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我是无名氏-第2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静呵呵一笑,“周瑜已经对我等有所防范,岂不见昨日他便令程普领大军监视你手下的兵马?以我之见,不出多久,周瑜一定会将我等逐出长沙。”

    孙静虽然也高兴,但是脑子缺依然十分清醒。

    正在这时,门外有一心腹来报:“主公有请将军和两位公子!”

    孙静整了整衣衫,看了看孙暠和孙瑜,呵呵一笑道:“该来的始终要来,走吧!让我们去看看周瑜到底想干什么。”

    三人一起来到孙策灵堂前,此时孙翊仍然披麻戴孝在守灵,孙静三人进来之后,在灵前拜了几拜后,来到了孙翊面前。

    孙翊神色之中仍然有些哀伤,看着孙静几人,叹息道:“叔父,如今母亲和兄长新丧,曹贼偏偏这个时候来犯。孙翊虽然年幼,却不敢任由曹贼将父亲和兄长留下的基业毁于一旦。只是母亲和兄长的灵柩在此,若是让他们的亡魂受到打扰,孙翊心中难安。故而侄儿有一请求,还望叔父应允!”

    孙静连忙拱手道:“主公但有任何吩咐,静自当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孙翊起身,缓缓说道:“我孙氏祖籍原在江东,当年父亲殁后,大哥亲自将其灵柩送到江东吴郡安葬。如今母亲和兄长也遭此不幸,本来应该由侄儿护送他们的灵柩回江东;只是如今这长沙却有强贼在侧,侄儿离不开。所以还望叔父能念在同宗之谊上,护送母亲和兄长的灵柩回江东,与父亲安葬在一处,不知叔父能否答应?”

    孙静一听,心里冷笑道:如此便想让我父子三人离开荆州,周瑜小儿,你可真是打的好算盘!既然你如此不仁,也休要怪我不义了!

    孙静纵然心里如此说,可是他却抬起胳膊,拈起衣袖,在眼睛上沾了几下,悲戚万分地说道:“想当年,我和兄长,还有伯符一起南征北战,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未曾想到,兄长和伯符都先后离我而去,孙静此生别无他求,只要终生留在家乡,时时祭拜兄长和伯符的在天之灵,期盼他们能保佑主公和孙氏基业能永葆昌盛!”

    看着孙静如此难过的样子,孙翊不由得有些不忍,虽然周瑜是让他防着孙静,可是他无论如何也不相信孙静这幅样子是装出来的。

    孙翊拱手,对着孙静鞠了一躬,郑重说道:“侄儿在此拜谢叔父了!”

    这时孙静看向孙翊,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孙翊不解,径直问道:“叔父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主公,迁移灵柩,绝非小事,何况曹贼随时可能来犯,又加上路途遥远,我等需要先准备几日,不知主公是否准许?”

    孙静那坚定的眼神,让孙翊一时间忘记了周瑜的吩咐,他点了点头道:“叔父,那便以三日为限,三日之后,侄儿便亲自送母亲和兄长的灵柩出城。”

    周瑜听闻后,只能叹息一声,此时鲁肃也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看着周瑜担忧的样子,鲁肃连忙劝慰道:“公瑾何须如此忧虑!或许孙幼台并不会如此不识大体,这些只不过是你的主观臆测!”

    周瑜脸色并没有又一点好转,只是苦笑了一声,“若是真是我多想,那便好了。可是万一有什么变数,瑜如何对得起九原之下的伯符啊!”

    这时,周瑜好像想到了什么,立刻令人喊高长恭、方文定和甘宁进来。

    高长恭进来后,连忙问周瑜有什么命令,周瑜交他一直令牌,十分慎重地嘱咐道:“长恭,现令你领五千大军,在城外三十里下寨,筑起防御工事,以防曹仁,不得有误。”

    高长恭接过令牌,立刻点齐兵马,带齐辎重粮草,按照周瑜的要求去做了。

    继而,周瑜又取过一支令牌,交到了甘宁手中,“兴霸,令你好好巡查城中细作,切莫让敌人混进城中,不得有误!”

    甘宁也接过令牌,走了出去。

    “方将军,你现在也要返回水军大寨,以防蔡瑁从水路进攻。”

    接着周瑜又看向鲁肃,眼睛一亮,好像又想到了什么,立刻拉起鲁肃,颇为急切地说:“子敬,你去子布子纲那里探一探风声,看看他二人是否真心拥戴主公。”

    鲁肃何曾见过周瑜如此惊惶不定的模样,此时他也只是心中微微一叹,领命而去。

    这时,周瑜慢慢舒了一口气,忽然之间,他觉得自己现在变得不像自己一般,当年他和孙策一起许下的志向,不知何时才有机会完成。

    转眼间就过了三日,孙静带着孙暠、孙瑜等人和手下的两千兵马尽皆披麻戴孝,大军打起白幡,在孙翊、周瑜、鲁肃等长沙文武的相送之下,离开长沙,向吴郡进发。

431、天宝将千里传信 孙仲谋咫尺求救() 
看着孙静等慢慢离开,周瑜稍微松了口气,只要将孙静这个不稳定因素先驱除出去,稳定长沙众文武之心,不需半年,孙翊的地位巩固下来,那他就不用再担心孙氏内部的事情了。

    这时程普走上前来,看着远去的孙静,他再次向周瑜请命,“都督,如今曹贼还在觊觎我长沙,末将请命,领兵五千出城破曹。”

    周瑜明白程普此时的心情,他眼中也是闪耀着光芒,“程将军莫要着急,我已经派人向陈煦求援,等到陈煦大军一到,我与他里应外合,曹贼必破!”

    这时孙翊有些不解,连忙问道:“吴铭与我孙氏似有冤仇,都督缘何认为吴铭出兵会助我?”

    “主公此言差矣,瑜从来都没有指望吴铭相助,只不过他所做的只是对他自己也有利罢了!若是此战破了曹仁蔡瑁,便能趁机夺回江夏和南郡,吴铭焉有不动心之理?”

    周瑜好像早已经看透了这一切,十分淡然地和孙翊程普解释,程普并不是莽撞之人,周瑜的话,让他信服。

    寻阳。

    陈庆之早已听闻孙策之死,只是目前局势还不明朗,他只是令人打探消息;当听闻曹仁和蔡瑁大举进犯长沙,陈庆之便想立刻截断曹仁和蔡瑁后路,趁机收回江夏。

    正在陈庆之戚继光和赵云诸葛亮秦昭等商议进军之事时,忽然从门外进来一传令兵,高声喊道:“启禀将军,天宝将军宇文锦求见将军,有主公密令要立刻告知将军。”

    陈庆之等人有些诧异,他印象中吴立仁和宇文成都回到下邳没多久,怎么那么快又来到寻阳了?

    顾不上想太多,陈庆之连忙让人将宇文成都请了进来。

    宇文成都带着另外人一起走了进来,陈庆之看过去,只觉得他有些瘦弱,脸上些许稀疏又有些暗黄的胡须,一脸风尘仆仆的模样。

    “天宝将军,未曾想,那么快又见面了!不知天宝将军身旁之人是?”

    宇文锦呵呵一笑道:“此人是主公新收的保全卫戴宗,陈将军,这时主公的亲笔书信,还请将军一览。”

    陈庆之接过来,立刻打开,快速扫过,继而皱了皱眉,又看向宇文成都道:“莫非主公现在还在合肥不成?”

    宇文成都摇了摇头,“主公仍在下邳。”

    陈庆之将密信又递给了赵云戚继光等人看了看,同时十分迷惑地看着两人,“若是主公身在下邳如何那么快就知道了曹军动向,你等又如何现在便赶到了寻阳,莫非主公有未卜先知之术乎?”

    陈庆之自然无论如何也想不通,曹仁的动向,他刚得知没多久,调兵遣将还未来得及,远在下邳的吴立仁竟然给他专门下达了指令,信中的内容是让他切勿轻易计较荆北之地,而先助周瑜守住荆南数郡。

    这时候,宇文成都哈哈一笑道:“若是在之前,我也会奇怪,可是陈将军一定猜不到我身旁这位戴宗兄弟身怀何种异术,无论是翻山越岭,还是跋山涉水,如履平地。即便带上我,也能日行五百里。从下邳到寻阳,不到三日便赶到了。”

    听到宇文成都的话,在场众人无不为之侧目,简直像看怪物一般看着戴宗,陈庆之更是惊讶地说不清楚话,“这,戴兄弟,到底……主公从……主公真乃神人也!”

    过了好一会,陈庆之才收住感慨,十分欣喜地看着宇文成都和戴宗,“两位一路辛苦,不如暂且去休息一下。”

    此时戴宗确实已经累得够呛,宇文成都也是在勉强支撑,毕竟这术法并不是缩地成寸,而只是加速行进。

    两人一起离开后,陈庆之看了看众人,他此时还是不理解吴立仁的用意,“诸位以为主公为何要放弃江夏和南郡此等重要之地而要去谋取荆南偏僻之地?”

    “主公是不是念及和孙氏情谊,孙策新亡,正是困顿之时,确实难挡曹操虎狼之师。”

    秦昭虽然这样说,但是他自己也有些不相信自己的判断。

    “呵呵,秦将军,主公雄略之主,岂会因区区情义而害千秋大业?以亮之见,主公名为助孙氏,实则是谋孙氏。孙策已死,人心不稳。听闻孙策没有传位于其二弟孙权,也没有传给老成稳重的孙静,偏偏传给了一个孺子小儿孙翊,这岂不是取乱之道?虽然我不知道孙策为什么会如此选择,但是我相信主公一定也是看出这一点,故而让我等先助孙氏挡住曹操,孙氏在此危难之际若是得主公援助,必然感恩戴德。日后孙氏内乱,孙氏之文臣武将颇多人才,若是主公能收为己用,岂不是如虎添翼?”

    诸葛亮这一席话说完,让其余几人都点了点头,陈庆之却将目光看向了密信之中的周瑜二字。

    助周瑜而非助孙氏,主公到底是有心还是无意?

    “正好昨日周瑜派人求援,我等还是看看如何能在这一战坐收渔人之利才是。”

    周瑜此时正站在城墙之上,看着不远处的曹操大军,此时城中只有兵马万余人,城外高长恭的还有五千多兵马,若是周瑜决心出城死战,他有信心一战便可将曹仁彻底赶出长沙。然而若是如此,那长沙兵力会更加捉襟见肘,到时候若是吴立仁趁机出兵,他根本无力抵挡。

    “只是不知道陈煦会不会派兵来呢?若我是陈煦,大概会趁机夺取江夏,而不是与曹仁死战吧?”

    周瑜那番对程普说的话,其实只是为了稳住孙翊和将士之心,若是坚守,曹仁那点兵力无论如何都无法攻下长沙的;只要等到曹仁粮草消耗完,自然不战自退,这才是周瑜最终的打算。

    这时候,程普又来到了周瑜身边,看着周瑜此时正想事情出神,也没有打扰,过了一会,周瑜看到了他,点了点头,程普行了一礼道:“都督,不知那陈煦什么时候会出兵?”

    周瑜呵呵一笑,继而答道:“若是我所料不差,五日之内必有结果。”

    这时,程普忽然哈哈一笑道:“都督,这次恐怕你猜错了!看,远方烟尘滚滚,一定是陈煦兵马来了吧?”

    周瑜皱了皱眉,若是此时陈煦真的率大军来到城下,那他敢断定陈煦的居心一定不是在曹仁身上,他也绝不会放陈煦进城。

    那支兵马在高长恭的营寨旁下寨,过了小半个时辰,城外来了三骑,看着城墙之上的周瑜高声喊道:“都督!赵毅来援!”

    周瑜这时才看清,城下正是桂阳太守赵毅,孙策丧事办完后,赵毅便回了桂阳驻守,这次没想到,他自己竟然主动率军来援长沙。

    周瑜连忙将赵毅等人放进城,赵毅看到此时周瑜阴沉着脸,连忙请罪道:“都督恕罪!末将听闻曹贼来犯,便未经准许,私自带兵来此,实在是死罪!”

    这时一旁的程普看到周瑜的脸色,连忙站了出来为赵毅求情道:“都督!虽然赵将军未经传召,私自出兵,但是其忠心可鉴,念在赵将军劳苦功高的份上,饶过他这一次吧!况且如今强敌在侧,赵将军此来,定然可以解长沙之围,到时即便陈煦没有出兵,那曹仁匹夫也必然旦夕可破!”

    赵毅一直深得周瑜的喜欢,无论是武艺,还是统兵能力,在他眼里都是一员良将。可是前番他支持孙静的时候,让周瑜的心中却又有一丝担忧。只不过此时看着赵毅眼神中的焦灼和急切,他忽然释然了——经过这一场孙氏夺位之变,如今自己变得疑神疑鬼,连昔日和自己一同征战沙场的亲信都开始怀疑起来。

    “德彪将军快快请起!既然你已经在城外下寨,那便和高将军一起守在那里,不能放曹军一兵一卒过来。若是大破曹贼,我一定禀明主公,给德彪将军加官进爵!”

    赵毅领桂阳的所有五千兵马来援,让这几日都没法好好睡觉的周瑜终于能安安稳稳地睡上了一觉。

    第二日,周瑜还在睡梦之中,仿佛听见了战场上的呐喊厮杀之声,他心里一惊,一下子从梦中醒来,连忙将下人喊了进来,惊魂不定地问道:“现在是什么时辰?前线曹军可有什么异动?”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