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废太子孙亮封归安侯,授龙骧将军。
下令地方保护孙坚、孙策、周瑜、张昭、鲁肃、吕蒙等人墓地。
当初,大乔、小乔进京见李轨时劝说他要善待江南百姓,李轨答应了,此刻兑现承诺,诏免江南六郡百姓三年赋税,公田充公,私田一律给予保护。
北迁大户房产田产愿意出售且无人接手的,由官府按照市价接盘。
开仓放粮,赈济贫苦,啸聚山林者愿意下山为民一律宽大处理,减免或赦免其罪,贫穷者发给公田耕种,无房者给予公房暂时栖身。
负隅顽抗者给予严厉制裁。
将原来的东吴辖地重新划分为三大战略区:
北方的丹阳郡、吴郡为一战略区,由晋王李丕镇守,治所在建业;会稽郡为一大战略区,由李典镇守;豫章郡为一大战略区,由田豫镇守。
晋王李丕同时兼任江南安抚使,负责全境内剿灭匪患事宜。
大的战事已经基本结束,江南无需再留这么多兵马,大批的军马需要撤离,这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李轨让郭淮以兵部侍郎的身份来具体处理这件事,郭淮很能干,几乎是一夜之间,集结在江南的近百万大军(卫军六十万加上孙吴降军三十多万)就凭空消失了。
江南地区的总兵力骤减至五万人,国家财政负担大大减轻,江南百姓拍手称快。
郭淮因为这件功勋正式转正,由兵部侍郎升任兵部尚书。
第338章 治国的黑白色()
江南即平,四海之内皆是大卫的国土,经济文化进一步融合,大卫的国内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随着大批士卒的解甲归田,地方经济迅速恢复,蓬勃发展,人民丰衣足食似乎不是一个梦。
李轨关注的重点从来不是这些,以中原之地大物博,以人民之勤苦耐劳,只要不乱折腾,有什么理由吃不饱饭,有什么理由不富裕?
现在四海一统,内乱平息,边患暂时还不甚严重,但太平盛世就能来临吗?
扫平群雄,一统海内,都只是太平盛世的一个前提条件,距离真正的太平盛世还相去甚远。因为国家的治理上还存在着诸多的弊病,吏治还亟待刷新。
治国就是治吏,官吏是国家运转的中枢,官僚系统的腐朽是一个国家腐朽的前奏,所以要想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就得整肃吏治,打造一个高效、廉洁、稳定的官僚系统。
“现在在编的官吏,也就是那些由朝廷发给俸禄的人,共有十三万人。我大卫户口三百七十九万,人口一千八百二十七万四千两百二十九人。差不多一百四十个人就要供养一个官吏,以现有的生产力来计算,这绝对是不可承受之重。是到了大规模裁减官吏的时候了。他们说第一步要裁减到十万人,我的意思是裁减掉十万人。三万官吏,加上二十万军队,一共二十三万人,平均八十人供养一个,但军队有军屯,真正需要供养的不过五万人左右,以一千八百二十七万人供养八万人,平均是两百二十八个人供养一人,偏紧,但尚可支撑。等边患平定,国家的常备军将再裁减一半,那时节需要财政供养的人数将进一步降低至五万人,而人口增加,生产力水平提升,供养难度下降。若是能控制官吏和军队的规模,大约在二十年后,百姓的负担将降至基本不影响生活的范围内,彼时国家将迎来第一个繁荣期,若是没有大的变乱,这个繁荣期可长达三代,也就是六十年左右。”
说到这,李轨满脸的笑容消失了,他微微叹息一声:“承平即久,百弊丛生,终有一场劫难,以我国国家之大,人口之多,体制之完备,文明之深厚,扛过去很容易,但想再现繁荣就难了,除非天降圣人,有绝大的勇气和能力革除弊政。何去何从,就看他们的造化了。目前要想尽快恢复元气,必须把吃饭的人口降下来,把勤劳致富的观念灌输给每个人,多抓典型,多宣传,营造一种氛围。至于这裁人嘛,当然是一件很棘手的事,但不得不做,不可懈怠,不得拖延。饭得一口一口吃,也不能操之过急。”
把十三万官吏裁减到三万人,这绝对是一个超级难办的事情,尚书令凌嵘和吏部尚书满宠倍感压力重大,他们合计了几套方案都被李轨否决了。
最后李轨给他们划了一条线,中央官吏保留一万人,地方保留两万人。
李轨让尚书台按照这个目标再做方案。
但尚书台提出的几套方案还是不能让李轨满意。
于是只好再次细化,中央官僚系统的重头应该是税务系统、司法系统、监察系统,约占总数的四成,行政系统占两成,事务性机构占四成。
鉴于皇室自成一体,皇室系统的官员将不再纳入目标管控,另外散官和勋位也不计算进管控范围。
这么一来,尚书台很快就制定出一套让李轨满意的中央官署的减人方案。
中央官署尚书台、枢密院、监察院(御史台)、殿中省、九寺五监,实行定员定岗,所有职位都有明确规定,吏员也有额定的数目,不得随意增减。
地方上,废黜州刺史,废黜行台等临时机构,实行郡县两级制度,郡县官吏也有额定数目,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增减。
撤销县以下的乡公所,里正,保长等以民间人士充任,不再计入官吏序列。
地方的学堂、医院,实行官督民办,鼓励民间力量介入。
地方官僚系统的力量主要集中在司法系统、公共事务和税务系统三方面,官吏人数虽然直线下降,但职责并没有减弱,只是某些方面不再关注。
被裁撤的官吏,朝廷给钱给政策,鼓励支持他们兴办产业,自主择业,尽快融入到社会中去。
李轨本来的计划是五年时间内完成这一改革,但尚书台方面为了功绩,订立的计划是两年之内搞定,这就造成了操之过急,因此而引爆的地雷此起彼伏,引发了大卫建国后一次重大的信任危机,所幸的是这个时候大卫的经济、社会蓬勃发展,人心向上,所以官吏们的闹腾并没有激起大的浪花,一切都在可控之中。
在官僚系统进行大改革的同时,皇室也在进行一场脱胎换骨的大改革。
首先是设立内侍省。
将原先隶属于外朝的殿中监和执掌宫廷庶务的宫内局纳入内侍省,殿中监更名为秘书局;宫内局则一分为二,为宫务局和尚宫局;负责宫廷警卫的锦衣卫改为警卫局;另设长乐殿使专门负乐殿的事务。
这四局一使统归内侍省,内侍省的长官与尚书令一样晋级为正二品,不过与尚书台不同的是内侍高官官经常是空缺的,偶尔有也是一种虚衔,不仅如此,内侍省的副长官常侍也是一种虚衔,真正的内侍高官官叫判内侍省事,属于临时差遣性质,五品以上文武官员都有资格出任,但这个官常常也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协调者。
内侍省内真正的实权派是秘书局令、宫务局令、警卫局令和长乐殿使。
内侍省成立后,李轨亲自酌定官吏人数为两百二十九人,御使三千六百二十八人。
警卫人员编制在锦衣卫,不计入其内。
多余的宫女和官吏,酌情裁撤,尤其是宫女,大汉原来的宫女有五千人,成都宫里有四千人,建业宫里有七千人,加上李轨本身就有的一千人,合计有一万七千人,年龄跨度为十二岁到五十岁。
李轨下诏长安和洛阳宫里宫女放出一万四千七百二十四人。年龄跨度从十六岁到三十岁,一次性解决了一万多男青年的婚姻问题。
剩下的宫女里有八百多五十岁以上的老宫女,无亲无故,没有生活来源,放出去后生活无依,李轨诏令将她们和年老的宦官一起送入关中的皇庄,种菜织布,颐养天年。
这次精简之后,宫里只剩下一千三百名宫女,新规规定,女满十六岁起,允许其申请出宫,每两年有一次申请机会。
禁中宦官年满五十五岁,女满五十岁或体弱有病者,可以申请免除劳役,有子女亲戚可投者,按年或一次性支给养老金,放出宫去;无子女,无亲眷可以投靠又不能自理生活者,迁入皇庄居住,颐养天年。
在建国过程中,皇帝攫取了巨大的私产,关中、河南、太原、邺城、成都、建业、吴郡属于皇室的私产不可胜数,庞大的皇室财产过去都是不交税的,现在也按照普通民产的标准向朝廷缴纳税赋。
除了田产,皇室还凭借经济上的优势兴办了一系列的产业,这些产业过去也是不交税的,现在也照章缴纳税款。
皇帝的慷慨换来了全体民众的衷心拥护,大卫的百姓痛恨官场黑暗的多,痛恨官吏横暴的多,但痛恨皇帝的却是绝无仅有,因为看起来皇帝永远是跟普通百姓站在一块的。
当然,如果大卫的百姓知道皇帝每年通过税收系统为自己攫取巨大财富时,他们肯定会心里不平衡,国家税收体系里诸如盐铁税,矿产税,海外货物输入税等几个税收收入极为丰厚的税种都被皇帝把持着,所得税金都归皇帝一人独享。
皇帝弄这么多钱除了养活几千人的宫室,给予在京官员大量的赏赐以贴补他们相对较低的俸禄外,大头还是用来供养禁军了。
大卫法典说的很清楚,禁军是皇帝私军,与国防军卫军是决然不同的两类军事力量。
禁军的将领任免、人员补充、训练、征战都直接听命于皇帝本人,相应的军饷和补给也要皇帝来掏腰包,皇帝的钱从哪来?
这个时代可不流行印钞。
丰厚的税收确保了皇帝的收入,禁军的日子过的很滋润,不管从待遇还是政治地位,禁军都要高过卫军,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做皇帝越久,李轨越能领悟一个道理,做皇帝,首要的是要把自己的位置摆正,皇帝就是皇帝,受命于天,高高在上,出神入圣,名正言顺,只要全体臣民的心里认可了你这个皇帝,你的地位就稳固了,从此小风小浪不足惧,大风大浪也能扛,除非十八级的狂风巨浪,否则你的地位就是稳如泰山。
而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名分。
大卫承继汉朝,果然是那么名正言顺吗,对普通百姓来说谁能给他们安定的生活谁就有资格来做这个皇帝,但对许多衣食无忧的人而言,总是要较一个理的。
对这些人必须给予严厉的打击,可以不择手段,可以颠倒黑白,可以昧着良心。
硬的之外,李轨还要努力修炼自己的演技,做一个顶级演员。
皇帝这一生可不就是在各种片场度过的?大朝会上他在演戏,郊祀他在演戏,告庙他也在演戏,接见外国使臣在演戏,接受臣子朝拜也是在演戏。
甚至在自己的皇后、嫔妃和儿女面前也是在不停的演戏,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常常混淆了虚与实的界限。
在政务上他管的越来越粗枝大叶,治国怎么个整法,练兵怎么个练法,他统统放手交给自己的股肱之臣们。
他只在人员调配和实力平衡上用心。
这些事很伤脑筋,需要静心深思,所以皇帝日渐变得孤僻起来,他不再频繁地接见自己的臣子们,多数时候一得空闲他就会躲起来看书,他希望从书中读取王朝兴衰的经验,读取平息内心浮躁的方法。
他的作息时间早已经黑白颠倒,厚厚的窗帘让他分不清白昼还是黑夜。
本章完
第339章 潜龙有时()
为了摆脱这种压抑的生存状态,李轨现在越来越喜欢出巡。
从长安到洛阳,从长安到太原,从长安到老朋友的家里去,或者是红颜知己家里。
随着身体的衰老,李轨已经不大愿意跟年轻的嫔妃在一起,她们太闹腾,演技太生涩,常常让他烦恼,让他尴尬。
他也不愿意跟年纪大的妃嫔交往,他们彼此太熟悉,已经完全没有了感觉。
他现在喜欢跟一些有趣的轻熟女人交往,譬如大乔小乔姐妹。
大乔小乔到了长安后被安置在妙香台下一处一等一的深宅大院里,这是皇帝特殊关照的。皇帝隔三差五的就会微服前往,跟她们一起喝喝茶,下下棋,玩玩牌,皇帝从来不会留在那过夜,他们都觉得保留最后一丝朦胧会更有趣些。
如果破了,彼此都会尴尬。他们脆弱的友谊也就彻底终结了。
这天是小乔的生日,皇帝再次登门,饮酒到半夜才回宫,回宫之后就召幸了两个年轻的妃嫔,第二天天将蒙蒙亮的时候,长乐殿出事了。
六宫之主郭佚的门被拍开了,郭佚披头散发,很狼狈。
但事情紧急不得不如此,内侍高官乐殿的一个内侍秘密来报:皇帝那出事了,皇帝黎明时**,现在已经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