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持的情况却是没有的。
办诸侯的丧事,在死后的三日,世子以及夫人即可以拄丧杖;死后五天,已经出殡,世子授命大夫、世妇可以用丧杖。世子进而大夫,在寝门之外可以用杖拄地,进入寝门就要收起杖;夫人和世妇,在停灵治丧的地方可以用杖拄地,到堂上就位哭时就要让别人拿住;世子在迎接天子派来吊丧的使臣时要将丧杖暂时丢开,在迎接诸侯派来吊丧的使者时要收起杖,在参与占卜葬日和虞祭以后的祭祀中,也要把丧杖暂时丢开。大夫在世子居丧的地方要收起杖,在和其他大夫一道在寝门外就位时就可以用杖拄地。
办大夫的丧事,在死后三天的早晨入殡,然后主人、主妇、室老都可以拄丧杖。主人在迎接国君派来吊丧的使者时要暂时丢开丧杖,在迎接其他大夫派来吊丧的使者时要收起杖。卿大夫的妻在迎接国君妇人派来吊丧的使者时要暂时丢开丧杖,在迎接世妇派来的吊丧的使者时要把丧杖让别人拿住。办士的丧事,在死后二日入殡,次日早晨,主人可以拄着丧杖,妇人都可以拄丧杖。
第489节 管人从井中打水()
在迎接国君、夫人派来吊丧的使者时,礼数和大夫一样;在迎接大夫祭器嫡妻派来吊丧的使者时,礼数也和大夫一样。凡是庶子都可以用丧杖,但在就哭位时要暂时丢开。大夫和士,在哭殡期间可以用杖拄地,在将葬起灵之后就要收起杖。下葬以后就要把丧杖扔掉,为了放置被人摆弄,应该把它折断以后扔到偏僻的地方。
人断气以后,就在室内南窗下设置床并把尸体迁到上面,用敛衣将尸体覆盖,脱去断气时所穿的衣,由近臣用角柶撑开死者的上下齿,用燕几把死者的脚加以固定。以上做法,对于国君、大夫、士都适用。官人把水从井中打上来,水桶上的绳子也不解开,二是屈叠起来握在手中,就提着水上堂,上到西阶的最高一个台阶,但不升到堂上,就把水交给侍者。侍者提着水进入室内为死者洗身子。
洗的时候,由四个近臣各拉一个被角把盖尸的被抬高,再由两个侍者为死者洗身子。把盆子放在停尸床下承接浴水,用勺子往尸体上浇水。洗时用细葛布,用浴衣擦干尸的身体,这和生前洗身子的做法一样。由近臣剪脚趾甲。洗身子用过的水倒到堂下的坑里。如果是母亲去世,那么抬高盖尸被和洗身子等事就由女性侍者来做。
管人又一次从井中打水,把水递给侍者,侍者在堂上用此水淘洗谷物,取其中的潜水准备为死者洗头。国君用淘粱米的潜水,大夫用淘稷的潜水,士也用淘粱的潜水。甸人在庭院的西墙下垒个土灶,陶人提供烧水的鬲。管人再从侍者手里接过潜水,倒到容器里,放到灶上烧煮。甸人从正寝西北角隐蔽的地方拆下一些木料作柴,用来烧火。水烧好后,管人将洗头水又交给侍者,侍者于是为死者洗头。
洗头的盆用瓦盆,擦干头发用巾,这和生前洗头的做法一样。由近臣为死者修剪手指甲和胡须。洗过头的废水也倒到堂下的坑里。为了防止尸体**,在国君的停尸床下放个大盘,用来盛冰;在大夫的停尸床下放个夷盘,用来盛冰。在士的停尸床下并放两只瓦盘,里边盛水而不盛冰。停尸床上别无他物,只剩一层竹席,来方便透气。停尸床上有枕。饭含时用一张床,为死者穿衣时换一张床,把尸体从室内迁到堂上再换一张床,每张床上都有枕头和席子。以上做法,对国君、大夫、士都适用。
国君刚去世,世子、大夫、庶子和众士都三天不吃饭。三天以后,世子、大夫、庶子只喝稀粥,每天的粮食定量,早上一溢米,晚上一溢米,随饿随吃,不限顿数。众士可以吃粗米做的饭和喝水,随饿随吃,不限顿数。国君的妇人、世妇、诸妻也都可以吃粗米做的饭和河水,随饿随吃,不限顿数。大夫刚去世,主人、室老、子孙都只喝稀粥,众士可以吃粗米做的饭和喝水,大夫的妻妾也可以吃粗米做的饭和喝水。
士刚去世,主人等人的吃法和大夫刚去世时一样。下葬以后,主人可以吃粗米做的饭和喝水,但不吃蔬菜瓜果;妇人也是这样。在这一点上,国君、大夫、士是一样的。练祭以后才可以吃蔬菜水果,大祥以后才可以吃肉。用杯碗喝稀粥用不着洗手,从竹筐里抓饭吃就得洗手。吃菜可以用醋酱调拌。开始吃肉时,要先吃干肉。开始饮酒时,要先饮甜酒。为丧期是一年的亲属服丧,头顿不吃饭。然后可以吃饭了,也只是吃粗米做的饭和喝水,不能吃蔬菜水果。三个月后下葬,下葬以后可以吃肉饮酒。
为丧期是一年的亲属服丧,从头到尾都不可以吃肉饮酒的,限于父亲健在而为母亲服丧,限于为妻服丧。为大功亲属服丧的吃饭喝水规定,和为丧期是一年的亲属服丧一样。虽然葬后可以吃肉喝酒,但限于自斟自饮,不可以和他人在一起饮酒作乐。小功、绍麻亲属刚刚去世,或头两顿、或头一顿不吃就可以了。在下葬以前,可以吃肉饮酒,只是不要和他人在一起饮酒作乐。
为叔母、伯母、姑主、宗子服丧期间,都可以吃肉饮酒。在规定喝粥期间,如果很不习惯,用菜羹泡饭吃也可以。如果有病,也允许吃肉喝酒。五十岁以上的人居丧,不必事事都按照规定去办。七十岁以上的人居丧,只要孝服在身就行,其他方面可以一如常人。葬后,如果国君赐予食品,是可以吃的。如果大夫或父亲生前友好赐予食品,也是可以吃的。赐予的食品中哪怕有粱肉美味,也可以吃;但其中如果有酒类,就要谢绝。
小敛在寝室门内进行,大敛在堂上东阶处进行。敛床上铺的席子,国君是簟(diàn)席,大夫是蒲席,士是苇席。小敛的程序:先铺好包扎敛衣和尸体的布带,这种带子,一根是竖着铺,三根是横着铺;然后铺上一条被子;国君是织锦被面,大夫是素帛被面,士是细帛被面;然后再铺上衣服;总共十九套。
第490节 大敛结束()
国君的小敛用衣陈放在东堂,大夫、士的小敛用衣都陈放在东房,都是领子朝西,从北往南排列,越靠北的衣服越尊贵。包扎敛衣和尸体的布带、单层被子不计算在十九套之中。大敛的程序:先铺好包扎敛衣和尸体的布带,竖的三根,横的五根;然后铺上一条单被和两条夹被,在这一点上,国君、大夫、士是一样的。国君的大敛用衣陈列在庭中,共二百套,领子朝北,从西往东排列,越靠西的衣服越尊贵;大夫的大敛用的衣陈列在东堂,共五十套,领子朝西,由南往北排列,越靠南的衣服越尊贵;士的大敛用衣也陈列在东堂,共三十套,也是领子朝西,由南往被排列,越靠南的衣服越尊贵。
包扎敛衣和尸体的布带、单被,布料和朝服布料一样。大敛用的包扎布带,要把一幅宽的布撕成三条,这三条布带的两端就不再撕开。单被用五幅布拼缝,没有被头标志带。小敛所用的十九套衣服中,其他衣服可以倒放,来求平展,只有祭服尊贵,不可以倒放。国君的敛衣,不用臣下所赠。大夫和士的敛衣,要先尽着自己的祭服用,祭服用完才可以用他人赠的。大功以上亲属所赠的衣,可以接受,但不用来陈列。
小敛时,国君、大夫、士用的都是著有丝絮的衣被。大敛时,国君、大夫、士的祭服有多少用多少,不限数量;国君用的是不著丝絮的夹衣夹被,大夫、士用的衣被还和小敛时一样。作为敛衣的袍子必须外加罩衣,不能单用袍子;有上衣就必须有下裳,这叫做一套。凡是陈列敛衣,都要装在箱子里;凡是把陈列的敛衣取走,也都要用箱子。拿取敛衣的人上堂下堂要走西阶。凡是陈列敛衣,都不可以折叠。杂色衣服不可以陈列,盛暑时穿的用细葛布、粗葛布、纷麻布做的贴身衣服也不可以陈列。
凡是参与大小敛的人都要袒露左臂,这样才便于做事;凡是参与迁移尸体的人都要穿好袖子,来表示恭敬。国君的丧事,由太祝主持小敛、大敛,由众多祝者作为助手。大夫的丧事,由太祝亲临指点,由众多祝者动手小敛、大敛。士的丧事,由众多祝者亲临指点,由死者的朋友动手小敛、大敛。小敛、大敛所用的敛衣之中,凡是祭服就不能颠倒着放。所有的敛衣衣襟都向左开。
捆紧敛衣和尸体的布带子要打成死结而不是活扣。参与装敛的人在装敛完毕之后一定要哭。生前和士曾经共事的人才参与士的小大敛,既然参与了小大敛就为哀悼死者停食一顿。装敛工作共需六人。国君的尸袋,上半截是织锦下半截是白黑相见的斧形花纹,旁边打七个结。大夫的尸袋,上半截是玄色的帛,下半截有白黑相见的斧形花纹,旁边打五个结。士的尸袋,上半截是黑色帛,下半截是赤色帛,旁边打三个结。尸袋的上半截,长度总和手齐,下半截长三尺。从小敛以后用夷衾覆尸,夷衾被面的质料和颜色也分上下两半截,和尸袋的上下半截一样。
即将举行国君的大敛,世子头戴弁经在东序南端就位;卿、大夫在堂的南沿东楹柱以西就位,都面向北,把东边作为上位;未做官的父辈兄辈族人在堂下就位,也都面向北,把东边作为上位;妇人和内命妇在是体西边就位,面向东;外宗在西房中就位,面向南。由小臣在东阶上铺好敛席,然后商祝一次铺上绞、紟(jin)、衾、衣,然后丧祝开始在盘子上洗手,抬起尸体,挪放到铺好的大敛衣服上。
大敛结束,总管向世子报告,世子就抱着尸体痛哭,跳起跺脚。夫人在尸体西边,面向东,也像世子那样痛哭跺脚。办大夫的丧事,将要大敛,绞、紟、衾、衣都已经铺好,国君突然在此刻来吊,主人就要马上到大门外迎接。主人先进门,站在门内西边恭候国君进门。国君把随同而来的巫留在门外,祭祀过门神,随同国君而来的祝者先进门,登上正堂;国君进门以后,登上正堂就位在东序的南端;卿、大夫在堂的南沿东楹柱以西就位,面朝北,把东边作为上位;主人站在东房之外,面向南;主妇仍在尸体西边,面向东。
此时,才将尸体抬起挪动到刚才已经铺好的大敛衣服上面。大敛结束,总管向主人报告,主人就下堂,面朝北站立,等国君下堂。国君抚摸一下尸体,表示君臣从此永别,主人磕头拜谢。国君走下堂来,命令主人升堂面对尸,命主妇升堂面对尸。办士的丧事,在即将大敛时,由于士的地位低下,国君是不会赏光前往的;除此之外,其余的礼数都和大夫一样。
在大敛过程中,在绞、紟时,孝子要跳起跺脚;在铺被子时,孝子要跳起跺脚;在铺敛衣时,孝子要跳起跺脚;在挪动尸体时,孝子要跳起跺脚;在用敛衣裹尸时,孝子要跳起跺脚;在用敛被裹尸时,孝子要跳起跺脚;在束紧裹尸的布带和单被时,孝子要跳起跺脚。
第491节 身份是庶子的大夫()
大敛结束以后,国君抚摸大夫尸体的心口,抚摸内命妇的心口;大夫则抚摸家臣中的长者的心口,抚摸侄娣的心口。国君、大夫要趴在父、母、妻、长子的尸体上痛哭,但不可以趴在庶子的尸体上痛哭。士可以趴在父、母、妻、长子、庶子的尸体上痛哭;如果庶子有孩子,则庶子的父母就不趴在他的尸体上痛哭。凡是举行凭尸之礼时,由父母先凭尸,妻子后凭。
凭尸的方式因人而异,具体说来:国君对于臣下是用手扶按尸心部位的衣服而哭,父母对于儿子是抓紧尸心部位的衣服而哭,儿子对于父母是伏在尸体心口部位而哭,媳妇对于公婆是捧着尸心部位的衣服而哭,公婆对于媳妇是抚按尸心脏部位的衣服而哭,妻子对于丈夫是扯着尸心部位的衣服而哭,丈夫对于妻子和他的兄弟,是抓紧心口部位的衣服而哭。凡是凭尸时,国君已经抚按过的地方要避开。凡凭尸而哭都是跪姿,立起身后一定要跳起跺脚来发泄他的哀痛。
居父母的丧事,刚去世时,孝子住在倚庐里,倚庐的棚顶不涂泥,孝子就睡在里边铺的草苫上,用土块当枕头,不说和丧事无关的话。国君的倚庐,外面有一圈帷布围绕,作用如同宫墙;大夫、士的倚庐,外面就没有什么东西围绕。葬过父母之后,就可以把楣柱支起来,把倚庐的内壁涂上泥。此时,国君、大夫、士的倚庐之外就都有帷帐围绕。凡不是嫡子的庶子,从一开始也住倚庐,但倚庐要设在比较隐蔽的地方,不可以像嫡子的倚庐那样引人注目。
葬完之后,孝子可以和人并立,但还不可衣扎堆;孝子是国君的可以谈及天子的事情,但不可以谈及本国的事情;孝子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