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剑圣-第5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此刻的他,能够感受到面前这位偶像那股渊岳峙的气度。

    裴道:“你的刀法以得大成,而且刀法很凶很占便宜。还抢得了先手。你们三对二都给拖延了时间,可见对方实力确实不一般,应该不是无名之辈。也许在长安,在关中没有名气,但是在他们本地,一定有人知道。”

    裴的武学修为已入化境,从吴远之前的几招,已然看出了他的境界几何。

    大致判断了他们对手的实力,就算有所误差,也不会相去太远。

    吴远也明白裴的用意,皱眉道:“话是如此,但天下之大,寻找几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裴淡定自若的道:“大海捞针确实不容易,但只要将海水抽空了,那就容易的多了。”

    吴远听不明白这话的寒意,但本能的打了一个寒颤,只觉得裴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饱含深意。

    又等了一刻钟,偏院的屋门打开。

    刘神威一脸疲累的走了出来。

    “辛苦了!”

    裴大步上前搀扶。

    刘神威在一旁的石凳上坐下,长吁了口气,说道:“幸不辱命!贺尚书的情况很危险,他上了年纪,筋骨脆弱,先闪了老腰,又从马背上摔下来。身上多处受损,尤其是腰背,伤的更重。老朽用针灸不住刺激他脊背,总算替他疏通了血脉,不然真有一辈子都起不来的可能。”

    “大恩不言谢!”裴听了脸色微微一变,作为后世人在这方面有着更深的认识。

    刘神威说的伤了腰背,用他们的话就是伤了脊椎骨。

    脊椎骨是人身体最重要的骨头,一但受损严重,即便是后世的医学水平都难以救治,何况是古代?

    贺知章风流潇洒,喜欢纵情山水,吟诗作乐,要一辈子躺在病床上动弹不得,生活不能自理,那还真不如死了。

    刘神威摇头道:“身为大夫,治病救人本就是职责本份,称不上谢。只是贺尚书上了年纪,这一摔就算能够康复,身体也会大不如前。想要与之前那样,策马游山,怕是不可能了。”

    裴微微颔首,说道:“那老哥现在如何了?我能不能去看看他?”

    刘神威轻笑道:“去吧,不过他现在还未转醒,估计还要一阵子。最好别出声打扰到他,现在他睡的越沉,对康复越有利。毕竟,人醒了,会控制不住自己的乱动,反而影响伤势。”

    裴闻言,也没有推门而入,只是在门口站了一会儿,看着紧闭的屋门,久久无言。

    好一会儿,裴方才转身,对着刘神威作揖道:“贺老哥就拜托你了,我有些事情要去处理。”

    刘神威笑着点了点头。

    裴没有犹豫大步走向药店外,上马飞驰向了皇宫。

    皇宫。

    李隆基也得到了贺知章遇刺的消息,登时龙颜大怒。

    他是懈怠国政,那是他觉得自己已经到了休息玩乐的时候了。

    而且天下无大事,他安排的人,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好政务。

    忙碌了半辈子,是时候放松自己了。

    免得跟那些劳碌而亡的先辈一样,将自己的身体操劳坏了,得不偿失。

    而今却发生当朝三品大员贺知章当街遇刺一事,无疑是打了李隆基的脸。

    尽管因为当朝贺知章反对杨妃升任婕妤,李隆基对于贺知章并无好感,但此事关于国家颜面,孰轻孰重,还是分的清楚的。

    而且李隆基也知道裴与贺知章的关系。

    依照李隆基的脾气,贺知章当朝反对杨妃的时候,就要将他一脚踹了,便是看在裴的面子上没有动他。

    其实贺知章能够当上礼部尚书这个雄职,多多少少也有裴的关系在。

    不然一个醉心山水,不与庙堂文武同流合污,反而喜欢跟市井之徒饮酒作乐的人物,怎么样也不可能成为一朝尚书。

    “岂有此理,简直太嚣张了。”

    李隆基气急败坏的说着,眼中都要喷出了怒焰。

    一旁的高力士劝说李隆基息怒。

    王也一脸愤慨的说道:“现在的江湖贼匪,实在过于猖狂。居然敢对正三品尚书动手,简直是目无法纪。古人说的不错,侠以武犯禁。江湖人不事生产,整天无所事事,横行街头,惹是生非,孰不可忍。臣恳请陛下严控天下江湖,让他们明白,天子是所有人的陛下。他们必需受到约束,受到国法的管制。唯有如此,才能杜绝此事……”

    他说的大义凛然。

    李隆基也大为心动,作为一个皇帝,他是打心眼里的反感不遵守国法,只以为伸张正义就“胡作非为”的江湖人。

    便在这时,殿外传来裴求见的消息。

    李隆基以手扶额说道:“早就知道静远会来,早年前就有人说交友当如裴静远,这贺知章出事,他焉能置身事外?让他进来,一并商议如何应对。”

    看着一脸平静的裴走进大殿。

    李隆基问道:“贺尚书情况如何了?”

    裴沉声道:“不太好,毕竟他年纪大了,从马背上摔下来,甚至有可能一辈子都起不了身。”

    李隆基脸色微变,没想到情况那么严重,盛怒道:“此事朕比追究到底,静远放心,朕一定给你一个交代。刚刚朕与王卿说道此事,王卿也表示现在的江湖人目无法纪,太过恣意妄为。不好好治治他们,再下去真得要翻天了。”

    裴轻轻地,淡淡的看了王一眼,说道:“陛下这天下江湖人何其之多,这一一追究,人人自危,案子如何查下去?王太府或许好心,可这主意,却出的烂了一些。”

    王一脸尴尬。

    李隆基也想到这点,问道:“那静远可有什么高见?”

    “陛下!”裴一字一句的道:“自陛下登基,时至今日,从未有过如此恶劣的事例。若不杀鸡儆猴,日后谁还敢入朝为官,谁还会将朝廷官员看在眼底?一个朝廷,连臣子都庇佑不了,拿什么庇佑天下百姓?此事是首例,也必须让他成为唯一的例子。唯有如此,才能显现陛下的威严。”

    李隆基最好这口,心底一动,说道:“计将安出?”

第二十七章 以国家之力() 
    裴旻面对李隆基的追问说道:“用最快的速度,最严厉的手段,最有效的方式,将所有涉及此事的主谋帮凶以及一切知情人士,一网打尽,一并严惩。”

    王鉷心底登时微变,有些忐忑的看着裴旻。

    李隆基追问道:“莫非静远已经知道了何人所为?”

    裴旻摇了摇头,说道:“暂时毫无线索。”

    王鉷眉宇舒缓,眼中透着几分嘲讽的意味。

    李隆基讶然道:“那怎么将对方一网打尽?”

    裴旻抱拳作揖道:“贼人最大的错误就是不知天高地厚的选择于朝堂为敌,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很聪明,藏得深,其实是最大的蠢货。行刺现场留下来两具尸体,两具尸体就是证据。他们是外地人,故而来到长安,沿途必定会经过各个城县,各处关卡,必有过所记录,可以顺藤摸瓜的调查下去。”

    “另外臣恳请陛下下旨,传令我大唐十五道,三百二十八州,一千五百七十三县,以及全天下所有关隘、港口的所有行政官员。令他们调查所有记录在案的过所。但凡入京的江湖人士,逐一挑选出来,查问缘由。展开全国性,地毯式搜索。”

    “如此不要半个月,必有结果……”

    李隆基有些吓到了。

    这种劳师动众的调查,那不是什么三司法的事情了,而是以举国之力,调查这一个案子。

    王鉷表情微变,肃然道:“郡王是不是过于徇私了?您与贺尚书的友谊,我等了解,但是举国之力,这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难不成郡王是想让我朝万万官员什么事情都不干,都为这个案子奔波?”

    “有何不可?”裴旻早将王鉷定义为怀疑对象。

    尽管手中的资料种种显示与贺知章有隙的是杨婕妤,跟王鉷无大关联。

    但裴旻却相信王鉷必定参与其中。

    因为杨婕妤是没有硬实力的,她现在确实是位高权重,可她的地位权势都源于李隆基,离开了李隆基她什么都不是。而且她身在宫中,行事束手束脚的,显然没那本事超控这种事情。

    王鉷无疑是杨婕妤在宫闱外最得力的助臂,他没有理由置身事外。

    这里也没有任何顾忌,直接针锋相对的道:“王太府太天真了,还真以为这是一个简单的案子?陛下,您或许不太了解我那老哥哥,他是那种不恋慕权势,持身自正,且心胸开拓之人。他从不与人争斗,也不屑与人争斗。活了大半辈子,也未与人结仇,谁会如此劳师动众的从外地请一个高手取他性命?臣有理由怀疑这不是仇杀,而是政治谋杀。有人觉得老哥哥挡了他的路,才派人下的杀手。真是如此,此事实在是太过恶劣了。”

    李隆基听到这里,表情一凝。

    他为人重情又无情,对于他认可的人,关怀备至,不在乎的人,视如草芥。

    贺知章恰是他不在乎那类人之一,要不是因为裴旻这层关系,直接丢给大理寺处理就是了,自己甚至懒得过问一下。

    可听裴旻这么一猜测,李隆基眼中厉色闪现。

    官场有官场的法则,庙堂有庙堂的制度。

    李隆基身为皇帝,帝王心术自少不了。

    他除了放纵与裴旻、王鉷这样的亲信以外,对于其他人都掌控着一定的平衡。

    就如张说的激进派跟李元纮、宇文融的保守派。

    张说身为唐王朝的首相,一直未能压过李元纮、宇文融,便是因为李隆基的刻意控制平衡。

    现在张说退了下去,宇文融意图晋升为相,李隆基一直若即若离也是因为不愿意见到保守派独大,物色新的人选。

    李隆基并不排斥庙堂分派系互斗,这样也有助于他的管理。

    可是因为政治互斗,衍生了仇恨,买凶杀人,这是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可能接受的底线。

    要是人人如此,一有政敌出现,想的不是如何讨好自己这个皇帝,而是直接买凶杀人,那庙堂岂不成了助长凶杀案的场所?

    自己这个皇帝焉有存在的意义?

    此风决不可长!

    李隆基已经拿定了主意。

    裴旻这时又推了一把道:“陛下如此重视此事,还有两个好处。一是让天下人意识到陛下对臣子的关切。二也能给世人以警钟,对于如此恶劣的事件,陛下绝不姑息,防微杜渐。”

    李隆基霍然而起,说道:“静远说的在理,贺尚书是我朝正三品的大员,朕决不允许朕的臣子这样不明不白的遭罪。就依照静远的注意行事,朕要让贼人知道,我大唐法纪不容侵犯。”

    裴旻不等王鉷说话,高声作揖道:“陛下英明!”

    他说着若有所思的看了王鉷一眼。

    唐朝的过所就如后世的身份证,但是比之身份证更要严苛。

    这个时代出行并非如后世一样,随意往来。

    任何人出远门都需要在自己所在的县城里找官员开一个证明,这个证明上会表明去什么地方干什么,也就是过所。

    要是没有这个过所,任何人都过不了关隘、进不了城市,而且你也只能依照过所上标明的路线走。你要是在途中,临时有事,想要改变方向,也需要找到官员,重新开凭证。不然你到了别处,没有依照过所上指明的路线走,也是一种违法行为。

    进不了城,过不了关隘不说,给发现也会在关进大狱,查明身份。

    故而不管真凶是谁,为何人收买,刺杀者他能都够通过关隘并且进入长安,一定就有地方记录在案的过所证明记录。

    只要找到一份记录,就能查明对方的籍贯,并且顺藤摸瓜,将之祖宗十八代都查出来。

    然后从对方的妻儿母亲乃至于亲朋好友入手,剥丝抽茧。

    这确实是一个超巨大的工程,但只要去查,就没有理由查不到。

    就如裴旻之前跟吴远说的,大海捞针,不容易。

    当只要将大海抽空,就容易的多了。

    将大唐十五道,三百二十八州,一千五百七十三县都动员起来,凶手藏在再深,也无迹可寻。

    而且裴旻试探过吴远,知道凶手绝不是籍籍无名之辈。

    在他们本地一定有过人之处,不然幕后黑手,凭什么找到他们?

    裴旻相信一个人就算再厉害,也斗不过一个国家。

第二十八章 碾压性的力量() 
    对于贺知章的仇杀来的太突兀,三司以大理寺为首,御史台、刑部为辅,兼之京兆府的配合,一并调查真凶。

    他们唯一的证据就是让吴远砍杀的两人。

    当时情况紧急,吴远急着去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