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霸业徐州-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月末的陶陵镇外面蝉鸣声此起彼伏,而陶应屋内吵声也是如此。一让诉说彭城这些日子里遇到的难题,每个人似乎都有很多的话要说,陶应让他们一个个来说,张昭作为彭城相率先起来发言了。

    “主公,如今彭城只修建了三面围墙,纵然是城高十丈,一面漏风亦难逃被攻破的命运。为今之计,只能先调遣守军来修筑城墙,城墙修建好之后,彭城空荡荡的,大街商铺林立,却无商人,彭城无税收亦难维持各个学堂的经费。”

    归根结底还是没钱,张昭发表完意见之后,陶应想了想这的确是个问题。自己想让穷人的孩子也有书念,但是这庞大的支出,的确让积贫积弱的徐州彭城难以承担。但是如果不赶紧普及自己的新式学堂,那彭城就会发展很慢,在这样一个纷乱的朝代里,如果自己起步来,那只会被曹操打的四处逃窜!

    陶应想了许久,望向其他谋士,很多县令也正用苛求的眼光盯着他呢!几乎彭城下属的每个县都会有那么一两所学堂,萧县跟彭城最为凄惨,彭城有学堂不下于五所,作为离彭城最近的萧县也跟着倒霉了,因为萧县本来只有两所学堂,但是陶应将陶谦葬在萧县陶陵镇之后,更是在陶陵镇讲学。

    现在陶陵镇作为军事基地和科技基地,下辖着陶陵军工学堂、陶陵机械学堂等等为首的学堂不下于四五个,而萧县似乎又没有这么大的能力来维持他们的开销了。

    怎样解决钱财的问题困扰着陶应,陶应闭上眼睛仔细回想着历史上的改革,回想着资本主义国家为啥免费的上学的原因,突然想到归根到底还是工业不够发达,没有足够的钱财来支撑自己庞大的野心。

    为了解决这个棘手的难题,陶应跟谋士们商讨了整整一天时间,最后还是陶应大胆的提出来校办企业促进其自身发展的方法。老师和学生都是神圣的,他们的专职都是教与学,似乎每个朝代都是如此,但是陶应偏偏提出了校办企业的策略。

    教育系统率先打响了彭城改革的第一枪,为了细分学校,陶应首先将学校分为两种性质。第一种就是军队所属的学堂,称为军事学堂。彭城一共有军事学堂七所,包括在陶陵镇修建的陶陵测绘学堂,陶陵军工学堂以及陶陵情报学堂。其他的分布在彭城、广陵一代,彭城有徐州军事学堂,广陵有广陵造舰学堂、广陵海事学堂。

    以及即将在山阳郡建造的巨野船舶水师学堂,这六个学堂为军事学堂。统一改革之后,军事学堂将与其他分开,将军事学堂的管辖权交予最高统帅,当然也就是陶应自己。而其他的学堂,例如彭城的商贸学堂、陶陵学堂、破曹学堂等等皆划分到政务院去,由政务院分管。

    除了这两类学堂,还有一类,例如农学堂以及农业技术研究院,这涉农的学堂,则划分到农务院去管,农务院最高掌权者就是陈登。他管着彭城、下邳、广陵的农业。

    除了农务院和政务院外,那些分属工业类的学堂,例如造纸学堂、机械学堂、矿业学堂以及陶瓷学堂则分到了工业院去管理,工业院最高统帅便是严畯。

    将学校系统重新划分之后,就涉及到了如何盈利挣钱以供发展的问题,陶应便在每个学堂的周围分给他们几十亩地,这些土地不是用来种麦子的,而是用来建设工厂的。就例如造纸学堂,现在纸张还未在大汉王朝普及,仅仅在广陵、东海等等以徐州为主的地方渐渐普及着。

    而纸张的盈利更是让人咂舌,仅仅徐州一州每年消耗的纸张就达数十吨,如果将这些市场再销往旁边的兖州等地呢?更何况陶应已经全面进军纸业,他不仅生产书写用纸,更是连厕纸都一并生产了,就不信大家不擦屁股,特别是讲究的世家大族,这个更是受欢迎。

    徐州最挣钱的莫过于造纸学堂了,造纸学堂也要出资维持非盈利的律法学堂,就连律法学堂也有挣钱的办法。很多民事纠纷,商业纠纷,他们都需要法律的援助,于是陶应便成立了专业的律师。

    因为彭城法律很是完善,因此有各种方面的专职律师,百姓或者商人需要打官司便可以去律法学堂去请人来写状纸,然后跟后世法庭一样去辩论。当然,对于穷人,陶应同样开通了法律援助,这个社会需要钱但是也不能乱了。

    甚至以陶应的想法,如果开设了法庭,律法普及之后,到时候开庭的时候甚至都可以收门票。因为人总是好奇的,这是旅游业的一大收入。这些新奇的东西,别说徐州百姓了,就连其他州郡的百姓估计也会跑来瞧新鲜。

    于是律法学堂的经费也能自我解决,除了快速生钱崛起的造纸学堂,农业学堂和农业技术研究院堪称与之并列的土豪学堂。陶应将科学种田的方法传授给他们,编写了农业科学教本,然后将自己印象中的各种耕种工具全部画在纸张上,让农业技术研究院去进行研究。

    农学堂负责普及知识,农业技术研究院负责研究,然后陶应又在每一个县为农学堂和农研院批下不下于三个企业用地。这些企业用地便交予他们生产化肥,然后不停的生产再卖出去。

    除了这些暴力行业,机械学堂也能慢慢起来,因为新式农具的发明,这需要大量生产,于是机械学堂便承担这种生产的责任,师生都要加入生产研究一线,并不停的改进。另外机械学堂还要承接未来铁路、各种大型机械的开发与研制,所以陶应已经为他们选好机械学堂企业用地。

    现在没有盈利的学堂便只剩下综合学堂和铁路学堂了,好在铁路学堂现在人特别少,他们还在钻研陶应写的火车的构造以及铁路建设的方法。矿业学堂同样很少挣钱,但是他们已经被派往萧县和相县一代去寻找煤矿,只要找到煤矿,进行挖掘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到时候大工厂时代来临,矿业部门便会获得最大的利益。

    而综合学堂,为了填补他们,陶应便决定让学堂实行半日上学制度,上午时间上学,下午时候便是手工劳动课。俗话说不参加到一线生活上去,怎能体会到生活的疾苦呢?于是陶应便让他们参与建设城墙,参与销售纸张与农家以及打造弓弩等等。(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

第一百一十八章 组建精兵部队() 
ps:看《三国之霸业徐州》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随着四周战事的不断升级,很多州都需要弓箭,兵器,而陶应便正好趁乱卖这些东西以填补国库的空虚。

    解决完这类的问题之后,陶应便着手解决军事学堂的经费问题,现在有很多测绘学堂以及情报学堂已经开课了。他们的任务就是负责去去丈量测绘土地,不光是自己的土地,还有别的州郡的土地,然后开始绘制地图。

    对于测绘学堂,陶应还是给予了非常大的希望,因为只有拥有一张特别精确的地图,精确到每一个村子,以后攻打城池才不会像一个睁眼的瞎子。而且,等解放了整个大汉,陶应还准备派遣他们随着海事学堂一起出去冒险呢,去大海的彼岸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让人民知道这个世界还是有非常多大的,眼光不能局限了。

    有了精准的地图,剩下的就是要知道最新最快的消息,于是陶应便成立第一个黑暗组织——情报学堂。这个也是隶属于神秘的军事管理,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分散到全国各地,然后依托以后自己的产业来传递和搜集情报。

    现代化的技术,现代化的改革,似乎让彭城开始由内而外散发出了一些让人畏惧的威严。学堂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而就在陶陵镇,陶应正跟一群文武讨论怎么处置吕布来投的问题时,又一个好消息传来了。

    原来当王朗回到会稽之后,王朗将陶应送的科学书送给一些好友阅读,那些好友们更是惊奇不已,把它当成山海经都,这些怪异的东西无时无刻不吸引着好奇的士大夫和老百姓。因此很多人都前往王朗府上争想一睹为荣。

    王朗府上日日爆满,因此便向陶应求救,因为会稽还没纸张,因此也无法将陶应画的东西抄上去,抄到竹简上太费力。正当一群人商讨完学堂改革就要谈论军队改革时,家丁将王朗的求援信送了进来。

    会稽到这里有千里之遥,这信显然是日夜加急的,可见此时的王朗真的是被好奇的人烦到顶了。

    陶府屋内,时间很快就从上午到了下午,争辩声从来没有停止过。不过家丁一声呐喊打破了原本的躁动。

    “老爷,会稽王太守送来一封加急信!”

    家丁的一声启奏,打破了纷闹的客厅,陶应让人将信件呈上来,信件是用陶应送给王朗的纸写的。拆开信封,拿出信陶应自己的读了起来。

    看完信,陶应脸上一片微笑,王朗彭城一行,虽然花费了彭城不少的钱财,但是总算没赔本。王朗心中请求陶应将纸张销往会稽郡,同时希望陶应能够将自己写的地理学手稿多多印刷然后销往会稽,会稽很多人不惜千斤只求一阅。

    一时间陶应的地理学手稿竟然成了畅销书,这是陶应始料未及的。收到王朗的来信,陶应突然又发现一门挣钱的好方法,那就是让徐州印刷学堂的师生不停研究印刷术,然后将自己的的书稿都印发出来。

    除了那些特别先进的东西保留住不准卖往它处,其他的正好可以远销各个州牧,这样一来,一方面能将自己纸业和印刷业推销出去,又能挣得特别多的钱,到时候正好可以用来修建彭城。

    下定决心后,陶应便让人去传令,然后将自己的手稿让人抄几份然后前去印刷。打发走了家丁,屋内一时也安静了起来。

    天已经渐渐黑了,这一次改革的交谈已经整整商讨一天了。眼看着天黑了,陶应便让大家休息了会,然后让下人准备饭菜。

    当大厅火把点起了的时候,六月的夜便来到了。夏日的夜晚,四处都是蛐蛐的叫声,晴朗的星空下,乡村的百姓已经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聊天了,彭城的百姓此时也趁着夜的清凉开始修建城墙。

    吃好了东西,一场辩论又要开始了。解决完学堂的问题后,文武们又开始辩论粮草的问题。如今在彭城国和下邳城这两个地方便有兵马近两万有余,两万兵马每天需要的粮食和粮饷十分的多,而彭城之地,人多地少,再加上缴纳的赋税,根本无力供养如此之多的兵马。

    于是文官们希望陶应能够再次裁军,将兵马减到一万。一万兵马保护一个郡已经足够了,但是武将们却不同意这个观点。现在徐州处在四战之地,曹操如今战败了吕布,兖州又大旱,曹操急需粮草,而望眼周围似乎最好欺负的就是徐州了。

    所以武将们相信早晚兖州都会再次侵犯徐州,因为北方的袁绍,南方的袁术都是他惹不起的主。

    更何况现在徐州内部也特别的不稳定,如今徐州北方,经历过曹操两次入侵之战后,在刘备的辅佐之下,陶商也是整兵秣马,在徐州大肆招募士兵,又四处买马,如今郯县的兵马已经不下于两万之众,更何况这些兵马又由刘备三兄弟训练,对彭城产生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武将反而觉得应该继续招兵买马。

    两边争论了许久之后,陶应突然站起来在大厅内不停的走了起来,一边走一边想着办法。大家都无法统一意见,这时陈登在旁边献策起来,陈登站起来,先是朝陶应一稽首,陶应点了点头,示意他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屋内再次安静了起来,陈登望着陶应说道:“主公,如今彭城刚刚稳定下来,一切都在变革之中,若无军队保护,就算彭城再富饶,早晚都会沦为其他诸侯口中的肥肉,因此属下认为不仅不能精简兵马,反而更应该再将兵马扩充到三万之人。”

    陈登说完,严峻站了起来反问起来:“如此之多的兵马,粮饷将从哪里出?”

    陈登望着严峻,严峻也是针锋相对。关于粮饷,似乎陈登已经有了把握,因此陈登又稽首说道:“至于粮饷,主公可以在驻兵之处让军队屯田。彭城边界有数万亩良田,如果好好耕种,加上彭城自产的免费化肥等的资助,想必粮草的问题自然不愁解决。将兵马驻扎在边界上,同样又可以威慑敌军。”(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