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大周天下-第2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决定做,是因为他发现没有这些东西,他要想在短期内提高军事力量是不可能的,没有猛将、高级谋士来投或招募,只能自己想办法提高自己部下的实力。为了小命着想,就顾不上那么多了,毕竟在即将到来的乱世,不容易。

    双边马镫、高桥马鞍以及马蹄铁是骑兵三大神器啊。打个比方,没有双边马镫和高桥马鞍,一个优秀的大将的马战培训要从小练习,为的就是精练骑术,这就是游牧民族骑术高明的缘故。但是有了这三样东西,比如周仓是三流武将,有了这玩样,可以跻身二流也不是不可以,甚至可以在没有装备这三样的吕布、黄忠这样的绝世猛将手下过招。

    当然了,目前最重要的是怎么给周仓解释清楚。周仓的话提醒了他,汉人也许没他这么敏感,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可能远远超出他的想象。更何况他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借口——古书。

    秦汉之际,先有秦始皇的禁书焚烧之令,后来持续多年的战争,大量的古书被毁于一旦,如果说有什么事情是古书里记载过的却不为人所知,这实在是太正常的事了。

    谁知道公输班那只在天上飞三天不落的木鸢怎么做?与这只木鸢比起来,马镫、马鞍算个毛。谁能说得清为什么生长在吴地,以江东子弟为主力的项羽突然拥有了三万骑兵?

    看来自己之前实在是太小心了,谨慎得有些过头。打定注意后,周澈和朱治走到一边,找来两个铁匠,在地上画了个草图,说明自己的用意。马镫也好,蹄铁也罢,都不复杂,他一说,铁匠就明白了,甚至没一点意外的表情。也许在他们看来,这些东西在中原很常见吧。

    朱治随即又找来木匠和皮匠,周澈向他们解释了高桥马鞍的用处,这些匠人也没费多少心思就理解了周澈的意思,纷纷承诺,转身去准备。

    一切安排妥当,朱治看看四周无人,悄悄的对周澈说道:“我已经派人向徐太守建议和吴郡联手,吴郡那边派了楼船水师出海去堵截越贼,能不能找到,现在还不敢说。不过,就凭他们,能截住闽越、山越的船队吗?

    (本章完)

第284章 内讧诋毁() 
“当然不能。所以还需要像伍君这样的豪杰出手,群策群力,才能报仇血恨。”

    “周君的意思,是让会稽的百姓自发的组织起来?”

    周澈笑了,他有意无意的说道:“越贼来的时候是夏末,浙江、松江、涌江的水还很多,现在是初冬,水已经浅了不少。他们又满载而归,吃水更深,如果这水里再有点木桩、石头、铁链之类的东西,他们要想带着满船的虞利品逃走,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等他们被困在江中,首尾不能兼顾,到时候还不是随我们怎么打?”

    朱治恍然大悟,做出一脸佩服的样子,挑起大拇指:“周君高明。

    周澈会心一笑:“还是君理兄配合默契啊!没有兄台相助,也不能成功啊,毕竟我也不希望战事拖得太久,也希望给越贼一个教训。”

    朱治哈哈大笑。

    周澈也笑了,心里却骂翻了朱治的十八代祖宗。这家伙太坏了,从一开始就想利用他。如果他警惕性不高,像周仓等人一样直肠子,早就被他卖得连骨头都不剩了。

    两天后,马镫之类的东西准备得差不多了,太守府的信使也带着太守的命令赶到了白杜里。

    会稽太守已经急了。

    得知周澈射杀了房廷,又生擒了镇氏兄妹,徐太守很满意。他一心等着周澈射杀房慷或者余凉,解山阴或鄞县之围。可是他等了几天,再也没听到任何消息。直到朱治派人回去,他才知道周澈等人在白杜里休整。

    徐太守责令周澈等人迅速采取行动,争取多射杀几个闽越、山越将领,动摇越贼军心,早点解山阴县之围。

    周澈对徐圭这个太守很不感冒。

    说得轻巧,你以为射杀敌方大将有那么容易。房廷还知道躲在大营里不出来呢,房慷、余凉会和镇贞一样傻不愣登的到处乱跑?哪个大将出行不是前呼后拥,百步之内生人勿近。你以为我拿的是Barrett M82A1还是低空导弹?老子拿是射程不过百步的弓唉,还没等进入射程就被人家包围了。

    不过周澈什么也没说,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更何况太守还不是君。周澈决定按自己的路数来。他和众人商议了一番,决定再次出击。与上次不同,这次他们没有特定的任务,更加从容。

    朱治与周澈等人同行,一起离开了白杜里。他要回山阴县向徐太守请示,发动会稽的世家豪族参战。会稽郡总体上的经济发展不如中原,但世家豪族的实力也不容小觑,他们大多是六国之后,经历楚汉争霸后,在吴越之地经营了两百余年,家中僮仆私兵不少,如果能够集结起来,也是一支很可观的力量。

    其实这些豪强早就集结起来了,只是官府的正式授权,他们不敢大张旗鼓,又缺少统一调度,只能固守自己的家园,没有统一行动。现在反击的时机即将到来,他们当然想合兵一处,大干一场,把闽越、山越人抢走的东西再抢回来。

    在朝廷派了使者来的情况下,周澈是最好的授权人,可惜他们和周澈的关系都不够融洽,不愿意向周澈低头。朱治绕了这么多圈子,无非是希望周澈给他们授权。

    而周澈也正有此意。他正需要有一个游离于官府之外的力量相助,抓住机会立功。两人各取所需,自然一拍即合。

    坐在高桥马鞍上,脚踩在马镫里,周澈心安了不少,再也不用担心速度一快就会从摔下去。他试射了几箭,稳定性、命中率都有所提高,虽然还不能和立射相比,至少比之前纯靠运气好多了。五十步之内,他基本能保证五成的命中率,三十步之内,他有信心直取对方要害。

    如果综合骑和射两方面的能力,基本上只要不和高手比,他已经不比普通人差了。

    周澈如此,周仓等人更是如虎添翼。小肃大呼厉害,有了这新式的马具之后,别说近身格斗,他觉得肉搏都不成问题。

    士兵们对此深以为然。除了原本的弓箭和长剑之外,他们又从白杜里伍家借了十几枝两丈左右的长戟和长枪。出了白杜里十余里,他们就遇上了一伙椎发文身的越贼斥候。

    不用周澈吩咐,周仓第一个冲了出去,孙信和几个骑士紧紧相随。一看到战马,那些山越人掉头就跑。大概是对骑兵的速度早有耳闻,这些山越人纷纷离开大路,冲进了麦田。

    战马进入松软的麦地,速度会受到影响,步卒逃跑的机会更大。万一逃不掉,还可以反身肉搏,总比在大路上全无还手之力的好。这是山越士卒用鲜血悟出来的道理。已经在山越军中口耳相传,人人皆知。

    可惜,这些山越人低估了形势的严峻性,听到马蹄声接近,他们正打算回身格斗,却发现对方手里挺着一枝两丈左右的长戟。没等他们把刀举起来,对方借着马势,一冲而去,长戟刺在他们的盾牌上。力量大得让人不敢想象,毫无悬念的将他们撞倒在地。

    山越人躺在麦田中,晕头转向。

    骑士们拨转马头,连马都不用下,一戟将对手刺杀。

    几乎没费多少功夫,骑士们就解决了各自的对手,生擒了其中两人,其余的全部当场格杀,无一幸免。

    从这些俘虏口中,周澈听到了一个消息:山越大军正准备撤退。他们是奉命来打探河道的形势的,因为余凉决定要从浙江撤退。

    周澈很意外!山越大军这就准备撤了?

    他仔细询问了一番,却没有打听出太多的消息,甚至连桓玄和房慷的冲突结果如何都没打听出来。这些斥候都是最底层的士卒,对将领们之间的矛盾知之甚少。

    周澈不敢怠慢,立刻改变计划,和朱治赶往山阴。

    一路上,他们接连遇到了四五拨山越斥候,轻而易举的击杀了大半,得到的消息大同小异:山越人准备撤兵了,这场声势不小的战事很快就要结束了。余凉将带着堆积如山的战利品离开会稽,沿浙江进入大海。

    山阴城外,周澈和朱治告别。他对朱治说,他们要尽可能的多截杀一些山越斥候,阻挠山越大军的撤离,为展开反击争取时间。希望朱治能够尽快说服徐太守,集结会稽百姓展开反击,给闽越、山越人一个教训。

    朱治连连点头,拱手告别。

    周澈等人在山阴、余杭之间周围展开了猎杀行动,他们游荡在方圆五十里的范围内,看到山越人就杀,打了就跑。以前只能远距离射杀,现在有了新式马具,可以近距离击杀,骑士们的战斗力一下子提升了一个档次。他们斗志昂扬,即使遇到二三十人的小股山越士卒也毫不示弱,冲上去杀几个人就跑。

    山越士卒对这种新出现的情况没有一点准备。他们原本以为看到骑兵只要结阵举盾,别让对方射中就行,现在对方持戟近身格斗,面对锋利的长戟,他们躲来不及躲,战又够不着,全面被动,损失惨重。

    仅仅一天时间,周澈等人就进行了十几次战斗,累计击杀敌人逾百。如果不是周澈担心士兵受伤减员,严禁对三十人以上的敌人发起攻击,战果也许会更多。

    从零星抓到的俘虏口中,周澈终于得到了一些桓玄的消息。

    桓玄还统领着后羿营,不过后羿营变成了许驹的亲卫营。与此同时,桓玄还担任了余凉的射师,帮他训练和后羿营相似的箭手。按照一般的认识来看,桓玄不仅没有降职,反而受到了许驹和余凉的双重信任。

    当然了,究竟是什么样子,这些斥候是说不清楚的。

    夜幕降临,周澈领着骑士们渐渐远离山越大营。周仓信心有些爆棚,撺掇孙信和小肃一起去山越大营看看,寻找狙击的机会。周澈坚决不同意,靠大营越近,对方的斥候越多,一旦对方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就算有马也未必跑得掉。再说了,战斗了一天,不管是人还是马,都应该休息一下,恢复体力。

    “元福,我们刚刚熟悉新马具,又何必急在一时?你我都年轻,将来有的是机会,等熟悉了新马具的妙处,将战斗技能磨炼得炉火纯青,我们去草原上和鲜卑人较量,岂不更美?”

    “好吧。”周澈晃着脑袋,乐呵呵的应了。

    士兵们也七嘴八舌的应道:“没错,草原人才是心腹大患,这些猴子没什么意思,杀得再多也不算本事。”

    “是啊,是啊,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去北疆作战。朝廷公卿对草原蛮族一直和亲,送了那么多公主丝帛,也没看到有什么成果。真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想的。”

    “怎么想的?反正送的又不是他们的女儿,花的也不是他们的钱,他们当然乐得轻松。如果与鲜卑开战,我们武人大行其道,挤占了朝廷禄位,他们损失才大呢。唉,想想前汉的李广将军、程不识将军,征战数十载,封侯还是遥遥无期啊。”

    周澈呷着肉汤,听着士兵们的抱怨,一声不吭。

    孙信坐在周澈对面,用一根树枝拨着火,轻声说道:“主公,难道你想去北疆?”

    周澈瞥了他一眼,笑笑:“想又如何?先打完这战再说吧。”

    (本章完)

第285章 桓玄纠结() 
就在周澈他们轻骑在余杭县一带袭扰截杀山越斥候的时候,桓玄匆匆走进了许驹的大帐。

    为了调解桓玄和房慷的矛盾,一直驻扎在岛上的许驹搬到了大营中,与余凉一起指挥这支大营。说是一起指挥,其实他相当于一个客卿,真正的指挥权一直掌握在余凉手中。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不愿意看到桓玄和房慷生隙,更不愿意桓玄被余凉拉拢过去。对他来说,每一个士卒都是宝贵的,更何况是桓玄这种拥有高超武技的高手,尤其是有一群狼在旁窥伺的时候。

    “什么事?”许驹放下了酒杯,看着桓玄,只是客气得有些生份,远不如刚才与房慷说话时的亲密。

    桓玄也没心思关心这些细节,他急急的走到许驹面前,施了一礼。“主公,今天有几十个斥候失踪,特别是浙江方向,斥候折损殆尽,无一生还。”

    “这…能说明什么?”许驹一脸茫然:“汉军的那个周澈又出来了?”

    “不仅是周澈又出来了。”桓玄耐着性子解释道:“大军即将取道浙江撤退,行军之前,必须先探明浙江两岸的情况。现在斥候都被杀了,很可能是浙江两岸有所行动,不愿意被我们探知。”

    “浙江两岸有行动?会稽还有兵吗,他们的兵不是都困在各个县城里么?”

    “主公,你忘了那些大姓了?”

    许驹一惊,脸色严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