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澈接口答道:“文公放心,我会与元福亲自将这几个贼寇押去县中。县君定不会轻饶此辈!”
文倓哽咽说道:“今夜若无澈君,后果不堪设想!澈君的大恩大德,我无以为报,唯有给县君上书,伏求能酬君之功!”
他是真的感激周澈。他和周澈之前还闹过矛盾,还把周澈当来讨粮的“乞食者”,而当贼寇来袭、命悬一线之时,却是周澈驰援赶到,将他救下。怎能不感激?
众人劝慰了会儿后,看了看受伤的文博。周仓说不能久留,要连夜赶去县中。韦强、邢刚、南凌、高佳波、郭强、孙信等人把那三个贼寇捆上,一行人出了后院,见前院的火势已经渐灭。
郭强、孙信是姜枫友人,因其家贫,早年受过其恩惠,如今姜枫落难,不离不弃追随其左右,已经拜周澈为“主公”。今晚是半路加入救援队伍。
就在这时,乡蔷夫秦波和游缴赵迪率乡里的部曲赶到,秦波说道:“横路诸君,你们完事了??真是羞煞吾也,来驰援晚了。诸君真是令人敬佩,而且不但来援,还带来了里民帮忙扑救大火。”说话间,抬眼一看,不觉停下话头,窒了一窒,面现惊讶之色,随在他身边的赵迪也是目瞪口呆。
只见庄门外,已是不止只有刚才他们来时见到的那四五十人,密密麻麻的,足有几百号人散在门前的路上、田间。秦波愕然半晌,才想起来问:“这是本亭的里民来了么?”
周澈谦恭地说道:“都是我亭部中的人。我来前,因不知侵犯文庄的贼寇有多少,故令我亭中的求盗裴元绍亦击鼓传讯,召民相助。因他们都是徒步,所以来得晚了些。”
裴元绍从人群中走出,小跑来到周澈的面前,先给秦波、赵迪行礼,完了之后,问周澈:“澈君,贼寇都抓住了么?”上下打量被捆成粽子的那三个贼寇。
那三人顽抗之后、又被火烧,一个个狼狈不堪。
他们也看到了聚在庄外的这几百号人,尽皆面无土色。
周澈看着当下情景,心里感慨:当日一骑独身前来任职,人生地疏,经过三个月的苦心经营,关键时刻勇于担当,最终不但得到了黔百姓、轻侠恶少的拥护,也得到了乡中富户地主的认可。今夜他驰援击贼,功劳巨大,待秦波、赵迪、文家分别给他请功后,升迁必是铁板钉钉,指日可待了。
但是,周澈并无欢喜之色,要知,他的这一切作为可不是为了升官财,升迁当然很好,可问题的关键是:县君会给他一个什么职位?
上次县君召他相见时,说为了奖赏他“导人向善,折服豪强”的治亭之功,想要将他擢为县吏,给他一个埋文牍的差事。如果这次还一样,那他还不如接着任职亭部,而以常理推测,县君不赏倒也罢了,如果要赏,还真是极有可能与上次一样。
那么,该如何改变呢?
他面色平静地把视线转向秦波,说道:“秦君,请借一步说话。”
秦波跟着周澈往边儿上走了几步,问道:“何事?”挤了挤眼,自以为猜中了周澈的心事,促狭地笑道,“可是想问问我,今夜的功劳能换来何等的赏赐么?”
周澈想说的不是这个,不过他既开了话头,也就顺着说道:“正要请教秦君。”
有汉一代,仕进的途径很多,就如之前讨论朱隽的时候所说的一样………最常见的有三种,一是选举,诸如举孝廉、茂才、贤良方正以及明经、明法等等科目;一是辟除,直接被公府、州部、郡守、县廷辟除为吏;再是皇帝直接下诏。
最后一个是吏道,从小吏做起,积功劳渐渐升迁。除此之外,又有征聘、郎选、从军等等。
(本章完)
第93章 潜龙在渊()
周澈不是选举入仕,也不是被辟除入仕,而是走的吏道,即学优而仕,始自乡里,本于小吏干佐,积以岁月,迁为牧守,入作台司。
秦波与他一样,也是吏道入仕。他最先是给事县中,学习吏事,随后为县中吏员,当了几年的斗食小吏后,因积功劳受到当时县君的赏识,遂被荐到郡里,乃被擢为有秩蔷夫。因为有这番经历,所以,他官儿虽不大,但对吏道的这个仕进升迁还是很熟悉的。
他忖度了片刻,说道:“吏之仕进,不外乎‘阀阅’二字。阀为积功,阅为经历。君虽任职亭部三个月,经历并不长,但我听说,君自任以来,不但从不曾有过休告私归,并且多次放弃休沐,忧公甚矣!在考勤上是一等一的优良,这足以弥补经历之不足。”
休告就是请假,私归就是在正常办公的时间回家。前者还好,后者是严加禁止的。
“君之考绩既优,再说积功。君任职三月,导人向善,折服豪强,为民买桑,赈赡孤老,一亭之中,尽欢欣舞蹈,部中之民,皆以君为父母。又操练里民,备冬寇,使寇贼畏惧,不敢犯境,今夜更又刚毅果断,勇于任事,奔驰救援,可谓殊功。君之积功甚矣!无论是考勤抑或考功,今年以来,举县诸吏无有过君者也。阀阅簿上,君必为最。我闻言,县君之前就想要擢君为县吏,再加上今夜之功,必得超迁!多则五日,少则三日,县檄必至。”他拍了拍身上的青绀绶,笑道:“定有一个青绀绶带送与君!,君头上的这个赤帻也该被换掉了。哈哈。”
阀阅簿就是功劳簿,是吏员升迁的依据,凡立下功劳,必在簿中有书。君必为最,最就是第一。在吏员的升迁上,帝国最重选优拔尖,凡在考核中得到第一的人才都会被予以升迁,给以重用,也就是所谓的课最升迁,而对有特异才能功效显著的,更往往会越级提拔,加以超迁。
秦波不愧是一个老吏员,分析得很有道理,周澈虽任职不久,但他的功劳确实很大,治亭的效果极佳,称得上功效显著,当得起一个超迁。青绀绶带云云,是暗指县君这次很可能会给他一个百石吏的职务。亭部只是个斗食小吏,严格来说,尚未入流,上不得台面,而百石吏就不同了,开始有资格佩戴印绶了。
秦波哈哈地笑了几声,却见周澈并无欢喜之色,很纳闷,停下笑声,问道:君将获得升迁,为何不喜?
周澈心道:“县中诸吏,自功曹以下,或埋首文牍,或奔走长吏门下,局限一廷之中,丝毫也无自由,虽然俸禄多点光鲜一点,但在我看来真还不如亭部,至少也是十里之宰,能结交豪侠,聚集人众。,‘百石吏’?嘿嘿,我却也不差这点俸禄钱财!”瞄了一眼秦波身上佩戴的青绀绶,又想道:“不过这次我立的功劳的确不小,如秦波所言,肯定是会获得拔擢升迁的。县吏固非我所愿,但要说起来,这‘有秩蔷夫’也是百石吏啊!”
——这才是他把秦波拉到一边儿私下说话的目的,却是看上了秦波的这个职位。
他心里这么想,嘴上不能这么说,肃容说道:“秦君为本乡乡长,我虽非君之直管下吏,但君亦可算我之上官。今夜,我虽侥幸然立了微功,但怎能绕过秦君,直接去县廷中厚颜领赏接受升迁呢?再说了,今晚若无秦君的指挥若定,便再有三个俺怕也不能保全文庄!”
秦波挠了挠耳朵,似乎是怀疑自己听错了,问道:“若无我的指挥若定?”
“是啊!今夜文家之所以能够保全,首先是因为秦君指挥若定,其次是因为赵君临阵调度,我只不过是因人成事罢了!如何能独领此功?”
秦波吧唧了两下嘴,好像是在品味周澈话里的意思。
他听出了周澈的暗示,这明显是在让功啊!但为什么呢?将这么大的功劳拱手相让,很不正常。他细细观察周澈的表情,就像是在研究什么高深的难题一样,只可惜周澈低眉垂目,露在外边的只有一副谦恭的模样。既然从表情上看不出什么,他索性也不猜了,直言不讳地说道:“多谢君之美意,将功劳让我。只是君意如何?还请直言相告!”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儿。秦波的言下之意:你把功劳让给我的交换条件是什么?
周澈也不遮掩,说道:“青绀绶虽好,但就职县中,埋首文牍,实非我愿,任事乡里,做些实事,才为我之志向。”
青绀虽好,任事乡里?秦波摸了摸腰上的青绀绶,试探性地问道:“君是想佩戴我的印绶么?”
乡里中的吏员只有有秩蔷夫是百石吏,可以佩戴青绀绶带。
周澈微笑不语。
秦波知道他这是默认了,略微忖思,心中想道:“我任蔷夫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所以未获升迁者,只是因为还差些火候,如今得他将部分功劳相让,足够升迁了。待我升迁之后,这本乡蔷夫一职自然空缺。他出身周氏,今又立大功,升任上来也是理所应当。虽不知他为何不愿为县吏,却只想任事乡里,但只要我在县君面前多为他美言几句,给以举荐,再加上本乡大户文家、许家的上书称颂,接任蔷夫一事应该还是可行的。”
寻思定了,他自觉有九成把握,当下也不故作矫情地推辞不受,爽快地说道:“君既有此志,我自当相助。虽说依照惯例,蔷夫多由本乡人担任,但君为名门子弟,治亭又成绩优异,并又得本乡文许两大家的感激称颂,接我之职应无问题。”
周澈长揖到底:“如此,多谢了!”
“何必这么客气?你谢我,我谢你,两全其美!”秦波嘿嘿一笑。
“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请说。”
“本亭求盗裴元绍,素来恪守本职,亭卒韦强,一向勤勉尽责。今夜,他两人又一个召集里民,急驰援救,一个从我击贼,冲杀在前,皆有功。我若能果如君之吉言,迁为蔷夫,则横路亭长一职,元福他想追随与我,不愿做那斗食小吏。我窃以为裴元绍正合其用,而求盗一职,韦强亦足任也。”
“澈君,你可真是一个仁厚的君子!既推功与我,又不忘下属。你放心吧,我必会帮你推荐。”
周澈话说得漂亮,其实他的推荐完全是出自私心他在横路,施恩遍及亭部不求回报,所为者何?为的是拉起自己的班底。如今略有成效,有了一支百余人的备寇队伍,当然不愿因升迁而放弃,也因此,这才推荐知根知底的裴元绍接任周仓做亭长,再以韦强为其副,这样,就可以继续把这支队伍控制在手中了。
两人私下里说完,秦波将赵迪叫过来,把周澈的意思委婉道出。
赵迪身为游徼,职在备寇拿贼,今夜之事,他责无旁贷,正在发愁该怎么对县令解释,突然听到周澈有意把一部分功劳相让,简直天降之喜,顿时喜出望外,再看周澈时就跟看恩人似的,哪里还顾得上去想周澈的动机?没口子地应道:“在下忝居游徼之职,别的不敢说,在亭长求盗的任人上,还是可以说上两句话的,必尽全力推荐裴君、韦君!”
三个人交易完毕,皆大欢喜。
秦波、赵迪不敢久停,押着那三个贼人,带着苦主文倓连夜赶去县中。
送走了他们,周澈又把文家庄子前后检查了一遍,确定火都被扑灭了,留下了几个人看守,又约束了文家剩下的奴婢不得擅自乱动后,又看了看受伤的文博后,才与姜枫、南凌诸人离开,返回亭部。
(本章完)
第94章 叮嘱交代()
杀了半夜贼,包括南凌、高家兄弟等这些轻侠在内,诸人都很兴奋。
他们虽身为轻侠,但平时也至多呼朋唤友饮酒博戏走马射猎而已,做过的最暴力的事儿大约也不过打打群架,绝大部分都没有杀过人,更没有像今夜似的,真刀真枪,临箭矢,冒火海,生死一线。
之前在战阵上时,一股热血冲头,可能顾不上品味体会,都只顾着跟从周澈往前冲杀,但这会儿尘埃落定,交战完了,或者后怕,或者觉得刺激,一个个都是亢奋得不得了,有的甚至手脚都在不停地抖动。在回亭舍的路上,他们簇拥着周澈,七嘴八舌,说个不住,有的吹牛说自家多么勇武,杀了几个贼人;有的嘲笑别人胆小,不敢冲杀在前。
大冷的天,一个个的脸都红扑扑的,呵出一团团的热气。
周澈只是微笑倾听。
今夜杀贼,他一直都是身先士卒,要不然也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就将那伙悍贼击溃。南凌等轻侠兴奋,他也很兴奋,不过为了维护自己沉着稳重的形象,不愿在众人面前表露出来。周澈心道:“今夜是头一次率部上阵,除了有几人负了轻伤外,居然没一个战死的。真是托天之幸!”
说是托天之幸,其实之所以没有死人,主要还是和他的指挥部署有关。当周澈带人来到庄外后,群寇正与文家人厮杀,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