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来到西汉末年-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周礼中,对官员的各种职权职能都做出明确规定。

    百官依法行事,周礼很重视“法”,涉及法的种类众多,大宰、大司徒、大司马、大司寇都有对应的治象之法、教象之法、政象之法、刑象之法,还有大司马的战法,司刑的五刑之法,司盟的盟载之法等等。

    凡邦治大事皆有专法,法出自王。

    但是,法的上传下达是通过“授法”、“观法”等来实现。官法由高级官员掌控,并授予其下属官员,这就是“授法”。比如周礼。地官。乡大夫中有这么一段:“正月之吉,受教法于司徒,退而颁之于其乡吏,使各以教其所治。”大司徒授予乡大夫教法,乡大夫又将教法授予所属的乡吏,逐层下授。

    所谓“观法”,周礼规定,每年的正月之吉,大宰、大司徒、大司马、大司寇都必须悬法于宫门外,让万民观看,使民明法;小宰、小司徒、小司寇则要率领属官阅读在宫门悬挂的法令文告,这叫做读法。

    通过“读法”,使官员牢记自己职位相应的法规,依法办事,违法失职,以“官刑”惩治。“法”是百官行事的依据,也是考查其合格与否的标准。徐朗的猜测是有些道理,那个帮助周厉王改革的荣夷公,极有可能就是作者。

    这些就是周礼的法治内容。

    周礼的法治内容相比较以前的书籍,有点是完全不同的。就像造船一般,以前的书指导造船顶多是指导不要漏水,要用木头,注意水流,注意风向等,说些原则性的话,但又让人无处着手。而周礼就像效果图一般,将船只清楚的画了出来。

    这是周礼致命诱惑力的第一原因,而其强烈的人道主义思想,又是其致命诱惑力的第二原因。

    周礼中很多关于福利制度的设计,洋溢着人道主义思想。

    周礼。地官。大司徒中有保息制度:“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

    还有医疗制度,周礼。天官。疾医有记:“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知之。”周礼。地官。司救有记:“凡岁时有天患民病,则以节巡国中及郊野,而以王命施惠。”

    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关于如何社会公平的制度设计。

    虽然不能跟后世的平等思想相提并论,但在当时,其对儒家思想浸染的知识分子,杀伤力简直是致命的。

    儒家天天讨论如何仁爱啊,如何敬天爱民啊,这书一看,就该这样仁爱。

    其三,对最高统治者,周王也好,后来的皇帝也好,成就一代圣贤的吸引力,没有那本书能像周礼给予指导。这些统治者都是读儒家经典长大的,天天看的都是虚无的教条,毫无操作性的道德原则。这书不光不教条,而且能具体实践,实践的好,就是一代圣贤,哪个人能不动心呢?

    也许是荣夷公用自己的治理经验,再加上一些想象,因此他组织人马写出这书,然后交给周厉王。

    周厉王一看书,果然不同凡响,正是自己想要的。如果按照书中所做,能够完全实现,他就可以追上周公。因此招来荣夷公,让他负责改革。

    结果当然是悲剧性的。

    再有,这书原名叫周官,大家都认定是周公所做,周公的功绩,人人都知道。因此,以此书为蓝本改革,就类似于举着周公的旗帜。

    整个古代史,这个旗帜似乎都是有效的。

    吸引力足够大,大到几乎所有人都会动心,动心就会实践,可实践的结果总是不如意,这是为什么呢?

    江河行陷入沉思。(。)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夜进宫() 
周礼一书,江河行看来,注定是跨时代的。对政治改革者,有着致命的诱惑。可历史上王莽、王安石都是败的一败涂地,原因何在呢?

    好在江河行是个历史老师,在脑海之中,浮现出一个个历史人物,周厉王,管仲,桑弘羊,王莽,王安石等,想了许久,还是没什么头绪。

    烛火不停的闪动,外面的雨声淅沥沥的响着,感觉小了许多。

    突然,窗外火光闪动,有人在大声叫喊:“什么人?”

    江河行心中一动,已经这么晚,谁来蛮夷馆呢?

    江河行还在猜想,有亲兵进屋报告,说皇帝派一队人马,要自己连夜进宫。

    江河行连忙走到院中,只见上次送书的那个宦官,身后还有几个人,举着火把,在等候江河行。

    江河行虽感意外,也没多问,命亲兵套好自己的马车,趁着雨势变小,跟着这群宦官,朝宫中走去。

    一路之上,没什么行人,不到半个时辰,来到一堵高大的城墙前,城墙上下都有灯火,江河行看的清楚,上面写着西司马门。

    宦官们下马,江河行马车也停在门口。那个矮胖子笑着来到江河行面前,道:“和顺候,陛下就在里面,请和顺候随我来吧。”

    江河行问道:“这是哪里?”

    那宦官道:“这里也是未央宫的西门,里面就是天禄阁,陛下今晚在天禄阁。”

    江河行很是诧异,王莽难道半夜还读书吗?

    江河行下了马车,跟随这个宦官,顺着城门进去,前面的一池湖水,夜里虽看不太清,里面蛙声鸣叫不已。

    顺着砖石路,经过一个个大的宅院,这里大概不是寝宫,晚上一片黑暗。走了没多久,远远的看到一个院子里,灯火闪烁。

    这院子是开放式的,没有大门,江河行跟着那宦官直接走了进来。院子里没有树木,只有一口口的大缸,江河行心想这就是天禄阁吗?

    房子是不少,彼此都不相连,大概三间房大小。正中间,有处比较高大一些的房子,有五间房大小,里面灯火通明。

    大门敞开着,王莽跪在地上,面前一个低矮的饭桌,上面杯盘罗列。王莽正抓着一个土色的酒壶,往自己的碗里倒酒。

    那宦官连忙跑了过去,接过酒壶,给王莽斟酒。

    王莽扭头一看,一挥手道:“和顺候,还愣着干什么,进来,进来,这又不是朝会。”

    江河行紧走几步,进到屋里,连忙跪倒施礼。王莽道:“起来,起来,来陪我喝酒。”

    江河行不敢怠慢,起身跪到王莽对面,那个宦官早已经将酒斟满。

    王莽一摆手,将那宦官呵退,端起酒杯,点指着江河行道:“和顺候,你不怪我吧,以前称呼和王,现在改为和顺候?”

    江河行看了看王莽,闪烁的灯光下,脸色有些发红,头发已比上次白了很多,满脸的倦意。他身后一堆的竹简书,想了是来查什么资料。

    江河行微微一笑,举起酒杯,一口喝掉,然后开口道:“陛下,您又不给我薪水,称呼改了是有些别扭,不过也没什么,我们内部人还是叫我和王。”

    王莽笑着点指江河行,说道:“礼记有云,天无二日,地无二王。既然是我朝之疆土,就不能再称王,这与古典不符。”

    气氛有些尴尬,江河行心说,王莽是要找事吗?

    江河行没说话,看了看王莽。

    王莽接着说道:“哎,今天来不是和你说这些的,那个周礼看过了吗?”

    江河行点点头。

    “和顺候,你也许不知道,我心中是把你当知己的,想必你一定能理解我的。”王莽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嘭”地一下又将酒杯摔在红红的案几上。

    江河行听的没头没脑,上次见王莽,他还不是皇帝,两人聊的热火,有很多共同点。王莽就把江河行引为知己,今天看来,似乎有什么烦恼事要找人倾诉一般。

    江河行道:“陛下,可有什么事?”

    王莽从身边拿出一张白帛,上面密密麻麻写了很多东西。江河行就着烛光,简单看了看,原来是人家给王莽的上书。里面力陈井田制不可再实行,再不停止推行井田制,非要天下大乱不可。

    江河行问道:“陛下,这是有人要你废除井田制吗?”

    王莽猛地一锤桌子,咬牙切齿的说道:“是,这些人简直毫无心肝,从不想想那些没有地之人。井田制我都讲几年了,现在没什么进展。

    有钱人家上百顷地都是寻常,上千顷的也有不少。有的人简直没有立锥之地,和顺候,你说,他们该怎么活呢?

    每想到此,我都睡不着觉啊。”

    江河行看王莽,眼睛简直要喷出火,抓过酒壶,给他将酒杯倒满。端起自己的酒杯,敬了王莽一杯。

    喝完这杯酒,江河行开口道:“陛下,那井田制您打算放下吗?”

    王莽叹口气道:“哎,我是皇帝,又能如何,从上到下,全部都反对。”

    说到这里,王莽又喝了一杯酒,喝完又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我也难啊。”

    江河行问道:“那陛下,你。”

    刚说到“你”字,王莽一摆手道,“和顺候,天意啊,天意啊,也只得如此了,先放放吧。今年事也太多,匈奴那里要打仗,西南也要用兵,黄河偏偏这个时候,又发了大水,现在,哎,我如何睡的着啊?”

    江河行问道:“陛下,是不是打算先治理黄河啊?”

    王莽一摆手道:“和顺候,你不知道这个黄河的厉害,我们家可是在黄河边上。孝武帝治水你听说过吗?”

    江河行摇摇头。

    王莽开口道:“从黄河决口到武帝堵住缺口,足足二十多年啊。”

    江河行吓的差点站起来,碰倒了身旁的酒杯,酒水洒在地上。江河行连忙将酒杯扶起,连声抱歉。

    王莽微笑着看着江河行道:“哎,和顺候,想必是在担心无数流民吧,关心则乱,我何尝不是如此呢?”(。)

第一百一十三章 谈民事() 
江河行点点头。

    王莽接着说道:“治国先治水,我又何尝不知呢?现在大军都调走了,可治水光百姓可不行,非得军队不可。军队,钱粮,关键还要治水的行家,还要趁着黄河水势稳定下来。哎,现在又是天天下雨。老天啊,为何如此待我?”

    说到这里,王莽双手抱头,挠了几下,脸上十分的无奈。

    过了一阵,王莽抬起头,看着江河行,嘴里喃喃说道:“流民啊,流民啊,又没了井田制,不知又该增加多少流民啊。”

    江河行灵机一动,说道:“陛下,以我看,倒不如恢复奴婢,这样流民尚且有机会能得一口饭吃。”

    王莽一拍桌案,“啪”地一声响,菜盘晃了一下,满满的酒杯又洒了不少。王莽点指着江河行道:“和顺候,你这是何意?”

    江河行抬头看看怒气冲冲的王莽,不动声色地说道:“吃饭问题才是最要紧的问题,若是几十万人没饭吃,到处游荡,可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啊。”

    王莽又坐下去,叹口气,又喝口酒。

    王莽端着空杯,看着江河行道:“人,要做人啊,非要逼迫他们再次当奴婢,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又让他们何以做人?”

    江河行道:“陛下,其实让他们做奴婢做的事,但是不受以前奴婢般的****。制定一套法案,对奴婢的权利进行某种低程度的保护,我想至少能有个底限。以后有条件,再逐步改善也是一样。”

    王莽沉思一阵,摇摇头,随后说道:“一旦再改回来,以后怕是再也没人敢动奴婢这样的事,他们永远就是奴婢了。灾民朝廷会有救济,到时候朝廷多拨钱就是,朝廷的各种用度再省一些,官员的俸禄再低一些也就能过了这关。再说,老天也不能看他们不管的。”

    江河行心里咯噔一下,难道你让当官的没饭吃?他们可是有权之人,什么是权力,权力就是合法伤害。就像一个拿刀之人,没饭吃,恐怕这刀子就要起作用。只怕到时候乱局只会越来越大。

    只是这事很难说明,尤其王莽这种只相信圣贤书之人,该怎么跟他说呢?

    江河行想了想,才开口道:“官员俸禄怕是不好动啊,恐怕难以执行啊。”

    王莽哼了一声,说道:“怎么不能呢?俸禄该这样发吗?农民的收成不好,自认倒霉。经商的赔钱,也得自认倒霉。为什么就做官的俸禄,该给多少石,一石也不少。为什么他们就不能看工作情况给俸禄呢,干的好,俸禄高,干的差,俸禄低。”

    江河行心想,这些当官的没有达到预期的收入,违法成本又很低,监管成本高的离奇,又没有反对的力量,治下百姓可要遭殃。不是说以前的官员不贪污,可若他们连自己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的时候,普遍性的犯法将如疾病一般传染开。

    江河行问道:“陛下,你打算现在就这样办吗?”

    王莽道:“只是一个想法而已。看条件合适再说吧。现在说这个,有点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