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姜汉风云-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千乘县的经济水平最低,姜盛就换上平民的衣服直奔千乘县辖境。

    姜盛正行走间,见山坡上一名老者带着一个小孩蹒跚地走着。那老者身后背着一捆干柴,一步一滑,看起来甚是狼狈。姜盛就令两个随从过去帮忙。

    “哎呀,折煞老朽了,不敢!不敢!”那老者见这些人相貌不俗,不敢乱说话。

    “老伯,这寒冬腊月的,家中可是缺柴?”姜盛问道。

    “这位公子,老朽家中不缺柴,但是缺米啊。明日就是市集,我要到市集上换粮食啊。”

    “市集距离此处可远?有没有投宿的地方?”

    “不远不远,由此往东二十里就是市集了,想来是有投宿地方的。不过现在天色已晚,路上也不太平,老朽劝公子还是到左近百姓家中借宿一晚吧。”

    姜盛与那老者边走边说,不知不觉来到了一处看上去像村子的地方,老者道:“此处便是老朽居住的村子了。”

    白雪包围之间,有数十户茅草房子,炊烟袅袅,破败之像映入眼帘。

    到得村里以后,老者就带姜盛去见村长,毕竟这寒冬腊月的,能到这里的外人要么迷路要么就逃难,但收留还需村长允许。

    那村长还算客气,连忙吩咐妻子杀鸡待客。

    席间,姜盛见村长的孩子们都眼巴巴地看着锅里的鸡肉,心中不忍,就给四个孩子各夹了一块鸡肉放在碗里,清可见底的米粥顿时泛起了油花。

    孩子们看着村长,静待村长的允许,村长道:“好吧,你们吃吧。”四个孩子才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村长道:“公子,不要嫌弃寒舍简陋,实乃难为无米之炊啊。”

    姜盛道:“今年乐安收成还都不错,为何断粮?”

    “唉呀,公子有所不知啊,收成好归收成好,但那都是官家大户的地,我们平头百姓啊,守着几亩薄田,勉强可以糊口,这两年到处战乱,税负很重,无钱交税的就只好把地交回官府,活着难啊。”

    姜盛若有所思,问道:“朝廷赋税巧立名目,就算是郡县官吏也不堪重负啊,何况是百姓呢?”

    村长听得这话,惊讶之色一闪而过,看姜盛虽然衣着朴素,但英武之气却是遮盖不住的,

    屋内的四人很明显是奉此人为主。

    “难得公子能体察民情,只是这世道不太平啊,各有各的难处。像公子这么相貌不凡,自然不用担心税负的问题。”

    “大叔,在下也是普通百姓。”

    “能有公子这般形象的百姓,万户中不足一户。请恕草民猜测,公子可是那官府中人?”村长察言观色,知道所料不差,连忙跪拜道:“草民一时口快,还望大人恕罪!”

    孩子们见此模样,都吓得大哭不止,姜盛连忙把村长搀起来。

    “村长不必惊慌,我是乐安太守姜盛,此番下来就是想听听百姓的心里话,以助于今后治理乐安郡。大叔可以知无不言,本官恕你无罪。”

    村长道:“原来是太守大人,愧煞草民了,寒舍简陋,怠慢了大人。”

    “年关将近,百姓却无米下锅,本官有愧啊。还有什么需要太守府去做的,你且道来。”

    “草民不敢!”村长说什么也不敢乱说了,祸从口出啊。

    姜盛见村长执意不说,也只得作罢,村长把主房让出来给姜盛他们住,而一家老幼挤在了偏房中,姜盛过意不去,但村长一再坚持,也只好暂住一宿。

    第二日的时候,姜盛留了五百钱给村长,( ww。 然后带着随从往市集而去,市集上冷冷清清,多有百姓冻得瑟瑟发抖,眼前却守着大捆大捆的干柴。

    姜盛就寻了一人问道:“这集市都没有几个人,你们的柴卖给谁啊?”

    “我看你也是大户的子弟,难道不知黄家要到午时才会来交易吗?”

    “黄家?”

    “我看公子你是外乡人,不知这里的规矩,黄家拥有良田千顷,米粮无数,我们就指望着用干柴换些粮食回去过年。哎呀不说了,我得往前挪一挪争取能把这担柴卖出去。”

    姜盛在一家破旧不堪的酒楼暂时安歇,静等这黄家来收柴。

    午时一刻,数十位家丁高举着“黄”字旗号,威风凛凛地赶来,后面是驮着米粮的毛驴。

    这些卖柴的一拥而上,争前恐后地兜售自己带来的干柴,却见那管家模样的人对着一人抽了一马鞭,骂道:“不长眼的玩意儿,抢什么抢?”

    那人的脸上一道血痕,口鼻流着血,还兀自求这管家收他的柴,姜盛看得不忍,就下楼对那人道:“你的柴我收了,一百钱。”那人大惊,这一捆柴也就是十钱的价格,姜盛出手阔绰,直接是十倍的价格。

    “兀那小子,你何方神圣啊?”管家吼道。

    “我来买柴,不知阁下有何见教啊。”

    “哼,此处只许我黄家收柴,你来横插一杠子做什么?活腻歪了不是?”说着就用马鞭要抽姜盛,却被姜盛一把抓住,连人拽了下来。众家丁一拥而上,把姜盛等四人团团围住。

    那管家揉着摔疼的屁股,吼道:“给我打!”

第一百一十九章 姜盛借粮() 
姜盛出身特种兵,尤为精通近战搏击术,这十余名家丁一拥而上的时候,姜盛左右腾挪,一眨眼功夫就下了这些人手中的木棍,而姜盛却毫发无伤,不过总会有人倒霉,姜盛的四名随从被打得鼻青脸肿。

    那管家本就是善于察言观色之人,见姜盛功夫不凡,知道自己这点人根本不是姜盛的对手,就高喊道:“今天不收柴了,伙计们,打道回府!”

    黄家一众人掉头就走,可苦了这些卖柴的,黄家不收柴了,到下一个集市之前就断了炊,于是蜂拥着过去围住了黄家众人,苦苦哀求他们不要走。

    这边也有不少百姓过了求情,希望姜盛跟那管家道歉,留住他们。

    姜盛很不理解,就问道:“他们走了你们可以卖给别家啊?”

    一名老农说道:“此处乡里只有他黄家一家米粮满仓,若是他们不收柴发粮,则全乡就无粮了。壮士是名好汉,但有时候做好事不一定有好结果啊,唉,我得回家了,看看上山能不能寻些吃的。”

    黄家确实是走了,众百姓都围到姜盛这边来,吵着闹着要姜盛发粮,大堆的干柴堆积在姜盛面前,更有甚者,开始骂姜盛,包括刚才被姜盛救下的那个。

    那人把那百钱扔给姜盛,吼道:“我们要的是米,不是钱!”

    姜盛被震撼了,自己当了没几天乐安太守,完全不了解下面的情况,看来是应该想想辙了。

    面对群情振奋的百姓,姜盛道:“各位乡亲,我乃新任的乐安太守。此番是来体察民情的,不当之处,还望各位海涵。”

    “你这什么太守!我们都吃不上饭了,你体察有用吗?”

    “就是啊,你们当官的哪里知道百姓的苦难,还整天的加税,他*娘*的,老子反了,打倒官府!”

    百姓跟着附和着,这时听得一声大吼:“谁这么大的胆子?还敢打倒官府?”

    众人转身看时,只见县尉带着数十名兵丁围了过来,对着这些百姓就是一顿暴打,姜盛连忙出言制止,那县尉这才看到姜盛,连忙跪地道:“下官千乘县尉,不知太守大人在此,还望大人恕罪!”

    众兵丁见县尉都跪下来,赶紧停了手只把那高喊“打倒官府”的人抓了起来。

    百姓们见姜盛果然是乐安太守,顿时跪地求饶,姜盛道:“民以食为天,是我没有考虑周全,贸然出手,以致害了大家,本官恕你们无罪,县尉,把这两个也放了吧。”

    公审张浑的时候,这县尉也是被姜盛邀请到现场的,所以认识姜盛,见姜盛发话,只得放开了那两位。

    百姓见此场景,呼啦跪倒了一大片,“大人开恩,救救我们吧。”

    姜盛面对这些穷苦的百姓,无话可说,这还只是一个乡,乐安境内还不知道有多少个乡会是这种情况。

    县尉道:“太守大人不必理会他们,下官护送大人回县城。”

    姜盛对县尉道“你去把你们的县长和此间黄家的家主召来,本官有话与他们说。”千乘县是小县,县的长官叫做县长。

    县尉连忙屁颠屁颠地去了,留下众兵丁在此处照应,姜盛对县尉的做法还是认可的。

    姜盛就留在原地与百姓交谈,百姓只是苦求姜盛救他们,就是不反应真实情况,姜盛无可奈何,只能傻站在那里。

    过了许久,千乘县长和黄家家主姗姗来迟。

    “下官拜见太守!”“草民见过太守!”

    黄家家主是个低矮的胖子,

    那县长倒是长得精瘦,姜盛之前就留意过这个人,看起来贼眉鼠眼的。

    “县长,你治下的乡民无米下炊,而这位黄家主却是米粮满仓,不知此情是否报与太守府?”

    “下官失察,请太守治罪!”县长拱手道。

    “好,即日起你就不用穿这身官服了,回乡下好好体验一下乡民的感受。”

    “这?”千乘县长面色惊慌,转口道:“下官也是捐过修宫钱的,大人就这么罢免了本官,不知上头?”

    “我就是你的上头!”

    四名随从扑了过去,摘掉了县长的官帽,县长这才知道遇到硬茬了,大呼求饶,姜盛不为所动,对着县尉道:“即日起,由你担r县长,好好治理一下,若是依然如故,你的位子也不保!”

    那县尉感觉到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啊,这种好事竟然轮到他的头上,忙不迭地连声称是。

    “你还不交出官印吗?”姜盛盯着千乘县长道。

    千乘县长不为所动,县尉即喝令兵丁去强夺,那县长不得不交出了印绶,但怨恨之心已生。

    办理完这一切,u看书姜盛又对着黄家家主道:“黄家主受惊了,本太守要求你办件事。”

    “大人您尽管吩咐,小的乐意效劳。”

    “本太守向你借粮万石,不知黄家主可否答允啊?”

    “小的不敢,太守大人需要多少米粮,尽管开口,十万石米粮,小的后日,啊不,明日就送到府上。”

    “本官不需要这么多粮,只是希望黄家主能够体谅本地乡亲的苦处,开仓放粮,让他们度过年关。等来年,太守府收得米粮上来,再连本带息偿还。”

    “不必了,小的这就回去放粮,只是这乡民颇多,小的家也没有那么多余粮啊。”

    “不必多了,每人一斗米即可,都记在太守府名下。”斗是计量单位,一斗相当于后世的12。5斤。

    “小的遵命,且请大人移步至我府上,小的当场放粮。”

    姜盛一行人就跟着黄家家主到其府上粮仓。好家伙,十几个大型粮仓矗立在他的田庄里,黄家家主令家丁们召来量具,开始发粮。

    百姓们都跪谢姜盛,然后排着队伍去领米,领米回去的百姓们又一传十、十传百,乡里百姓都来领粮。

    姜盛看了半天,发现有人是第二次来领,就令县尉带人甄别,若是发现有人浑水摸鱼,则原本给的米也要收回来。

    县尉宣布了这项决定,顿时有十余名百姓悄悄退了出去。一直到黄昏时分,来领粮的人越来越少,最后等了一刻钟都无人再来领粮,黄家家主向姜盛禀报,计发出米一千五百石。

    姜盛道:“真是辛苦家主了,取文房四宝。”

第一百二十章 农田新制() 
【今日第二更!快快收藏吧!】

    早有家丁取来,姜盛蘸足了墨,用隶书写道:“中平二年冬月,乐安太守府借——”

    “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小的黄通。”

    姜盛继续写道:“借黄通米一千五百石整,立字为据!”

    写完就交给那黄通,黄通连忙推辞!这点粮食他还看不在眼里,干脆就想送个顺水人情。

    “让你拿着就拿着!本太守向来说话算数,明年秋收之后,即可持此字据到太守府要粮。”

    黄通见姜盛脸色冷峻,只得哆哆嗦嗦地收下了字据。

    当夜姜盛就在县衙休息,四名随从去药铺买了些跌打药治伤。

    当夜姜盛辗转反侧,他在回忆着白天的情景,这些百姓就是因为无力承担赋税,才不得不把农田折价转让给豪强地主,由地主承担赋税,但百姓就只能从属于这些兼并了土地的人,成了长工。

    这些长工的家人都住在地主家的田庄里,除去一家人的吃用,长工往往还得倒赔给地主。也有拥有少量土地的百姓,但除了交税,所剩无几,只得砍柴换粮。

    姜盛回忆着汉代的土地政策,觉得有必要推行一下,但朝廷是绝不会关心这些东西的,姜盛就决定在乐安郡辖境推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