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元朝帝国风雨-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福通率红巾军首破颍州。随即进军河南,攻占了朱皋,占据了仓栗,连破罗山、真阳、确山,又克舞阳、叶县等地,横断豫南。刘福通能征善战,所向披靡。同年九月,刘福通挥兵南进,相继攻占汝宁府、光州、息州。义军胜利壮大,队伍扩充到20多万人,声势浩大,所向无敌。

    至正十二年,即1352年,刘福通率红巾军先后大败元军主将赫斯虎赤,斩元大将巩卜班,击败帖木儿30万精锐之师。屡战屡胜,威震元朝宫廷。此时。汉人地主李思齐勾结元军,从背后偷袭义军,刘福通从汝宁退守亳州,至正十三年。即1352年,二月,刘福通与王八秃会战。杀死了八秃,打败了元军,其后引军各南,攻占安丰,进围庐州。

    至正十五年。即1355年,刘福通迎韩山童之子韩林儿到亳州,称“小明王”,建立政权,国号大宋,年号龙凤,刘福通与罗文素同为平章。同年二月,由于战略失误,义军主力北上,亳州遭元军围困,刘福通保小明王血战突围,南奔安丰,这是红巾军起义以来遭到的第一次大挫折。刘福通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受挫不馁。退驻安丰不久,刘福通率军北上反击,连破元军,声威重新振奋起来。

    至正十七年,即1357年六月,刘福通亲率主力攻陷汴梁,刘福通孤军无援,拥韩林儿败走安丰。接着,北伐的三路大军因各自为战,互难支援,相继失利。刘福通在极艰难的形势下坚守安丰,时间长达四年零九个月之久。

    元朝廷看见刘神通攻势迅猛,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急忙在皇宫的大殿里,召集文武臣僚,商议应对策略。

    在朝廷集会上,元顺帝首先向大臣们通报当前的形势,刘福通率领起义大军攻城掠地,所向无敌,要求大臣们各抒己见,提出对敌的策略。御史张桢,手捧笏板,走出队列,高声说:“臣有本要奏”。当地的人都不知道他要说些什么,都不约而同地向他投去惊异的目光,接着他言词恳切,当堂宣布说,现在国家面临着十种祸端,朝廷中的祸端有六条:一是轻慢大臣,二是涣散朝纲,三是贪图安逸,四是杜绝言路,五是离散人心,六是滥用刑狱。

    御史张桢捋了捋胡须,接着又说道,在征讨农民起义军的方面,也存在着四种祸端:一是调度不慎重,二是策略不周详,三是赏罚不明确,四是将帅不适当。接着他又打开奏章,逐条解释,每条都有数百字之多,内有声音洪亮,说得入木三分,痛快淋漓,他当堂对皇帝和大臣的面宣读道:

    大臣我看见皇帝陛下,在盛年之时继承大统,在艰难的时期登上宝座。陛下执政以来,依照传统法规,治理国家,但是考虑不周,宽仁恭俭,渐渐不如当初,国家形势因此越弄越糟。现在天下可谓是多事之秋,海内可谓不得安宁,天道可谓反常,民情可谓难保,这应该是值得陛下警省的时机,应该战战兢兢,警惕反省的日子了。我认为皇帝陛下,应该卧薪尝胆,奋发振作,认真悔过,应该想到祖宗创业的艰难,而今天坠亡的容易,于是应该提高修养,崇尚美德,这样就可以报答天意;至诚待人,那样就可以凝聚人心。

    我认为从现在开始,凡是大兴土木的修建劳作,声色犬马的爱好,大摆宴席,大吃大喝的流毒,都应该痛加裁撤,勇于痛改前非,还有许多有没有说到缺点,都应该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罢黜大内宫女,节约浮费,敬畏上天怜恤民众,皇上陛下如果安然处之,认为天下太平无事,那就是根本的祸患了。我以上说是宫廷贪图安逸的事,请予以听取。

    大臣我看见调兵征战六年,开初并无纪律和法度,又无激励和惩戒将士的条例,将帅因此以败为功,指虚为实,混淆是非,上下相依,其情形不一。而邀功求赏的目的,则完全相同。因此那些败军之将,残民之将,怯懦之将,贪婪之将,都没有受到应有的惩戒。他们所经之处。鸡犬一空,货财俱尽,他们在面对朝廷的时候,都百般游说,反而受到奖赏。

    现在朝廷所收复的地区,都是荒野的废墟,河南的地界虽然有三千余里,郡县星罗棋布,每年上交朝廷的钱谷有数百万计。而今所存在的地区,只有封邱、延津、登封、偃师三四县而已;两淮以北,大河之南,所有地区都一片萧条,毫无生机。只有有土有人有财,然后才能有望军旅不乏,粮饷供应不竭。

    现在知寇已经到了境内,固然生灵涂炭。苦不堪言,都敌军没有到达的地方。也更加令人寒心,即使是天空像下雨一样下粮食,地里不断地涌出黄金,现在都为时已晚,朝夕之间,都难以保全。何况现在各地方的有限出产,却要供给将帅无穷的消费,这岂不是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叛军将领刘福通率领的敌寇,开始时勾结白莲教。以佛法为幌子,诱惑民众,用威权胁迫民众,率领大军抗拒朝廷,攻势强大,所向无敌,朝廷局势岌岌可危,他的目的是不能灭亡元朝社稷,消灭当下的国家决不罢休。元朝堂堂天朝,不想尽快平定叛乱,反而在宫廷内制造混乱,这样的祸患真惨,其流毒至深,其关系极大,有识之士无不为之扼腕叹息,有志之士为之万分痛心,这就是征讨敌军的最大祸端。皇上因此必须秉公执法,不能赏罚不明。

    但是大大出乎大臣们的意料,他们的提交给皇上的奏报,却没有得到皇帝的答复,杳无音讯。许多当权的大臣恨他多嘴多言,反而检举弹劾他是出于私利,沽名钓誉,不久他就被外调为山南道的廉访佥事。当地的大臣看见这种情景,都知道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昏庸无能,元朝岂有不败的道理?

    卜兰奚到了山东以后,派遣董搏霄援济南,他自己赶赴益都路。搏霄率领朝廷大军快速挺进,在济南城下接连打败了敌军,取得了胜利。农民起义军军不得不向后却退。朝廷得知消息后,下达命令任命他为山东宣慰使都元帅。

    此时的太尉纽的该,正在率领各路朝廷大军守守卫东昌,得知济南已经平定的消息,欣喜若狂,急忙敦促董搏霄从继续乘胜进军,跟随他攻打益都。出乎太尉纽的该的意料,董搏霄派人回复他说:“我如果率军前去,济南必定不保;况且有正在生病,不如命令我弟弟昂霄前往,协助你作战。”他立即将他的意图上报元朝宫廷,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批准了他的请求,任命昂霄为淮南行院判官,调赴益都,协同作战。他们即将迎战的正是刘福通部下的著名战将毛贵,他久战沙场,屡立战功,声威显赫,朝廷大军很难对付。

    元末明被流行的一首醉太平小令中说:“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

    这首醉太平小令不知何人所作,只知在元末这首小令从京师到江南处处流传,字字渗着怨恨,句句切中时弊。

    元朝初年,由于长时间的残酷战争和蒙古族刚一进入中原时采用的落后统治方式,致使中原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虽然元世祖忽必烈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生产发展的措施,使经济有所复苏,但残暴的统治及民族分化政策,使得元代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相当尖税。

    元朝末年,土地兼并更加严重,广大农民已无地可耕,加上连年旱灾、水荒,无论北方沃土还是鱼米之乡的江南都已是一片破败之相。而元顺帝却挥霍腐化,滥行赏赐,皇室贵族们也竞相奢侈浪费,日久天长,国库空虚,于是变更钞法,结果引起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恰逢灾害连年,至正四年,即1344年五月,山东、河南地区大雨连下20多天,黄河暴溢,平地水深2丈多,白茅堤决口。

    1344年六月,金堤决口,造成特大水灾,沿河郡县,从济宁路、单州、虞城、砀山、金乡、鱼台、沛县、定陶、楚丘、成武、曹州、东明、巨野、郓城、嘉祥、汶上、任城等地区,农田被淹。民屋冲塌,溢出的河水又北入会通河,至使运河决口,济南路、河间路的一些州县浸泡水中。大水过后,农田颗粒无收。岂知又祸不单行,大水过后。接着大旱;紧跟着又是瘟疫蔓延,百姓大量死亡。此时,元朝天子顺帝却整日恣情淫乐,纸醉金迷。

    至正十一年,即1351年,元政府下令治理黄河。原来黄河决口使得运河淤塞,漕运受阻,京师出现粮荒,而且大水冲毁了沿岸盐场。政府收入大为减少,迫于无奈,元廷决定整修黄河,征汴梁、大名等13路民工15万人,同时派出2万大军监督治河民工。治黄,本无可厚非。可是,民工们抛家弃口,待遇极低。粮饷常被修河官吏克扣,整日忍饥挨饿。还不时地遭受一顿皮鞭棍棒的抽打。民工们怨声载道、怒气冲天,黄河岸边成为一座随时都可能爆发的活火山。

    当时,在河南、江淮一带,有一种广泛传播的宗教白莲教。元末社会矛盾激化时,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刘福通等加紧宣传组织,宣称天下将大乱。“弥勒佛下生”、“明王出世”,世间就太平了,唤起了生活在黑暗社会的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并将斗争矛头指向了元朝统治者。15万民工聚在黄河沿岸,从事繁重劳役。韩山童等预感到起义时机成熟了。

    至正十一年,即1351年,刘福通、韩山童等人在白鹿庄聚众三千,杀白马黑牛,誓告天地,准备起义。可不幸走漏了消息,元兵前来镇压,韩山童被俘不屈,壮烈牺牲。

    元兵凶狠的镇压,不但没能让起义将士望而却步,反而使起义峰火遍燃各地。杜遵道、刘福通等人杀出重围后,率队伍攻占颖州,举起义旗。起义军头裹红巾,烧香拜佛,因此被称为“红巾军”、“香军”。同年八月,南方白莲教首领、徐寿辉、邹普胜等也头裹红巾,在蕲州起义。

    随后,各地反元起义军纷纷响应,芝麻李、赵君用攻占徐州,布王三占邓州、郭子兴克濠州。一时之间各地起义,势如暴风骤雨、南北呼应,起义烽火很快燃成了一片,弄得元廷措手不及,防不胜防。起义军每到一地,杀贪官除恶霸,开仓赈济灾民,对百姓秋毫无犯,得到人民热烈拥护。为了团结各地义军,粉碎元军的进攻,至正十五年,即1355年二月,刘福通将韩山童之子韩林儿接至亳州,拥立为皇帝,称“小明王”,国号宋,改元龙凤,建立了农民政权。

    至正十六年,即1356年九月,刘福通为减轻元军对宋政权都城亳州的压力,扩大战果,开始分兵出击,遣李武、崔德经潼关入陕、毛贵入山东。其中,毛贵在山东取得辉煌战绩,迅速成长为红巾军著名将领。

    毛贵,籍贯山东茌平,其人智勇双全。当年芝麻李、赵君用徐州起兵时,毛贵为赵君用的部将。芝麻李等人占领徐州后,声势越来越大,元朝丞相脱脱亲自带兵到徐州镇压。至正十二年,即1352年九月,徐州城破,芝麻李被俘,惨遭杀害,元军对徐州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遥闻官军出,尽毁徐州城;朱门与碧牖,回首成榛荆”。

    毛贵随赵君用奔濠州。至正十三年,即1353年六月,毛贵又跟随赵君用离开濠州,东攻盱眙、泗州一带。至正十六年,即1356年十月,赵君用攻破淮安路,杀镇南王孛罗普化,取得重大胜利。龙凤政权设淮安等处行中书省,赵君用为行省平章。从此,毛贵成为龙凤政权的将领。是年十月,毛贵奉命率军北伐。

    不久之后又接到朝廷旨意,命令董搏霄率军移守长芦,董搏霄不得已率军北行,谁知农民起义军将领毛贵,已经抢先一步,乘虚而入,抢先攻占了那里,进而攻陷了济南,并且率领精锐部队,紧跟在董搏霄率领的朝廷大军后面,咬住不放。董搏霄率领的朝廷大军刚到南皮县,就看见毛贵率领的起义军大队,风风火火地追了上来,成千上万的红巾军,铺天盖地,人喊马嘶。让人眼花缭乱,战马铁骑,尘土飞扬,杀气腾腾。

    董搏霄部下的将士们看见了这种阵式,无不胆战心惊,惊慌地报告董搏霄说:“现在敌众我寡。我们营垒还没有构筑完成,真是无可奈何!”董搏霄心里也很惊慌,回答将领们说:“我接受朝廷命令,至此防守,无能局势多么险恶,我都只有以死报国,此外还能说什么呢?”他气急败坏,立即拔出腰间的宝剑,冲出军营。督促朝廷大军,浴血奋战,立即杀死了多名敌军士兵。

    但是让他没有想不到的是,敌军人多势众,前仆后继,反而张开了两翼,两左右两包抄过来,围住了董搏霄率领的元朝大军。展开了你死我活的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