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鲭跤Π愕拇嬖冢笥铱床凰逞邸�
尤其是杨春妮给他添了一双亲生的儿女之后,更是觉着媳妇和那前头生的臭丫头是个多余,又想到先前买她的时候,还花了二两的银子,便盘算起了要将她转手卖掉,好得回银子的计划。
每每想起小姑子两次婚嫁上的苦楚,王氏都忍不住暗自掬一把辛酸的眼泪,因此,每回杨春妮回来娘家,总会背着两个老的,多多少少贴补些东西……
相较于小姑子杨春妮命运的凄苦,早早嫁出门去的大姑子杨春花,虽日子同样也过的穷苦,但境况却是好上了很多。
说来也是她的运气,像郑氏这般不喜闺女的亲娘,当然不肯多留女儿在家一天,因此,杨春花一到了可以婚嫁的岁数,郑氏便紧着赶着的,将她随便说了个人家赶了出去,生怕她多在家一日,便多吃一日的闲饭。
偏那个时候,郑氏耳朵还没有那么灵光,没碰上钱生那么个事情,就算是想拿闺女换银子,也没地儿换去。
而杨家的两个闺女,都随了郑氏,小眼睛,塌鼻梁,加之长年干活,皮肤都显得黝黑粗糙,长相上丁点儿都不出色,也没有那资本寻到好人家卖个高价,所以,杨春花便说给了现在的夫家——赵松。
也该是她运气好,赵家虽然穷得叮当作响,但杨春花十三岁嫁过去,十四岁就生了个女儿,又过一年,便再生了个儿子,三年不到的时间,儿女双全,赵家人也没了话说。
且她嫁去之前,公公就已经入土数年,婆婆也是多年疾病缠身,硬撑着一口气,看完了孙子后,便阖了眼撒手去了。
所以,杨春花并没有吃过婆婆的苦,又兼之她性子偏泼了一些,将男人赵松管得服帖,因此,在夫家的日子还算是可以,只除了终日的劳作辛苦外,却没有人给过气受,更没像亲生的小妹那样,遭受过虐待和打骂。
最艰难的日子,也就是儿子赵山长到四五时,突患了场热病,花去了家中所有的钱财,连田地都卖了,以至于后来许久,家里头都打起了饥荒。
那时候,王氏也才刚嫁进来杨家没几年,眼睁睁看着大姑子回回到娘家来求帮助,偏老两口愣是无动于衷,郑氏更是将家里的粮食袋子看的紧紧的,一粒都不给。
王氏瞧着心里怪不落忍的,倒是私下里背着公婆,偷偷的接济过几回,有时给半个布袋的粗粮,有时抓几把糙米,总归是解了他们一家子的燃眉之急,好歹将日子度了过去……
第六十七章 春花回娘家()
早起的天儿就是阴着的,果然没到巳时就飘起了雪,王氏有些担忧起在路上赶着路的两个小姑子,与外头正拾掇着鸭子的丈夫说道,“他爹,你去村口那迎迎,咋地到现在还没来呢?”
杨长生刚答应一声,站起身抹了把手,就要往外头走,王氏想了想又叫住,“瞧着这风雪也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停的,也不晓得她们走到哪儿了?他爹,要不你还是套上牛车去接一接吧。”
“先走胡庄那条路,去迎一迎大姑子,回头再去接妮儿——”两个小姑子夫家并不在一个方向,因此,走的也不会是一条路,王氏思忖片刻,便做了这般打算。
往年的时候,也都是大姑子杨春花先到,小姑子家里头琐事多,伺候完一屋子大的小的,还得紧着喂鸡,烧猪食啥的,杂七杂八的活计一大堆,总归是赶不了早。
约莫大半个时辰后,杨春花就到了,一进到院来,也不急着先去别处,就径直奔到厨房,“就知道大嫂在灶下忙着,新年好啊——,孩子们呢?”
王氏正剁着肉馅,打算中午的时候,做一道肉沫豆腐夹,听着声儿,也笑着抬起头打了声招呼,又扬声朝着外面,喊着孩子们过来给大姑拜年。
厨房里烟火气很重,杨麦香只跟着大哥匆匆露了个面叫了声人,又得了大姑姑给的一个红包,就出来了。
初次见面,对于大姑姑杨春花,杨麦香印象最深的,便是她略显宽大的额骨下突显的那两颗大门牙,一张口,嘴皮子就完全包不住了,偏她自己却是丝毫不作在意,看着有些粗咧咧的性子。
看着杨麦香兄妹三个出去的背影,杨春花边撸了袖子准备给王氏帮忙,边笑着说道,“才多久没见,几个孩子又长高了不老少哩。还是嫂子会养人啊,瞧咱家麦香那丫头水灵灵的,看着就招人喜欢——”
王氏扫开了她的手,冲着外头努了努嘴,“我一人忙活得开,你就别沾手了,免得把衣裳都弄脏了。赶紧先去两个老的那屋露个面,回头过来陪嫂子唠唠嗑就成——”
“咋没把山子和米儿那丫头一起带来玩玩哩?昨儿个全哥儿还在念叨着他山子哥哥呢。”
杨春花走到门口,听到这话转了身,撇了嘴回道,“懒得麻烦,我一人走路多轻松啊!再说了,就咱娘那性子,一毛不拔的抠索的紧,多个人来,就多吃她一碗饭,到时有的嘀咕埋怨呢,没得大过年的上门来寻晦气。”
说着,就拎着带来的两包点心,转身出去了。
王氏笑了笑,没接腔,人家当亲闺女能够口无遮拦的把亲娘随口埋怨两句,她这个做儿媳的,却是不能。
再说杨春花往老两口屋里走了一遭,前后都不到半袋烟的功夫,杨老爷子还在外头晃悠,不到饭点估计也不会回来,屋里只有郑氏一个,瞟了眼大女儿手里的纸包,只嗯哼了一下,娘儿两个就没有多话。
做闺女的递了年礼过去,连句拜年的吉祥话都懒得说,当亲娘的也就一言不发的接了过来,也是连一句半句的询问关心都没给。
杨春花不耐烦在那屋里待着,转头就出来到厨房找王氏,也不待王氏开口,就自发的找了活干,“长林和长林媳妇回娘家去啦?”
王氏看她闲不住,也就随她去了,姑嫂两个边干活边聊天,“是哩,一大早的,老二媳妇就嚷着要走,家里头也没啥事,我就让老二陪着一起去了,免得路上突然起了风雪,老二媳妇一人弄不住孩子。”
“娘,姐姐让我来说一声,那边锅里的芋头好像煮好了——”突然,全哥儿迈着小短腿跑了来。
过年要待客整治许多菜肴,煎炸烧煮的,杨麦香他们那一屋门口的灶台,压根就不够用了,所以,王氏干脆将两边的灶都征用了起来。
“他大姑,你去帮我把芋头捞起来,等会儿凉一凉,让平哥儿几个把皮给剥了——”王氏手里的活计暂时丢不开手,就对了杨春花说道。
杨春花应了一声,跟着全哥儿出去,方才也没大注意,这会子见着自个儿大哥屋门口搭起的这口灶台,心里难免起了疑惑,这好端端的一个屋檐下,咋还分起灶来了。
姑嫂两个再凑到一块的时候,便忍不住问了起来,“嫂子,家里是不是出啥事了啊?”
王氏心知她问的是啥事,方才也是故意叫大姑子去那边灶台的,存的也就是不想瞒着的意思,此刻便没再藏着掖着,开口回道,“去年入夏的时候,家里头起了点子龌龊,我跟你娘之间生了些矛盾。为了避免再起争端,这不就分伙了,大家各房烧各房吃,也落个清净——”
杨春花这回真有些诧异,对于自己老娘和嫂子的性子,都大有了解,可这磕磕绊绊的十多年都过来了,嫂子也不像是不能忍事的人啊,究竟是出了啥事,倒惹得她真发起狠了?
当下倒也没立即问个究竟,反而笑着打趣道,“嫂子说的也是,总这么一大家子的凑在一起,顿顿都得要您来操持,也该得让那些平日里专会享福的,好好体谅体谅您的辛苦才是——。不过,就长林他媳妇那手艺,能烧出一顿正经饭出来吗?长林又是那暴躁脾气,他媳妇还不得挨骂挨踹的当饭吃哩——”
“老二他们倒没怎么开伙,平时都跟着我们一起吃。”王氏见着食材都准备的差不多了,便打算动手开始炒菜。
锅上热气腾腾,早先放到锅里炖的鸡肉,瞧着好像已经快要好了的样子,“春花,给我把那桌上泡发了的蘑菇递过来——”,搁到锅里再炖上一刻钟,也就好了。
杨春花照做,顺手就给递了过去,“那合着所谓的分伙,就是独独把咱爹娘分到一边去啊!呵呵——,这下可好了,我娘那人一辈子都手脚犯懒,从前我没出门子的时候,家里的饭食都是我烧,后来轮着嫂子嫁进来,又把活儿都接了过去。
她也算是正儿八经的享了大半辈子清福的,这回看她还有没有啥人可以使唤的了?总不能叫我爹去灶上转圈吧——”
话里听着颇有些幸灾乐祸的味道,王氏心里头好笑,这娘两儿处的,可真是稀奇,亲生的闺女都不在心里待见的,要换了旁人家,还不早就母女齐心,站一头去了……
------题外话------
周末愉快(⊙o⊙)哦……
第六十八章 悲怜()
将近午时,杨春妮才领着大女儿赶到,此时雪已落大,一般的人家在这个点都已经吃过午饭,该送客送客,该唠嗑唠嗑。
得亏王氏早料到小姑子到的时辰早不了,掐着点的准备饭食,又将那些提前烧好的大菜,拿蒸笼蒸着保温,这才有了一桌还散着热气的席面。
家里头条件改善了,王氏自不会吝啬,今儿个的饭菜,尽往好了去整,一桌子鸡鸭鱼肉的,上了个齐全,又添了好些道炒菜,炝炒醋溜的白菜片,土豆丝炒肉,辣子鸡丁,肉沫豆腐夹,还凉拌了一碟子茄干,红油辣豆皮……
往年的时候,杨家待客的席面从没有这么丰盛过,顶多也就是上两个肉菜再凑三四个素碟,了不起再多加条鱼,简简单单的,哪像现在,一桌子都快放不下的样子。
即便是事先,王氏已经言语透露了些许家里目前的情况,让大姑子知道,但杨春花瞅着这满桌子大盘小蝶的,还是不免有些咂舌,家里的日子果然是不一样了。
而小姑子杨春妮却是无暇注意这些,自进屋起,她整个人都显得心事重重的样子,木讷着一双眼,瘦小的身子似乎是习惯性的将自个儿缩着蜷着,木楞楞的坐在板凳上。
巴掌大的小脸上肤色显得黝黑又粗糙,头发也有些凌乱毛躁躁的,看着像是没正经好好梳理过的样子,塌瘪的鼻梁下,那两边总是不自禁下拉的嘴角,更是衬出了她那一脸的苦相。
而她身旁的小姑娘钱冬儿,虽模样亦有些邋遢,一身打着补丁的粗布灰衣裳,一头枯黄的头发也没梳的整齐了,但那一双滴溜溜转动的大眼,即便透着几丝怯生,却让她看着显得生气了许多,不像自个儿亲娘那样死气沉沉的样子。
王氏一眼就瞧出了小姑子的心不在焉,有心想问上一问,却碍着满桌子的人在,又不好开口,只拿眼看了下丈夫,却得来杨长生的一声轻叹。
只能暂且压下心思不说,王氏一个劲的往钱冬儿碗里头夹菜,“冬儿,到了舅母家里用不着拘束,想吃啥就吃啥,多吃点啊——”。
惹得郑氏一脸的不快,一顿饭下来,那眼刀子不晓得往自个儿大儿媳和外孙女身上射了多少记了,心里头止不住的暗骂,这败家的娘们,尽拿着家里的东西去填外人的嘴了。
偏她又知道自个儿现在做不得王氏的主,只能在心里气闷,因此,刚吃完饭就一脸肉疼的,气哼哼回屋去了……
王氏收拾了碗筷,又由着两个小姑子帮着刷洗干净后,便拉着杨春花姐妹两去自个儿屋里说话。
“平哥儿带着你弟弟妹妹们,去小叔屋里头玩会儿,娘跟你大姑小姑说会子话——”王氏赶着几个孩子下了炕出去,又扯着两个小姑子一起上炕暖着。
又冲着杨麦香的背影扬声嘱咐道,“照顾好你冬儿妹妹啊,把年前娘在镇上买的那些零嘴都抓出来,分给她吃——”
杨麦香脆生生应了一声,便牵着比她小了一岁的钱冬儿玩去了。
“还是嫂子会教养拾掇娃子,瞧瞧麦香那丫头,水灵灵又爽利的小大人模样,那粉色碎花的小袄子一穿,咋看都显得鲜灵,都不像是咱庄户人家的闺女了,活脱脱就是那城里的小姐样哩——。哪像我家那丫头,都快十五的人了,就跟我一个模子长出来似的,黑不溜秋的,还尽显着土气,到现在亲事还没个着落呢,真是愁死人喽——”
杨春花性子本就有些粗拉拉的,又是在夫家当家做惯了主的,所以向来是心里想到啥就说啥,此刻便扯着自个儿嫂子和妹子随意言语道。
杨春妮满肚子的心事,不知该咋的开口跟自个儿嫂子言说,此时便咧着嘴,胡乱点头附和了一声,“是哩——”,可脸上的笑容却明显显得有些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