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没出生的不算。”军官看了女人一眼,“生下来的才算数。”
那女人当即嚎啕大哭:“我的儿啊!你为何不早来几天?早来了也能领粮食了!”
所有人都哄堂大笑,连刘大保也笑了。
军官又说道:“刘大保,你抱着一个儿子,不会让你移民海外的,我们会给你安排一个事情做,你在这里先等几天,等人齐了,我们统一安排。”
“该到我了吗?”跟在后面的那名小姑娘怯生生的问。
刘大保连忙抱着孩子退到一边,给这小姑娘让开一条道:“小姑娘,到你了。”
军官看着小姑娘,问道:“小妹妹,你家里人呢?”
那小姑娘的眼睛当即就红了:“军爷,我家里一个人都没了,就剩下我一个了。”
“可怜的孩子!不过你年龄太小了,不能移民海外,就先送你去读书吧。”军官爱怜的看着这个可怜的小姑娘说道。
“读书?我也能读书?”小姑娘瞪大了眼睛。
“怎么不能?”军官笑着道,“现在女孩子也能读书了!”
后面有人不解的问:“给女孩读书有什么用?”
“怎么没用?”军官说道,“可以当医生,可以入伍当女兵,就算去纺织厂当织工,也要有文化的!”
第一百六十九章 丰收年()
刘大保手里拿着发下来的一瓶陶瓷瓶,放在手中翻看几下,陶瓷瓶上面写着几个字,他不认识字,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给刘大保发放物资的一名女兵道:“大哥,这是炼乳,其实就是浓缩牛奶,你打开后,加入八倍的开水,就可以泡起来给孩子喝了。这里还有一个奶瓶,把牛奶灌入奶瓶内,再拿起奶瓶给孩子喝。”
奶瓶也是陶瓷做的,虽然现在南洋公司已经可以大批量生产玻璃,但是南洋公司故意不提高玻璃的产量,玻璃还是当成一种奢侈品卖,所以奶瓶也是陶瓷的,前面的奶嘴是用杜仲胶做成的。虽然现在南洋已经开始种植橡胶树,可是没有经过硫化处理的橡胶不能用,只能先用杜仲胶取代。
三日之后,刘大保和难民们一起踏上了前往南方的旅途。因为东面的运河还控制在清军手中,难民们只能走陆路抵达武昌,在武昌再坐船前往江南。
毕竟陆路难走,难民的队伍中又有不少妇孺老弱,走路的速度自然不可能快到哪去,每天只能走三十到四十里路。路途中,有从南方过来的琼州军战兵保护,也有武昌知府招募的民壮伴随同行,难民中的一部分青壮也被招募当了民壮。战兵负责保护难民,毕竟河南境内刚刚收复不久,还有残存的清军,以及各地层出不穷的山贼盗匪,有三千战兵保护,这些宵小之辈不敢靠近。
民壮白天推车赶车,傍晚的时候,民壮们安营扎寨,挖掘壕沟,修筑营寨,所建造的营寨完全是按照兵营标准建造的,可以保护难民不会遭到袭击。
从开封到武昌,难民们走了整整一个多月。到了武昌之后,难民们乘船顺流而下。上了船之后,速度就快多了,五日之后,头一批运送难民的船队便抵达了上海。
刘大保当上了一名蒸汽机车厂的工人,他的儿子白天被送到新开办的托儿所去,他晚上下班之后,把孩子抱回家。而那个一直跟着他的小姑娘,也被他认了当女儿,小姑娘被送去一家学校上学。
上海知府衙门内,上海知府姚廷遴向前来视察的王羽禀报:“王爷,近日来抵达上海的难民都得到了妥善安排,一些拖家带口的,都给安排到新开办的工厂去上班了。大部分女人也去了纺织厂。而且我们还建立了托儿所,没人照顾的孩子送到里面,一些难民女子被被我们雇佣,送入托儿所工作。至于有些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难民,以及一些自愿远渡重洋去海外的女人,都送上船,送去海外了。”
“安排得不错!”王羽点了点头,“鞑子制造了难民,其实也等于帮了我们一个忙!我们要工业化,需要大量产业工人。若是农民都被束缚在土地上,哪有人来当工人?是鞑子把农民赶走了,这也让我们解决了产业工人不足的难题。”
……
千里之外,大名道广平府,已经是农历五月了,进入了炎热的夏季,这个季节正是北方冬小麦收成的季节。广平府一带地势平坦,因为番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进,不仅是老百姓可以填饱肚子,而且这些农作物的叶子也能拿来喂猪养羊,这就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而猪和羊的粪便,又能提供给农田当肥料。
可以说,原本历史上,康熙的运气是好到了爆棚,满清入关之后,小冰河期刚刚过去,气候转暖,农作物产量上升。到了康熙年间,那些美洲来的高产作物又在全国各地种植,使得明末的饥荒现象不再出现,所以满清才有两百多年的运气。
由于大量的养猪养羊,牲畜的粪便又使得这些土地变得肥沃,去年又是风调雨顺,冬季还下了大雪,今年的冬小麦长势旺盛,又是一个丰收年。
按照自然规律,连续几年风调雨顺过后,将会有灾年。真实历史上,到了明年的时候,将会天降暴雨,黄河决堤,黄河改道夺淮入海。不过夺淮入海的情况多半不会发生了,因为清军掘开黄河大堤,使得黄河淹没了北岸地区,曾经已经干枯的八百里梁山泊再次重新出现在华北大地上。
除此之外,王羽的进攻机会是攻占洪泽湖大堤,然后兴建水利工程,进行河道治理。历史上的高家堰决堤现象也不会再发生。
又是一个丰收年,农民们兴高采烈的收割冬小麦。虽然说他们的粮食只能被迫卖给清廷,换到手的是薄薄的大清龙钞,不过今年的冬小麦不会再卖给清廷了。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啊!去年虽然丰收,可是被朝廷的龙钞给坑惨了!”一名中年农民对身边的其他农民说道。
“大哥,你以为今年朝廷就不用龙钞了?只要是还用龙钞,我们就别想好过!听说出现了好多假龙钞!现在的龙钞想去兑换现银都换不到了!有人黑市交易,要十两银子的龙钞才能换到一两白花花的现银!”边上另外一名农民说道。
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农笑着道:“南面的大军很快就会打过来了!我们还要卖掉麦子?还是等南面的大军打过来,我们再卖粮食吧!估计今年的税收是交给南面了!”
边上一名青年农民道:“南面的朝廷买卖公道,听说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很不错,收上来的粮食我们不卖给朝廷了,就等南面的朝廷!”
“对!”老农点了点头,“县衙里的县老爷都准备跑路了!那些小吏多半是准备投降,谁还顾得上收我们的税收呢?”
“卖给南面的朝廷,肯定可以卖个好价格,不用受那八旗粮商的鸟气!”有人说道。
但是这些善良的农民根本就不知道,很快就有一场大灾难等着他们。
农民们收上了粮食,考虑到吴三桂的北伐大军马上就要到了,县衙里的小吏也没有再出来催着收税,农民们都把粮食暂时存放在自己家里,只等南面的北伐大军打过来之后,再考虑出售粮食,用南面发行的钞票或者银元来交税,交租子。
也就在农民们囤积粮食等待北伐大军的时候,巴海的清军出动了。
第一百七十章 抢粮()
成安县县衙,清廷县令垂头丧气坐在县衙内。原本冬小麦收成的季节便是纳税的季节,但是大战在即,县令也没有心思去收税了。很明显,小小的成安县根本就别想挡得住吴三桂大军的进攻,县令已经打定了主意,吴三桂的军队一来,他就打开城门投降。既然准备向吴三桂投降了,那还给清廷收什么税?
县令手底下的衙役们也都无精打采,他们不知道县令已经打定了投降的主意,这不是废话吗,吴三桂的大军还没到呢,县令若是太早暴露了自己的意图,说不定就被人砍了,人头送给清军邀功。
如果是以前,县令和小吏们还会利用收税的机会捞一点,大战之前捞一点也好。可是现在捞钱,捞到的也只能是一文不值的大清龙钞,等到吴三桂大军一到,捞来的大清龙钞就全部变成废纸,虽然现在也和废纸差不多了。
既然大清龙钞没有用,还不如等投降吴三桂之后,再去收税,那时候收来的是南洋公司发行的精美银元,即使是南洋公司的钞票,也比大清龙钞强得多。
衙役小吏们不知道县令的心思,不知道县令是打算投降还是抵抗到底。若是抵抗到底,说不定脖子上那个吃饭的家伙都要没了。
这时候,谁还顾得上去收税?反正城外的农民也没有进城卖粮食,城内那些八旗商人开的粮店都已经撤了,粮商跑光了,就算农民来卖粮食也没人收啊。
正当县衙内的县太爷和底下的小官小吏们各自打着算盘的时候,城门口突然出现了大群清兵,前面是穿着号衣,头戴红缨斗笠的绿营兵,后面跟着一队队身穿鲜艳盔甲,骑着战马的八旗骑兵。
看到八旗大爷们来了,门口的清兵不敢怠慢,连忙把八旗大爷们放入城内。虽说这些清兵都已经打算投降,但现在八旗老爷还没走,他们可是得罪不起的。
巴海带着戈什哈,金刀大马的走近县衙内。
“收税?”听说巴海要来收税,县令的脸拉得比苦瓜还长,“各位爷,不是下官不收税,是城内的旗人粮商都走了,可是朝廷规定,收税必须收大清龙钞。粮商走了,那些泥腿子种出来的麦子卖给谁?粮食卖不出去,怎么收税啊?”
巴海哈哈大笑:“谁说收税一定要收大清龙钞的?老夫今天来,就是要来收麦子的!这里很快就要打仗了!还收什么大清龙钞?银子都不收!老夫要的就是粮食!今年你们县收成的粮食,老夫要全部收走,一粒麦子也不留给那些泥腿子!全部征为军粮!”
县令大吃一惊:“大人,您这是要把那些泥腿子都逼反了啊?”
“哼!”巴海冷笑一声,“逼反?就算老子不逼他们,他们和我们朝廷也不是一条心!这些泥腿子留着粮食不上交,吴老狗来了,还不是给吴老狗?”
巴海亲自来催粮,县令无奈,肚子里暗暗骂人,嘴巴上却不敢说,只好答应下来:“请大人放心好了,下官一定想办法征集军粮。”
“不需要你们征粮!只要你们派遣民壮协助!我们旗人自己去村里征粮!”巴海挥了一下手道。
县令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答应派遣县城内的民壮协助清军运送粮食。
成群结队的清兵往城外的农村赶去,前面是为虎作伥的绿营兵,后面跟着一队队骑着马的八旗骑兵。沿途过去,大部分的麦地都已经收割完毕,田地中只剩下麦秆。清军走了三里之后,前面出现一座小村子,村子内堆满了刚打下来的麦子。
“儿郎们,我们抢光蛮子的粮食,烧光蛮子的房屋!但记住一点,尽量少杀人,把蛮子赶去南面吃穷吴狗和王逆!除非是反抗的,其他的不杀。”巴海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拉开嗓门大吼道。
成群结队清兵呐喊着,冲入了村子内。前面的绿营步兵闯入每一户农民家中,挨家挨户的进行搜索,把所有的村民全部从家里驱赶出去。
“出去!今年的税都还没交!八旗老爷来征军粮了!”绿营兵吆喝着,把屋子中的青壮年男子和妇孺老弱都往外驱赶。
村民们虽然愤怒,却敢怒不敢言,在杀气腾腾的绿营兵面前,手无寸铁的村民们也只能老老实实走出房屋。
绿营兵把屋子内的村民们驱赶出去之后,就在房屋内翻箱倒柜的搜索,虽然这些农民家里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是这些如狼似虎的清兵却连一块铜板都不肯放过,从村民家里搜出来的铜板、银首饰、纸钞,甚至是还算过得去的一点家私,都被绿营兵装进自己的腰包里。不过绿营兵不敢乱动粮食,那是要上交给八旗老爷的。
村民们被集中到打谷场上,一名八旗佐领拉开嗓门大吼道:“大胆刁民,纳税时日已过,竟然没有一个人上交税收!如今我大清天兵来征军粮,你们这些刁民,欠下的税收我们就当成军粮收走了!”
“动手!”一名八旗参领挥了一下手。
在八旗兵的指挥下,绿营兵开始从每家每户往外搬运粮食。绿营兵搬出了粮食,把粮食丢在大车上。
看到从自己家里搬走粮食的绿营兵,站在打谷场中间的村民们一颗心直往底下沉,不过他们还是抱着侥幸心理,只要清军按照正常税收的量搬走粮食,自己怎么说还能留下一点。可是看到绿营兵进进出出,搬个不停的时候,村民们开始感到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