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字字诛心,王匡心头一震,他万万想不到,亲密的盟友袁绍竟然会怀疑他。王匡只觉得怒火中烧,他一生轻财好义,以侠义闻名,出仕以为,为诛宦官、为讨董贼劳心劳力,散尽家财,换来的竟然是盟主袁绍的猜忌。王匡心中又怒又痛,他强忍心神,强抑怒气,双目直视袁绍道:“本初,某可是因私损公之徒?”
说完,不待袁绍反应,便大步出门而去。
王匡出了袁府,提剑直至韩融等人所居之处。韩融等见王匡来了,皆上前来打招呼,他等同在朝堂,自然相熟。殊料走近才发现,王匡竟然提剑杀气腾腾而来。
韩融等人勃然变色,乃道:“公节,汝意欲何为!”
王匡道:“本初欲杀诸公以告天下,他与董贼势不两立!”
韩融等人相互看了一眼,心中苦笑,只道远离了董卓,便是脱离了虎口,想不到来了袁绍此处,又是进了狼巢。时也,命也。至于反抗?面对袁绍的军队,反抗除了让他们像小丑一样,还能改变什么?
众人都是风范肃然之辈,面对生死,亦是淡然。韩融出列道:“公节,我等不欲以乱臣贼子见诛,请稍待,让我等自死可也。”
名士,自然不能被人屠鸡杀狗般拿剑乱砍而死,他们要死,也要死得体面,死得讲究。袁绍不是想杀我等吗?不让你杀,我们自己死。不得不说,这是非常有个性的想法。
王匡沉默良久,道:“本初有言,韩公可免。”
韩融须发乱舞,怒道:“老夫年过六旬,岂受小儿辈之垂怜!”
王匡唤过左右,吩咐道:“看信韩公,若韩公有事,尔等族诛!”
又对韩融道:“韩公可死洛阳,可死天下各处,惟不能死我河内。还望韩公见谅。”
说完王匡便不再管韩融,却是把目光看向了胡毋班,他的妹夫。他眼眶发红,鼻子发酸,幼时他与胡毋班结交,游学,最后把妹妹托付给此人。如今,却要轮到自己来终结他的性命了么?这一切,是否是值得?
胡毋班见王匡神情酸楚,眼中泪水涟涟,心中怨怼之气顿消。他瞬间明白,自家舅兄必然也是为势所迫,否则又岂能不保下自己?
于是胡毋班上前拜道:“公节,袁绍害我等于此,此何悖暴无道也?仆与董卓何亲戚?义岂同恶?袁绍张虎狼之口,吐长蛇之毒,恚卓迁怒,何其酷哉!死者人之所难,然耻为狂夫所害。若亡者有灵,当诉袁绍于皇天。公节,其人不可与之同谋,还望你善自珍重!我膝下两儿早夭,如今止有两女,乃君之甥,我死之后,还请勿令其临我之尸骸,公节我去也!”
王匡闻言,为之泣下。
未几,有仆来报,少府阴循,执金吾胡毋班,将作大匠吴循,越骑校尉王瑰自尽于居室。王匡心情沉重有如坠铅,沉默良久,一挥手,道:“好好收殓尸首,勿得损伤。”说完,便神情萧索的独自离开了。
袁绍闻王匡亲自逼死诸人,长叹道:“公节,休怪我心狠,不如此,岂能坚你我讨董之心志?”
袁绍知道,此举把他和王匡逼上了绝路,自己从此之后,便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那么,便断绝其他心思,全心全意的掀翻董卓罢。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下反应()
董卓遣使河内,被袁绍、王匡愤而斩之。消息顿时便飞往天下各郡国。得知此讯,诸侯神色各异。有击掌而叹者,亦有默默叹息者。董卓闻讯,不由暴怒。连杀二仆,方稍消恨。董卓也未曾想到,自己第一次放下身段,与袁绍商讨未来权力划分之事,结果袁绍却给了自己当头一棒。
看来,似乎天下人都把自己当成了笼中困兽,当成软枺恿恕6恳а滥Γ骸霸苄《蹩锲シ颍僭缛媚阒览献拥睦骱Γ �
董卓忙着排兵布阵的同时,手头也没闲着。着令尚书台的人炮制了无数篇文章,公布天下,大骂袁绍与王匡无视朝廷,目无纲纪,枉害大臣,说他们所领之兵乃是贼兵,为了一己私欲而置天下生民不顾
文章写得很有水平。亲自捉刀的,是大名士蔡邕。蔡邕因言获罪,差点全家没命,自此对朝廷和皇帝便不免失望。而后流亡江湖十数载,董卓入京后,慕蔡邕才气,强召至朝中。蔡邕是个老帅哥,儒学精通不说,还琴棋书画,样样能行。从文学到书法到琴艺,都堪称大家。董卓一见便喜欢上了。于是三日而历转侍御史、治书御史,尚书等职。
蔡邕也不是不知道董卓其人性格刚烈,难以应付。但董卓以相国之重,对他礼遇甚厚。他是个厚道人,不免为之而感动。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这个时代的人,思想就是怎么简单。
典韦可以为了同乡去报仇,蔡邕也可以为了董卓而效死。且蔡邕固执的认为,董卓就算是擅权,毕竟天子还在洛阳。而诸路大军讨董,却是未经过天子的许可,名不正言不顺,是为逆贼。这位可爱的、固执的老头,于是把几篇文章写得笔绽莲花,字字珠玑。看得袁绍、王匡是头痛不已。蔡邕浑然不觉自己无形中得罪了许多人。或许,他就算知道了,他也不怕。从董卓死后,唯他抚尸而哭便可看出,先不论对错,蔡邕便是大汉的真性情之人。
刘备与曹操分取了二城,等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两人大军已经到了荥阳城。曹操得知此事,不禁愕然,道:“本初此举,意欲何为?”
刘备也想不透袁绍为什么要这么干,说实在的,两国交战,且都不斩来使。更何况大家还有同殿为臣的香火情。而这冤死的几人,和刘备虽然不熟悉,但和曹操,关系却是个顶个的好。曹操闻得诸人死讯,以他心志之坚定,亦不免为之而泣下。大军扎营后,曹操携酒至营北,望北方而拜祭,泣道:“洛阳一别,想不到竟天人永隔。今时逢乱世,海内播荡,操亦不知何时便殁于王事。诸君慢走!魂兮各归祖茔!”
这一晚,曹操的情绪很不好。拉着刘备喝了很多酒。然后在席上,与刘备言道:“玄德,依你之见,日后时局如何?”
刘备随口答道:“董卓必败无疑!”
曹操抱着酒坛狂笑道:“不错,董卓必败无疑。董卓败了之后呢?”
曹操忽的一下站了起来,摇晃着身体,朝刘备大声道:“董卓败亡之后,袁本初必将取而代之!朝堂之上,届时皆是袁氏党徒!他袁本初还有什么不敢干的?玄德你可知道,你未至酸枣之时,本初便与我等秘谋另立天子,若非你救了太后与弘农王,嘿嘿,嘿嘿!如今,他虽未行废立之事,却擅杀朝廷大臣!他把朝廷当什么了?他把天下当什么了?”
曹操越说越激动:“我等起兵,是为了讨董,拯救天子与朝臣。可事未竞功未成,他却先杀国家梁柱,九卿他一口气杀了二个,真是好大的胆子,好大的胆子啊!玄德,我告诉你,就算董卓死了,大汉也没救了,袁本初谋立天子,擅杀公卿;袁公路指使孙文台,杀刺史,诛太守,擅占南阳,好一个袁家兄弟,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大汉没救了,天下要乱了,天下要亡了!”
曹操说得涕泪纵横,刘备却静坐黯然无声。渐渐,曹操声音低了下去,不再说话,却伏在案上沉沉睡去。刘备唤过帐外的曹仁让他把曹操弄走后,自己却陷入了深思。
曹操说得都没错。就算董卓死了,大汉也不会回到正轨上。只是因为董卓起了一个坏的榜样。他让天下诸侯发现了,原来天子也可以玩弄于鼓掌,原来公卿也可以屈服于武力。于是袁绍密谋另立天子与董卓对抗,袁术几年之后,更是干脆自己称帝
而其他诸侯们,互相攻伐,争夺地盘,掳掠人口再也不奉朝廷的诏令,自己的地盘和爵位,也打算传给自己的子孙。大汉从一个大一统的中央帝国,瞬间分崩离析,变得仿佛战国末年一般,诸侯争霸。比起现在,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乱世,连年烽火,人命如草。百姓十不存一。就如曹操后来的诗歌蒿里行描述的一般,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那是何等的惨状?
刘备知道,曹操今晚失态,以至于泪涕横流。一是因为故友无辜受戮,二是因为他看不到大汉的希望了。曹操自幼立志,欲匡扶天下,欲使大汉再现盛世,自出仕以来,他一直为了这个目的而努力。他交游广泛,四处结交,拉拢盟友,无一不是为了今后作准备。可惜一连串的事件打击,让他彻底失望,以至于今晚再也抑制不住负面情绪,全面爆发开来。
先是谋诛宦官的时候,大将军何进与袁绍等人让他失望,再后来,董卓入京,又是一重打击,他逃离京师时,热血仍未冷,暗暗发誓,迟早会回来清君侧。然后便有了关东诸侯讨董之事。他激动得不能自己,说服卫氏散尽家财,招募敢勇健儿,到了酸枣之后才发现,诸侯竟然人人心怀鬼胎,每日里除了宴饮,便别无他事。好吧,就算如此,他依然振作精神,随同刘备一路往洛阳打。
到了洛阳,赶走了董卓,大汉就有了希望。曹操如此想。结果刚到荥阳城下,便传来了他们的盟主袁绍,擅杀公卿数人的消息。
曹操再也扛不住了。董卓才是他们的目标,朝中百官,与他们本来就是休戚与共,如今盟军的屠刀竟然落到了公卿的身上,那么盟军与董卓还有什么区别?这不是把百官往董卓那边推吗?如此一来,就算打败了董卓,又有什么用?你袁绍如此残酷,岂不是又要成为第二个董卓?那么大家起兵,还有何意义?
带着对袁绍的极度不信任和不满,曹操今晚情绪失控了。
帐中杯盘狼藉,刘备却一动也不动。他在深思。自己该何去何从?自己终究不是那冷血心肠般的人,做不到像袁绍等天下诸侯一样视人命如草芥。像袁绍日后抢韩馥的冀州,曹操屠徐州,这等事,他也做不出来。
那么,他该去哪里?益州有刘焉,交州、凉州、并州等地都不用说了。年底盟军散伙后,袁绍去抢冀州了,后来更是击败师兄公孙瓒,占了冀、青、幽、并四州之地。而明年老曹就会大发神威,连败黑山军,在东郡立足之后,更是在刘岱死后,霸占了整个兖州。从此他与袁术打、与陶谦打,开启了他征伐天下的脚步。至于扬州,孙策与袁术联手,在那里搅风搅雨,最后便宜了孙氏。扬州是个好地方不错,但只能偏安一隅,日后如何能够抵挡北地精锐?再说了,欺负子侄辈,不太好吧?
荆州,现在刘景升已经单骑入荆州了罢?刘景升作为著名党人,名望不在自己之下,自己去抢他的地盘,打得过打不过另说,要是刘景升一怒,联络士人鼓捣檄文来骂自己,这得不偿失啊?
幽州,公孙瓒和刘虞马上就要打生打死了。一个是同门师兄,一个是宽厚长者,到时自己站哪边都为难。他们这仇恨,怎么调解都没用啊,意识形态上的冲突,以及对掌控一州之地的**,导致了他们最后的全面冲突,这事,还是别搅和进去了。
刘备掰着手指头数来数去,竟然讶然的发现,自己没地方落脚了,当然,他还是名义上的巴郡太守。可是一郡之地,如何养他数万大军?之前筹备许久的粮草军饷,也快见底了,如何是好?
思来想去,刘备最后决定,不管那么多,先打到洛阳再说。
记忆中,董卓迁都,联军到了洛阳之后,便死活再也不肯西进一步。若不是王允使了个美人计,让吕布与董卓来了个窝里反,只怕董卓还能在长安逍遥好多年。而董卓死后,吕布竟然弹压不下董卓遗留下来的骄兵悍将,最后王允身死,吕布出逃,而凉州将领自相攻伐数年,害得长安地区也是一片萧条。而直到六年后,天子才东归,被曹操迎往许都
自己欲兴大义,欲平乱世,欲再兴大汉,便一路打到洛阳,打到长安去罢。好让世人知道,天下诸侯碌碌,但大汉还有刘备,还有刘玄德!
想通此节,刘备长身而起,离帐而去。
感谢书友烟花易冷夜太美的打赏,感谢书友cloud146的打赏。
第一百五十九章 辽东公孙()
刘备等在酸枣誓师时,袁术也着令孙坚开始进军了。对于“老朋友”孙坚,董卓很是看重,着大将胡轸引步骑数万,兵出梁县而击鲁阳。
其先锋至鲁阳城时,孙坚正在城外摆宴与粮草官饯行。遥遥望见兵至,孙坚心就凉了,完了,都在城外,要被一锅端了。见麾下将校一个个面如土色,便想道,此时可不能慌,否则立即炸营。
冷兵器时代,没有后世严格的军纪律令,军队的战斗力很大部分维系在将领的身上。正所谓兵为将胆,将乃军魂。大军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