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炀拥侥抢锎
王着布置好军队,自己就若无其事地骑在高头大马上,去召见阿合马,诡计多端地告诉他说皇太子即将到来,命令省部级以上的官员全部在集中皇宫前面,等候召见。
阿合马派遣的副官脱欢察儿等人,骑着几匹马走出关去,向北刚行进了十多里路,就遇到了众多军队,假意说太子认为他们不召自来,鲁莽行事,非常无礼,予以全部杀死,抢夺了他们的马匹,向南直接进入了健德门,把守要道,严加防卫。
深夜二鼓时刻,阿合马不知其中的缘故,但是事发突然,形势危急,他气也不敢出,更不敢询问其中的缘由,只得昏头昏脑地来到东宫前面,他的随身警卫被全部勒令下马,只有酷似太子的人骑在马背上指挥人们的行动,招呼省部级以上的官到前面去,严厉地责问了阿合马几声,王着立即命令拖过去,在长袖子里取出早就藏好的铜锤,使尽浑身力量,在阿合马的脑袋上,狠狠地敲击下去,只听见啪的一声,好似砸碎西瓜一般脆响,阿合马的脑袋,脑浆飞溅,死于非命。随即又招呼副总理郝祯上前面去,用同样的方法予以杀害。接着逮捕关押了副总理张惠。
事件突然暴发,猝不及防,那些在场的委员会、监察部、留守部队的官员,也是丈二尺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弄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部长张九思突然清醒过来,在皇宫里厉声疾呼,高喊其中有诈。留守军队司令博敦,看见事情突变,当机立断,手握大锤,立即冲上前去,猝不及防,把骑在马背上的人打下马来,命令手下士兵乱箭齐下,就像飞蝗一般,暴雨一样倾泻过去,那些叛乱军队士兵,争相逃命,立即溃散,很多人不及逃命,当场束手就擒。高和尚等人见事不妙,立即逃窜,不知去向,王着也是一条好汉,面对强敌,毫不畏惧,面不改色,挺身而出,请求逮捕,接受关押。
副总理也先帖木儿知道消息后,立即骑马跑到元世祖那里,把突发事变的经过报告了皇帝,当时那里的驻军司令察罕脑儿,听了以后,两眼回圆睁,头发倒立,非常震怒,立即率领军队,急如星火,当天就赶到了上都。先帖木儿命令监察委员孛罗、司徒和礼霍孙、委员阿里等人,立即向各地发布通告,要求各地派出军队,到大都会齐,合力平定叛乱。
庚辰那天,他们在高梁河捕获了高和尚。辛巳那天,孛罗等人到达了大都。壬午那天,他们在刑场上,诛杀了叛乱发起人王着、高和尚,用乱刀把他们无情地砍成了肉酱,并杀害了张易。
王着在刑场上,知道自己消灭阿合马的目的已经达到,心里非常痛快,临刑时他大声高呼说:“我王着见义勇为,为天下除害,今天死了,毫不后悔,以后必定有人记录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让我青史留名,流芳百世,永垂不朽,我死得其所,死而无憾!”
阿合马死后,元世祖也还一直蒙在鼓里,并不完全知道他的阴谋诡计,奸诈之处,他命令监察部官员责问阿合马的妻子,了解到了许多情况。
等到皇帝详细地询问到孛罗的时候,才完全知道了阿合马所犯下的所有滔天罪行,那时他才真相大白,如梦初醒,皇帝不禁大怒起来,高声叫道:“王着杀阿合马,杀得好,为民除害,我举双手赞成!”
元世祖忽必烈为了发泄心中的怨气,下令挖开阿合马的坟墓,砍开棺材,把阿合马碎尸万段,无情抛弃在通玄门外,让成群的野狗尽情地吃完他的肉。那些饱受欺压的官员和老百姓,看见粉碎了阿合马集团,无不拍手称快,奔走相告,敲锣打鼓地热烈庆贺。
阿合马集团被消灭后,朝廷斩草除根,他的儿子侄子也被全部逮捕杀害,他的家产也被全部没收没。阿合马的的小老婆,有一个名叫引住的,为了活命,藏得很隐密,躲藏在二个被煮熟的人皮柜子中,两只耳朵都还存在,一个被阉割的太监掌管着柜子上的钥匙,打柜子,把她拖了出来,对她进行严格审讯,她说她也不知道是谁,早已吓得昏了过去,失去了理智。
也许也是阿合马榨取的民脂民膏太多,吃得太多,所以叫他迸溅出来,加倍予以偿还,真是罪大恶极,罪有应得。那些叛党又趁机杀死了中央高官中书令郝镇,拘捕了右丞官张惠。顿时宫廷中大闹起来,乱作一团,毫无秩序。
叛乱已经平定后,元世祖就返回燕京都城,还认为阿合马等人是被冤枉杀死的,准备加以抚恤,真是是非颠倒,黑白混淆。枢密副使官孛罗,史书上也记载为博罗。他挺身而出,竭力反对抚恤阿合马的家人,还历数阿合马的罪状,愤怒地大声说:“他真是该杀!完全该杀!他罪大恶极,死有余辜。只是难为了王着,他为民除害,死得冤枉。”
忽辛当时是江淮右丞官,被逮捕以后,皇帝命令朝廷的大臣对他进行审讯,忽辛反驳他们说:“你们曾经接受过我家的钱财,怎么有资格审问我所犯下的罪过?”后来轮到参知政事官张雄飞审问忽辛的时候,他先询问忽辛说:“我也曾经接受你们家的钱财没有?”
忽辛回答说没有,张雄飞接着对他说:“你如此说来,我就有资格审问你了?”就审问清楚了忽辛的罪过,依法将他处死。元世祖后来双听说郝镇党羽的罪恶,也下令对他进行屠杀尸体的惩罚。
另外还有右丞官耿仁,与郝镇一样犯有同样的罪过,把他关进监狱,判处了死刑。其余的犯罪分子,也一律罢免,予以严惩,并裁减了多余的官员七百一十四人,撤销了官府机构二百多所,通过这次大清洗,朝廷内外总算整顿好了。(。。)
第26章 文天祥慷慨就义惊天地泣鬼神()
第26章文天祥慷慨就义惊天地泣鬼神
发生了王著诛杀阿合马的宫廷叛乱事件后,元世祖忽必烈就想对国家加强治理,派遣都实详细地勘测河流和水源,命令郭守敬制定授时的历书,焚毁了道家的书籍,开创航海运输,下令各地每年推举有文化素养的官员,减免了燕京南部、河北和山东等地过去积欠的税收。
他还招收山东孔府的衍圣公孔洙,作为国子学的祭酒官,管理浙东地区的学校,他的这些措施,都是当时很好的政治举措,受到人们的普遍称颂。
这时忽然有一个福建的僧人向元世祖提出报告说,当年的天文上土星侵犯了皇帝的星座,应该预防宫廷政变的发生。元世祖本来就尊敬和崇拜僧侣,信仰佛教,曾经拜拔思巴为皇帝的老师,自己还皈依了佛教。
听到福建僧人报告有可能发生宫廷政变的消息,自然就免不了半信半疑地迷信起来。况且因为平定宋朝以后,江南出现了许多盗贼,地方很不平静。
漳州的居民陈桂龙及其长兄的儿子陈吊眼,带领军队占据了高安砦。建宁路的总管官员黄华叛变,占据了崇安和浦城等县,自己号称是头陀军,改称宋朝的祥兴年号,福州的居民林天成,也揭竿而起,遥相呼应。
另外还有广州的居民林桂方和赵良钤等人,拥有民众一万多人,号称罗平国,改称延康年号。虽然经过各地将帅。统领大军前去征讨,围剿与安抚并重。对当地民众软硬兼施,有的被杀害。有的被迫使投降,然而效果都不很好,大体局势都没有得到平定。各地出现的小丑角,发生的小危害,更是数不胜数,记不胜记。
自从福建僧人报告灾变以后,又听说有一个居住在中山的狂妄的人,自己号称宋朝的主人,拥有一千多民众。想夺取丞相的职位。余波所及,京城当时也慌乱起来,发现了许多匿名的传单,上面说某天要以燃烧蓑城苇为信号,率领两支大军起义,发动叛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获得丞相的职位完全有希望之类的话,真是闹得人心惶惶。无可终日。
原先是宋朝的皇帝赵顯被俘虏后,被押送到了燕京,投降后被封赏了瀛国公的爵位,元朝命令他和宋朝过去的皇室贵族和朝廷大臣。居住在蓑城苇那个地方。
元朝廷发现传单以后,为了预防事变的发生,就连忙把蓑城苇撤销了。把瀛国公以及宋朝的皇室贵族和朝廷大臣,迁移到了上都。元朝廷还怀疑传单中所说的丞相。就是指文天祥,皇帝就下令召见他。
文天祥。生于16年,死于1283年,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南宋末期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19岁时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理宗宝祐四年,即1256年中选吉州贡士。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初名云孙,字天祥,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祐四年,即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
文天祥在童年时,就很仰慕英雄人物,尤爱读忠臣传。有一天,他来到吉州的学宫瞻仰先贤遗像。他看到吉州的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的遗像肃穆地陈列其中,令他十分钦佩和敬慕。这些忠烈之士都是本乡本土的人,他们能做到的,文天祥觉得自己也要做到。
文天祥的父亲文仪,是个读书人,一生不做官。他嗜书如命,只要书本在手,就废寝忘食,经常一盏孤灯,通宵苦读。天色微明,又站在屋檐下细认蝇头小字。他的学问却十分渊博,对经史诸子百家无不精研,甚至天文、地理、中医、占卜之书也广泛涉猎。
文天祥的父亲文仪还有买书的嗜好,有时没有钱,即使把身上的衣服典当,也要把书买下。他对劳苦的乡里充满了同情,有读书补世的志向,著有宝藏三十卷,随意录二十卷。文天祥文辞出众,父亲文仪的教育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宋理宗宝祐四年,即1256年,文天祥赴京师临安,今浙江杭州参加科举考试。会试放榜,通过了初选。殿试时,文天祥患病,但仍勉强带着病躯,赶到考场。进门时一阵拥挤,出了一身汗,顿时感到身体舒服多了,头脑也明晰了。看到题目,略加思考,草稿也没打,一挥而就。考官把他的卷子列为第七名,理宗亲临集英殿阅读考生的卷子,亲定名次,把文天祥取为一甲第一名,时年文天祥二十一岁。
开庆元年,阳历1259年,蒙元向南宋发动大规模的入侵战争。九月,忽必烈围鄂州,今湖北武昌。消息传到临安,朝野震动。外号“活阎罗”的宠宦董宋臣建议迁都四明,今浙江宁波,以避兵锋,重演了南宋初期高宗赵构逃亡海上的经历。然而,这对团结军心、民心十分不利。
文天祥知道自己人微言轻,且多言招祸,可面对社稷人民,他选择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向皇帝上书,指出迁都之议是小人误国之言,董宋臣恶贯满盈,应以斩首。文天祥还建议改革政治、扩充兵力、抗蒙救国。
可惜理宗没有采纳他的建议。时任礼部尚书的江氏“三古”之一的江万载向宋理宗建议请皇后谢道清出朝议政,才劝得理宗打消迁都念头。并派有带兵打仗经验的江万载协助贾似道督军出战蒙元,碰上蒙古内乱,忽必烈急于回兵北方争夺蒙古汗位,才打退蒙元兵,取得所谓的鄂州之战的大捷。
景定元年,阳历1260年,文天祥被任命为签书镇南军,今江西南昌节度判官厅公事。但是他不愿赴任,请求“祠禄”。朝廷应允了。命他做建昌军,今江西南城仙都观的主管。仙都观是道教的宫观。这个职务是个闲差,文天祥才二十五岁,却有退隐出世的思想,这是时势造成的。
朝廷权奸当道,他的改革设想落空,甚感失望,既不愿尸位素餐,混迹官场,更不愿同流合污。宁愿暂时置身于政治漩涡之外。所谓“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这就是文天祥的处世哲学。
景定四年,即1263年,由于皇帝不纳谏,重新起用董宋臣,文天祥愤而辞职,后被朝廷贬到地方上任职,治理今江西高安市。当时称为瑞州。瑞州曾遭蒙古人蹂躏,城垣屋宇被毁,人民被残忍虐杀,文物古迹被洗劫。文天祥履任后。实行宽惠政策,尽力安抚百姓,筹集资金建立“便民库”。供借贷和救济之用,使地方秩序重新恢复过来。他还修复了一些古迹如“碧落堂”、“三贤堂”等。新建“野人庐”、“松风亭”等,以发扬先贤的民族正气。鼓舞人民的爱国精神。瑞州在文天祥治理下,百废俱兴。
德祐元年,即1275正月,文天祥接到小朝廷专旨,命他疾速起发勤王义士,前赴皇帝离京寄居之处的行在。文天祥奉读诏书,痛哭流涕,立即发布榜文,征募义勇之士,同时筹集粮饷。他捐出全部家财作军费,把母亲和家人送到弟弟处赡养,以示毁家纾难。在文天祥的感召下,一支以农民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