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耀跳下舞台走向记者笑着打招呼“朱叔叔,这么早?”
朱记者举着相机对着满头是汗的王耀按下快门,看了看预览啧啧道“长得好看就是天赋,都不用修图了。”
王耀拿着毛巾擦了擦额头上的寒轻笑“那可不成,您得给我修修,我还能更好看。”
虽然已经快十月份了,但是剧场闷热没用空调,人又多,加上剧烈运动,像是大蒸笼一样。
“你这照片已经可以当画报了,安安贴了一屋子,孩子她妈也跟着贴了一屋子,现在我们家一睁眼全是你了。”朱记者笑道“准备什么时候开始筹备演出?我每天都接到无数人问,你们剧团甚么时候开始买票。”
“最近是没什么机会了,我得去欧洲转一圈。”王耀笑道。
“去欧洲?参加活动?”朱记者眉头一挑,有些兴致“是国际活动吧。”
“恩,不过我是去看看热闹的。”王耀笑道。
“不应该啊,茅团长现在是国内最有潜质的戏曲演员,不至于没机会登台。”朱记者一怔。
“这个问题,不是谁手艺高决定的啊。”王耀对着朱记者眨了眨眼。
朱记者愣了下,反应过来叹了口气“确实。”
“上次麻烦您的事情,有眉目了吗?”王耀转移了话题。
王耀对于上次乞丐帮的事情还念念不忘,如果这次剧团开始走上正轨,王耀决定借着武训先生这个‘千古奇丐’的名头,给这些可怜的孩子寻找一些生机。
“你要的资料我还弄不到,不过我知道,这事情牵扯太大了,你知道杭城有多少乞丐吗?”朱记者叹息道。
“上次您不说,差不多近五万。”王耀挑眉应道。
杭城现在固定人口在600万人,外地工人达到300多万,一个近千万级别的城市,乞丐竟然有五万人,可见这是一条多么完整的‘利益链’
“是啊,这件事情,我最开始当记者的时候也想着曝光一些,后来碍于压力,放下了,我那时候那些人贩子更加猖狂,现在有国家一部分的管制,他们也收敛了很多,毕竟这件事情属于民生大事,不是咱们这个级别能管的。”朱记者说道“如果你要是想收集一些素材,我倒是能帮上忙,其他的,孩子,我劝你一句。”
王耀微微眯起眼,笑着点点头“我也是为了收集素材,这样能扩充剧目内容。”
“这剧教育意义真的很大,说不定以后能有大作为。”朱记者笑道。
“借您吉言了。”王耀笑了笑。
“小哥哥~~~”这时门口传来清脆悦耳的呼唤声,王耀扬起嘴角走向门口。
苏勇蹦蹦跳跳的跑过来扑到王耀怀里,身后跟着已经小娃娃般大小的绛曲欢快的的叫着。
抱着苏勇香软的身子转了一圈,王耀轻笑道“真没跑来了吗?没在医院看着干妈?”
“人家想你了嘛。”苏勇一张嘴就一股宝岛的软妹子腔调,听得王耀浑身鸡皮疙瘩。
“好好说话。”王耀笑道。
“嘻嘻,我觉得这么说话挺好听的,跟电视剧学的。”苏勇娇俏的吐了吐粉舌。
“电视剧都是坑人的。”王耀翻了个白眼,看向后面跟进来的马先生“哟?马爷今天这么闲来杭城微服私访啊?”
“贫。”马先生白了王耀一眼笑呵呵的说的“听说你搞了个大新闻,我过来看看。”
“您好,马先生。”朱记者看见马先生,愣了一下上前打招呼。
“这是杭城晚报的主编。”王耀介绍到。
“我以前给你你做过专访。”朱记者笑道。
“哦哦,有印象,您怎么钉在这儿了?”马先生客气道。
“我现在是专门跟踪报道越剧方面的,没想到在这儿能见到您,一直找您约时间,博物馆的采访。”朱记者笑道。
“缘份。”马先生给王耀打了个眼色。
“坐下说吧。”王耀会意,落下凳子。
朱记者有些不死心,继续套马先生的话,都被王耀轻巧的当了过去,见马先生有意躲开话题,朱记者叹了口气,也不再往专访聊。
“这戏不错啊。”王耀让剧团的演员给马先生排了一出,马先生惊喜的说道“我这个水平都能看懂,确实不错。”
“通俗版本嘛。”王耀笑了笑“感觉能不能留住观众?”
“这戏百分百可以啊,这样,你杭城这边演完了,让朱记者写一篇文章,我让京城的记者朋友转载一下,你们去京城在演几出,那就正式铺开了,京城的票友拿住了,那你就妥了。”马先生笑着说道。
“贸然窜场,会让京剧界的朋友不开心吧。”王耀笑了笑。
“不开心能怎么样?你可是启功先生和梅先生点头的人。”马先生轻笑道。
王耀微微挑眉“您带消息来了?”
马先生笑了笑,把手里那个不知道什么做的木盒掀开,里面有一封信“启功先生给你的回信。”
“这是百宝嵌吧。”朱记者有些眼力,惊讶的问道。
百宝嵌是一种镶嵌工艺,明朝时皇家发明的,假如宝石,象牙,珊瑚以及各种玉石,打磨镶嵌进漆器中,讲中华古典家具的美感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种百宝嵌造型华丽,漆器胚胎基本都是用名贵的木头,不会比上面镶嵌的宝石价值低,都是权贵皇家用来装墨宝和一些贵重东西的,马先生手里这个,应该是黄花梨的百宝嵌,器身上用红蓝宝石镶嵌出一副百花图,还有小篆配字。
器盖上是镶金的一条盘龙,眼睛是血红的红宝石,看着威严无边。
这盒子从布里揭开,就五彩琉璃的,十分华贵。
“这东西是康熙年间的东西,至于谁用的,这个我还真不知道。”马先生嘿嘿一笑。
王耀手在盘龙百宝嵌底下摸了摸,轻笑道“顺治皇帝的印您会不认识?”
“嘘。”马先生白了眼王耀,把信递给王耀。
朱记者瞪大眼睛看着马先生把那个百宝嵌递给苏勇,让她把玩着,心跳狂震。
这尼玛至少是个一级古玩吧,竟然用来装信?
‘王耀亲启’烫蜡的信奉上写着四个内敛苍劲的字。
王耀欣赏了一会儿这四个字,打开信。
字不多,就是启功先生感谢王耀发现了《梅花卷》,还有一些梅花卷的内容问题以及装裱问题,像问问王耀有没有甚么头绪。
王耀想了想,拿出钢笔在信的背面写上一下自己的见解。
正在跟朱记者闲聊的马先生回头就看到王耀已经开始写了,顿时心痛的无法呼吸“呀!你小子怎么破坏文物。”
那可是启功先生的字啊。
“没带纸,再说哪里是文物了。”王耀翻了个白眼,继续写了慢慢一后背后还给马先生。
马先生满脸肉疼“你还用钢笔写的,罪过啊。”
“好啦,这信我用钢笔写后更有价值。”王耀笑道。
“你小子哪里来的厚脸皮。”马先生翻了个白眼。
“让启功先生揭画的时候,千万要提前拍摄下来,这样就算揭坏了,我们也能描。”王耀叮嘱道。
“不用你操心了。”马先生郁闷的把信放回百宝箱“房子用的还可以吧。”
“那地段不错啊。”王耀笑道“依山傍水的。”
“没什么太大发展,离西湖有点远。以后估计得拆。”马先生不以为然的说的。
“那边房价多少?”王耀问道。
“没打听,我又不在这儿落户。”马先生摇摇头。
“帮我打听打听。”王耀笑道。
“怎么,你要搞房产?”马先生有些嗤之以鼻。
“我可是在杭城落脚的。”王耀笑道。
“行,我帮你问问。”马先生点点头。
“对了,您去过柏林没,哪里好玩,哪里好吃?”王耀问道。
“当然,你问这个干嘛?”马先生愣了一下“你要去艺术节?”
王耀点点头。
“去干嘛?找心塞?这东西眼不见心不烦。”马先生劝道。
“我还没出国呢,公费唉,干嘛不去?”王耀笑了笑,眸子里闪过意思轻蔑。
“过几个月我要去欧洲参加一个拍卖,我带你去,别去跟那群俗人凑热闹了。”马先生微微皱眉。
“拍卖也得去看看,艺术节也得去看看。”王耀嘿嘿一笑。
马先生沉吟了片刻“等我回去给你准备一份资料,英语你会吗?”
“我可以学。”王耀摸着绛曲肉肉的小肚子轻笑。
陪着苏勇吃了顿肯德鸡,又交代了她好好照顾干妈后,送她上车回医院。
两天之后,徐峰亲自带队,王耀茅韦涛和贺赛飞坐上了飞往柏林的飞机。
王耀抱着一本德语大辞典背的开心。
穿的花枝招颤的贺赛飞举着相机拍王耀看书的侧脸“紧张吗?”
王耀转头看着镜头轻笑“又不是第一次坐飞机。”
“那你嘴角抽搐甚么?”贺赛飞不解的问道。
王耀的目光顺着镜头往下,看着贺赛飞领口被太阳镜坠的幅度,露出的大片粉白嫩肉,沉默不语。
第七十七章 提线木偶()
第七十七章提线木偶
柏林,是一座盖亚星最出名的几座国际城市之一,这里出现过让全世界震惊的纳粹元首,希特勒,也出现过近代最出名的哥特式主义复兴大师,卡尔·弗里德里希·申克尔。
还有组名的和平主义者,浪漫诗人埃里希·米萨姆。
这座城市见证过战争的深渊,也经历过人文的爱抚,著名的柏林墙,让半个世纪的人们都在反思,柏林墙的倒塌,见证了人类战争历史的一个结束。
于是在这座城市,出现了近代最兴旺的文艺精神。
一提到柏林,就会想到艺术,这是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王耀也有所耳闻,这是西方文艺史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城市。
但是作为一个第一次出国,进入到另一片空间另一个国度的王耀来说,身边那些肤色各异的外国人,才是真的让他新奇。
耳边充斥着陌生的语言,让王耀感到了不适,虽然他能听得懂,但是还是觉得有些奇怪。
出了机场,有专门来接机的人,是一个柏林戏曲协会的副会长,五十多岁的中年女人,叫吴秀。
吴秀是徐峰的学生,也算是王耀的师姐了,所以一路上热情的给王耀介绍着柏林特意绕了点路,让王耀看了一看著名的勃兰登堡门和柏林大教堂。
虽然过程愉快,但是王耀还能感觉出,吴秀似乎有意不提起这次的真正目的。
在一家比较出名的西餐厅吃了顿西餐,吴秀载着王耀等人往处去。
“这次的评委都是谁?”徐峰忽然问道。
“埃里希·雅米。”吴秀答道。
徐峰点点头“卡莱尔没来?”
“卡莱尔先生生病了,所以这次由雅米主持。”吴秀笑了笑。
“雅米倒是很喜欢京剧。”徐峰笑了笑。
吴秀眉头一挑“这次是李卓带队来的,梅先生还挺放心的,是要放手了?”
“李卓现在挺不错的。”茅韦涛轻笑道。
“再过两个月,美帝还有一场艺术交流会,咱们剧团有没有想法?”吴秀笑道。
“目前没有,我们在国内发展新型越剧。”贺赛飞看了眼王耀。
“国内?有文件下来?”吴秀一怔。
“他们自己弄了个本子,想扩大下影响力。”徐峰说道。
“哦?不容易,可算是想起推广了。”吴秀笑了笑“我就说茅茅肯定有想法。”
茅韦涛也看了眼王耀,笑了笑。
王耀听着几个人对话,感觉能听懂一些,但是又不能完全理解,晃了晃头,不想那么多,专心看着国外的月亮到底是不是比较圆。
住处是一座看起来有些年头的庄园,听说是第一代戏曲大师私人出资购买的,创立的柏林戏曲协会,负责接待国内一些客人和表演剧团。
西方的古老建筑跟东方完全是两个感觉,从材质上,石制的建筑看着就给人一种稳重感,但是却有些死板,反到是中式的木制建筑看着灵秀一些,不过各有千秋。
这次来的不只是京剧团,还有一个其他传统艺术的剧团,一个是提线木偶,带队的是一个老人,叫孙天明,带着六个二十岁左右的徒弟。
孙天明老人相貌憨厚,说着一口带着口音的普通话,一听就是闽南那边的方言。
提线木偶是一种中华古老的民间杂技类文化,从唐末开始兴起,五代十国王审知入闽称王,从中原带去的民间巧匠和艺人,为了给闽王庆祝而排演的一种戏。
后来木偶戏在闽南落地生花,成为一种民间每逢隆重仪式,如婚嫁,丧事,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