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怪坏彼乃嫉ゴ浚蔷桓移勐魑业哪兀 �
年终祭祖之前,齐老太太接到了齐氏寄来的书信,信上所说的张氏母子遗体迁入祖坟之事,齐老太太那时懒得操这份闲心,就把这事儿交给英氏,让她全权处理了。
也不知英氏存了什么心思,故意支开她的人,非要看看棺材里张氏母子是个什么样子的,结果看了之后,那整个脸色都变了,回来复命时被平安瞧出端倪了,也是她让平安派人去查了才知道,英氏竟然私底下开了棺看了一眼。
虽说这看了也没什么,但齐老太太并没有把张氏母子的死因告诉英氏,除了她和平安,府里的人皆以为张氏母子是病死的,但棺中的张氏母子分明是身首异处的,而且那个惨兮兮的模样,一看就知道不是病死的。
齐老太太心里怪英氏多事,但好在英氏之后也没有多嘴多舌的跟人说什么,张氏的事情也没有传扬出去,齐老太太这才没有惩罚英氏,但此番决意入京,也就不带着英氏入京了,原本若是英氏不干那件事,她或者会考虑带英氏一道入京的。
齐老太太生气英氏的所作所为,平安也就没有顺着齐老太太的话继续说,也是怕说了后更惹齐老太太生气,这才岔开话题,又问道:“既然主子决定了,那主子打算什么时候启程呢?”
“既然是打着入京送嫁的旗号,自然是不能去晚了的,这样吧,今日和明日用来收拾东西,后日,咱们就启程入京吧,”齐老太太将齐氏的书信重新封存起来,沉吟片刻后,才望着平安道,“平安,去把英氏和严氏找来。既然咱们过两日就要启程入京了,这府里的事情也不能不交代给她们知道。再者,既然我要入京了,这有些事情也不必瞒着英氏和严氏了,省得她们什么都不知道,到时候反而添乱。”
凌珏的通缉令如今整个大齐到处都是,原先是想着她能把凌珏的世子之位给拿回来的,如今看来,这只怕是不可能的了。所以齐老太太就想着,还是要把凌珏的事情跟严氏和英氏明说的,省得到时候凌珏逃到了云南,英氏和严氏两个不知情,弄不好会被陆家糊弄,到时候弄出什么乱子来,那就不好了。
平安听了这话,便依言派人去传话,请了英氏和严氏两位侧妃过来。严氏倒也还好,但英氏倒有些萎靡不振精神不大好的样子,她自从上次擅自悄悄开棺看了张氏母子的尸身之后,一连十几天都在做噩梦,她也是怎么都没有想到,张氏母子的遗体竟然是那样的,可怖到她只看了一眼,就一叠声的命人快盖棺。
张氏母子的遗体一看就不是病死的,那里头大有文章,然则,从王爷到老太太,都是张氏母子是病死的,就连从京中写来的书信也说张氏母子是病死的,英氏前后这么一联想就知道了,这件事她只怕是不能再探查下去了,毕竟,让老太太和王爷一致口径对外,而又不对她们说出其中的真相,想来这件事也是没有那么简单的,不知道也就罢了。
英氏再也没了一开始的好奇心了,纵是突然听到了自京城明发到云南的通缉世子的圣旨,英氏就是满肚子的疑问,她这回也选择跟严氏一样,对圣旨缉拿世子一事充耳不闻,就像什么都不知道一样。
而且,她心中还有些后怕,虽然她做那事时支开了老太太的人,她却还是怕被老太太知道,提心吊胆了好些日子,见老太太待她如常她才慢慢放下了这颗心的。不过,她却还是从这些事里头嗅到了一丝不寻常,她总觉得明王府似乎跟以前不一样了,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齐老太太叫来了严氏和英氏,视线在二人身上转了一圈,后又特特的才英氏身上停留了一瞬,这才开口道:“叫你们过来,是我有事要同你们说的。”
“京城里刚写来了书信,说王妃有孕,张氏所出的凌遥在下个月要嫁给宁王殿下了,我寻思着,这到底也是两件喜事,我远远的在云南不去京里多少是不好,再说我心里也挂念王爷和王妃,所以我决定后日就启程去京里,这次入京,你们俩就不跟我一起去了,你们就待在云南王府里,把家里照顾好,有你们在,我心里多少也能放心一些,”
齐老太太道,“另外,还有几件事要说给你们知道的。这事儿也不是别人的事,是咱们府里大公子的事。其实在年前,大公子的世子之位就因故被皇上革掉的,这会儿皇上明旨下发的通缉令中也是关乎大公子的,且不管这其中内情如何,我就是要让你们知道,这件事咱们云南王府不搀和,却也不会派人帮助大公子,等我走了,你们就当什么都不知道,只管好好的关起门来过日子就好了,旁的事情也无需理会,若是有什么事,我自会给你们写信的。”
齐老太太将之前瞒着严氏和英氏的事情都说了一遍,之后才道,“等我走了,你们若有什么事情就先行商议着办,如果实在拿不定主意,就再来问我。玉琦经事多些,美兰凡事就多听听玉琦的吧。我这一去,想来也要好些时才能回来的,你们好好的照顾府里就是了。”
待齐老太太说完这些,英氏也是到了此时才知道,原来张氏母子是被大公子害死的,也是因为如此,张氏母子才会是那个样子的。英氏心头疑问得解,倒也不像之前那么害怕了,但紧接着她就想到了一个问题,大公子流亡在外,王妃又有了身孕,这不就是说明王爷膝下尚还没有嫡子么?
虽说这侧妃所出的儿子比不得嫡子的身份,但至少要比庶子的身份高啊,明王府里的庶子庶女不少,偏偏她和严氏两个侧妃,膝下却连一男半女都没有,好不容易老太太要入京了,却又不带她两个一起去,就这么守在云南,王爷又不得回来,这不是让她们守活寡么!
见不到王爷,她们就没办法生儿子,没办法生儿子,且不说抢不到那世子之位,就连她们的终身也没有依靠了啊!
英氏动了想要跟着齐老太太一起入京的心思,结果刚开口说了一句想要随身服侍老太太入京的话,就被齐老太太无情的拒绝了。英氏也不敢再说了,她知道齐老太太是说一不二的人,只好咽下了这话,但心里却在想着,将来,她总是要想个法子入京去见王爷的!
严氏倒是不如英氏有这么多的心思,齐老太太怎么说,她就怎么去做,何况,她在凌鼎跟前也不得宠,也没有再生个儿子的想头,听说齐老太太要入京去,她倒是在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齐老太太在跟前,她总觉得压力很大,齐老太太要入京去了,她反而觉得往后的日子会轻松一些了。
但是,待齐老太太入京后,云南的日子也未必就真的轻松了。当然了,这是后话,此时不提。
*
年节期间,虽然朝廷没有复印开朝,但因为元熙帝的那一道通缉圣旨,整个京城之中除了过节的热闹之外,就属凌珏勾结陆家叛逃大齐的话题热度是最高的了。
年节之后,朝廷复印开朝,关于凌珏的话题就被宁王娶亲的话题给取代了。宁王娶亲的话题热度更高,议论的人更多,而且,所有人关于宁王的看法都在发生的改变,这一切,也都得益于元熙帝在正月十五那夜承诺过宁王的话,就是会替他澄清这些年关于他的流言。
也正是在这样的气氛之下,宁王和凌遥就要迎来他们在二十多天之后的婚礼了。
成婚之前,男女方须得守规矩,必须要有一个月不能见对方,等到再见时,就是在洞房花烛夜上了。
所以,自正月十五那一夜两个人分开之后,齐滦就再也没来过随风院看凌遥了,原本还想着让人送信来给凌遥的,结果被高太后耳提面命一番,说什么也不许他坏了规矩,齐滦就只得打消了送信的念头,只能老老实实的忙他自己的事情,老老实实的等一个月,到二月十四那天,才能再见凌遥。
但就算他诸事缠身,每日忙得不亦乐乎,这心里头还是觉得不爽快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一个月不见,他对阿遥可真是抓心挠肝的想念哪。
…本章完结…
第一百七十三章 我不想离开你()
凌遥心里虽然也很想念齐滦,但她的事情也很多,有时候忙起来倒是顾不上想念齐滦,再加上再过将近二十天就能见到齐滦了,她倒也不那么着急,也自然没有齐滦那么抓心挠肝的想念了。
她此时心中记挂的还是凌嬛和凌禟姐妹两个。
凌禟好歹还有凌琥和马氏照顾,如今凌琥将入国子监读书,府里对凌琥要入国子监读书的事情都是很惊讶的,都觉得凌琥很有出息,再加上凌鼎和齐氏的默许,马氏的地位自然要比一般妾室高出许多了。
齐氏投鼠忌器,上次被凌遥忽悠之后,明里暗里都不敢对凌琥母子动手,这样一来,他母子两个算是性命无忧了,至于凌禟,自然就更是安全了。所以,即便是凌遥大婚后离府,凌禟的安全,她自然是不用担心的了。
只要齐氏不伤害凌琥和凌禟,凌鼎那里,自然也不会对自己的庶长子和庶女动手的。
但凌嬛就不一样了。她母亲和哥哥都不在了,没人在她身边照顾她,凌遥一走,这随风院中就只剩下凌嬛一人了,就算她如今跟着狄荣烈练武,但到底年岁还小,根本不能独立支撑随风院的门户,凌遥又不愿让她搬出随风院到后宅去居住,也不愿意为此事求助齐氏,旁的事也就罢了,她是不认为齐氏会真心替凌嬛考虑的,所以想来想去,她还是托罗成在外头聘两个会武的婆子回来给凌嬛使唤。
凌遥是这样的要求:“要会武。纵使比不上罗姐姐的武功,也要能打得过后院的两三个婆子才好,最重要的,就是在后宅里能够护住嬛儿的安全。她白日里都在将军府里,那儿自有人护着她,也就是晚上回明王府来睡个觉罢了,只要能守住晚上的安全,就可以了。”
“当然了,年纪不能太大,不要未婚的女子。若是寡妇孀居的,或者没有夫君的都可以。如果是成了婚的想来,那就得要她的男人也自签身契来给嬛儿做事,每日嬛儿出门,她男人倒也可以护送一下,若是嬛儿有什么事情,也可以跑跑腿送送信什么的。最重要的就是,人要老实。罗大哥,你若是找到了,就带了人来我亲自瞧瞧。”
随风院在明王府的东北角上,四周都没有角门可供出入,若是想出去,就得穿过大半个府邸从前头出去,而实际上,明王府的内宅里全都没有角门,因为凌鼎对于妾室的管理很严格,原则上是不允许妾室出门的,所以,后宅并不设角门。
对别人还可,但对于凌遥来说并不方便,而且,她走之后,对于凌嬛的出入也不方便。她在时还好,凌嬛若想出去就只管出去好了,若她走了,凌嬛再这样穿过大半个府邸出门,就太过招摇了。
凌遥样样都替凌嬛想得周全,自然这一点也是想到了的,所以,她一早就吩咐过罗成,让他将随风院外的院墙加固一下,若后宅有人过来时,就只能从随风院的正门进入,别的地方再进不来的。而后,就在随风院不远处的后门外头,也就是明王府的院墙上,现开一个仅供凌嬛等随风院中人出入的角门,如此一来,也就能方便凌嬛每日的出入了。
这件事,凌遥倒也不准备先告诉齐氏或者凌鼎,左右凌嬛出门时,随风院也会从外头锁上的,旁人进不来,自然也没法从这角门里出入。等角门弄好后,等她去了宁王府,再派人去告诉齐氏一声也就是了。到时,再请齐氏时刻派人盯着,不叫旁人钻了空子也就是了。反正她要做什么事情,齐氏和凌鼎也是拦不住的。
齐滦麾下的铁卫是常年行军之人,在围墙上开个角门这种活儿自然是不在话下的,不过一天的功夫,就已经按照凌遥的要求将角门给开好了。凌遥去瞧过之后,直叹这些铁卫动手能力真的很强,连工匠都不需要,就能把角门给弄出来。
而黄昏的时候,罗成也把按照凌遥要求所寻到的人给带了回来,凌遥见过之后,觉得很是符合她的要求,就嘱咐先留下这几个人,等晚间凌嬛回来时,把人给凌嬛看,凌嬛看过了若觉得好,那就签了身契留下就是了。
忙忙碌碌的一日过去,凌嬛在夜幕降临的时候被将军府送回了随风院中。
凌嬛乘着夜色穿过随风院前头的竹林,等她到了随风院门前时,待看清随风院的院墙比从前又高了许多时,她跟随行的小雪一样惊讶不已,待见到了凌遥,问起此事时,就见凌遥笑呵呵的答她道:“因为安全呀,院墙高,嬛儿睡在这里才会踏实嘛。”
过了个年,虽然还不曾到她的生辰,凌嬛却也当自己五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