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凉州辞-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吹美钛诱丫亩恰�

    “王和、郑忠,集结队伍,便在此地,准备迎敌!”李延昭面色严峻地回望身旁不远的这二位百人长。此时他的脸上血迹已经干涸,夹杂着方才的泪痕,即便是面色平常,也无处不透露着几分狰狞。加之他仍在不住滴血的左手,令人望而生畏。

    “李司马请放心!”二人闻令,躬身领命。李延昭又拽过身旁一位韩宁部下士卒,对他道:“去请你们的长官来见我!速去!”

    那士卒见到满面血污的李延昭,心中也生出几分敬畏来。况且这尊杀神方才在营墙上对匈奴骑兵大开杀戒的场面,这些兵卒也都是有目共睹。因此他也并未敢有一丝一毫的抵触,马上依言而行,转身便去寻找自己长官去了。

    李延昭转身,向来时的路返回而去,他还有一桩要紧的事要办。

    隔得远远地,他便发现了牛二壮的尸体。此时牛二壮还是安详地闭着眼,周遭的一切嘈杂,一切血腥,一切杀戮,都与他不再相关。李延昭望着他还是孩子一般的面容,不由自主地跪倒在他身前,已是心如刀绞。

    牛二壮临死前的微弱话语不断地在他心中翻覆着。经历了这么久的厮杀,依然在他心中反复回荡。那种无望,那种决绝,那种释然……一下一下宛如针尖用力地刺着他的心,使他痛彻心扉。

    此时赵军大队已是在营外,营地的陷落,似乎也已经倒计时。也许几个时辰之后,当太阳升起时,这里人的头颅,都会被此时还在营外的那些赵军砍下拿去邀功,一颗也剩不下来。李延昭心中涌起无限的悲愤。难道朝夕相处这么久的兄弟战死了,我却连他的全尸也保不住吗?

    李延昭的眼中,又是逐渐酸涩起来。然而细细思忖了一番,他还是颤颤巍巍地用右手,从自己两层甲内的衣领之中,掏出一叠染了血的草纸,以及一根足有大拇指粗的铅笔。

    李延昭唤过身边一名从始至终一直护持他左右的士卒,令其蹲在他的身前,他便将一张略微干净些的草纸铺在那名士卒的背上,右手抖抖索索地抓起那根粗铅笔,便奋笔疾书起来。

    府君钧鉴:昭移防金城以来,得士卒用命,将士齐心,屡挫胡虏。斩级无数。然虏贼势大,趁夜猛攻。昭与众苦战竟夜,水米未进,及至今晨,已渐不支。回天乏术,死意已决。率下牛二壮,忠诚勤勉,任劳任怨,苦战不辍。随昭奋战,不幸战殁。母妹二人,了无依靠。惟愿府君多多照拂,昭虽于九泉之下,亦含笑叩谢!

    想了想,李延昭又在信末加了一句:屋门左侧,树下有才。

    奋笔疾书已毕,李延昭起身,目光坚定地将手中短信折好,不顾左手已经血染信笺,将这封书信塞到身前那名士卒的怀中,而后又从腰带后,取下自己装满了铜钱的钱袋,一并递给那名士卒。

    那士卒愕然抬头:“李司马?”

    “这袋钱你拿着。你去马厩里牵过我的马,然后把牛二壮的遗体送到忠烈祠,这封手书送到郡府,交给府君。兄弟,有劳了!”

    语毕,李延昭深施一礼。而拿着信和钱袋的那名士卒,却已是眼中噙泪。

    “去吧。再晚,可就走不了了。”李延昭淡淡地笑着,看着伏地叩首的士卒。

    “属下……属下愿与司马同死!”那士卒说着说着,已是哽咽出声:“骑营仅百人时候,属下便跟随着司马了。今日司马决意死战此地,属下……属下万没有独自逃生的道理!”

    已经转过身去的李延昭闻言,又是转头回来,盯着那名士卒。

    “送信!”李延昭面寒如霜。“这是军令!”

    “李司马,我……我……”

    “别废话!快去!”李延昭扭过脸去,话音中已不带一丝感**彩。

    默然了几息光景,那士卒终于是抱拳叩地,道:“属下……领命!”

    看着那骑卒扛着盛装牛二壮尸首的布袋飞奔而去的背影,李延昭沉声喝道:“唐保国集结部众,准备随我赴援!”

    两名将佐自营墙上疾步接近李延昭。李延昭抬头,拱手相迎。为首那将抱拳道:左都护韩宁率下别部司马张山,见过李司马。

    李延昭点点头,道:“张司马,东南侧营墙危急,我须得立刻引兵赴援,我且留两个百人队在这里,由你来指挥,望你能守好这段营墙,莫让我凉州男儿的鲜血白流。”

    “末将敢不从命!”张山抱拳叩地道。

    李延昭转过身,对王和、郑忠道:“你二人便留在此地,随张司马据守北侧营墙。切勿使胡虏猖獗,杀我广武豪杰的威风!”

    王和,郑忠二人抱拳道:“末将领命!”

    李延昭转身,大踏步下了营墙,而后对已集结完毕麾下部众的唐保国道:“且随我一同,前去赴援!”

    你还在用网页版追吗?使用的,,、、

第一百八十一章 命悬一线 中() 
听着营外越发响亮的喊杀声,李延昭面色凝重,率领着唐保国这百把人的队伍,直向东侧营墙奔去。韩宁依然在中军大帐前督战,不同的是,之前拿盾护持他的亲卫们,也多半被派往一线了。

    李延昭率部路过中军时,便走上去见过韩宁,此时,这名往日威风凛凛的左都护,身旁已没有一个亲卫,然而他仍是面色如常地在中军大帐处按刀而立。

    李延昭走上前去,躬身抱拳对韩宁道:“如今势已不可为。属下已打算战死在此地。趁着赵军还未包围大营,韩都护去马厩中牵过马,速速离开吧。”

    韩宁紧握着手中环首刀,听闻李延昭的话,面色有些发白,又有几分犹豫。他扬起头,看着东南侧营墙之上的令居县兵不断地自营墙上翻身而下,倒在地上或哀嚎,或全无声息。他手中环首刀已是缓缓拄在了地面上,随着他手上微微用力,刀尖已是深深插入到他脚下湿润的泥土中。

    “我不走!”韩宁忽然对李延昭大吼了一句。李延昭抬起头来,神情错愕。

    “我随叔父出征,自领数千兵马。如今叔父尚在陇西奋战,我又怎能抛弃这些跟随我的士卒,独自逃命?若是如此,日后,我将如何去面对叔父,以及这些士卒的家人?”

    韩宁怒吼出声,仿佛发泄一般,面目上也略带上了几分狰狞。

    “你李司马决意战死此地,难道我韩宁,就是贪生怕死之辈吗?尔等愿战死此地,我韩宁,一样奉陪!”

    韩宁昂着头,不顾一切地吼出这些话之后,他面上的表情,也不再有那些畏惧和犹豫。他在中军大帐处昂首而立,面色中,透露出几分骄傲。李延昭低下头,轻轻地喟叹一声。他心知肚明,正是韩宁作为士族子弟的这份无处的骄傲,促使他作出了这样的决定。

    主将临阵脱逃,对于士气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然而李延昭观当下的局势,即使韩宁不走,以大营驻军现在的状态,也绝不可能守住大营。韩宁留守此地,不过是无意义的徒增伤亡罢了。

    虽然他的留下,对局势可能并无裨益,然而李延昭打心底里,仍然是深深地钦佩着韩宁的这种气节。他没有再劝,只是拱手抱拳道:“韩都护如此气节,令属下敬佩不已。属下这就带领这些兵卒赴援东南侧营墙。虽无成功把握,确有成仁决心。请都护多多保重,愿我们来日相会,一同把酒言欢。”

    韩宁面色沉重地点点头。李延昭深知,自己所说的话,不过是宽慰这位年轻主将罢了。若是说把酒言欢,恐怕得在阴曹地府中进行了。

    拜别韩宁,李延昭立即走回队中,带领着属下唐保国部,即刻便奋起余勇,向着东南侧营墙处奔去。营墙之上,赵军与令居县兵脸贴脸的肉搏战,几乎已是白热化阶段。然而人数众多的一方,反倒是连连败退。那些顺着短梯爬上营墙的匈奴骑兵,已是渐渐占据了绝对优势。

    刚刚拿起武器的农夫们,心有顾虑地上前接战者,无一不是被悍勇的匈奴骑兵斩于墙下。营墙下面,凉州军服色的死去县兵们的遗体渐渐堆积起来。人数虽少的匈奴骑兵,已是凭借着自身的悍勇以及过硬的单兵素质,将东南侧营墙上的战斗,渐渐演化成一场屠杀。

    距离东侧营墙还有数十步,李延昭已是见到先前留驻在东南侧营墙下的两个百人队分别从数个梯子处登上了营墙。两队人马一上营墙,纷纷结成紧密队形,抱团应对营墙上那些三五成群各自为战的匈奴骑兵,营墙上的局势,才得以稍稍稳定了下来。

    李延昭抵达东侧营墙下的时候,大营东侧正门处,已是有一群赵军中的氐羌武士在猛攻不止。东南两侧的营墙之上,也是喊杀不断。处处烽火,处处狼烟,然而营中已是无兵可调,就连主将韩宁自己的亲卫,此时也不知被派到哪里的一线之上,在拿着刀与赵军搏杀。

    似乎除去远在几十里之外护持两座浮桥的骑卒之外,兵力,此时都在与赵军面对面生死相搏。不过看着目前与己方交战的赵军人数以及规模,李延昭便心知,距离全军覆没,大营陷落的时日,也已经不远了。

    营门处庞曦手下的铁甲锐卒,也在不断地应对着赵军中炮灰一般的氐羌和汉人步卒的轮番冲击。至少抵挡住了赵军十几波连绵不断的进攻。然而仅凭这三百人,虽然庞曦调度有方,令其前后排反复轮替,不过参战的锐卒们依然还是在这永无止境的消耗之中精疲力尽,渐渐不支。

    东南侧营墙之上的令居县兵,在与匈奴骑兵面对面的消耗之中,随着伤亡逐渐累加,增多,这些刚刚拿起武器的农夫,也是不可抑制地滑向崩溃的深渊……

    渐渐地,随着两侧营墙之上,承受不了战场惨景的令居县兵,开始丢弃武器纷纷逃离那两段他们职责所系的营墙,逐渐开始了连锁反应,由开始的个别人丢弃武器跳下营墙逃命,逐渐发展到十数人,数十人成批地丢弃武器,抛弃了自己的职责和尊严,开始不顾一切地逃命。

    李延昭悲哀地看着这些逃命的军卒,他想起了方才保护自己而阵亡的牛二壮,想起了在东侧营墙苦战中阵亡的其余袍泽,想起那一张张或稚嫩,或年迈的脸。今日过去,不知州中有多少母亲将失去儿子,妻子将失去丈夫,孩子将失去父亲,更不知还会有多少人世间的生离死别。

    然而他认定此处乃是他职责所系,便完全不能容忍这种行为。李延昭满脸是血,面目狰狞地带头向着营墙下冲去,连斩数名弃械而逃的令居县兵,却只是徒劳无用。营地之大,他决计无法将这些逃兵尽数拦下,而这些人目前所呈现出来的这种成规模的崩溃之局,也绝非他一人能够挽救。

    “罢了,随我登墙吧!”李延昭转过头,略微有些无奈地对着身旁这支百人队的百人长唐保国道:“如若诸君想要归家与亲人团圆,李某也不再阻拦。不过日后如若胡戎北侵尔等家乡,切莫忘记今日弃械而逃之事!”

    李延昭满面浴血,加之这些话几乎从他嘴中一字一顿地说出,更添些许狰狞之感。唐保国只觉心中不寒而栗,已是抱拳躬身道:“谨遵李司马之命,我等今日,誓随李司马左右!”

    李延昭从唐保国话中,听出了一丝别样意味。唐保国并不说“死战此地”,而是说“誓随左右”。想必也还是抱着一丝期望,期望李延昭能够迷途知返,在事不可为之时,率领他们突围保命。

    李延昭听出来唐保国话里的弦外之音,倒也不予辩解。只是惨淡一笑,缓缓道:“我早已说过,今日此地,便是我之死地,诸君愿战者随,愿生者走。如今局势险峻,虽兵圣转世亦不可为,李某也绝不强求大家!”

    言罢,李延昭已是铿地一声拔出腰间环首刀,甩着仍然是鲜血淋漓的左手,已向最近的上墙梯攀去!

第一百八十二章 命悬一线 下() 
一秒★小△说§网。。】,无弹窗!

    李延昭率先拔刀冲向营墙,唐保国也只得率部紧随其后。

    其实当下局势正如李延昭所言,即使兵圣转生,亦不可为矣。虽然己方与敌方人数上看上去相去不远,然而战力上,那些刚刚放下锄头拿起武器的令居县兵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此一来,大营之中可战之兵,不过千五百人左右罢了。这千五百人,却要防守这座五千人左右规制的大营,确实是勉强为之。从夜间那支千人规模的匈奴骑兵分别进攻两处,却几乎差点攻取北侧营墙之事上,便可见一斑。

    那些令居县兵,成规模成建制的开始溃逃,在这种情况之下,已无将吏或是军法能够约束住这样一支连最基本的纪律都欠缺的军队。李延昭本人也没有试图去控制这支军队的溃败。除了迎面撞上的溃兵,他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