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迫击炮的原理是让炮弹在炮管内以自由落体落下,炮弹尾部的底火撞击炮管尾部撞针,点燃发射药,把炮弹发射出去。要让炮弹在炮管内能够自由下落,有足够的撞击力来引发底火,这就需要炮弹和炮管之间摩擦力最小,可是这样一来,气密性就差了,会导致膛压严重不足,甚至炮弹无法射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迫击炮炮弹上面有闭气环,当发射药发生轰爆的时候,闭气环会膨胀,封住火药气体,给炮弹提供足够的压力。
未能解决击针可靠性和闭气问题,臼炮就不可能发展成真正的迫击炮。
所以说新式臼炮的炮弹和炮管壁之间的摩擦力还是很大,无法实现炮弹下落击发。因此这种新式臼炮是采取燧发机拉发点火的方式。
装填炮弹的时候,先用木杆把发射药包顶入炮膛尾部的药室内,再放入炮弹,然后用尖锥从火门刺入,戳破药包,接上引药管,再以拉发式燧发机来点燃火炮。这种臼炮的装填速度肯定比迫击炮慢,不过比前装榴弹炮和前装加农炮快多了。
前装炮时代,炮管短了,装填肯定快。
“将军,鞑子修筑石头城墙,要攻破也并不困难!”白光勇献策道,“只要我们以炮火和散兵压制城头,再让人上去,即可炸开城墙。”
王'辅'臣哈哈大笑:“不急!某希望鞑子来得越多越好!”
明军并不急着进攻,而是在城外修建营地,挖掘壕沟,修建塔台,筑造土城,看起来似乎是做好了长期围困的准备。
清军大营内的蔡毓茂站在高台上,用望远镜观察明军的动作。
“明狗也拿老夫的石头城墙无可奈何!哼!让你围困吧!等我大清数十万援军一到,区区三万明狗,还不是土崩瓦解!”蔡毓茂冷笑一声。
其实王'辅'臣部的明军战兵也就三万多兵马,只有两千重骑兵,五千龙骑兵,八千滑膛枪手,三千线膛枪线列阵枪手,两百散兵,五十神枪手,两千刀盾手和五千炮兵,再加上铁道兵护卫队五千人,未动用的新式臼炮和一窝蜂火厢车五千人,大约三万余战兵。其余的十多万人都是铁道兵。
王'辅'臣的战兵虽少,却是一支全火器化的精锐,就连刀盾手和重骑兵,也都装备了短铳等火器,每一名重骑兵配备一支后装线膛迅雷短铳,刀盾手配备双管短铳和手雷。
威力巨大的一窝蜂火厢车和新式臼炮,目前还未投入使用,只等清军集结。
“禀报将军!鞑子骑兵到了!”一名斥候骑兵向王'辅'臣禀报。
“来了多少人?”王'辅'臣问道。
“不多,鞑子来了三千骑兵,不过不是八旗兵,是绿营马队。”斥候回答道。
到了这个年代,清军最精锐的骑兵是关外的八旗骑兵,次之是甘陕绿营马队,排名第三的才是关内的八旗骑兵,普通的绿营马队是最弱的骑兵。
“哼!”王'辅'臣冷笑一声,“甘陕绿营马队都已经投降了,来的不过山东绿营!这些鞑子骑兵还不是来送死的?是给我军送马来的吧!”
来的正是山东绿营马队,不过清军骑兵哪里敢去进攻琼州军阵型,而是飞快的逃入城内,美其名曰,协助蔡将军守城。
……
山东济宁,运河边上停泊着一艘艘船只,河岸上,驻扎了数座清军大营。山东各地的清军陆陆续续赶来济宁集结,原本他们还要一个多月才会集结南下,因为明军提前发起进攻,清军被迫提前在运河边集结,等待乘船出击。
集结完毕的山东清军将会在济宁登船,沿着运河南下,抵达两淮,再沿着小河汊进入洪泽湖,然后逆流而上,即可抵达凤阳迎击明军。
虽然从济宁到凤阳,沿途都有水路可以乘船,但是山东各地的清军集结,除了德州等运河沿线清军外,其他地方的清军,譬如说济南清军,文登清军,莱州清军,即墨清军,都是只能徒步走到济宁集结才能乘船南下。
在这个年代,陆路行军是令人头疼的问题,更不要说陆路运输粮食辎重物资了。
山东各条官道上,清军冒着烈日酷暑,在大太阳下艰难的行走。跟随战兵的辅兵和民壮们气喘吁吁赶着推着各种车辆。一开始每个人都是汗流浃背,到了后面,连汗都流干了,身上都是黏糊糊的油泥。
“这鬼天气!太热了!实在是走不动了!”一名打着赤膊的清兵坐在地上。
所有的清军战兵在行军的时候,都是没有披挂盔甲,天气太热了,很多人身上只穿着一件无袖的短褂,甚至有人连上衣都脱掉了,打着赤膊走路,就这样,还是走走停停,尤其是走到树荫下,谁都不肯动了。
第一百八十四章 凤阳之战之九()
“快起来!”一名清军把总手持鞭子,走上来吆喝,“起来赶路了!这样磨磨蹭蹭的,走到哪天去?”
“长官,实在太热了啊!”一名打着赤膊坐在一块石头上的清兵摇动帽子扇着风,虽然他是坐在树荫下,可是扇出来的风都是热的。
小冰河期早已过去,鲁南的夏天本来就热,比北直隶是热多了。当年还没有全球变暖,没有工业化,京师一带夏天还比较好。可是鲁南受到副热带高压带的影响,夏季异常炎热,在太阳下的温度可以达到四十度的高温!
山东各地的清军陆陆续续,从各地赶来,入驻到济宁大营或者德州大营。
驻扎济宁的河道总督汤斌不敢怠慢,火速从运河各地调集船只。
原本这个时代的河道总督应当是蔡士英,但蔡士英被杀之后,曾经为清廷镇压反清复明立下汗马功劳的汤斌担任了河道总督。
汤斌,出生于明末士绅家庭,理学家,满清入关之后,为程朱理学在中华大地上发扬光大再次做出贡献,被清末革命家邹容讽刺为驯静奴隶,此人为了满清能够统治华夏,从思想上禁锢汉人做出重大贡献。
当然了,为满清统治者做出贡献,就意味着对华夏民族的伤害。正因为满清入关之后,在原来明朝崇尚程朱理学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把程朱理学发扬光大,把汉人都变成奴隶,这才使得满清统治者能够窃取中原两百六十七年!
只不过历史知识并不怎么丰富的王新宇不知道汤斌这个家伙,若是知道的话,此人也会被他列入必杀名单。
南方的王羽比较注重发展心学,刻意压制理学,这使得汤斌对南方是极为痛恨。
儒家怎么说都是华夏大地上的传统思想,目前王羽若是提出反儒,必然会遭到全天下士绅的强烈反弹。其实儒家也不完全是糟粕,真正害人的是程朱理学。即便是弱宋时期,也不推崇程朱理学,程朱理学是明朝开始兴起,到了清朝被推崇到极限。
陆陆续续抵达济宁的清军乘坐船只,沿着运河南下,再进入淮河,来到凤阳。
其实清军的行动速度并不快,原本江占元估计大约一个月时间可以到凤阳,结果两个月过去了,都已经入秋了,清军还未全部抵达凤阳。在这两个月之内,明军只是扎营对峙,并没有猛烈进攻。
三万明军战兵,加上十多万铁道兵,有身后的铁路线提供补给,粮食消耗和后勤方面并无压力。而清军越来越多,多达十五万清军和二十多万民壮,每天消耗的粮食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长期消耗下去,只能对清军不利。
“呜——”汽笛一声长鸣,一台蒸汽机车牵引着一列专列,缓缓离开南京江北的浦口车站,向凤阳方向疾驰而去。
入秋之后,气候仍然炎热难当,秋老虎的名字可不是白叫的,初秋季节,气温比盛夏季节更加炎热。火车行驶在江北大地上,灌入车窗内的风也是热的。蒸汽机车燃烧的浓烟夹杂着煤灰喷出,没多长时间,装饰豪华的车厢地毯上、桌子上满是煤灰。可是不开车窗也不行啊,那么热的天,若是不开车窗,车内的人都要变成烤肉了。
“王'辅'臣这次拖延得不错!鞑子主力都在凤阳一带集结!预计再过一个月,抵达凤阳的鞑子战兵就能达到二十万了!”坐在窗边餐桌上的王羽对王余佑说道。
当年清军全国战兵的总兵力大约五十五万人,王羽前后歼灭了三十六万,吴三桂又歼灭了十三万,李来亨全歼了十多万甘陕绿营。清廷新招了一批兵,目前清廷全国总兵力尚有四十三万人马,若是凤阳一战一次性能全部歼灭二十多万清军,那么清军的全国总兵力就一下去掉一半,后面征新兵都来不及。
“我们的人也在调动,到了凤阳的战兵已经有五万了!线膛枪和底部扩张弹正在加快生产和配发,已经有了五千线膛枪手了。”王余佑道。
“敌我双方战兵比例是五万对二十万;敌我双方辅兵民壮比例是十五万对三十万。我们二十万人,击败鞑子五十万,根本就不成问题。”王羽胸有成竹的说道。
“事实上是五万对二十万。”王余佑摸着胡子点了点头。
“五万对二十万,也是轻松获胜!”站在一旁的姚启圣笑着道。
专列行驶在江北大地上,路过一些小站,专列一路没停,从小站呼啸而过。从车窗向外望去,可以看到一列列空车停在侧线上,等待专列通过,他们才能走。这些空的火车,都是运送人员或者物资去凤阳的回程空车。
有了这条铁路线,明军的兵力调动和粮食运输等问题轻松解决,每天有四十对列车来回在这条铁路线上,给前线运去人员和物资,从前线运回伤兵和少量损坏的武器。
专列以每小时三十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了大约六个小时,前方已经可以听到隆隆炮声了,这意味着距离前线已经不远。
铁路线直接通入王'辅'臣大营内,铁路线两边挖掘了壕沟,用木栅栏拦住,每隔百步有一座塔台,明军龙骑兵沿着铁路线来来回回巡逻。之前有不开眼的清军来袭扰过,结果都是以失败为告终。
专列抵近了王'辅'臣的大营,机车开始减速。
“这就到了!太快了!”姚启圣感叹一声。当年若是八百里加急,是可以在一天之内跑出八百里,但是骑马颠簸,人困马乏,在马背上颠簸的滋味可不舒服。如今乘坐火车,不过三个时辰便跑出了近四百里路程,而且一点也不会劳累。
“大帅!鞑子援军陆陆续续抵达!根据末将的探子来报,鞑子援军还在赶来!”王'辅'臣向王羽禀报了前线情况,“末将故意放慢进攻,只等鞑子集结。”
走进了中军大帐,王余佑的手指在地图上比划着:“鞑子集结之后,两军对峙,鞑子战兵二十万,辅兵和民壮三十万,五十余万人集结在对面,每日粮食消耗惊人,他们迟早要支撑不在!但鞑子又不敢贸然进攻我们!”
“若是鞑子敢进攻,最好不过了!我们的新式武器即可派上用场!”王羽点了点头。
第一百八十五章 神枪对神箭上()
转眼之间就过了中秋季节,气候转凉,农作物成熟。
秋后出征,吴三桂和李来亨两路大军同时出征,吴军北伐,闯军征西。
也就在两路明军分别北伐和征西的时候,各方期待已久的凤阳大决战终于拉开了帷幕。五万琼州军,对二十万清军展开了攻势。
二十万清军,加上辅兵和民壮,共计五十万,号称一百五十万大军。五万明军,加上铁道兵、辅兵和民壮,共计二十万,号称五万。清军的号称是夸大了自己的兵力,而琼州军的号称,只计算战兵,不算辅助部队。这一点和后世某一场重大战役有点像,淮海战场上,五十五万对八十多万,五十五万那一边获胜,其实五十五万只是战斗部队,众多的民兵、协助运输的老百姓多达惊人的五百四十三万!
只不过那一场战役有一点不同的是,失败方的八十万也是实打实的战斗部队,并没有无耻到把后勤保障和运输工人都算进去。
凤阳大决战,吸引了清军主力。为了能够一举击败最强悍的琼州军,清军甚至不惜把达都的朝鲜八旗,还有巴海的一部分精锐关外八旗都派遣过来了。清军对这一仗寄以厚望,希望能一举击败明军的核心力量——琼州军。只要琼州军战败,那么吴军和闯军都会失去后勤保障,清军就还有翻本的机会。
“五万对一百五十万,这简直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了!”王羽仰天大笑。
如此大规模的战役,自然不可能就在珠镇一点打,虽然在机枪诞生之前的密集阵型,对战场面积要求远比后来的机枪大炮时代小得多了,可是几十万大军摆开来,小小的一座小镇还是容纳不下,更何况还有骑兵迂回,炮兵阵地布置,步兵攻防工事等因素。战场将会从濠州一直排到凤阳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