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本科生-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后金的进军途中,只要是遇到抵抗的,让他们觉得难以打下来,或者受到了损失的,最后都是一个结果,那就是屠城。

    他们以杀戮立威,不惜杀掉一切反抗势力,从不手软一下。

    如果他们进军巴蜀,张献忠势必反抗,后金为了夺取粮食,绝对会逐村逐户的抢,而且绝对会施行大屠杀。

    这不是瞎说,纵观后金南下的进军线路,那就是一条汉人的血铺就的红线。

    再者,历史已经改变了,不管洪承畴施行不施行养民政策,只要后金出现粮荒,北方残存的百姓将会经历一场怎样的浩劫?

    可是,如果让后金轻易的得到粮食,势必又助长了敌方的实力,这对大明非常不利。

    朱由检很难抉择,他彻底失眠了,这个问题放在谁的身上,都不好选。战争是残酷的,可是百姓却是无辜的。

    真要像后金那样毫无人性,类似一群畜生一样野蛮吗?

    朱由检躲在屋里整整待了一天一夜,一直到第二天晚上,他才做出了决定。

    同样的地点,同样的人,开了一个同样的会议。

    朱由检正式对左懋第下令,让其制定巴蜀作战计划,并商议了作战目标。

    “朕以为,巴蜀乃大明之重地,养民多年,实属不易。遂不能让后金染指,也不能让献贼蹂躏。所以,进军巴蜀势在必行。”

    巴蜀早晚都要打,既然有实力进军,索性在张献忠屠川之前就下手,总好过四川糜烂之后再去接手烂摊子强。

    这里需要澄清一点:关于张献忠屠四川的事情。张献忠称帝的时候所颁布的诏书明确说要“大西政权宣布,对西南各族百姓“蠲免边境三年租赋”。张献忠的号令森严,不许“擅自招兵”,“擅受民词”,“擅取本土妇女为妻”,违者正法。”

    由此可见,在张献忠称帝以前,他在四川的杀戮行为确定不是很严重。

    (PS:至于四川百姓到底是谁杀的,真的也很好解释:张献忠是1646年底死的,而直到康熙七年(1669年),才有官员把这个事情呈递到康熙手上。这其中便是满清最终完全占领四川的时间。套用网上的一句话说:如果四川人是张献忠杀的,那么请问,这二十多年,满清是在跟鬼打仗吗?如果张献忠真的杀到整个四川只有9万人,以满清的实力,何须需要花费二十年时间去占领?又或者,抗清的人自己傻了,杀掉自己的兵源和根据地的百姓?他们拿什么来坚持?只要看一下满清对待抵抗组织的兽性,就基本全明白了。)

    但是攻打巴蜀,大明现在的国力是否能支撑,这也是一个问题。就兵部缺钱的状态来讲,恐怕是支撑不了的,而户部也没银子贴,自己早就靠皇帝补贴了。

    “皇上。。。”史可法急得团团转,他确实是没钱了,朱由检要打巴蜀,他史可法恐怕只能去卖自己了。

    “朕知道爱卿的意思,兵部没钱了,对吗?”实际上,兵部早就没钱了。朱由检把好几万兵干嘛扔到武昌啊,不就是南京这边已经养不活了呗。

    一是做战略部署,二是丢到湖广,让袁继咸用江西、湖南的钱粮去养在整个湖北的兵。

    “朕已经想到办法筹钱了。”朱由检显得很自信,大家也不多问。皇帝不肯说,大臣们也不能多嘴多舌,人家朱由检家里有矿。

    “另外,朕请南安伯,让其想办法从安南购买粮食,朝廷按市价收购。”既然市面的粮食不多,那么为长久计,朱由检就需要从外地进口粮食了。

    毕竟他不能像后金那样去杀掉百姓,然后抢走粮食。

    事情定下了,也就没兵部之外的其他人什么事了。屋里也就剩下史可法、左懋第和王承恩三人。

    “左爱卿,你认为,我们这一次征巴蜀,有几份把握?”这是朱由检想知道左懋第对战局的判断了。

    “三分。”左懋第伸出了三根手指。

    史可法差点没站稳,心里想:合着你们闹着玩儿呢?三分把握带近十万人去打仗?

    朱由检也纳闷,主战的是左懋第,为何他却只有三分把握呢?

    “皇上别急,听我说完。皇上您很清楚这一仗是为粮食,也是为百姓。

    如果我们的意图是现在攻占巴蜀,臣以为确实只有三分把握。

    其一:我军只有十万主力,而献贼有二十多万精锐,其从军号称六十万。

    其二:就算侥幸取胜,我们会马上面临八旗的进攻,到时候好不容易打下的巴蜀又得白白放弃。

    其三:在目前情况下,皇上真愿意把这几万兵带去跟献贼耗?”

    朱由检和史可法听完,都沉默了。不得不说,左懋第的战略眼光之高。

    朱由检只想到了四川百姓的生死,却没有想过南京方面有没有实力去救。

    “那我们就不参与了?”史可法心中倒是期望不打这一仗,今年开年以后,大明打的仗太多了,他这个兵部尚书有点吃不消。

    “不,我们要参与,但是不是参与巴蜀,而是打襄阳。”左懋第的手一动,就划到了襄阳的位置。

    “只要有水师,襄阳就是易攻难守。占据襄阳之后,依托水师,又变回了易守难攻。这是襄阳城的地势决定的。”

    朱由检一想,的确是这样。南宋守襄阳,皆因为有水师之利。

    “攻取襄阳之后,以襄阳为依托,大军西进,一路进攻郧阳府,则关中危机。后金就不敢贸然进攻巴蜀,同时还可以进攻汉中谋取四川。

    自古进川就三条线,剑阁,云贵和巫山古道。走汉中是最常用的,这也为我明军正式谋取巴蜀做准备。

    臣以为,攻襄阳的可能性有九成,甚至后金还有可能主动放弃。”

    “哦!为何?”

    “因为襄阳对于后金没有价值,他们不善守城。”

    “可是关宁军善于守城啊!他们可是山海关的守军。”

    “关宁军比耿精忠的天助军还不懂水师,只要长江水师到襄阳城下,这一仗就能成功一半。另一半就是水师的战船只管开炮。”

    朱由检没有被左懋第的话逗笑,他反而很沮丧地说:“太可惜了。我还以为可以一战平定四川呢。”

    这也不能怪朱由检心大,从京城逃出来之后,他所遇到的大战,都是很快就结束了,根本就没有长时间僵持的。除了像战略布局的这种除外。

    在朱由检的思想里,最好也能像堵李自成一样,一次机会就把张献忠干掉,然后收编大西军,现在看来,自己是异想天开。

    “那我们什么时候可以攻略巴蜀?”

    “非三十万精兵不可。”左懋第又伸出三个手指。

    “为何要这么多人?”朱由检惊呆了,他还真没想过打张献忠居然需要这么多兵。

    “流贼最强的两股势力基本相差不多。打李自成的时候,闯军老营已经精锐尽失,留下的精锐也已经调开李自成身边。而献贼所部进川之前就没有大损失,进川之后只会更强。”

    好吧,朱由检现在总算是知道为什么左懋第天天钻进作战室不出来了,这家伙没像历史上杀身成仁之后,全部身心都放在了敌我研究上了。

    恐怕左懋第现在的战略水平都快赶上洪承畴了,这是硬生生的在作战室锻炼出来的。

    “在献贼和后金之间插手进去,玩力量平衡?”

    这是三国杀的玩法啊!

第233章 行程前的安排() 
三十万精兵大明没有,如果在现在的形势下还能腾出三十万精兵,朱由检就算不敢反攻河南,起码也敢反攻山东了。

    不过,按照左懋第的说法,去襄阳牵制一下后金,让其不敢动太多四川的歪心思还是可以的。

    朱由检压根就不指望张献忠没死之前能和大西军组建联盟,这根本不现实。

    其一:张献忠已经称帝,在汉文化里,称帝的人要么被另一方杀掉,要么自己投降。

    其二:张献忠恐怕进攻大明的意图大过进攻后金。他跟后金暂时没有仇恨,朱由检根本不敢高估此人的品性,这就是一个狡猾的土匪,没有什么信誉可言。在张献忠被后金打死之后,大西军才跟后金成为生死仇敌。

    想通了这些,朱由检就主动的意识到了自己的一些错误,看来进攻巴蜀不能操之过急,目前巴蜀的形势对大明还是有利的,至少明军还占有一些战略节点,维持住这些地方比送上去拼命要好。

    “朕决定再亲自去一趟湖广,此战是三方角力的焦点,不可不重视。”朱由检对西征并不放心,首先还是无人领兵,至少李过等人归附时间太短,估计他们还指挥不动自己的这支亲兵。

    另一个原因是朱由检一下子对西南重视起来了,之前他的注意力一直放在华东,也没精力腾出手处理西南的事。

    现在看来,西南有可能成为大明一个新的大后方,至少能给大明提供一个兵源地。朱由检不去,西南各势力没有人能统御。

    西征不是一件小事,可能一去数月,南京方面有诸多的事情需要安排。而且朱由检必须要对一些重要的项目做谋划,这就要牵扯到理工学院的总规划了。

    方以智手上的人增加了不少,尤其是这一批进士的加入,让他干得更加顺手。

    不得不承认,有文化的人和没文化的人,在做事情上还是不一样。哪怕这些进士以前学的是儒学,但是他们依然是整个大明的学霸。

    “方大人,方密之,方爱卿。朕特意来看您来了。”一进门,朱由检就带着及其肉麻的称呼挑逗着方以智。

    “少来,你就不是来看我的,你是来看我累死没有。”方以智听到朱由检的声音,压根就没有抬头,也没有行礼。他和朱由检之间,压根就免去了礼节这一习俗。

    “这都被你猜中了,你可知君心不可测?”朱由检继续开着玩笑。

    “有话就快点说,我还有一堆的事呢,没空陪你闲扯。你要是想我早点累死,就可劲的折腾我。”

    “你那同学汤若望,可有联系上?”朱由检非常后悔,当初离开京城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把汤若望带上。不过他后来又一想,带上又如何?汤若望只是这个时代西方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并没有对科技有所贡献。或者说,汤若望如果南下,最多是一个好老师,成不了发明家,也帮不了朱由检大忙。

    “王公公已经派人在京城那边联系上了,但是后金不放人,汤若望根本出不了京城。”方以智这一年基本学完了朱由检的基础性学科的学习。

    除了对于难度比较大的高数、高等物理和高等化学之外,他的理科差不多已经达到后世初中毕业的水平了。学霸学东西就是比别人快。

    按照朱由检的估算,最多两年,这家伙就能把朱由检肚子里的那点货掏空。到时候除了见识之外,朱由检将望尘莫及。

    同样的,作为经世学方面,陈子龙也在拼命的吸收朱由检肚子里那点不太多的文科类的学问。政经也就不拿出来说事了,朱由检对经济学本身懂得也不多,只是说了一堆的例子让陈子龙自己去想。

    “澳门葡萄牙那边有消息吗?”施琅已经走了三四个月了,估摸着快要回来了,这件事需要朱由检先做个铺垫

    要想学西方的造船技术,除了派施琅去巴达维亚一带招募船工之外,朱由检还得联系澳门的葡萄牙人,希望从他们哪得到一些帮助。这是大明和西方交流的一个官方途径,可以说这个时代的很多西方的知识,都是通过澳门的耶稣会传入的。

    “葡萄牙人人只愿意卖船,不愿意提供造船技术。”方以智很无奈,东方的造船技术和西方根本不同,这些西洋人也很贼,只卖成品,不作技术转让。

    “那就等施琅回来之后先把船厂建起来,不要让他们等。从现在开始,就要向全国征招造船工匠,做技术储备了。另外,葡萄牙人的铸炮工匠呢?”朱由检对于这个时代的铸炮技术不抱什么希望,大明现在连蒸汽机都搞出来了,镗床也就不远了,还真看不上这个时代欧洲的技术。

    “说是会帮我们在西洋寻觅一个,但是到底什么时候到,恐怕就难说了。他们希望得到更多的贸易权限,最好只有葡萄牙人来跟大明进行贸易。”

    “呃!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再过几年,等我们的科技树攀出了一点苗头,他们会知道大明的好东西有多少的。”

    “皇上喜欢骨干的?”

    “不,丰满的和骨干的朕都喜欢。蒸汽机的事情抓紧定型,实在不行就先给急着用的项目组弄几台使用。比如宋应星那边和硝化棉那边,材料不突破,会限制很多技术得不到发展。”

    “这可不行,现在十天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