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踔撂峁┳∷抟膊皇遣豢赡馨。枷耄桓龆潦槿巳绻獾憧喽汲圆涣耍退闼茨艹鍪宋伲嵌游掖筇频墓毕滓彩怯邢薜摹!�
在许涵赟想来,用劳动换取借阅图书的资格,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想后世多少学子勤工俭学,跟这个性质不是一样的嘛。
想不花钱读书,又不愿意吃苦,这样的人就算学问在大,将来出仕做官也只能是个官僚。
“嗯,说的还算有道理,既可以避免长借不还,又能让那些买不起书的人有书可读,你还能得到一个免费的劳力,真是一举三得啊,那朕问你,朕得到了什么?”
李二盘算之后猛然说道,这小子狡猾啊,从皇宫里弄来图书,翻印一边之后,就会有无数的寒门子弟找上门来给他做工。
要知道在唐朝,在世家门阀的学术控制下,有很大一部分寒门子弟,根本就是无书可读,一旦有这样一个可以免费读书的途径,那些寒门子弟绝对会挤破头来,找着做工的。
“圣上,人才啊,圣上得到的是人才啊,您想这些人读书是为什么?还不是为了出仕,他们在臣这里付出劳动,得到知识,然后参加科举,圣上将会得到大量的寒门士子,更可广收天下士子之心。”
“士子之心,士子之心。”李二在嘴里不停的念叨着。
世家门阀一直是李二心头之患,在唐初世家门阀在朝堂上占据了统治地位,包括李二的心腹重臣那个背后没有家族,朝堂上真正的寒门子弟几乎没有。
如何解决世家,改变朝堂的格局,是李二登基以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通过图书馆的建立,这个难题好像出现了一丝曙光。
听到李二不停的重复那四个字,许涵赟心中猛然一惊,士子之心,这个东西可不是自己能玩得转的,如果把图书馆搞起来之后,那些寒门子弟,在自己这里得到了知识,学问。
一旦他们出仕为官,肯定会对自己心怀感激的,如此下去,时间一久,就会形成一个新的门阀,这是李二坚决不能忍受的,现在的门阀就够李二头疼的了,自己在搞出来一个寒门子弟组成的门阀,估计李二会毫不犹豫的把自己给那啥了。
“圣上,臣建议,是不是开办一所大唐皇家学院,以皇家的名义成立一所学院,所有士子可考试入学,对于那些交不起学费的寒门子弟可减免,或者在入学后一边做工一边读书。臣这里可以给他们提供适当的岗位。”
“学院,皇家学院,朕现在已经有国子监了,再弄个,你说的这个皇家学院,还有什么意义。”李二不以为然的说道。
“圣上,国子监太小,再说了,国子监里都是些什么人,圣上难道还不清楚,其中寒门子弟占了多少,还有国子监的学问太单一,只有儒学、律学、算学几个简单的科目,臣建议开办的学院不但要有这些学问,还要农学、医学、格物学等学科。”
“农学、医学、格物这些有什么用,科举不考这些,那里会有人去学这些东西。”李二不解的问道。
“圣上啊,朝堂需要的官员能有多少?在这些寒门子弟中择优录取,那剩下的那些学生怎么办?继续考,一直考到头发花白要是还考不上怎么办?臣开办这些学科,就是为了给这些人找个出路,就算考不上,他也可以去做先生,学农学的可以教人怎样种田,至于格物学,那火药弹就属于格物学的范畴,圣上以为如何。”
“火药弹”听到火药弹李二顿时来了精神,那东西对李二的冲击太大了,可以说大唐之所以能战胜突厥,避免纳贡的耻辱,火药弹简直是功不可没。
“你是说火药弹就是格物学,弄出来的东西?那格物学要是发展好了还能有什么用?”李二惊艳的问道。
“圣上,格物学其实就是工具学,臣这样说可能不全对,但是圣上,我们的祖先最早是用石头制成的工具来捕杀野兽的,后来有了弓箭,在后来的铁器等,其实这些都是格物学,所要学习的,臣不能保证格物学将来会怎么样,但陈可以保证,随着格物学的发展,我大唐肯定会越来越好,武器会更锋利,田地产出会更多,人们劳作的效率会更高。”
许涵赟一时半会,也没办法跟李二解释清楚,究竟什么是格物学,他总不能跟李二说,格物学发展到最后,人类会有能力把自己给毁灭了吧。
如果这样说,估计李二立马会,让人把他砍了。
“好,按照你的想法,先弄起来,朕看看再说,别找朕要钱,朕也没钱,不过朕允许你把,那些生意的分成投入到学院里来。”
李二见许涵赟想张嘴要钱,立马一句话给封死了。
太狡猾了,许涵赟在心里又开始腹诽起李二了,什么东西都不出,卖酒的利润也是凭空掉下来的,皇宫的书估计都快发霉了,自己把那些书翻印一遍,除了能到的点劳力之外,好处全让李二占了,至于学院能不能成,对李二来说成了更好,不成的话一点损失也没有。
“圣上,等学院建好,臣恳请圣上能给学院,安排几位先生。”
“这个朕会考虑,你还是先考虑,怎么把学院弄起来吧,小子朕明着跟你说,在看不到这个学院对朝堂有任何好处的时候,朕是不会轻易表态的,你明白。”
“臣,明白,暂时这个学院跟皇家没有任何关系,这只是臣,为了那些军士子弟,而弄出来的一个学堂。”
“好,哈哈,好聪明的小子,朕回宫了,你慢慢弄你的庄子吧。”
许涵赟一边领着李二往山下走去,一边在心里不停的咒骂着李二。
李二这样搞,是打算把自己推出来跟世家门阀,对着干啊。
许涵赟闭着眼睛,都能想想到,学院初期那些时间门阀可能不会来找麻烦,但是等学院发展到一定程度,肯定会迎来,世家门阀的疯狂打击。
;
第二十章 军士遗属()
看着面前这帮几乎是衣不遮体,一脸菜色,严重缺乏营养的妇孺,许涵赟心里涌起一阵,说不出的酸楚。大唐究竟对这些军士们做了些什么啊。
虽说大唐立国不久,国力一时难以为继。可那该死的府兵制度,把这些百姓、军士们折腾成什么样了。
打仗竟然还要军士自备干粮、武器、马匹,实在拿不出的可以交钱抵扣,至于军饷那更是闻所未闻,向要钱,全靠战场缴获。
前几天,跟秦风闲聊的许涵赟,在得知府兵制的真面目后,差点拿头撞墙。
想想后世,军人的地位,国家对于军属的优待,以及血浓于水的军民之情,在看看眼下这些军属,朝堂上那帮人,简直就是把军士当牲畜在用啊。
“各位好,我是左武卫长史,长安县子许涵赟,就是我带领着你们的儿子、丈夫千里追击突厥骑兵,我们在葫芦谷大败突厥人,从而保住了大唐的安宁,我想对你们说的是,你们的儿子、丈夫作战勇敢,因为他们的牺牲,才有那场大战的胜利。”
说到此处的许涵赟,已涕不成声,回想起谷口血战,的大唐勇士,在看看眼前的妇孺,感觉对他们充满了愧疚。
稳定了一下情绪,擦了擦眼泪之后,许涵赟继续说道:“我许涵赟对的起圣上,对得起大唐的百姓,可我对不起你们,我带领你们的儿子、丈夫出征,没能完完整整的把他们带回来,是我对不起你们。”
说道这里,许涵赟对着,这些军属行了一个躬身礼。
安静的人群突然慌乱开来,那些衣衫褴褛的军属们纷纷避开,在这样一个层级分明的封建社会,那里见过当官的给百姓行礼的。
看着慌乱的人群和孩子们惊恐的目光,许涵赟心里突然有种,想往太极宫大殿里扔几颗手榴弹的冲动。
“大家静一静,我请求圣上,把大家接到这个庄子上来,不为别的,就为了大伙在一起能有口饭吃,能互相帮衬着活下去。庄子里正在建房子,每户人家都有一个独立的小院,现在房子正在建,大伙既然来了,就先安顿下来,有力气的去工地上帮个忙,年老力弱的可以养养豚什么的,总之只要大家努力,我许涵赟保证大家的日子一天会比一天好。”
“郎君,我家小子战死了,媳妇领着孩子走了,只剩下老汉我一个人了,我不要什么房子,只要郎君能管口饭吃,老汉这条命就是你的。”一个年纪看上去大约在四五十岁左右的老汉说道。
“没事,不打紧,庄子里专门建有安乐堂,就是专门安置孤寡老人的,以后庄子里的老人,到了一定年纪,庄子会供养的,您老人家安心在里面住着,如果您觉得闲了,可以去学堂帮忙照看下娃娃们,对您老人家来说,也是一种乐趣,不是吗?”
“那感情好,老汉我先谢过,郎君了。”
“谢郎君”大家齐声,感谢道。
“秦风,你带人先去给他们安排住的地方,通知伙房马上做饭,杀几头豚,先让大家美美的吃上一顿。”
安排好众人的许涵赟,心情沉重的,向后山印书作坊走去,图书管的筹建必须要加快了,一方面是因为娃娃们要读书,另一方面许涵赟身边,现在奇缺能识字的读书人,没有这些人,很多的计划根本无法开展。
哎,唐朝的识字率真是低的令人发指啊,许涵赟在心里感叹道。
“郎君来了,您看,这是今天印制的《易》已经有三十多本了,今天手工一个能印制个百十本左右。”
负责管理书坊的老王,兴奋的对许涵赟说道,他从来没想过,印书的效率能如此之高,一天百十本书,这在以前只要工匠努力也可以达到,只是准备的周期太长,印一部书,光雕版都要等半年或者更久,那像现在,只要排好一页就可以开工了,等着一页印好,差不多下一页的版也排好了。
“告诉工人们,加把劲,这段时间辛苦些,先把九经印完之后,就开始印蒙学、算学的书,我打算让庄子里的孩子们开始读书了,到时候没有书本可不行。”
“郎君放心,按照这个进度,耽搁不了娃娃们读书的,那个郎君,听说庄子里打算建书院?”
“是啊,等房子盖的差不多了就开始建书院,我已经让秦将军在物色老师了。”
“那个郎君,我家小子今年十岁了,整天在家里胡闹,您看能不能……”
“放心吧,等书院建好,只要是在庄子上做工的人,子女都可以到书院读书,如果你不嫌弃书院简陋,到时候就让你家小子来吧。”
“那感情好,老汉先谢过郎君了,穷苦人家的孩子没那么挑剔,能读个书,认识几个字,将来吧老汉这份手艺传下去就可以了。”老王满怀欣喜的对许涵赟说道。
从书坊出来,许涵赟一路上都在思考书院的问题,老师,自己到哪里去找老师,特别是好的老师,当代的大儒就那么几个,并且因为军士遗属的事情,自己几乎把那些大儒,得罪的差不多了,现在在去请人家,许涵赟想想都觉得不可能。
算了不去想他了,先在长安城里找几个先生,把蒙学这块搞好再说,至于那些大儒,一步一步来吧,总会有解决办法的。
“郎君,可找着你了,人我都已经安排好了,饭也做好了,大伙等着你开饭那。”秦风跑到许涵赟边上说道。
暂时将老师的问题置之脑后,许涵赟跟秦风一起,来到了伙房门口。
嘴馋的娃娃,不停的往案几上望去。
“吃饭,大家吃饭,不用等我。以后饭好了大家就吃,不用等我,快吃吧。”
“谢郎君。”
感谢之后,众人拿起桌上的碗筷吃了起来,小娃娃们吃的口水直流,老人们也是一脸的满足。
伸手拿起桌上的碗筷,许涵赟也打算开工,从早上到现在还真是饿了,吃惯了三顿饭的许涵赟,还真不习惯唐朝的作息方式,一天只有两顿饭,搞得许涵赟这个县子,也跟饥民一样,整天饥肠辘辘的。
手里拿着油乎乎的筷子,许涵赟心理就一阵的不舒服,扭头对秦风说道:“跟伙房里的人说声,这碗筷怎么整天都油乎乎的,也不洗干净。”
“郎君,已经按照你的吩咐,所有的碗筷洗过之后,都放在大锅里煮过了,他们也没办法。”秦风委屈的道。
“光煮有什么用,为什么不用洗……呃,算了快吃。”
想说为什么不用洗洁精,的许涵赟猛然醒悟过来,这是唐朝,那里有什么洗洁精啊,唐朝的人们洗衣服什么的,最多用皂角弄一下就算不错了,你还指望他给你弄个香皂出来。
嗯,香皂,肥皂,等等。肥皂这个东西好像是宋朝才有的吧,嗯算了不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