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吕布传奇(汉末军枭)-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馇鹨徽剑虻迷踉瓮纷颍钜坏憔退懒恕!�

    梁双顿了顿,又正色叮嘱:“与他对敌,我们还是小心为上,传令大军,徐徐进城,提防高顺反扑”

    “诺!”

    那员部将躬身应诺一声,旋即策马在阵前来回传递命令,喝令大军徐徐进城。

    正如梁双部将所言的那般,大军入城后,丝毫没有遇到一点的反抗,兵不血刃就夺取了西县城池,而西县与临洮的陷落,也向长了翅膀一样,飞到了程昱和陈宫的手中。

    此时的两人已经是忙得焦头烂额,到处都是战报,到处都是兵败的消息,不到三日,除了襄武和障县,陇西全境基本陷落,不仅是陇西,还有汉阳的几个郡县也都已经被叛军攻破。

    拿着手中的战报,陈宫火急火燎地在帐内来回踱步,脸上写满了愁容,而他旁边的程昱也不遑多让,饱经风霜的脸上开始逐渐出现皱纹,此时正专心致志的查看着地图。

    须臾,程昱抬头望着陈宫,正色道“公台,我们已经丢失陇西,这汉阳不能在丢,否则再也没有我们的容身之地”

    陈宫闻言,大步走到程昱跟前,开口询问:“仲德可有什么好计策?”

    程昱招呼陈宫,指着地图上说道:“你且来看,朱圉山、落门聚、上邽、襄武乃是汉阳郡的咽喉之处,若能守住这四个地方,汉阳郡就稳如泰山,我们就还有希望!”

    死死地盯着地图半响,陈宫眉头微微皱起:“我们还有多少兵马?”

    “我已经粗略的算了一下,张辽将军处一万,黄忠将军处一万、高顺将军处一万,我们手中有一万,杨阜韦康那里有五千,陈仓赵昂那里有五千,但是陈仓属于军事要塞,弃之容易,取之难,所以赵昂那里的兵马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妄动!”

    “好,就依你所言,坚守住这四个地地方,等待主公和文和回来驰援,那我去襄武协助张辽将军,你率领一万兵马去上邽,朱圉山有高顺将军可保不失,但是这落门聚怎么办?”

    程昱点点头:“言之有理,黄忠将军虽然有勇有谋,但是不善于守城,这该如何是好?”

    就在两人不知道派谁去协助黄忠时,忽然有亲兵来报,说帐外有两个文士求见。

    陈宫嘀咕一声,在这危急存亡的时刻,到底是谁?当下与程昱一起迎了出去。

    辕门外,两名中年人负手而立,此时正细细地打量着并州军的营寨。

    须臾,其中一个约莫四十多岁中年人抚须说道:“李文优,我终于明白你为什么现在才来见仲德和公台了”

    李儒摇了摇手中的鹤羽扇,嘴角划出一条弧度:“哦?伯喈先生明白什么?”

    蔡邕含笑地看着李儒:“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碳,我们刚来的时候,吕布帐下,人才济济,文有贾诩、陈宫、程昱、郑浑等人,武有黄忠、好顺、张辽等将,哪一个不是屈指可数人物,纵然你李文优帮助过他不少,虽然你的智谋不在贾诩等人之下,但却无尺寸之功,就算吕布想重用你,但是又怕众将不服,所以你想建功立业,至少要等一两年。”

    蔡邕顿了顿,又继续道:“现在就不同了,陇西豪强联合梁双作乱,此刻他已经到了危急存亡之秋的时候,你现在的出现,无疑是雪中送碳,等日后吕布论功行赏的时候,少不了有你李儒一功”

    李儒摇头苦笑,对着蔡邕作揖行礼:“先生慧眼如炬,学生受教了”

    就在两人谈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就见陈宫和程昱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

    陈宫和程昱一路上都有一个疑问,此时的天都快塌下来了,到底是谁在这个时候前来求见,须臾,当他俩看到矗立在辕门外的人时,陈宫和程昱眼睛瞪得跟蛤蟆似得,而后又不可思议的揉了揉双眼,在确定辕门外的人是李儒和蔡邕之后,口中大呼:“伯喈先生,李文优,怎么会是你们?”

    李儒和蔡邕立即迎上前去,互相见礼之后,才听见蔡邕笑道:“怎么不会是我们?”

    程昱摇头苦笑:“我与公台一路上都在猜测,在这危急存亡的时刻,到底谁会前来帮助我们,不曾想是二位,真是失策,失策啊!”

    尽管叛军来势汹汹,陈宫心中忧虑,不过依旧从容不迫,微笑着冲两人说道:“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请伯喈先生与文优到帐中叙话”

    在陈宫两人的带领下,蔡邕和李儒先后迈步进了中军大帐,四人无论是名声高低,均是士子出生,事情再紧急,该有的礼节不能荒废。

    待双方作罢,陈宫道:“不知伯喈先生和文优到汉阳郡,所为何事?”

    按道理来说,蔡邕身为朝廷的五官中郎将,李儒又是董卓的谋士,两人应该在长安才对,怎么会平白无故的出现在汉阳,此事必有蹊跷,陈宫必须搞清楚才行。

    李儒看了蔡邕一眼,见他点头后,立即跪直身子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我与伯喈先生前来,是为了躲避灾祸,不知道二位可否收留?”

    听到李儒模棱两可的回答,陈宫也不愿多问,当下说道:“不管先生和文优前来所谓何事,但我想不是坏事,可是这叛军来势汹汹,不知文优有什么建议?”

    李儒轻摇鹤羽扇,眼里闪烁着睿智的光芒:“这次叛乱,也是对奉先的一次考验,而且也并非不是一件好事!”

    程昱惊疑了一声,立即开口询问:“怎么不失为一件好事?”

    李儒低叹一声,吕布毁灭临洮董家的事,已经在大汉传得沸沸扬扬,董卓听说此事后,还在长安杀了数百人泄愤,可是泄愤归泄愤,次日又回到夜夜笙歌生活,既然董卓都不想管,他李儒也没有理由去管,平复一下复杂的心情,李儒笑道:“临洮董家的灭亡,纵然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是口服心不服,通过这次叛乱,所有隐藏着的危机都已浮出水面,只等平叛之后,你们各个击破了”

    程昱和陈宫同时点头,都觉得李儒说得不错,以前是敌人在暗,他们在明,经过这次作乱,敌人都已经浮出水面,这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至于平叛,此时还言之过早,你们现在首要的任务是保住汉阳,等待奉先回来!”

    程昱与陈宫相视一笑,于是便把他们商议的结果说给李儒参详,李儒听后,同意地点点头,旋即起身道:“在下愿赶往落门聚协助黄汉升,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陈宫猛地一拍桌案,朗声大笑:“有你李文优帮忙,我实在放心得很!”

    蔡邕抚须一笑:“那我就和仲德去上邽!”

    程昱听后,立即躬身作揖:“多谢先生!”

    四人又细心的商议了一番,感觉没有什么漏洞之后,陈宫旋即草拟了几道命令,盖上印章,差哨骑八百里加急分别送到黄忠、高顺、张辽的手中,一场轰轰烈烈的汉阳保卫战就要拉开了帷幕。

    </a

第一百九十章 朱圉山大战() 
趁着蔡邕和李儒去安排家眷住行的空当,陈宫开口询问程昱:“仲德,虽说文优帮过我们不少,但是他也帮助董卓做过不少恶事,而且少帝辩还是他鸠杀的,如果我们收留他,会不会对主公造成影响?”

    正在收拾出征行装的程昱闻言,抬头注视着陈宫,忽然展颜一笑:“公台,我知道你对文优所做的事心存芥蒂,但是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希望你能抛开对他的成见,一切以主公的大业为重,况且他也说了,他是来避难的,不是来投靠的,一切等主公回来再说”

    陈宫点点头:“既然如此,那就按你说的办!”

    陈宫说完,转身准备离去。

    “公台!”

    看着陈宫大步离去,程昱忽然叫住了他。

    听到程昱叫唤,陈宫扭头疑惑的看着程昱:“怎么了?”

    “小心行事,城池没了可以在夺,但我可不想失去你这个搭档。”

    陈宫抚须一笑:“程仲德,你管好你自己吧!”

    看着仰天大笑离去的陈宫,程昱稍微整理了一下歪斜的帽檐,含笑的摇了摇头。

    朱圉山虎踞龙盘,地势险要;坐落于冀县西北三百里处的丘陵地带,是冀县的一处天然的壕沟,高顺弃守西县后,迅速率领大军在朱圉山一带扎下营盘,以逸待劳,准备死守朱圉山。

    数日之后,武都兵马与羌族叛军也狂飙而至,这支大军迅速在朱圉山一分为二,一支以梁双部将李相如率领羌汉杂兵攻打上邽,梁双亲自率领三万大军在朱圉山展开厮杀。

    朱圉山主峰,高顺负手矗立在山腰上,一双黝黑的眸子不停的打量着远处星罗棋布的敌营,他的不远处站着张绣以及并州军大大小小的战将十数人。

    自从两军在朱圉山对峙以来,他们已经高挂免战牌五日,这五日以来,敌军不停地在营寨外进行谩骂,并州军上到战将下到兵卒,都忍受不住敌军的嘲讽,想他们并州军征战沙场十数年,哪里被别人说过是缩头乌龟,于是纷纷向高顺请战,最后高顺被吵得烦不胜烦,干脆在中军大帐竖起令箭,但凡再有请战者,定斩不饶。

    高顺一向以治军严明而闻名,得到高顺的将令,虽然将士们心中有气,但是也不敢触及他眉头。

    “伯锦!”

    高顺看完敌军的营寨,又抬头看了看天空,随后咧嘴一笑,朝着后面喊了一声。

    “末将在!”

    身后的高顺立即迈步出列,雄壮地高声应诺。

    高顺徐徐转身,看着帐下愁眉苦脸的战将,他咧嘴一笑:“你们不都嚷嚷着出战吗?还不快快回营,点齐兵马随我出战,破敌就在今日。”

    高顺的话音刚落,立即引得将军们一片欢呼,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几日来憋着的火气,终于可以找一个地方撒一撒了。

    就在将士们欢呼雀跃的时候,只有张绣提出了疑问:“将军,为何选择今日出战?”

    张绣说完,立即引起了将军们的共鸣,他们也很好奇高顺为什么早不出战,晚不出战,偏偏选中今日,当下纷纷瞪着一双大眼投向高顺。

    高顺咧嘴一笑,指着空中的烈日说道:“我在等它!”

    “将军,到底是什么意思啊,你快别打马虎眼了!”

    “对啊,对啊,请将军明言”

    “就是,明知道我们都是莽汉,还指着太阳‘看它’,看它做甚!”

    “”

    高顺收敛笑容,面对众将的疑问,他不快不慢地说道:“连日来都在下雨,而今日却出现强烈的日光,我军坐西面东,太阳从敌军那面升起,晌午之后,太阳就在我军后方,而在敌军前方!”

    张绣稍微分析了一下高顺的话,立即得出一个结论,当下不敢确定地说道:“将军,我似乎明白了,晌午过候,敌军就要迎对阳光,不利作战,我军可以利用天时来击败武都兵马?”

    高顺赞赏的点点头,立即竖起食指,补充道:“伯锦说的不错,不过这只是一个原因”高顺顿了顿,又指着敌营笑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武都兵马狂飙而至,锐气正盛,经过几日的消磨,他们的锐气已失,而我军此时基本处于群情激愤的状态,若是此时与对敌军对垒,他们必定会化身为一群愤怒的公牛冲向敌营,必能打破敌军!”

    “将军睿智,某等佩服”

    听完高顺的解释,众将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先前他们无论如何请战,高顺死活都不松口,原来是在谋划布局,看来他们是错怪高顺了,此时他们心中难免会有一点自责。

    “好了,该说的我也说了,大家就快点回营点齐兵马,晌午过后,出寨迎敌!”

    众人纷纷应诺一声,一伙人簇拥着高顺走下山去。

    并州大营,听说高顺已经同意出战,大营内响起一片震耳欲聋的欢呼时,在偏将校尉的带领下,士卒们纷纷厉兵秣马,磨刀霍霍,准备展开一场殊死的搏斗,憋了五日的怒火,终于有地方撒了,此时他们就像一座蓄势待发的活火山,正等待着爆发的那一刻。

    晌午过后,烈日逐渐偏西,随着并州大营内传来一声出征的号角,上万名并州军气势汹汹的开出大营,像一群愤怒的公牛陈列在武都军大营以西的平原上。

    见到并州军终于出战,已经熄了火的武都军终于吁了一口气,如果在这么耗下去,他们带来的粮草可就不够了,梁双召集众将商议一番后,遂留下一万兵马保卫大营,他亲自率领两万兵马出寨迎敌。

    朱圉山下,旌旗猎猎,尘土遮天,刀枪蔽日。战鼓、号角一片喧嚣,天上的云彩都被这数万人的杀气给冲散,留下烈日独自挂在苍穹,但云雾虽然被冲散,烈日悬挂长空,这无云的天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