机器人士兵恢复了双臂。

    刚刚焊接上去的双臂数据线并不完整,指挥起来没法得心应手,但这不妨碍S1000机器人在地面上继续匍匐前进,就这样,过了一个多钟头,顽强得S1000机器人总算将自己恢复成了完整得人形。

    S1000机器人从地上站了起来,它摇摇晃晃围着自己得身体轴心前后摇摆,小心翼翼得调整着身体的平衡,幸运的是,它没有再倒下去。站着状态让它获得了良好的视野,S1000机器人将自己的圆脑袋旋转扫描了一圈马上将目光对准了冰层下面穿着皮诺生物制服的半截残骸。

    刘卫平先前的残骸被埋在了冰层下面,像是一块透明的琥珀,这块琥珀对于刚刚修复自己的S1000机器人来说好像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