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达继续说道:“先前看似我们一直在败,但是我也在摸清乃而不花的脾性。这个老家伙虽然狡猾,但是却并没有那么精细,大抵蒙古人的性格使然,他们打仗靠得更多的是勇猛。他感觉他势头比我强,军队比我多,所以他就敢跟我决战,灰山之战,他并不是想夺下灰山,而是想看我想不想跟他拼命,有没有圈套。
估计这老家伙见我连陛下的亲军都尉府的兵马都派上去了,老家伙知道我王牌尽出,是真心跟他打决战了。
可是他不知道,我一早就下了死命令,不许任何北元士卒将我们灰山后面的军情送过去,因为我们身后根本就没有多少人了。
看着调动频频的蒙古骑兵,朱棣这还是第一次上战场,看着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蒙古骑兵,感觉嗓子眼有些发甜。
自己终究是怕了。
略微带着些苦涩说道:“其实我还是有些疑问,我三哥的为人,大将军应该知晓。聪明是真聪明,但是未必是真的打仗的料,让他去收口袋,我终究有些不放心,为何不让我率兵马前去呢?”
这位久经风雨的大将军面无表情道:“我就是让他去丢脸的。甚至他有可能会死。”
“岳父您!”
徐达一席话,竟然惹得朱棣手足无措,失态间竟然教出了岳父。
徐达看向朱棣,脸上露出一抹长者的疼爱之色,“这是陛下的选择。我也无非是顺水推舟罢了。”
“朱棣不值得岳父做这些的。”徐达面色沉重,若是三哥死战战场之上,别看徐达的身份超然,也难逃父皇的责罚的。自己还年轻,岳父完全没有必要为自己那么早铲除对手的。
“不仅仅是为了你,也为了军中老将。你们成长的越快,我们这些老家伙死的越快,朱棣别怪我,我虽然老了,但是老兄弟的命,我该帮衬也得帮衬。”
“岳父,我不明白。”朱棣问道。
“不明白啊,回去问问那个说给你戴白帽子的姚天禧去吧。”徐达轻声说道。
“岳父,您知道了。”
徐达面带严肃之色,“你现在还用不着他,让他滚回南京去烧香吧。现在就想搅弄风雨早了些。”
(本章完)
第209章 老帅迟暮()
朱棣心情复杂的点点头。
他心里明白,岳父坐镇北平,其触角何其广泛,自己手底下的小秘密哪里能瞒得过他。
他让自己送走道衍大师,势必有他的道理。
收下沉重的心思,他不由的为三哥担忧起来。
彻底抵挡乃而不花逃窜的是自己的三哥晋王,朱沐英大军主帅身受重伤,接下来的战事交给了傅友德打理,傅友德虽然善战,但是他们距离主战场还很遥远,想要抵挡住逃窜的乃而不花难如登天。
所以抵挡逃兵第一轮攻势的重担,便落到三哥晋王身上。
三哥若是能拦住一段时间等到傅友德来援,那么一切好说,一旦三哥败了,那么乃而不花的主力有很大可能逃窜出包围圈。
到时候一切的努力都会付诸东流。
饶是朱棣这种初上战场的雏也心知肚明,阻击战必须用精锐中的精锐,还需老将稳住局面才可,自己的三哥差太远了。
他就是个戏精,平日里显摆自己的聪明才智还凑合,真的玩命儿,他不行。
朱棣扪心自问,别说是自己的三哥,就算是换做自己,想要抵挡拼了命突围的乃而不花也很难。
朱棣想不明白,为什么费劲心思坐下的局,好不容易将乃而不花圈起来,为什么最后圈口袋的人,却派三哥去,三哥太弱了些啊。
朱棣现在还记得当初徐达下达这个命令的时候,连同长兴侯耿炳忠,宋国公冯胜都是非常反对的,他们甚至还和徐达私底下议论了一番。
因为谁都知道,派晋王这个奶娃子去,大家这一年的努力很有可能付诸东流。
朱棣不知道,虽然都是皇子,但是身为李淑妃所生的晋王,比起他这个蒙古妃子生的儿子的政治资本要强很多,这一次朱元璋不仅给了他三哥最强的兵马,还给了他最强的装备。
草原因为这些年的战事,渺无人烟早就成了常事。晋王朱㭎身后是三晋大地最为精锐的一万五千精锐,战车之上堆满了盾牌,眼下正在向下拆运。
此时的他眼里表情复杂,既兴奋,又感觉到丝丝的畏惧。
等到斥候告诉他南方并无士兵的时候,他才稍稍放下心来。
豪华的马车之上,食之无味的朱㭎提起鞭子便将做饭的厨子一通狠揍,其实并非厨子的饭菜做的不好,而是他的心里充斥着忧虑罢了。
看着跪在地上求饶的厨师不停的哀嚎,朱㭎心中的郁结之气少了些许,再转身看看自己从山西带来的一万五千精锐,朱㭎心中忽然升起了万丈豪情。
父皇,我一定要通过这一次大战,来向您证明,我才是您最优秀的儿子。
灰山以北的广袤草原之上,牛角声阵阵,将士们的呐喊声震天。
乃而不花嫡系最精锐的一万精骑,乃儿雄鹰的八千精骑,三万多各部落组成的联军,其中还夹杂着剩余的重甲骑兵,正在蓄势待发的草原骑兵连绵而出,足足将战阵拖拽出五六里纵深。
相较灰山战场上,大明出现在燕山左右前后四卫,飞熊卫蓝家军四万铁骑,乃而不花的部队的气势要更强,兵力也是更胜上一筹。
乃而不花并非不懂中原兵将刻意追求的各种玄妙着阵法,虽然此处地势开阔,也适合大军布阵,但是这位北元硕果仅存不多的统帅,显然不想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也不像是徐达在灰山指挥下的各位兵马呈品字形展开,而是以自己的嫡系卫队为核心,将队伍布置成了鱼鳞状,层层递进,这样保证了骑兵冲锋的力量的同时,也可以尽可能的破坏生产力相对较强的明军的凿阵力量。
只要双方部队搅在一起,明军必败,因为自己的军力占优,马力占优。
当然,也不得不说,昔日里不可一世,号称一个锥形阵就能凿穿汉人各种阵型的蒙古人如今不得不选择如此妥当的阵型,是大明的军力强盛,在势头上早就超过了昔日的蒙古骑兵。
占据了灰山优势的徐达与朱棣等人从灰山之上俯瞰战场,视野极佳。
朱棣更是心中激荡不已,这便是双方总兵力超过十万的大军对决吗?
一方像是汹涌喷出的火山,巨石滚滚,硝烟漫天。
一方像是大浪滔天的海浪,绵延不绝。
双方撞在一起,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最令人热血沸腾,最令人呼吸停滞的画面。
朱棣从凤阳历练多年,一直到了二十一岁才就藩,自认为自己对于军事也算是比较了解,可是当他看到了真正的战场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真的太嫩,太天真了。
朱棣下意识的看向了自己的岳父大人,却见岳父大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品起了茶,徐允恭亲自在一旁烧水,锅灶中热水滚沸,父子二人似乎早就习惯了这种情景般,对于战场上的风云激荡根本在他们内心起不到任何的涟漪。
“来,喝上一杯。大军要先接触一会儿,短时间是看不出什么来的。”
朱棣接过茶水,却并没有喝,脸色犹豫的很明显是想说什么。
徐达看了朱棣一眼,最后开口说道:“如果这一场仗打赢了,晋王殿下成功的堵住了乃而不花,那么对于我来说,就是我输了,陛下赢了,大明赢了。可是我在军中那么多年,输过几次?”
在军中早就听徐达各种战绩耳朵都磨出老茧的朱棣自然不会认为自己的父皇能赢,“既然如此,岳父大人为何不抵制住父皇的圣命。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我那三哥那点儿本事,是不值得让三军跟着一起冒险的。”
朱棣摆摆手,笑道:“陛下做事乾纲独断,雷厉风行,这才几年,秦王、晋王、还有你都就藩重镇。
陛下这是存心将老将换下,让你们顶替我们替他打江山,镇守江山。
所以这一次,陛下是下定了决心,让晋王领精锐阻击,甚至还暗中给晋王做了策划。陛下这是揠苗助长啊。
别人是什么情况,我徐达不清楚,但是我肯定不是那种眷恋军权的人。将天下交给你们年轻人又何妨?可是陛下太急躁了啊,他想让你们快点儿成长起来。这一次晋王负责阻击之战就是一个时机。反正如今脱火赤全军覆灭,经此一役,乃而不花不死也得掉一层皮,只要晋王能够稍稍抵挡,便是大功。”
“您是说这一次只要三哥立下功劳,那么老将就要交权?”对于父皇让各藩王就藩的布局,心里多少看出些什么的朱棣问道。
徐达笑道:“不交权就是死啊。汤和那老货在京师给我写信说他准备致仕了,我呢,本来身患背痈也没几天活头了,就没想那么多,谁曾想到韩阳这个小家伙竟然有这个本事治这个病,等到这次北征结束之后,我会以作战不利的缘由,告病回乡养病。你父皇的性子,你也了解,心眼儿小,别人若是赢了他,他肯定得记仇的。我不如乖乖的交权,回家养老去喽。”
(本章完)
第210章 谢幕之战()
见朱棣面带悲伤之色,徐达笑了笑,“你不必如此,英雄终有迟暮时,我这种老家伙如果一直在位,岂有你们年轻人走上前台的机会。”
朱棣表情坚毅,似乎给了徐达一丝当初在鄱阳湖时朱元璋那意气风发的感觉,“岳父大人您放心,您走之后,我会照顾好北平的。”
徐达表情复杂,似乎是不想让朱棣看见,扭头望向战场,缓缓道:“当初誓师北伐,我与常遇春引天下精锐兵马,掘其根,扫其叶,断其枝干,最后筒大军,直驱大都。元顺帝并不是没有抵抗的力量,却仓皇的逃离了。此举保留了北元的元气暂且不说,我们大明的将领心中都有个心结,那就是我们大明的军队能否在不依托城池的情况下跟北元的主力部队硬撼。”
说道这里,徐达略微停顿,双手摸向了腰间的战刀,猛然长出一口气,“今日便是我大明打出军魂之时。”
徐达的眼神无比炽热,仿佛回到年少时意气风发的时日,“我中原热血儿郎,有何不能为?草原蛮夷,今日势破之。”
在场的官员,无论品阶高低,听闻此言,皆豪情上涌,为身为大明的一员感觉到无上的荣光。
徐达伸出满是皱纹的手臂,摇摇指向山下两军刚刚碰触在一起的战场,“我徐达戎马一生,助陛下打下这广袤的锦绣河山,如今我即将退去,那么这场谢幕之战,我徐达必将让他精彩纷呈。百年之后,让子子孙孙都知道,他们的先祖,曾经在大漠之上,堂堂正正的击败了曾经给他们带来无数灾难的蒙古人。”
徐达沉默不语,紧紧我握紧腰间的剑柄,有一种提马冲上战场的冲动。
战场之上,双方兵力的总和超过十万,其厮杀场面,何等的壮观而惨烈。
为了加强冲击的力度,各军伍最前阵,都是军中经验丰富的老卒,品级最低之人,也是总旗,这些总旗皆披事先发放的鱼鳞战甲,持特制的冲阵长枪,恍若一支冲天而出的绝世武器的锋芒。
眼下这是大明几乎各部队能够调动的骑兵总和,就那么硬生生的撞了上去。
“杀!”
最前方的将领后背的护背旗迎风招展,集合了所有将士们的信念,一往无前的冲锋,如武者出招,一计长虹贯日,有去无回。
初次碰撞。仿佛一柄巨锤砸在墙面之上,北元的骑兵一片片倒下。
战阵顿时凹陷一片。
只是蒙古老将乃而不花布置的鱼鳞网式的布阵在没有任何花哨的冲杀之中,发出了惊人的效果。
蒙古儿郎,自幼在马背上生长,若论骑术岂是汉家儿郎这种半路出家的骑士所能媲美,双方冲阵不超过二百步,就不断有大明的军官落马,战死者超过半数。
坠马者在这种骑兵交锋之中,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希望,后续的战马会轻而易举的将他们踩成粉碎。
乃而不花的第一波冲锋结束之后,犹如被顽石刺破的海浪,第二波浪花便由乃儿雄鹰率队冲锋过来。
此处,乃而不花用到了兵法,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大明的将士气势高昂到了恐怖,想要跟他们一股脑的拼命,没有好处,反而这种次第性的一波波的冲锋,可以消耗他们的士气。
只要士气耗费干净了,那么接下来便是待宰的羔羊。
一方的士气与速度正在下降,一方加速完毕,正是士气最为高昂的时刻,第二波撞阵结果显而易见。
万余乃儿雄鹰的铁甲骑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