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完全不敢想象,自己竟然酒后失态了。何幼晴不由想起昨天的事情,烤肉确实好吃,她也是放下戒备才喝多了。只是她真的抱着少夫人哭了?明明她根本看不上这个什么少夫人,但这么美的诗句如果真的是她写的话,那么少夫人虽然武功不行但绝对是才女,自己比不上。
想到自己武艺美貌比不上楚秋心才华比不上少夫人,何幼晴就觉得自己现在的模样太矫情了,如此大才之女都努力地活着,偏自己如行尸走肉,如果让少主看到绝对会生气的。
不过她还有一件事情需要确定:“这真的是少夫人所做?”
“当然是了,连神医都很推崇我家少夫人的才华,说少夫人有状元之才,而且昨天少夫人是当着全府上下的人当面做的,何伯也在场,那时候你喝醉了跑到听剑阁舞剑,大家都被可以作证。”
好羞耻啊,何幼晴知道自己真的喝多了。
“好了,快准备准备来见少夫人,还有事情要吩咐呢。”大米说完先走一步。
通过一夜宿醉,何幼晴感觉轻松多了,一直没有进展的内伤也好的差不多,既然还要活下去,那就不应该让少主生气,自己要继续努力练武,以后一定要为少主报仇。
想罢,何幼晴彻底走出了阴影。
所以人还是要靠自己,别人安慰一万句,可是如果自己钻牛角尖就没用。自己想通了,别人一句话都不用说,自己就放下了。
石青珊就是给了何幼晴转化想法的机会,一场醉酒让何幼晴换了状态,也让她解开了心结。
上午练剑,晚上练内力,下午自由活动,石青珊一天就是这么安排的。上午陵正豪有时间会来指导石青珊练剑。
十二路避水剑是极其精妙的一套剑法,虽然不如九子剑法那么有大局观,但其有三字要诀‘流,顺,曲’,流乃指剑法多动善变不拘一格,顺则是说出剑顺大势而不倔,曲是说力不可尽要留曲折变换的余力。
剑格的高悟性完全展现了出来,一度让陵正豪以为石青珊是儿子复活来的。陵正豪夫妻从来不知道儿子有剑格,因为首阳道人一直保密,道长觉得这东西说出去也没好处,就让世人当陵子风是个剑术天才就好了,化繁为简。
今天练完剑,吃了东西,石青珊终于有机会出门了,她换了一身男装,把头发扎好,却又觉得胸口赘物太过显眼,便找来布带绕了两圈。
为了出门,些许胸闷不适就不在乎了。
仔细伪装后觉得差不多了,取了械库里的普通宝剑准备出门。秋风剑虽然好但太显眼了,所以现在还是换成普通铁剑就行。
何幼晴来了一看这是要出门的节奏,她可什么都没有准备:“要出去?”
“恩,公公婆婆让我学着管理家里的生意,我没经验所以接过了东市的书局,现在就去看看。”石青珊理着腰带说道:“等会儿你和我一起出门,做我保镖。”
“那我也去准备一下。”何幼晴转身就走。
大米见后又不满:“什么态度啊。少夫人,真的要和她一起去?”
“难道和你一起出门?到时候是你指引我,还是我指引你啊。”石青珊和大米两人对这临江郡根本不熟悉:“再说了,我不带保镖,公婆也不让我出门啊。”
大米也不说什么了,她也知道何幼晴是本地人武功又好,确实比自己适合。
“怎么样,现在我像不像翩翩公子?武林少侠?”石青珊将头发甩到背后,一脸自信地说道。
大米点头:“像,少夫人若是男人,我都要被迷住了。”
何幼晴很快就回来了,她也换了一身青色男装,变成了一个俊俏公子,也带了武器。看她也成了平胸,估计也是缠过束胸,石青珊直道胸大不容易啊,心头掠过不可排解的忧伤。
须臾,石青珊一摸怀里荷包,玉手一挥:“出门。”
两位俊俏小生就从后门离开,穿过小巷来到了大街之上。
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石青珊瞪大眼睛竖起耳朵,所见皆是民生,所闻全是风俗,墙里墙外简直就是两个世界。
来往的行人宛如古画中走出来的一样,是风吹旌旗摇,两旁叫卖响,端端是百业兴盛。这是一个真实无比的世界,眼中种种世俗无不在告诉石青珊这点,她现在就是这大周芸芸众生中的一份子。
临江郡不愧是大周腹地商贸重地,光是一条普通的街道就能感受到开明的风气,以及积极的商业氛围。
不管是开店还是摆摊的,都是各用其法来招揽客人,这边货郎自夸商品好,那边又说货物全。价廉物美莫错过,迎来送往贺发财。
真真是一副活生生的《清明上河图》,石青珊眼睛都不够用了。
第二十七章世文堂()
世文堂,正是陵府的书局。
陵府祖上是水利官吏,后来涉足武林,发家却是开当铺。祖上开了武馆镖局有些进账,购置了些良田,可是这也不算大富。还是祖上往下数第二代当家突发奇想入了当铺的行当,这才成了大富。
而到了陵子风爷爷,这位老爷子到了晚年突然觉得陵府还缺一个状元,缺少些文气,于是就开了一个书局,也不指望赚钱就是不想让陵家被当成暴发户,有了书局好收藏些书籍,也让自己后人沾沾文气,说不定还能出个读书人。
大周如‘世文堂’这样的书局比比皆是,光是临江府就差不多有七八家,听说在顺天皇城还有更多,不下三四十家。
当然这些都是私人的,其实只能算小户,真正的大拿还是大周官方的‘国子监书院’和‘大内书局’,往下排是各地区的官方书局,以及知名书院自营的书局,这么依次排下来才能轮到私人书局。
三进的院子,前面是店铺,后面两间房是印刷作坊,三间是库房,还有最里面的两间是掌柜一家的住处。
有资格叫书局的,都需要印刷工具和工人,显然当初陵子风爷爷还是想过把书局做大做强的,可惜隔行如隔山,书局的生意就一直不温不火,这十年来更是连年赤字。
这掌柜李贤不是临江人,是北方三原郡人,三原郡已经是北方靠近边境的地方了,他属于南漂一族,不过漂了十几年早把一家老小都接来了,住在后面也不用付房钱是相当方便的。。。
这么好的待遇,李贤当然也不想丢饭碗,所以一直苦心经营,奈何东市人少,大家宁愿绕路去南市也不愿来这东市,盖因当初陵子风大杀四方,十年都没有消除恶劣影响。
何伯已经打过招呼,李掌柜知道陵家老爷已经把书局给了儿媳管理。李贤心里是觉得这些武林家族果然都不知礼法,丈夫新逝就让寡妇出门,恐怕也只有什么江湖儿女才干得出来。
狗屁不通,李贤没有练过武,他是地道的书香门第,还参加过科举,可是到现在四十五六岁了,也没得到什么功名。又上有老下有小,不得已才在回老家的路上应聘做了掌柜,从此开始了打工生涯。
虽然心里对陵府让寡妇经营书局的决定不赞同,可是李贤也早已经没了棱角,他现在只想着保住这份待遇优厚的工作,让儿子好好读书争取读个进士回来,也是个望子成龙的父亲。
石青珊和何幼晴今天就是俊少爷,步入世文堂。
这年代大家能买的到的书大体一共三大类,一自然是科考练武需要的工具书,二是娱乐的小说话本,三就是家庭用书了:医疗养身,禅学修行,心灵鸡汤,打卦占卜等。
卖的最好的是一二两种,尤其是第一种更是添加的官方加持,基本上读书人都会买上一两本。
第三类书最杂,也让石青珊了解原来古代人也喜欢心灵鸡汤,几句教做人的大道理也能卖出好价格。
书籍的价格和印刷的质量以及纸张的质量直接挂钩,当然还有一个简单的区分,那就是越厚的书价格越贵,越薄越便宜。
石青珊倒是没有在世文堂发现《金·瓶·梅》《*****》这类打擦边球的艺术文章。
李贤打量这两位肤白若雪的公子,心说这两位估计就是陵家的媳妇和她的丫鬟了,就算伪装了,可是还是掩盖不了女人身上的脂粉香味。不过李贤看破不说破,他知道石青珊是要先暗查一番,于是上前推销:“两位少侠,想要买些什么书?”
“掌柜有什么推荐的么?我喜欢看了以后觉得很有道理,立刻就能上口教育其他人的充满了道理的书。”石青珊离开封闭的陵府,就好像入水的鱼儿,恢复了以前幽默的性格。
……掌柜和何幼晴都傻傻地看着石青珊,掌柜是没想到世上竟然有如此不拘一格的女子。何幼晴是觉得这少夫人确实与众不同,不仅有才还很有趣。
何幼晴忍不住被逗笑了,又觉得自己掩齿微笑的动作不像男子,立刻崩住脸也不暴露自己其实是女人的事实。
这一定是考验,掌柜想到,李贤眼珠一转就有了想法,他拿出一本《君子语》介绍到:“古今道理都在里面了。”
君子语不厚,估计也就二十多页,不过价格却不算便宜,需要二钱银子。
二钱银子,就相当于零点二两银子,一两银子是十钱。大周的物价一文钱相当于一块钱,一两是一千文,二钱银子就是二百块。
这绝对是超级贵。
书局里最贵的一套书是大周新编的《大周大典》,大周最权威的字典,词典,历史,韵律规范,其中包罗万象,代表着大周的官方思想。
《大周大典》定价是三百两银子,没错,没有看错,是三百两银子,折合人民币30万。这你还别还价,因为这东西你有钱也不一定能在别处看到。因为这《大周大典》是大周朝廷编撰、校订、雕板、印刷的,属于限量版,不管印刷还是纸张的质量绝对是世界第一。这书第一批都没有流通,全收藏在朝廷的办公机构里呢,第二批是送给有功大臣和皇室贵族的,第三批才有少数流入民间,主要还是被几个大的书院收藏。
世文堂里这套《大周大典》就是第三批印刷的宏泰版,就是在当今圣上继位的时候印刷的。当初陵正豪也是好不容易搞了一套,摆在了店里当做镇店之宝,虽然标价但不出售,想要的话得在店内自己手抄,而且还收费,抄一个时辰一钱银子。
这就要说这个时代主要的书籍流通方式了,印刷当然很好,可是不可能所有书都有板子印,销量不大的书籍专门刻板那是得不偿失。所以一些孤本珍本只能手抄,只有真爱粉才会为其出钱刻板印刷。
这个世界的印刷术就是雕版印刷,就是先誊写一边然后将纸张倒贴于木板之上,由工匠刻出板子,一板子一页,一本书多少页就有多少板子,少的书籍还好要是页数多光是板子都是个大数目。
目前世文堂的板子基本就是畅销书的板子,因为备其他板子不合算。
当然这个世界也有活字印刷,然而技术原因,活字印刷的效果根本比不上雕版印刷,所以大家还是默认选择了更好用的雕版印刷。
第二十八章大有可为()
石青珊看着手里巨贵的《君子语》,心说知识果然就是金钱,沉甸甸的。不过这确实是商机,石青珊虽然没有经过商,但她看书啊,书里什么没有啊。
她有一点想法,但目前却还不能提出来,因为她还不知道这个世界现今的技术能不能做到。
就比如说石青珊知道这个世界有活字印刷,可是活字印刷就算已经成熟了也不见得能推广。首先就是工人的识字率问题,这年代虽然广施教化,可是农民和手工业作坊的工人却没几个认字的。
就说雕版的工匠,他们技巧熟练,可能一天可以雕好几个板子出来,可是他们根本不认识板子上的内容。他们只是知道有笔画的地方保留,没有笔画的地方铲掉,都是一行先把一个方向的多余部分铲掉,然后换个方向继续铲另一个方向的空白,而不是盯着一个字这么刻。这和流水线工人的工作步骤一样,都是无趣而枯燥的。。。
活字印刷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工人的认字问题,雕版可以不要求工人认识字他们只要按照经验挖就好了,但活字印刷却有一个排版的过程,不认识字不可能完成。
工人如果不认字的话,怎么把一个个字按照文章顺序排列下去?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字库,大周的文字也是方块字,和abd重复2个字母完全不同。方块字有成千上万不重复的字形,又有很多需要反复使用的字,比如“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八个字,需要八个活字,其中两个是重复的,其他六个是不重复的,那么‘鸣’字就需要两个