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进攻,则由前线指挥官临机安排,第11军并不过多干涉。但冈村宁次刚到南京就出现了一件麻烦事,第6师团和波田支队为进攻安庆出现了分歧,第6师团师团长稻叶四郎找到了冈村宁次。
稻叶四郎和冈村宁次只相差一岁,他陆军士官学校比岗村迟一年,但陆大毕业比岗村早一年,两人的起点相同,但后面发展的境遇显示出差异,冈村宁次已经是拥兵十数万的军司令官,出征前接受天皇接见,皇后赠送亲自编织的围巾,而稻叶四郎,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师团长。
“稻叶君,一路辛苦了。”冈村宁次亲自带领幕僚等在司令部门口,看见稻叶走下汽车,迎上前去。
稻叶四郎看见冈村宁次亲自在这里,心里大感慰藉,“岗村司令官,一别数年,阁下今更胜昔。”
二人寒暄一番,挽手走入。
司令部的会客室里,双方的幕僚相对而坐,勤务兵穿越其中,给每个人倒上了清茶。
“稻叶君,庐州附近之战斗我已深知,以两大队之兵力破敌3师,攻占名城,扫灭顽敌,军司令部谨对此庆贺,并表示深深的感谢。”岗村宁次首先致辞。
“这都是圣上的威严和将士的勇武所致啊,当面敌人之部队胆怯畏缩,实不足以夸耀。”攻占合肥并没有给稻叶四郎带来多少荣誉感,他的目标是安庆。
冈村宁次10年多前曾在中国担任孙传芳顾问,1932年一二八事变时任上海*派遣军副参谋长,但这些年一直在关东*军任职,对中国的印象已经模糊,问道:
“稻叶君,当面之支那敌军情况如何,听说约有10师之众”冈村宁次语气稍带担心。
“除敌第107师之外,其余不足为虑!”稻叶四郎自信地道。
“哦,阁下对这个师评价很高。”
“是的,谋划大胆,出击果敢。”稻叶四郎将芜湖机场被突袭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神色严峻地说了另外一件事,“明光荻洲师团长转进后,我曾与荻洲君长谈,他说起了对手的特点。”
“什么特点?”冈村宁次问道。
“谋略出众,行动迅捷!”荻洲立兵的评价和稻叶四郎一样。
说到这里,两人同时对望一眼,想到同一个人。
织田信长。
织田信长是日本战国名将,以谋略和果敢出名,桶狭间之战以2000兵力用突袭的方式击败当时的尾张名将今川义元4万大军,这是日本战史非常出名的战例。长筱之战更是用创新的三段射击法歼灭称战国最精锐的骑兵武田赤备,成为日本的一代霸主。
冈村宁次发现稻叶四郎说得有道理,芜湖之战反映了对手的果敢,明光之战说明了对手的智谋,这两者结合的对手无疑是可怕的。
“司令官阁下,我请求主攻安庆。”稻叶四郎站了起来,向冈村宁次深深鞠了一躬,表示恳求。
冈村宁次眉头紧锁,哪一支部队主攻安庆对他来说是无所谓的,但从东面进攻安庆的波田支队绝不会老老实实担任助攻。
他担任军司令官后不仅研究对手的习惯和特点,对自己的下属也有了相当了解,波田重一用兵大胆,喜欢出其不意,这点有点和对手的师长许鸣相似他做下手,性格上非常困难。而且,稻叶师团必须要攻占舒城桐城一线后才能对安庆发动进攻,时间上可能拖得很晚,而波田支队可以直接从安庆附近登陆。波田重一绝不会等到稻叶师团抵达安庆附近他才去老老实实策应助攻,参谋本部制定的“以第6师团主攻,波田支队策应攻击的方案”是关在屋子里想出来的馊主意,根本不符合前线实际情况。
做不到的事情,冈村宁次是不能答应的,他说道,“稻叶君不怕艰辛,坚强不拔令我佩服,只是贵部主攻安庆在实际过程中难以协调”委婉拒绝了稻叶四郎的请求。
稻叶四郎脸色灰暗,自己不顾前线战事到南京来,却没有达到效果,旁边的幕僚也显示出愤慨的表情。
冈村宁次看了对方一眼,神色不变,道,“汉口我希望能由第6师团攻取。”
稻叶四郎随即大喜,武汉是当时中国事实上的首都,自己的部队如果能攻占,将会成为一支攻占敌国两个首都的军队,这将是第6师团无上的荣耀。
“多谢岗村司令官!”他和属下同时站起,鞠躬表示感谢。
“波田君。”
“司令官阁下。”
在稻叶四郎拜访冈村宁次的第二天,台湾混成旅团旅团长波田重一中将也从镇江赶来,冈村宁次依旧率领幕僚在门口迎接。
和稻叶四郎一样,两人说到了安庆问题。
“波田君,你了解安庆守军的指挥官许鸣吗?”冈村宁次用很平常的语气问道。
“哦,我听说过,是个围棋下得很好的人吧。”波田重一稍微想了下,给出这样一个答案。
冈村宁次心里一咯噔,作为进攻安庆的将军,对敌人的主将的认识还停留在这个地步,这让他感到忧虑。
不过岗村涵养甚好,只是提醒到,“刚刚与稻叶师团长了解到,他和荻洲师团长对这个对手评价都很高。”
“是吗?2个打了败仗的将军,声称敌人的强大我能够理解。”波田重一出生于官宦世家,仕途极顺,少有挫折。他这半年一直在台湾进行热带雨林的登陆战和丛林战训练,并不了解中**队的后起之秀许鸣的情况,虽然知道荻洲立兵明光惨败,但被他归咎于其个人的无能。
冈村宁次还是抱着说服的打算,“波田君,保证首战成功,是否可以考虑第6师团到达安庆附近,贵部再行登陆。”
波田重一自信地笑了,“司令官阁下,您过虑了,我军在台湾的6个月训练,完全可以独自击溃一支支那军队。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会在战斗开始后一天之内司令官阁下到安庆的大观亭观光。”
但他也知道这是军司令官的首战,希望稳妥些,就稍做妥协:“我军待稻叶师团攻占桐城后再行攻击。”
波田说得简单,冈村宁次心却愈发沉重,进攻的2支部队有很强的抢功现象,而且首攻的波田旅团还对敌人没有充分的认识,但限于日军的体制和自己的处事哲学,冈村宁次不能直接下达命令。
“那波田君请多多保重,对手的指挥官许鸣是个非常喜欢奇袭对手的人,应该也很能应对袭击阁下务必考虑这点。”
波田重一对他司令官的慎重十分不解,敷衍道:“感谢司令官教诲,在下深感爱护。”
波田重一走后,旁边准备伺候冈村宁次的勤务兵听见长长的一声叹息,叹息声中包含数不尽的忧虑。
安庆,狮子山,643团正在进行山地协同进攻训练,烟雾弥漫中,阵地上很难用肉眼观察,攻守双方都在使出各种手段进行对抗,团长谢晋元看到部队已经有模有样,脸上露出愉悦的笑容。
突然他看到师部的一个传令兵过来,“谢团长,师长请您下午5点到安徽大学的后勤部。”
“有说过是什么事吗?”
“好像是吃一顿鱼宴,师长让您务必准时到席。”
“杨副团长有去吗?”谢晋元眉头一皱,问道。
“师长只请各位团长以上,”卫兵恭恭敬敬地回答。
谢晋元大感诧异,大战即将来临,许鸣不是一个浪漫的人,怎么可能在这时举办鱼宴?何况不叫副团长去,事情必有蹊跷。
谢晋元走到后勤部,后勤部设在国立安徽大学的一处仓库里,前面有一个小办公室,极其隐蔽,这里来吃鱼?
师长的第一亲信,军需处兼后勤处处长邱林枫在门口看门,看见谢晋元走来,亲自替他开了门。
里面的许鸣早已在此等候,参谋长张少舫、副师长陈会之和4个团长不一会均到达。
人到此齐后,许鸣看了看眼前的6个人,这几位是107师的核心,他咳嗽了一声,道:
“今天喊你们到此是进行绝密的战斗部署,在场7人,决不能让第8人知晓。”
众人见许鸣说得如此慎重,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均答应。
许鸣要说的,自然是波田支队的事情,波田重一以为他的计划天衣无缝,但却绝对想不到,世界上还有一个人早已了解得清清楚楚。
许鸣之所以到现在才制定应对方案,一方面是为保密考虑,另一方面,也是最的一方面,他要判断波田支队的偷袭是否像历史上一样的发生。
这个时空有很多事情已经发生了改变,历史上没有如此成功的明光保卫战,也没有如此强大的107师,更没有许鸣这个人。
但有一点时绝对不会改变的,那就是人的性格和特质。波田重一是个非常喜欢偷袭对手的日军指挥官,安庆之战他偷袭,马当之战他也偷袭,九江之战他还是偷袭,三次偷袭,用极小的代价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从芜湖到武汉有500公里,波田支队一个旅团就走完了一半距离!
波田重一绝不可能改变他的战术风格!
第八十章 安庆之战 二()
许鸣见众位军官一头雾水,也不卖关子,直接说道:“我判断日军将会以有力一部,从安庆东面实施登陆。”
在场众人全都吸了一口冷气,许鸣的判断一向神准,张少舫忧心地道:“如果日军从北面的集贤关进攻,再以一部从东面夹击,安庆岌岌可危啊。”
这话说到众人心里去了,历史上进攻安庆,就没有从东面来的,但日军强大的海军完全可以保障这一点,东面虽然遍布沼泽和山地,但绝不像大龙山和百子山等难以通过。
谢晋元有些疑惑,他刚来安庆就看到这点,建议许鸣考虑在马窝和老峰一带布防,但许鸣当时不耐烦地拒绝,今天却说出这样的话,显然许鸣一直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他随口问道。
“师座,从东面来的敌人可能是哪支部队?”
“日军波田支队,指挥官波田重一,军官来自九州,士兵出自台湾,辖2个步兵联队,1个山炮兵联队和配属的运输,海军等部队。”
“对手的进攻番和兵力居然都知道?”谢晋元暗暗惊诧,但还有更惊诧的,许鸣像一个预测帝一样,说道:“日军将会用奇袭的方式,在雨夜凌晨时段,极可能在6月10日到15日,地点马窝镇,在登陆前2…3天将会在枞阳大通利用黑夜江面突破我军炮火封锁线;更早一些会对安庆上游进行水雷排除。”
众人都呆了,这番话太神了,已经达到“神棍”的层次,这些人都是久经战场,就没有遇到过对敌情和敌人进攻时间地点如此明晰判断的情况,除非敌人的指挥官波田是中国间谍,想想这也不可能呀。
赵忍嘴都结巴了,“师座,这…这个判断可靠吗?”
许鸣心里叹了口气,他就知道别人不相信,可也必须说出理由让下属信服,好在他可以从结果反推。
“日军重腾支队波田支队前身结束淞沪会战后,一直在台湾进行登陆战和山地战演练,这是我判断敌人兵力和番的理由;他们的指挥官波田重一非常喜欢冒险,这是我判断他们会奇袭的理由;他们会在稻叶师团到达安庆前进行偷袭,以取出其不意之效,这是他们偷袭时间的理由;来之前,日军舰队可能会利用夜色掩护或者雨雾天通过枞阳江面,这是预警的理由。”
“那师座您的意思…”许鸣的声望在房间的众人里已经从崇敬上升到崇拜,别人也不想了,干脆全依赖这个师长算了。
“在鬼子未形成夹攻之前,集中全部主力,歼其一路!”许鸣脸色青筋暴露,神态说不出的凶狠。
基于许鸣的判断,部队进行了,对外要显示一切准备对付的是稻叶师团,民众在集贤关主阵地和前沿阵地马鞍山、月行山、丁家山等大修工事,大张旗鼓,准备欺瞒对手;部队主力开到石塘河一带,模仿敌人登陆,进行为期一周的针对性训练;部队各级军官秘密在马塘一线实施阵地侦察,炮兵测定各种数据,为掩饰行动,以明显一部在安庆南面的长江一线测量水位,构筑工事……。
安庆来了2位老朋友,罗伯特?卡帕和安娜。罗蒙,前者是著名的战地摄影记者,正在拍摄《四万万人民》的抗日宣传片,后者在英国乃至西方新闻界有相当影响。
罗伯特高高兴兴地扛着摄像设备到集贤关去取景,当然许鸣也告诉他,拍摄的照片必须经过审查,别人可以知道这是集贤关的工事措施,但决不能知道集贤关到底有哪些工事措施,一切要从保密性考虑。对许鸣的合理要求,罗伯特毫不犹豫地满口答应。
安娜。罗蒙直接对许鸣进行了专访。
“非常高兴又和将军见面了,从明光分别后,您的气色似乎好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