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管亥几个,因为罪在见诛,所以都被关在栅笼里。他这一嚷嚷,便立马有人走了过来,不耐烦的问道:“尔等又有何事?”

    管亥整了整衣襟,咳嗽一声,一脸严肃的道:“某有要事禀报。闻得刘青州来访康成公,我几人曾有恩于康成公。若数日后我等人头落地,日后康成公得知,免不了心中愧疚。还望这位将军速速报予刘青州,切莫作让康成公不快之事。”

    那外面的小校听了,似笑非笑,心道,这人看似粗莽,倒也挺会说话,明明是自己欲求活命,却说得如此这般。也罢,宁可信其真,不可信其假,且先报上去罢。

    于是这事,就这么一层层的报了上去。恰好黄忠与孔融正在刘备处议事。黄忠得闻此事,便看向刘备,道:“主公,要不要提审这几人,问得仔细,再向康成公证实一下?”

    刘备手一摆,轻笑道:“不必了,料想这几人也不会故作惊人之语来诈我,既然于老师有恩,便放了罢。恰好那遴选的数千黄巾青壮,无人率领。他等既为黄巾旧将,便还让他们做一个头领,统率这几千青壮一道回临菑罢。”管亥之名,刘备隐约有些印象,在他想来,这史上有名姓之人,总有可取之处,不如顺水推舟,收下来便是。

    黄忠得令,便退了下去。房中只剩刘备与孔融。

    孔融便开言了:“玄德,你自来青州,只见连番动用军队,陡耗钱粮,却未见有一善政施于百姓。天下虽乱,却切不可自持武力啊。穷兵黩武,必败之兆,史有明鉴,望玄德三思。”

    这些日子,孔融与刘备混熟了,知道这位顶头上司性格是极好的。于是那大名士的毛病又犯了,不尊称刘君侯,反而是大大咧咧的以字相称了。

    刘备闻言,便道:“文举此言差矣。我动用军队,所为何事?为剿贼也。我来青州之时,青州之境,黄巾余孽暂且不论,大小贼寇多如牛毛。商路断绝,百姓惶惶。若此患不除,百姓不安,如何施政?如今大军纵横六郡,黄巾也好,盗匪也罢,全皆灰飞烟灭,纵有遗漏,也全都潜踪绝迹,不敢为祸。一州之境,百姓皆安。接下来,便是我青州牧府大施拳脚,颁布政令之时也。文举以为如何?”

    孔融听了,长叹一声,尤自道:“玄德此举虽无差错,然则我见青州境内人头滚滚,尸山血海,总是不好。上天有好生之德,玄德切记啊!”

    刘备听了,哭笑不得。他总算明白孔融的性子了。这家伙,文章一流自然不用多说,否则也不会在历史上名列建安七子了。但性格真的不是很好。他自己出自名门,却偏偏要与权贵对着干。在杨赐门下为宾客时,惹怒何进;董卓上台了,又惹董卓不高兴,本来按董卓的性格,一剑斩了孔融才是正经,碍于孔融名声,一脚把他踢到黄巾肆虐的青州来任北海相,让他来这里送死;后来到了朝中,又老是抨击时政、讥笑曹操,曹操当时大权独握,哪里肯干,于是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孔融满门尽诛。一代文豪,就此陨落,真是可悲可叹。

    孔融的悲剧,便源自他的性格。他幼年丧父,与兄长一块长大。因少有长辈管束,性子便野了,有些胆大包天。从他小时候就敢藏匿当时亡命天下的党人张俭便可知。他读了一肚子的书,与太学生、与当时的名士来往甚密,他的政治倾向便是同情党人的。典型的文人性格,和当时的黑暗政治环境,让刚直不阿的他偏激的蔑视权贵,总觉得权贵都是不好的。都是大汉暗弱的根源。

    于是受当时司徒杨赐征召,受命去暗访污浊之后,检举了一大堆人,都是宦官权贵之亲族。于是董卓入洛,朝议废立时,他上书激辩,一力反对。于是在后来入朝之后,先弹马日磾,再驳恢复肉刑,最后讥笑曹丕私纳甄氏,屡次拐着弯的骂人最后激怒曹操

    这么一个刚正不阿、胆大包天、能言善辩、不畏权臣的文人,在得罪权贵之后,他不死,谁死?

    再想到孔融历史上性宽容、好宾客,屡举贤人,喜时论清谈的评价,刘备脑袋一转,心想这家伙让他当个北海相倒是浪费了,等以后自己地盘再大点,让他专门当个谏臣倒是挺不错的。

    两人又闲谈了一阵。孔融家学渊源,自幼就泡在书堆里,比起刘备这个半路出家的,不知道要强到哪里去了。无论说什么,孔融便都能旁征博引,妙语如珠,说得兴起时,简直就是手舞足蹈,唾沫横飞,口绽莲花刘备一看,除了自己那点超前的见识之外,尼玛完全插不上嘴啊。赶紧撤吧。于是刘备借口还有要事,改天再谈。瞬间便遁走了。

    刘备告别郑玄、孔融之后,率了孙乾、崔琰、国渊等人,在黄忠大军的拱卫下,一路往齐国而去。刚过了汶水,还没走到营陵呢。便见身后蹄声得得,如雷如鼓。黄忠大惊,正欲命令大军防卫,刘备止住,看着那一路烟尘,笑道:“青州境内,除我青州军外,还有何军有如此威势。观其方向,料是十一郎来了。”

    果然,未过多久,便见烟尘中一杆大旗在风中高高飞扬,斗大的绣金刘字格外显眼。黄忠见得那旗下一员大将,顶盔贯甲,正是刘恪,这才放心的轻吁了一口气。

    那一枝军,飞驰到刘备大军百步外,方放慢了速度,缓缓而行。待到了刘备跟前,刘恪行了一个军礼,道:“主公,末将已剿灭东莱境内辽东军与黄巾贼寇,特来缴令!”

    刘备翻身下马,走到刘恪跟前,双手把刘恪扶了起来,上上下下打量了好几遍,笑道:“好,好,好!十一郎终于回来了!”

    刘备与刘恪正欲闲话几句,目光却不由自主的落在刘恪身后那一员陌生将领身上。只见那将,身高七尺有余,若莫二十来岁,生得是面如冠玉,目若朗星。星眸上两道飞将眉,斜斜入鬓。一身铠甲,蜂腰猿背,往那里一站,气势沉稳如山。刘备心道,不知道十一郎哪里拐来的一条好汉。

    刘备便笑道:“敢问壮士姓名?”

    便见那将单膝一跪,全身甲片哗啦啦乱响,一把清亮的嗓音响起:“东莱太史慈,见过刘君侯!”

    刘备心中一愣,不着声色的转头看了刘恪一眼,暗道,十一郎却是好运气,连太史子义也能拐了来。于是笑着亲自扶起了太史慈,正欲说话,便见旁边的刘恪兴奋的开言了:“主公,子义真英雄也,某于东莱,多赖子义之力。”

    刘备哦了一声,便听刘恪细述东莱之行起来。

第一百九十四章 袁本初图谋冀州() 
刘恪性子向来跳脱,虽然现在已经娶妻生子,又在军中历练多年,但仍然改不了本性。在刘备面前兴高采烈的说起太史慈的武勇英姿。说得旁边的太史慈脸都快红了。

    刘备一直面带微笑的听着自己这个从弟的描述。待刘恪说完,方冲着太史慈一笑,道:“子义果然不愧青州豪杰,今番助我军扫平东莱宵小,无以为谢。”

    刘备扭头对身后亲卫道:“牵我坐骑来!”

    然后对太史慈道:“宝剑赠侠士,良驹匹英雄。我这坐骑乃塞外异种,随我多年,征战四方。今次便赠与子义。还望子义多多爱惜。”

    古代的马匹,都是作为战略物资存在的,更不用说现在这战火纷飞的岁月。一匹马,比黄金贵重多了,更何况是这种神骏非凡的名驹。说实话,太史慈第一眼看见刘备的坐骑,心里便喜欢上了。就像后世的男人爱好车一样。不过再喜欢,太史慈一听到刘备要把如此骏马赠予自己,当即大为惊讶,哪敢受如此重礼,立马就一口回绝:“某不过寸许之功,岂敢受君侯如此厚赐,君侯万万不可如此,慈不敢受!”

    刘备笑道:“子义莫要如此,守慎自幼与我一道长大,手足情深。你助守慎,便是助我。扫平匪患,击退外敌,有大功德于青州百姓,何来寸许功劳之言?且我青州军中一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子义固辞不受我赏,莫非是觉得我刘某人不值得相助么?”

    说完,刘备就笑眯眯的看着太史慈。这话绵中带刚,直接把太史慈给逼住了。太史慈一介武人,倒也不矫情,稍一沉吟,便接过缰绳,拱手道:“既如此,某便愧受了。主公在上,请受太史慈一拜。”

    太史慈也想得明白,青州只有刘备这么一个老大,反正是打算投刘备的,都陪着刘恪打了这么久仗了。再说了,刘备一见之下,果然名副其实,别的不说,这赠马,便是很对自己的胃口的。一匹良马,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大了去了,关键时刻就能救命。刘备征战多年,初见之下便将坐骑相送,这份恩遇厚待,不由太史慈心中不感激。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既然印象不错,那就留下来给人家卖命吧。

    刘备笑吟吟的扶了太史慈起来,环绕四周诸人道:“我青州军又得一员大将,可喜可贺!传令三军加速,到了临菑,我要犒赏三军,以酬将士之功,并大开宴席,为子义接风!”

    刘备率了大军一路往齐国而去,沿途之上,见往日络绎不绝的流民饿殍大为减少,几乎绝迹。刘备不禁心怀大慰。这地方,没电没网没游戏,以前生活中种种习惯了的东西,这里一概没有。不努力的去发展、不努力的去争霸,不努力的给自己竖立一个崇高的理想,刘备很怕自己会疯掉。幸好这里还有他的亲人,有他的部属,如今也拥有了这么大块的土地。那么,能够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生活过得好一点,毫不夸张的说,刘备的幸福感也就会更加强烈一点。

    刘备端坐在马上,身子随着马匹的走动而轻微摇晃。心情畅快的他,思绪已经飞得老远,此时的他,正在想着,董卓、袁绍哥俩,还有老曹他们这些家伙,都在干什么呢?

    关山阻隔,加上刘备这段时间心思全放在剿匪上,所以竟没来得及留意诸侯的情报。其实,关中的形势,已经悄然在变化了。

    董卓被诸侯逼得狼狈回了长安。满腔雄心壮志顿时化作乌有。当初入京时的不可一世,也早就不见了踪影。他终于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多人敢惹他。而他自持的武力,并不是天下无敌。

    待到洛阳方面重立弘农王为天子,董卓闻信雷霆大发,却又无可奈何。诸侯重兵屯集洛阳。他可不会为此出兵攻打。他已经败过一次了,凉州儿郎士气正低,若再强行出征,不合兵法。最关键的是,他输不起了。于是董卓只能借酒浇愁,然后就是在朝堂之上,看谁不顺眼,就收拾谁。

    董卓虽然凶威焰焰,然后以王允、杨彪等为首的文官们,却一个个喜在心中。在他们看来,那个野心勃勃的董卓已经消失了。如今的董卓,只知道修筑宫室,收罗美女宝物,然后进行享乐。这样的一个董卓,便犹如步入老年的狮、虎。表面上挺吓唬人,但已经没有那颗虎胆雄心,心力不足了。那还怕什么。

    于是,私底下,文臣们一个个开始串联起来,搞小动作了。

    以王允、杨彪、马日磾为首的百官们,开始不动声色的接触、拉拢董卓的部将。可惜,董卓余威仍在,而凉州诸将,仍然对董卓忠心耿耿,面对高官厚爵,一个个不为所动。当然,也没有人蠢得会向董卓告发。多个朋友多条路的道理,是个人都会懂得。毕竟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样红。指不定哪天就用得上别人了呢。

    文官们跳上串下的,结果却一无所获,简直白忙活了。众人把信息汇总到王允这里时,不禁都有些垂头丧气。王允本来也有些泄气,不过见同僚们如此,又只好表面上不动声色,为了鼓舞众人,故作云淡风轻的道:“诸公缘何如此?自古谋大事者,岂有一蹴而就者。”

    有人道:“司徒,非我等焦虑,实则此事已迫在眉睫,若不加速行动,待董卓得闻,我等必然斧刃加身,死无葬身之地。大丈夫为国除奸,死则死尔,然则若事未成而身先陨,兼且牵连亲族,便是死也不甘!”

    众人纷纷言是,王允一想也是如此,自己等人行事再隐秘,董卓再醉生梦死,该知道的迟早要知道,因为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不透风的墙。王允皱起眉头,深思了一会,方才道:“你们有人去联系吕奉先否?”

    众人面面相觑,然后大摇其头。有人道:“司徒,那吕奉先为董卓腹心,董卓出入,吕布拱卫其侧,从不离其左右。此等人,岂是我们可以动摇的。为免打草惊蛇,我等不敢与这接触。”

    王允听了,摇头叹气,道:“你们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吕布此人,豺狼心性,见利而忘义。其可叛丁建阳,便可叛董卓。看我们给出什么样的条件而已。且我听闻吕布悍勇,又深受董卓喜爱。然则他乃并州旧将,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