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管理员-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瞬疟渤觯渴ド峡上昃抗渲性颉!�

    “还能有什么原因,无非就是钱粮二字,仓禀实而知礼节,寻常百姓肚子都吃不饱,你让他们怎么知礼节。”李二随口说道,他心里总感觉这小子今天怪怪的,说什么话都只说一半,而李二又是一个不喜欢跟着别人节奏去走的人,所以心里总感觉有些不舒服。

    “圣上说的很对,但是圣上少说了一样,书,最重要是书,一本书要二三百钱甚至更多,寻常百姓就算能吃饱肚子,也无力买书啊。臣有信心,能让书籍的价格下降到三十至五十钱左右,如果技术能提高或许价格会更低。如此下去虽说不能立刻改变,当前世家门阀把持学术的局面,但随着书籍价格的下降,会有更多的寒门子弟能读得起书,从而改变朝堂格局,此事需长期投入方才能有效果。”

    许涵赟说完之后静静的看着李二。他心里明白,李二目前最大的敌人就是那些世家门阀,自古以来几乎每个王朝都是如此,造反者利用世家门阀起事,功成之后又反过来限制世家门阀的发展。可以说中国古代的王朝史就是皇权与世家门阀的斗争史。

    用这个去诱惑李二,不怕李二不上钩,对于李二这样一个野心家来说只要有效果,他就会付出足够的耐心。

    听许涵赟说完之后,李二缓缓的从坐垫上起来,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双腿,来回的在大殿中走动着。不得不承认,许涵赟的话成功的击中了李二眼前最想解决的两个难题,并且听起来好像还有那么点道理。

    李二不得不静下心来,慢慢的去思考这中间的厉害关系。

    许涵赟也不着急,有些事**速则不达,帝王心术自己虽然不会,但后世鞭子朝的电视剧看多了,至少明白一点,那就是不要从你的角度去揣度帝王的心思,作为一个皇帝他首先考虑的是皇权,其次才是国家。有些时候看上去,对国家有利的事情未必就对皇权有利。

    良久之后李二停下脚步,走到案几前,拿起桌上的一份奏疏,慢慢打开之后说道:“嗯,再说说你那个蔬菜是怎么回事,朕听听看。”

    “温汤监,圣上的温汤监冬日也有蔬菜供应,只不过数量极少,臣有办法,能使大部分蔬菜冬日也能生长,寻常百姓家肯定吃不起,但是世家大族这些有钱人,想必会非常愿意买些的。臣不敢保证这一项能从世家大族的口袋里掏出多少钱,但随着品种以及其他吃喝享乐等事物的出现,臣肯定能从这些世家大族的口袋里掏出大笔的钱财。”

    “哦,这倒是有趣,把其他世家大族的钱掏出来,然后再装进你们的口袋,那对于大唐又有何益处?”

    “圣上不是这样的,您想想,臣等做买卖要缴税吧,臣等无论赚多少钱,国库总有一份收入,酿酒,造纸,印书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力,那些没有耕地,或者说收入低下的百姓,农忙时耕种,农闲时做工,这样就可以补贴家用,还有就是,臣这次来找圣上的原因,这样的巨利臣等吃不下,臣等愿分出两成利润入内府。”

    许涵赟仔细的给李二解释着商业与国力的关系,没办法解释的太细,在大唐这个商人地位及其底下,从皇帝到世家,各个都把土地当作重要收入来源的社会,你根本就没办法详细的去跟他讲,商人对一个国家的影响,只能先从利益着手,诱惑李二了,等他慢慢察觉到商业的重要性之后,在跟他说什么政治经济学吧。

    “两成,哼哼你们打的好算盘啊,宫里出面替你们遮风挡雨才占两成,如是这样此事不必再谈。”李二黑心的说道。

    “那圣上觉得多少合适,臣事先说明,臣挣钱不为别的,只为能让那些军士遗属们有口饭吃,估计其他三位将军跟臣的想法也差不多,如果圣上要的太狠的话,那臣还是去种地算了,臣不相信凭借花生和玉米就养不活那些人。”

    许涵赟说完之后就低着头,看也不看李二。

    如果是在刚来大唐那会,许涵赟说不定还真不会去跟李二如此计较,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看清皇权社会的许涵赟觉得,对于皇帝这种怪物该让步的要让步,不该让步的就要争取,如果皇帝一压迫你就退让,有时候非但得不到好处,还会让皇帝觉得你在这里面是不是挣的更多。

    这就像后世,买东西砍价一个道理,卖家喊一百元,你还价到八十元,卖家立马同意了,这个时候你非但没有砍价成功的喜悦,相反你还会去怀疑,这么快就答应了,自己是不是砍少了,砍掉进去了。

    同样的道理用在皇帝身上也一样,只是你要把握好那个度。

    “哼,你是在威胁朕吗?”李二猛然转身大喝道。

    “臣说的是实情,圣上,杀鸡取卵与国家何益,与圣上何益,一个百姓辛勤劳作,可是如果收获还没有投下的种子多时,他还会去种地吗?”

    “好,朕答应你,小子,朕很好奇,你那里来的胆量,跟朕如此说话。”

    “臣做事喜欢直来直去,不喜欢藏着掖着,那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臣对圣上从来都是知无不言的,我觉得把所有的事情跟圣上说清楚讲明白,以圣上的睿智自然会分辨出好坏。”见李二基本已经被说服,心情愉悦的许涵赟一个马屁回送过去,反正马屁这个东西惠而不费。

    “哼,小小年纪那里来这些鬼心思。稍后朕会知会杜尚书把人给你送过去。朕还是那句话,玉米给朕看好了,那才是国本。”

第十六章 纸与书() 
“郎君,几位将军又送粮食过来了,咱是不是,马上开始酿酒啊?”秦风一脸馋相的问道。

    许涵赟还是低估了,高度烈酒对唐人的吸引力,上次酿制的两百坛烈酒,按照许涵赟的标准根本就不合格,至少还需要再沉淀、过滤、蒸馏一次才算好。

    程老妖精实在等不及,带着侍卫来酒坊看过之后,直接就装车拉走了。临走还说什么店面都弄好半个月了还不开张,让人家笑话,他老程家丢不起这个人。

    这个理由直接把许涵赟雷晕了,对程咬金这样的滚刀肉,许涵赟一点办法也没有。

    “酿,酿,马上开始,这次一定要按照我说的工艺流程来,告诉酒坊那些人,下次不管谁来,只要是质量没达标的酒,一律不准出酒坊门,他们这样搞,是在砸我们自己的招牌。”许涵赟对秦风警告道。

    对于在后世,吃惯了全是工业原料的许涵赟来说,绿色无污染,良心食品,放心食品才是第一位的。他可不想,在工业的起步阶段,就教会大唐的工人们,如何偷工减料。

    “郎君,禀告郎君,纸做出来了,您来看看”负责造纸的工匠老王跑过来,兴奋的对许涵赟说道。

    这个工匠可是许涵赟花大价钱从杜如晦家里弄过来的。杜家虽然不能跟五姓七望相比,但杜家从北周开始就累世为官,杜如晦的曾祖曾在北周官居大将军、刺史、开府仪同三司,杜如晦的叔祖父杜果官居前隋工部尚书。家中藏书无数,更有自己的造纸和印书作坊,许涵赟在和杜如晦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终于把这个工匠给弄到自己庄子上来了。

    许涵赟随着工匠老王一起来到造纸工坊,一股刺鼻的酸臭味扑面而来,熏的许涵赟不停的咳嗽。好不容易适应之后的许涵赟扭头问道:“浸泡之后的废水你们是怎么处理的?”

    “没怎么处理啊,工坊边上挖了条沟,废水顺着水沟直接排了出去。”工匠不以为然的说道。

    听到老王的话之后许涵赟大惊,不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天长日久搞下去,整个村子还不整天被臭气环绕,时间一久田地也就毁了,失误啊,当初就不应该把造纸的作坊弄在村子里。不行一定要马上改进。许涵赟可不想整天闻着这臭烘烘的味道。

    “跟工匠们说,先停工,把造纸工坊先搬到山里去,否则的话那些废水迟早回把这个庄子给毁了,秦风你马上去安排人,在山里找个合适的地方重新建工坊,一定要离庄子远远的,并且要确保废水不会顺着水流,流到其他地方。”

    没有办法,许涵赟虽然大概了解后世的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可是他一时半会找不到所需要的工业原料,只能先把工坊弄到深山里了,等以后根据情况在来吧。

    “郎君,你看,这就是根据你提供的材料和工艺新弄出来的纸,确实比现在的纸好很多。”老王从工坊里拿出几张纸,快步跑到许涵赟面前。

    许涵赟伸手接过之后,拿在手里不停的翻看着。跟大唐眼下所用的“蔡侯纸”比起来确实细腻了很多,光洁度也有很大的提高,又拿手折了折,还不错,柔韧性基本附和印刷的要求,接下来就看吸墨性怎么样了。

    “有没有书写实验过?”许涵赟问出了心里最关心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你造出来的纸再漂亮,如果吸墨性达不到要求一切都是白搭,只能看不能用的纸,除了擦屁屁之外许涵赟想不到还有其他的用处了。

    “郎君,试验过了,只有这两种还不错,书写之后墨迹基本不会扩散,吸墨性应该能达到郎君所说的印刷要求。”老王指着许涵赟手中的纸说道。

    “哦,快拿笔墨来我试试看。”许涵赟迫不及待的说道。

    “心怀天下却轻鸿,无语柔情动苍穹,千彩总是意不定,一纸千载风华涌”许涵赟拿起笔在面前的纸上随手写了起来。

    “好好,哈哈,不错,有雕版吗?拿一块过来试试看,哈哈。”许涵赟一脸兴奋的说道。他也没想到能有这么好的效果,他只是把造纸的材料,大概的工艺跟工匠们说了一下,让他们把那些材料互相组合添加,没想到能有这么好的效果。

    “回禀郎君,按照郎君的吩咐,老汉来的时候从杜家借来了《论语》的全部雕版。”

    “好,开始,开始,快看看效果怎么样。”许涵赟迫不及待的催促道。

    纸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剩下最关键的一步,印刷了,不过目前看来问题应该不大,既然以前雕版就能印出书来,没理由换了纸就印不出的道理,差别只是效果上的好坏罢了。

    “郎君稍等,老汉这就去安排工人着墨,要不了一会就好。”

    “好,去快去。我就在这里等着,不着急,让他们弄仔细了。”许涵赟吩咐道。

    他被工坊里的味道搞怕了,还没进入工坊自己都快被熏死了,要是进去呆上一会,估计自己又能穿越了。

    许涵赟在工坊外的空地上,来回不停的走动着,说不紧张那是假的,纸与书是自己改造大唐计划中最重要的部分。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今后知识、舆论就会成为自己手中最有力的武器。

    “郎君,好了,您看,比原来的纸效果上要好很多”工匠老王手里拿着几张印刷好的纸,飞奔着向许涵赟跑来。

    许涵赟看到老王飞奔的样子,担心老人家摔跤,快走几步迎了上去,连声道:“小心点,老王造纸印刷全靠你了,你老人要小心点,以后这种传信的事情,让年轻人来就好。”

    “呵呵,老汉担心郎君着急,再说年轻人毛手毛脚的,老汉怕他们坏了郎君的好事。”工匠老王憨厚的说道。

    伸手从老王手里接过印制好的纸张,仔细看了看之后,许涵赟拿手在两张看起来不错的之上来回的摩擦着。擦了几遍之后其中一张纸上的字已经黑糊糊的混成一团了,另外一张纸还好,之上的字迹虽然模糊但还能辨认。

    站在许涵赟身边的老王看到许涵赟的举动之后,笑嘻嘻的说道:“郎君心急了,通常这种雕版印刷之后要自然风干才能装订,老汉可以保证,经过风干之后效果绝对让郎君满意。”

    听了工匠的话之后许涵赟猛然醒悟,是啊,自己还是太心急了,就是在后世,早些年那些用油墨印刷的东西,刚印出来之后要是用手这样如擦,估计效果跟眼前差不了多少。

    “呵呵,确实是太心急,老王,告诉工匠们加餐,晚上加餐,酒肉管够,哈哈。纸张暂时就先用这个,另外再告诉工匠们,还要继续不停的实验,等什么时候能造出那种纸就算成功了。”许涵赟对老王说道。

    在造纸之前,许涵赟就让老王看过,自己从那盒杂粮礼盒里翻出来的卖家清单。老王看过那纸之后,惊讶的半天合不拢嘴,一个劲的说不可能,不可能。

    “郎君那纸是极好的,所用的墨老汉看不懂,但想来也是极品的墨。”老王双眼放光的说道。

    “哈哈,老王你不用纠结那墨还有字,那张纸上的字能那样小是因为,嗯,因为……总之你不用去管那些,你要明白,只要工匠们不停的改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